传播学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析
2020-03-05刘开源魏友强
刘开源 魏友强
[提 要]积极倡导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仅对其自身且对国家层面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从传播学角度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模型,并从信息传播者、传播内容、渠道媒介、受众、传播效果五个层面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传播模式,进一步阐述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培育思想政治培育者的媒介素养;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的有效性;建立多元媒介传播体系;根据大学生信息需求建立更具针对性的传播模式;重视信息反馈,保证渠道畅通。
[关键词]传播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播
[作者简介]刘开源(1976—),男,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魏友强(1981—),男,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西南昌 330022)
[基金项目]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与发展研究”(YG2018023);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互联网+时代‘五位一体学生党建工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18DJBY0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高校是中青年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必须把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日常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作为培养国家未来接班人的前沿阵地,高校不仅要“传道授业”,也要对学生进行“解惑”,要把握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状况与心理特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高校思政教育,摸索出创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改善培育环境,积极完善各项保障措施,切实增强培育效果。总之,高校想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应该全面认识和把握新时期数字化的大众传播模式。拉斯韦尔的5W传播理论模式从根本上规范了信息传播的五个研究领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5W理论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传播模式
美国政治学家、传播学四大创始人之一的哈罗德·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明确提出了传播过程及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即谁(who)、说什么(what)、通过什么渠道(inwhichchannel)、对谁(towhom)说、取得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2],即“5W模式”(如图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传播行为,5W模型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即信息传播者(培育机构或个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通过一定的传播手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育内容传播给受众,接受培育的受众再通过一定传播媒介将传播效果反馈给信息传播者。其基本模型如图2所示:
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传播模型图和5W传播模型各环节对应圖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整个传播过程。由此可以得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传播过程中,传播者(高校组织机构和思政工作者个人)、传播信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容)、传播媒介(大众媒介)、受众(大学生)、传播效果反馈(大学生内心想法)等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5个主要环节,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产生各种影响。特别是大学生的后评价作为反馈环节将会影响整个传播过程,甚至可能使其产生致命反转。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困境
在传播学中,信息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及反馈五部分构成了一个环形的传播过程。切实可行的信息传播是实现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目标的关键。众高校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要有机结合传统的传播方式和新兴媒体,开展一系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活动,并围绕主题深入社会升华思想,凸显该环节在传播过程的影响力。
(一)信息传播去中心化造成多元性冲突
高校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把关人”和反馈的接收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主体,高校把关着“何时何地以何种形式”开展活动的权利和义务。因此,高校作为传播者本身,必须深刻理解传播内容,即充分认识传承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整合优化高校教育资源,正确运用传播方式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的实践主题活动,准确把握传播对象的思想动态,及时调整传播内容,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通过网络传播,一些披着民主、自由等外衣的偏激甚至反动思想冲击到校园内,有相当比例的高校学生感觉良莠难辨,迷失自我、无从选择,甚至对一些错误思潮表示认同。互联网逐渐演变为以个体为中心的传播特质,以及日益呈现水平化、反中心、反主流的态势,不仅易造成主流意识形态的“边缘化”危险,而且造成大学生多源性冲突与困惑,甚至导致思想混乱,对错误思潮产生认同。部分高校教师往往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政治性任务,并未真正思考和研究如何对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引导。教师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忽视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的松散怠慢,尤其在新媒体盛行的网络时代,学生极易因学校的不重视而被其他纷繁的信息吸引,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被忽视,导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不到位,难以深入理解其精髓,无法从思想意识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深层次的感触,更无从谈起将其落到实处。因此,高校教师必须以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为荣,潜心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理论,积极投身到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建设中,在与学生一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胆子大一点,心思细一点,步子稳一点,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教育工作带进教学中,灌输到学生的脑海里;结合社会热点事件与话题,指导学生进行社会现象分析与探讨,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中认识社会,逐步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用耳濡目染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多元社会价值观并存的形势下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信息碎片化使受众认知日趋浅显化
从传播学的角度讲,信息是传播活动的载体,没有信息,传播活动无从谈起。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内容的质量情况,在整个传播过程显得非常重要。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海量使其传播呈现碎片化的特征,同时也催生了受众对于社会现象认知浅显的特征。大学生具有知识面广、思维活跃的特质,对国内外社会思潮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关注度。大学生对与其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主义、泛娱乐主义关注在不断增加,而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等西方社会思潮中对大学生仍具有广泛影响。面对海量信息,大学生往往难以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和有效的解读,对于社会思潮的了解程度,只有少数人会依兴趣了解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潮,大多数不会深入研究。知识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上的矛盾显而易见,认知浅薄化特征在大学生群体中尤为突出,从而影响其对于各种社会思潮的判断。对此,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指导有待进一步加强。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高校向学生提供高质、有效的资讯是信息传播者(高校)的目标愿望,而大学生也希望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能快速准确地获得其所感兴趣的东西。只有高校与学生双方都达到了各自的目的,整个传播活动才算成功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根植于学生心中。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传播给学生的内容高质与否,极大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中,越是接近大学生的现实需要的信息,大学生越容易获得认知和主动接受,因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的效果也就会越好。
(三)信息茧房效应导致大学生认知封闭
通常在传播媒介的选择和应用中,与受众的心理需求和实际传播条件越相符的,并且能够为信息传播者所掌握和运用的传播媒介,越能获得有效的传播效果[3]。“媒介依赖理论”明确指出,如果个体习惯于通过媒介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则媒介对个体的意识领域操控就越大。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中,大众传播媒介不可避免地影响大学生对传播内容的选择、认知和理解,从而影响其实践行动。
凯斯·R.桑斯坦提出的“信息茧房”是指人们习惯性地更乐于接受自己感兴趣的信息领域,长此以往就会将自己禁锢在“茧房”中一般[4]。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媒介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大,更易构筑“信息茧房”。尤其在当今互联网“去中心化”的特质下,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行为存在极大的随意性,话语权由一到多的消弭让大学生更难以甄别信息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在标榜个性、崇尚自我等不良风气盛行的当下,“信息茧房”使得一些大学生只关注与己有关的信息领域,容易沉浸在虚拟环境,甚至形成“单向度的人”。“信息茧房”对大学生而言,尤其是对他们的人生观念和职业规划产生了不可小觑的消极影响。
高校思政教育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活动中应当注意切合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在应用媒介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层次人群制订不同的策略,切忌生搬硬套;内容力求生动有亮点,能够吸引学生;形式灵活多样,既不呆板也不夸张;注重资讯的时效性,及时为自己充电,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传播内容与传播手段贴合大学生群体的需求。
而事实上某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在利用网络等新兴传播媒介进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一方面,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不具备相应的网络信息技术,无法熟练运用网络手段进行有效的信息传播;另一方面,网络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师却又不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功底和素养,无法胜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高校信息传播有机结合的工作,从而影响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传播和引导。换言之,在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高校思政教育者必须努力提高自身学术修养,充分利用和发挥新媒介的作用,帮助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形成。
(四)网络思潮传播冲击大学生理想信念
由于网络信息传播活动过程中,传授双方进行信息传播和信息接收,在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影响与作用,是一个环形过程,彼此间的关系既是主体也是客体。然而,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中,受众者(大学生)的社会背景、人生际遇以及个体特征等均会影响其接收信息的意愿和后效。如果受众者(大学生)本意上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倾向,且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与其预想的价值观念相同,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就会更加顺畅,相反将会受到阻力。即便有些大学生对当前课堂主渠道、网络主阵地缺乏一定的认可,而各种社会新兴思潮却以其观点貌似合乎大学生口味,欲与高校思政教育队伍争夺地盘,这一现象值得高校思政教育者思考。因此,准确了解大学生的内心真实想法、个体特征和思想特点,并以此为契机帮助学生实现人生愿望,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播的内在要求。
(五)新媒体平台实际传播反馈效果不明显
传播反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是一个回复和处理受众对传播者所传信息的反应以及传播者整理对受众所传信息的过程。反馈环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中思政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角色互换特征。没有反馈或者反馈不及时,就无法形成信息传播过程的闭环过程;传播者就无法精确统计传播的有效性,在安排新的传播活动时困难重重。
当前,互联网开放的传播平台承载了更多信息资源,给受众者呈现了更直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但同时也对思政教育者的话语权威性和可信度形成了挑战。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如果传播者怠慢了受众的反馈信息或采用的方式不当,同样也会打乱甚至破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工作。一般来讲,在信息传播环形路径中,尚若能够及时收集信息并整理反馈,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政策,传播活动的效果也就会越好。
三、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效果的路径
(一)全面提升思政教育队伍合力,坚守传播主阵地
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的过程中,高校教师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高校要注重新媒体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力求形成教育合力。要想力保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有效进行,高校必须通过资源配置和制度约束打造专业思政教育队伍。首先,着眼高校工作目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生进行“教与学”,培养品行兼优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从而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次,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团队培训体系,为团队建设奠定基础,在培训过程中开设提升思政理论教育、媒介素养培养、新媒体运用能力培训等课程,善用网络实时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动向,全面提升团队专业化水平。再次,团队应增设业务能力考核制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训纳入干部培训规划。只有高校教师自己真正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才能言传身教给学生。
(二)着重强化思想理论内容建设,实现高质量传播
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工作中,高校思政教育者必须根据大学生群体受众的实际情况使传播活动有序进行。
高校应该严格控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内容的编码和转换,不能走形式敷衍了事。内容上要有真材实料,避免“假、大、空”。在行动上,倡导学生群体实时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实践,合理利用课外时间,通过基层生产、志愿者活动等方式参与到多方向多载体的社会实践中,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同时,通过开展“学术竞技”、“宿舍小家建设评比”、“班级新风尚大比拼”等活动,挖掘身边的好人好事,寻找“最美大学生”,树立模范典型,使大家能够从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
马克思曾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书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这就说明掌握和普及群众的基本条件就是理论。因此,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过程中,避免泛泛而谈,应该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层层推进,以“润物细无声”之势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学生群体中的说服力,使其更好地被学生所接纳。
(三)整合多元媒介构建传播系统,协同多信源传播
高校应该整合优化多元媒介,发挥互联网优势进行场景构建,让学生有机会更直观、更具体地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对于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形式,要大胆启用新思路,制作出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好作品,准确把握舆论导向,引领学生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主动接触相关内容,利用校园文化推动教育功能完善,促进大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用什么传播方式进行信息传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普及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必须注重并迎合学生的心理特征,灵活运用传播手段和方法,以增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过程的互动性、趣味性和娱乐性。
第一,要分析传播对象的社会层次,结合实际,有的放矢。高校应该根据学生家庭水平状况,地域划分、个人经历等划分适宜的层次,采取不同的传播方式,努力实现因人施教。第二,要注意丰富传播方式。当今多形式新媒体盛行的现状要求思政教育者在向大学生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主动把握主要话语权和意识形态的宣传,鼓励大家坐在一起,交流学习心得,畅谈实践感受;要有效利用网络等新媒体手段,发布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相关的推文,不仅通过纸媒、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更要有效利用网络、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手段,构建新的传播矩阵,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和普及,鼓励大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各种角度认知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魅力,避免学生因形式单一而言之无物的形式主义造成的“厌食障碍”[5]。
(四)把握传播受众实际心理需求,增强传播针对性
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必须深入学生展开调查,分析总结传播受众的心理需求和现实需要,做到传播信息有针对性。因此,高校进行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要深入大学生群体中开展调查,走出课堂,走进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分析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容易产生波动的原因,理清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念的变化轨迹,特别是要注重大学生最迫切的思想意识需求,且必须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对症下药,找到其能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从认知心理学理论来说,人类的接受心理受其认知、情感、意志、行为这四个层面的影响和制约。其中,认知就是对某一信息产生注意、知觉等,并进行信息检测、加工和存储等,是人的感知器官对外界事物认识的过程。在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应该从最浅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入手,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判断,然后通过“革命历史回顾”、“身边人,身边事”等活动促使其情感深化,并逐步完成意志升华,最终积极投身到行为实践的深层次活动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为大学生群体所接纳并得到其认可,形成理想进而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最终目的。
(五)保证渠道畅通重视反馈结果,提高培育时效性
传播中的信息反馈是一个双向活跃交流的动态过程,能够引起双方足够的关注。换言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中,师生双方都应该清楚传播是一个环形、双向,并且是可逆的过程。在信息传播的环向路径中,必须遵守秩序,尊重对方,营造平等、互信、合作的信息传播关系。所以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不能止步于把培育内容传授给学生,还应该对早期制定的教育计划的实行情况进行摸底,及时收集学生学习的初步感受、心得体会,对受教育的大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后,及时反馈给思政教育者,对下一阶段的培育工作进行科学修正与补充,有效地促进培育方式的优化。充分发挥高校媒介资源优势,搭建好师生双方信息交流的平台,着重建立高效的反饋机制,把工作细分到实处,提高培育工作效率。
高校当担着培育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重任。新时代,高校应以学生为根本,以育人为要义,着眼于大学生群体所需所想,构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同时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问题为导向,以反馈为手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检验分析与经验总结,不断调节控制思政教育建设体系,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参考文献]
[1]倪素香,吴清清.论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四重维度[J].思想教育研究,2018,(12).
[2]哈罗德·拉斯韦尔.何道宽,译.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3]马学员,吴满意.大众传播学原理与应用[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
[4]凯斯·R.桑斯坦.信息乌托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5]刘铮.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责任编辑:黄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