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信息参考
2020-03-05
●海南:出台13条措施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
日前海南省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共涉及政策措施13条,从政策监管机制、产能布局、科技创新引导、容积率奖励、监督与问责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规定。
《通知》明确装配式建筑建设各环节审批职责,把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进行明确。要加大监管,对拟不采用装配式方式建造的项目从严把控。明确提出各市县政府不得以会议纪要、指示、批示等形式决定项目的建造方式。
落实奖励政策,《通知》提出各市县政府要限期出台落实装配式建筑的容积率奖励实施办法,确保《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中规定的容积率奖励政策全面落实,即按装配式方式建造的商品房项目,且满足国家装配式建筑认定标准的,可享受不超过3%的容积率奖励。
《通知》还明确,装配式项目立项、初设(备案)核准以及土地出让、规划许可(备案)等项目信息,通过政务信息平台向省或市县装配式建筑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进行互通共享。对各市县政府在推进装配式建筑工作各环节中不执行有关规定的,将进行通报批评或约谈;情节严重的,将停止新增年度商品住宅计划指标。对没有认真履责的各项目建设单位、勘察设计机构、图审机构、施工总承包企业和相关责任人等,将纳入不良诚信记录并予以公开。
●辽宁:出台住房城乡建设领域11项措施优化营商环境
近日,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推出提高服务水平、营造法治环境的11项措施,促营商环境再优化。
措施包括,进一步梳理、完善行政许可告知承诺证明事项,清理和修订不符合《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要求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内容;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对2019年12月31日前出台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进行全面清理,并加快清理与企业性质挂钩的行业准入、资质标准、产业补贴等规定和做法。
同时,加快开展企业减负工作;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包括深入推进住房城乡建设行业简政放权、政务服务改革;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实现“一网通办”;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建设,以沈阳、阜新为试点,推行“省市联办”审批模式,形成对接标准后在全省铺开实施。辽宁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开展信用管理工作,组织住房和城乡建设企业参与第四届辽宁省诚信示范企业评选工作;积极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和“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推进8890综合服务平台应用,并持续深化“党建+营商环境”建设。
●河北:部署开展专项排查 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
近日,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市排水主管部门和工程质量安全主管部门立即组织开展当地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排查,对承担污水污泥处理、排水排污设施等有限空间作业任务的工程建设单位,以及排水、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单位进行安全生产大排查,重点排查有限空间作业风险点识别和台账建立情况、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人员上岗培训情况、有限空间作业和应急救援设施设备配备情况等。
通知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各市主管部门要完善部门应急预案,并根据需要及时修订;要督促相关企业、单位认真执行《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河北省有限空间作业指导手册》等要求,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对纳入台账有限空间风险点逐一制定精准化作业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作业审批、审查制度,并严格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监护和应急措施。同时,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必须经企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批同意,严格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规定,不论检测结果如何,必须穿戴防护设备作业。作业过程中,负责监护的人员要定时或连续检测,如遇险情不得盲目施救。
通知强调,各市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行业监管,定期对县(市、区)主管部门和有限空间作业企业、单位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并抓紧组织对辖区内有限空间作业企业、单位开展安全生产培训,通过采取专家授课、作业演练、现场观摩、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等形式,提高企业、单位安全生产意识和保障能力,坚决遏制市政行业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发生。
●黑龙江:住建领域职业培训与就业服务上“云端”
2020年1月以来,黑龙江省加快推进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线上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近日正式开通黑龙江省建设职业培训与就业服务平台,进一步丰富就业服务模式。
黑龙江省建筑、房地产、勘察设计等行业每年从业人员近百万人,针对人员更迭频次较高、培训内容涉及面广、培训需求较大等特点,黑龙江省建设职业培训与就业服务平台汇聚政策法规、行业动态、在线直播、考试测评、找工作、职场咨询、智能推荐等功能,服务模式灵活,可实现建筑工人、特种作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全职业生涯教育培训与求职就业线上服务。
据悉,该平台以“一云、两库、三平台、四终端”为整体架构,即云数据中心,人员培训信息库、就业服务信息库,信息服务平台、职业培训平台、就业服务平台,最终通过电脑端、手机App端、微信端和手机短信端输出,为就业市场供需双方提供精准对接和优质服务。
●安徽:为千余个传统村落建档 用数字技术“留住乡愁”
近日,安徽已建立省级传统村落管理信息平台,1131个村落档案录入省级传统村落数字信息管理平台,安徽基本实现所有有保护价值村落的全档案建立和信息查询。
近年来,城镇化浪潮裹挟下传统村落消亡速度增快。截至目前,安徽共有400个传统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754个传统村落列入省级保护名录。安徽建立传统村落保护档案,利用数字技术“留住乡愁”。自2012年开始,安徽先后5次开展全域范围的传统村落资源现状普查,针对重点村落开展了村落基本信息、传统建筑、村落选址和格局、非物质文化遗产、村落人居环境调查。
2020年3月,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第二批211个村落上线,至此,该数字博物馆单馆数量达376个,其中安徽省逾70个村落入馆,入馆数量位列中国第一。在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网站首页检索安徽省黄山市宏村,展示页面以全景漫游、三维实景、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从村落简介、全景展示、历史文化、环境格局、传统建筑、民俗文化、美食物产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宏村的前世今生。
此外,为活态传承发展传统村落,安徽出台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意见,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基础领域研究和多业态融合发展试点,全面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建设、管理。下一步,安徽将积极推进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建设,推动传统村落功能复兴和改造活化。
●南昌:共建设“智慧平安小区”566个
近年来,南昌市深入推进“智慧平安小区”建设,强力推进动态感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智慧平安建设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小区支撑社区,以社区带动街区,以街区辐射城区,以城区保障市区,实现更高水平的“平安南昌”建设。截至目前,南昌市共建设“智慧平安小区”566个。
“智慧平安小区”建设能精准有效落实“打防管控”的各项措施,有效震慑违法犯罪。2020年1月至4月,2019年新建的277个“智慧平安小区”有170个实现“零发案”,其余107个小区实现刑事警情同比下降61.7%,助推全市刑事警情24.3%的大幅下降。
南昌市将按照基本型、加强型、惠民型三种类型建设智慧平安小区。具体来说,基本型:在小区人员出入口安装人脸识别设备、在车辆出入口安装车辆道闸设备、在单元楼安装智能门禁设备以及在小区内部安装摄像头等动态感知设备,做到基础数据统一采集,并上传至市级社区管理平台;加强型:在基本型的要求上,全面提升小区的智能化水平,实现智能管理和“互联网+”服务,打造具备智能便民利民功能、社区暖心服务管理、5G+VR科技支撑等特色亮点的智慧平安小区;惠民型:充分利用“昌通码”的低成本、便利性、安全性,在小区出入口和单元楼栋张贴“昌通码”或安装“昌通码”智能管理终端,居民通过扫码,即可进出小区及单元楼栋,在少投入的情况下,实现对人、房、车辆、单位的有效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