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则老矣
2020-03-05李祥富
李祥富
每个人都会老,这是自然规律。但怎样对待老,却没规律可循。我感佩那些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有志者,欣赏那些把退休作为人生又一起点的奋斗者,更钦慕那些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且为新时代继续拼搏奉献的成功者。但我也比较赞同“老有所乐、老有所随”的观点。当然是在不逾矩的前提下的随心所欲。
老则老矣,不必炫年轻人的酷。尽管乌黑闪亮的“山寨版”头发显得年轻帅气,但自然稀疏的满头银丝也能显出不加修饰的气质;尽管如年轻人一样身着大红深绿显得时髦、入流,但身着宽松舒适的休闲装或唐装也尽显老年人的翩翩风度。人在一个年龄段有着一个年龄段的装扮,这才尽显族群多样性,社会多元化。
老则老矣,不必摆当年的谱。即便年轻时有官阶、有贡献,著作平膝,颂声盈耳,或腰缠万贯,一掷千金,风光过,潇洒过,那又怎样?有道是好汉不提当年勇,常提当年非好汉。现如今谁会买你旧账?谁愿听你唠叨?要知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老则老矣,不必对他人的许诺牵萦于心。时间在变,空间在变;社会在变,环境在变;他人在变,自己在变。世上哪有什么一成不变的东西?人间哪有真正的海誓山盟?昔日的渴望或许会成为今天的打扰,当初的欣赏可能会变成现在的鄙夷。有道是花开花落,缘起缘尽,聚散随缘,来去惜缘。何须纠结于心、纠缠于事?何须为那些一时一地的不经意的巧言频生闷气、辗转反侧?要知道,世间诸多事、许多情都是过眼云烟、海市蜃楼。
老则老矣,不必对年轻人过多埋怨甚或指责。年轻人有自己的苦乐观念、生活圈子、工作压力和生活节奏,更有自己的喜好僻爱和娱乐方式。年代的鸿沟,观念的悬殊,都会带来思维模式的差别和处事方式的迥异。少抱怨,多理解。要相信,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做派,一代只会更比一代强。更要明白,老年人相当多的抱怨,实属落伍于新时代,读不懂新时代。老年人也不必与年轻人争时间,抢空间。公交车上为你让座,办事时尊称你、礼遇你,你要有感恩的心态。如若不然,你一个退休的小老头或一个老太婆,也没必要跟人家念叨“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即位高,年高,德高)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而要更多地反思“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是否倚老卖老、为老不尊。
老则老矣,不必还抱着功利心不放。年轻时有功利心能够理解,老了就须淡化,诚如孔子警醒我们的“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不要学点技艺就为展示,写篇短文就想发表,凑首小诗到处张扬。老有所学之主要目的是修身养性和老有所乐,一切当以娱乐身心为要。老有所为也要为能为之事,行力之所及。
老则老矣,要学会看破世相,读懂人事。当然,老之已至或垂垂老矣,并不表明对任何事物失去兴趣和缺乏欲望,并非标志着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浑浑噩噩,消极等待。只是要淡化物质追求,力求精神丰盈。诗词歌赋,独享寂寥,做安静的自己;琴棋书画,养花种草,做优雅的自己;不看人脸色,不仰人鼻息,做自尊的自己;不做“愤老”“怨妇”,少去杞人忧天,做平和的自己;淡定从容,简单朴素,做豁达的自己。总而言之,做真实的自己,做满意的自己。
老则老矣,随心所欲;老则老矣,贤则未必。
(作者单位:湖北省潜江市教学研究室)
(責任编辑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