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与山水间的大房子
——南宁市市民中心建筑设计

2020-11-18傅艳华

广西城镇建设 2020年10期
关键词:入口市民广场

□ 黄 煌 傅艳华

1 项目背景

一直以来,南宁市没有一个固定大型政务服务综合性场所,曾为此租用广西体育中心主场馆看台一层和华南城商场顶层作为对市民政务服务的场所,无法实现一站式集中便捷的政务服务,市民办理手续要跑多地签字盖章,且政务服务的质量和办公环境也无法满足需求。目前国家正在推行“政务数字转型化”,将大数据与政务服务融为一体,推广掌上APP办理和查询各项业务。因此,南宁市急需一座适应现代化政务要求的综合性服务大楼。

2 项目简介

南宁市市民中心原名南宁东盟文化产业研发大厦,位于南宁市五象新区核心区域,距离中国—东盟自贸区总部基地2千米。交通便利,南侧、东侧分别是平乐大道与玉洞大道这两条城市主干道,而用地北侧和西侧则紧贴五象湖公园。项目建设规模地上总建筑面积125445.45平方米,地下总建筑面积45194.17平方米,建筑密度为36.28%,容积率为2.8,建筑高度近50米,主要功能有行政办公、行政服务、市民服务、商业等。

3 设计理念

3.1 城市边界意向构建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提出,居住在同一座城市中的居民对城市的认知有极大的趋同性,城市中的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构成了决定居民脑海中“城市意象”的关键要素[1]。虽然项目为一个建筑单体,但设计始终从城市的角度来开展设计和思考。项目处在城市较为开阔的转角处,两条主干道交汇点——平玉立交桥的位置,被公园绿地包裹,作为该片区重要的城市节点。建筑师在场地中创造城市广场、趣味建筑空间,激发多种使用功能,弥补周边办公和居民的商业配套服务,完善整个区域的城市功能,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与能量。(见图1)

图1 西侧鸟瞰照片

3.2 建筑植入环境中

南宁市市民中心方案设计从“嵌入”与“消融”两个关键词出发。“嵌入”是一种设计态度,以不破坏既有环境的物质存在为底线,使建筑个体以谦卑的姿态融入原有的环境肌理中。建筑、基地与城市是一种适应关系,非“强力植入”或“凌驾其上”的姿态,体现了设计对场地认知、形体塑造、空间构成、材料运用的指导原则,以建筑生成过程中的整体思路,让建筑与原址形成共生状态,环境因建筑而生辉。“消融”让建筑作为物体的存在不易被察觉,不显山,不露水。“嵌入”是有形的组合状态,“消融”是无形的设计境界[2]。

项目紧临五象新区“绿肺”——五象湖公园,建筑限高50米,地上12.5万平方米大规模的体量,如何将建筑最大化地“嵌入”和“消融”在景观当中,成为大地景观的一部分,减少巨大体量对公园的压迫感,是设计首要考虑的因素。

建筑设计采取以下措施:(1)建筑正立面并未选择传统的朝南向,而是选择了朝向西侧,主要原因是场地为一个倒梯形,南向展开面局促。因此将建筑布置于远离公园,靠近立交的一侧,在建筑与公园之间预留出较大的广场和绿地空间作为过渡,同时为市民提供一个较大的活动场所。建筑正立面朝向西侧,首先将主立面朝向景观,让更多的房间远眺整个五象湖;其次通过大广场,让建筑整体形象有个开阔的观赏视角;再次建筑靠近立交桥一侧,将交通噪声隔离,为广场营造一个安全、静谧的环境。(见图2)

图2 设计理念

(2)尽可能降低建筑整体高度,特别是面向五象湖一侧的高度。平面采取“回”字形的围合布局,充分利用东西面,向四周横向展开布置,功能用房扁平化处理。

(3)建筑面向五象湖一侧的正立面体块压低,背向五象湖的一侧体块抬升两层,由11层慢慢过渡到13层,南北两层立面斜向升高,削弱西侧建筑体量,减小对公园的压迫感,同时丰富立面效果。虽立面斜向抬升,但内部楼板仍然保持水平,保证正常使用需求,顶部形成多个阶梯状的休息平台。

(4)建筑面向五象湖公园一侧布置有一条长40米,从广场通至三层顶部的景观大台阶,让景观从室外慢慢过渡到中庭,引导人们缓缓而上,步道串联起前广场和中庭,为建筑带来了多层次的空间体验。从公园望向建筑,建筑犹如建在绿油油的山坡上,削弱建筑的体量感。同时大斜坡与建筑主体共同围合成一个半开放的广场空间,形成一定的建筑边界,产生的领域感利于人们在此环境中聚集和交往。(见图3)

图3 五层平台

(5)相对于老式、封闭式政务办公空间,建筑师更倾向于营造出开放、可进入、更亲切的建筑边界。完整的建筑整体界面下,大量的体块掏空、穿插,形成了向城市开放的大量灰空间,模糊了内外的界限。散布在建筑四周的各连廊、平台、中庭和门洞,人们可以从各个方向自由地进入建筑内部,穿越游走在建筑中,增加了场所的通透感、趣味性。(见图4)

图4 内庭院

(6)场地原地貌呈西高东低的态势,高差为5米左右,设计利用现有高差,因地制宜将西侧高处布置成广场与五象湖公园平接,下面设有地下停车场,东侧低洼处布置成商业。将建筑自然划分为上下内外两个主入口,外来办证人员从二层西侧的政务服务主入口进入拍卖大厅和信息发布大厅从大斜坡侧面进入,内部办公人员从集中北侧和南侧主入口进入,集中商业、底层配套商铺主要从一层的东南角入口进入。流线互不干扰,内庭院高差处用景观台阶消化。

通过上述6种措施,最大化地让建筑融入山林湖景之中,消隐弱化建筑体量,达到与自然的融合。

3.3 造型现代性与地域性体现

建筑的造型采取现代的手法,突出时代精神。建筑风格以一个亲切、低调的姿态,掩映在绿水青山之中。四周空旷,每个立面均为重要的观赏面,因此设计希望呈现一个连续不间断,富有变化和韵律感的建筑形象。外围裙房以上均采用玻璃幕墙搭配竖向的遮阳穿孔百叶,以一种透明、开放的姿态迎接大众。

建筑正面形象入口布置于大斜坡与主体相交处,并用一个斜向玻璃体块嵌入其中,虚实对比强烈,强调标识性。1—4层裙房除了覆土绿化,均采用深灰色的干挂花岗岩石材,局部点缀波浪式的仿木百叶,虚实对比强烈,颜色冷暖搭配,使建筑不至于太沉闷。靠近立交桥交汇处,裙房顶部被斜切一块,呼应西侧渐渐升起的景观大斜坡,从北侧公园望向建筑,建筑如同悬浮在山上。(见图5)

图5 主入口

顶层内收,留出一圈阳台。4米宽的内倾斜挑檐,有广西传统民居飞檐的效果,体现出挑檐构件的“轻盈”感,让屋顶呈现出向上飞扬的动势。整个建筑一气呵成,朴实内敛中不乏自然灵动的一面。建筑立面采取三段式的构图,比例协调,朴实庄重,低碳节能与市民中心自身建筑性格相吻合。

3.4 “行云流水”的景观

建筑主要景观分为西侧入口广场、东侧公共绿地、中庭景观3部分。虽然3块绿地形状和位置不同,但设计立意和手法一脉相承。通过铺装颜色深浅变化和绿地地垄墙划分的层次,整体效果犹如抽象“电路板”,又或是“流水行云”,与五象湖“水”的主题交相辉映,体现市民中心的时代性、文化性和地域性。

西侧入口景观增大硬质铺地的面积,可供市民举行大型的集会活动,并搭配大王椰、扁桃、黄金榕、小叶榕亚热带植物。植物高低搭配,层次分明,高大的乔木为广场活动、休憩的市民提供阴凉。广场景观不再是空旷的行政象征,而是可观可玩的大众交往场所。

东侧延续西侧景观主题,并配套若干个便民服务商店,通过带有遮阳片的玻璃连廊相连,几个小商店布置走势与铺装图案一致,犹如飘在水中的几片柳叶,通过围合,形成丰富的街道空间,快速引导市民进入主楼。东侧苗木选择品种主要以实用为主,开阔的草坪搭配如苹婆、小叶榄仁、桂花等遮阳效果好的乔木,旷奥结合,生态自然。(见图6)

图6 西侧景观绿地

建筑中庭景观延续东西走向的“行云流水”铺装拼花,搭配绿地和大王椰树,为市民休憩提供亲切宜人的场所。由于中庭四面都有架空和开口,使得3个区域内外景观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片绿意盎然的办公环境。景观设计手法与建筑主体的斜向元素相呼应,铺装同为灰色调,配套小建筑外立面选用与主楼一致的蓝灰色釉面玻璃,不喧宾夺主,一气呵成。

4 交通组织

市民中心车流量大,且地处两条城市主干道交会处,场地选择西侧最端头结合前广场布置车行主入口,次入口则布置于最东侧,尽量远离立交桥的位置,减少对立交桥匝道的交通压力影响。东南角则在靠近公交和地铁口的位置,留出一块完整的城市公共广场和绿地作为过渡,以缓解公共交通人流量的压力。

5 实施效果

项目建成后,市民漫步在五象湖公园,市民中心建筑上部的玻璃幕墙倒映出周边湖光山色和玲珑俊秀的五象塔,如同一幅山水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市民中心从2017年10月投入使用至今,为市民办证提供了一站式服务的便利。入口处的广场和巨型“门洞”,常作为举行各种活动的重要场所,如2019年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仪式就在该处举行。这座现代化的建筑俨然已经成为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南宁市政务服务水平的重要平台。

6 总结与展望

市民中心使用两年来,从完成度来看整体效果令人满意,但仍有一些令人遗憾的地方,列举如下几项:

(1)主入口处原设计布置有一块浅水池,可起降温效果,同时让建筑透过水面形成倒影,使广场更具灵气,增添诗情画意。但业主认为水池维护成本较高,并容易招惹蚊虫,后改为草地。

(2)考虑南宁市夏季时间长、日照强烈,入口广场种植高大的乔木形成树荫,为市民提供遮挡。但乔木的品种多,景观布置略显无序,且前广场不够开阔,影响市民观赏建筑的最佳视角,应以大草坪为主,局部点缀乔木和灌木搭配,疏密有致,效果更佳。

(3)屋顶的设备机房,不应该过多地堆到楼梯间顶部,从远处看去,建筑顶部室外空调机显得突兀。之前设计有考虑空调室外设备在屋顶层集中放置,为了美观外围用一圈玻璃幕墙来遮挡。设备专业设计时由于担心设备太多,屋顶层安放不完,优先放楼梯间顶部。从建成后使用效果来看,屋顶平台放设备绰绰有余,没有必要优先放在机房顶,影响整体立面效果。

(4)建筑北侧错动的“波浪”形竖向仿木格栅,为建筑增添活跃元素。但由于施工图阶段对杆件大样未仔细推敲尺寸,导致横向杆件过粗,显得较为笨重,影响了“波浪”的整体效果。

(5)入口景观大斜坡台阶考虑防腐木作为台阶,为这座冷色调的建筑铺上温暖的色彩。但担心南宁夏季雨多暴晒,木制台阶耐久性较差、维护成本较高,改用花岗岩地砖。景观大斜坡每一级平台铺装面积较大,大台阶略显空旷,如平台处改为草坪并搭配种植灌木,效果更好。

(6)大斜坡与二层大堂顶部的覆土绿化,在排水管径设计时仅考虑本范围内收集的雨水量,并未考虑台风天气、大雨打到上部玻璃幕墙流下的雨水量,导致暴雨排水不畅,覆土区域成了“水塘”,久而久之积水从结构交接处渗至建筑大堂。最后将覆土部分底部及侧面防水层更换为不锈钢,保证四周完全密闭,台风天气雨水从屋檐四周自由落下。

7 结语

回顾整个设计过程,项目设计最大的突破在于打破了政务中心四平八稳、中规中矩的建筑形象,设计主要从城市空间、周边环境入手,营造出充满活力的城市开放公共空间,极大地提高了城市品质,契合时代精神,为同类型建筑项目提供有益的设计尝试。

猜你喜欢

入口市民广场
布鲁塞尔大广场
高速公路入口疏堵解决方案及应用
基于新一代称重设备的入口治超劝返系统分析
在广场上玩
秘密入口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广场
第九道 灵化阁入口保卫战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