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点

2020-03-05

广西城镇建设 2020年10期
关键词:县城城镇化公园

01 谈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的“五要五不要”

沈迟(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针对县城(以及特大镇)长期以来在非市场领域,公共资源特别是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等建设滞后,与实际民生需求相比存在很大缺口的现象,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20年5月29日发布了《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发改规划〔2020〕831号)(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指出“县城是我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城镇体系的重要一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纽带。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城建设日新月异,但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县城公共卫生、人居环境、公共服务、市政设施、产业配套等方面仍存在不少短板弱项,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仍然较弱,对经济发展和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的支撑作用不足,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还有较大差距”。《通知》明确了加快推进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总体要求、项目任务以及工作保障,整体而言,可以用以下“五要五不要”来概括。“五要”分别为:一要目标区域准确;二要建设领域明确;三要项目范畴精准;四要加强项目谋划;五要严把项目标准。“五不要”分别为:一是不要造成新的债务风险;二是不搞“一刀切”和平均主义;三是不做短期行为;四是不借机变相搞“大拆大建”;五是不贪大求洋,不搞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通知》还提出要以发展基础扎实、财政实力较强、政府债务率较低为基本要求,在120个县及县级市开展示范工作,取得经验以后再在全国稳步推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方努力下,我国的县城将建设得越来越好,能够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02 城市建设规划要软硬结合,公园城市的形态应是“城在园中”

王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过去城市圈层式发展倾向于形成一个“硬”的结构,需要公园对其加以“软化”,将过去的工业区、居住区和绿色环境加以融合,实现城市与公园融为一体。过去我们做很多城市的规划,聚焦怎么把城市做大,现在城镇化已进入中后期,城市化水平不会再大幅提升,那么我们就要做内涵改造、做更新和做社区。公园城市现在只是开了个题,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在过去中国城市的功能分区下,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通常与公园隔离。在我看来,如今需要打破既有概念,通过用地、功能等方面的混合,实现工作、生活空间与公园的“融合”。融合的本质是要让公园里面有“内容”。公园城市不是简单的实现城市与公园在空间布局上“放在一起”,而将涉及各个方面的转变。首先是认识上,我们过去过于明确的功能分区要打破,要实现“城中有园,园中有城”;其次是实施路径上,要打通各个环节,比如用地上更强调混合性;最后还要在细节上关注一些问题。

改革开放40年来,全国经济投入和收益最多的是在新区新城建设上。在原来非城市化地区造一个新城的见效很快,这不仅体现在高楼大厦上,绿化建设亦是如此。但回过头来,老城区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更需要城市更新的理念,向其内在结构、生活环境和品质注入新的内容。有历史文化的地方,也有新经济。老城要有新的业态,特别是如今进入了体验经济时代,吃穿住的基本问题解决了,更需要精神愉悦的体验。历史文化能带来新的动力,需要进一步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公园城市的理念恰能帮助老城区重获新生。

03 实施乡村振兴,需要用好人才

岳凤兰(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要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就需要为乡村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供完善的政策支持软环境、良好的人才成长硬环境,更大程度地激发人才的活力。其中,要统筹用好政策创设、平台打造和示范带动“三大抓手”,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要积极推动农村人才评价机制变革,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倾向,树立实践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为新型人才提供更好的条件和发展空间。要为农村各类人才做好服务,着力构建积极开放有效的政策环境、支持创新创业创造的工作环境、营造尊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社会环境,激励各类人才在乡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总之,我们要用宽厚包容、人尽其才的环境,用蒸蒸日上、大有可为的前程,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聚起乡村振兴所需的人才要素,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猜你喜欢

县城城镇化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新田:红六军团西征攻克的第一座县城
在公园里玩
追赶超越的“基础支撑”——数说陕西70年之“县城经济”
九寨沟县城(外二首)
依纲扣本,返璞归真
家乡的城镇化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一见如故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