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增强MRI 技术对宫颈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

2020-03-05何斌杨海香吴芹

江西医药 2020年2期
关键词:病理学盆腔宫颈癌

何斌,杨海香,吴芹

(江西省妇幼保健医院放射科,南昌330000)

宫颈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妇科生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各类妇科肿瘤中位列第2 位,仅次于乳腺癌。 现阶段,临床中已出现较多检查宫颈癌的方法,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病理活检,但因存在创伤性,且难以准确判断癌症侵染范围,因而一定程度限制了其应用范围[1]。 而针对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来分析,其在对软组织进行检查时,可获得高分辨率;此外,在对恶性肿瘤进行相应判断时,同样可以比较快速且准确的加以明确[2];另外,还可以将肿瘤的大小、病变位置及侵染范围显示出来,敏感度于特异性均高。 本研究旨在探讨MRI 诊治宫颈癌的准确度、特异性和灵敏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于2018 年4 月-2019 年4 月这一期间内, 选取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40 例,29例患者是鳞状细胞癌,除此之外,3 例患者是腺癌,透明细胞腺癌患者2 例,腺鳞癌患者2 例,小细胞癌患者2 例,宫颈神经内分泌癌患者2 例。 Ⅰ期~ⅡA 期的患者数为17 例,ⅡB 期与>ⅡB 期的患者数为23 例。 术后开展病理学检查,将其当作金标准。

1.2 方法 患者的各项检查均由3 名医师来完成,通过详细讨论后,决定进行分期,且对比病理学检查与临床分期结果。 在手术前1 周,MRI 扫描盆腔,对比病理学检查与MRI 检查结果。病理学分期得知:11 例患者为ⅠB 期,5 例患者为ⅡA 期,16例患者为ⅡB 期,3 例患者为ⅢA 期,2 例患者为ⅢB 期,2 例患者为ⅣA 期,1 例患者为ⅣB 期。 其中,针对ⅣB 期的患者,都开展的是CT 引导,且对其实施系统化的肺部穿刺活检, 最终均被确诊为宫颈癌。 本次研究所采用的分期标准,均由国际妇产科联盟所制定[3]。采用MRI 进行检查:积极叮嘱患者,在呼气末时予以闭气,保持稳定、平稳的呼吸频率,引导患者行标准的仰卧位,对双臂进行交叉,并且根据实际需要抱头,将双腿伸直。 采用型号为西门子Avanto1.5T MRI 的超导磁共振扫描仪, 对患者实施扫描操作, 序列分别为DWI、T2WI 与T1WI,且用T1 vibe_fs 序列开展动态增强扫描。 把患者术后组织标本送病理科,由此科室医师用盲法开展检查;而MRI 分期则由MRI 科室医师用双盲法进行分期。 依据最终分期,对患者开展各种手术。

1.3 统计学处理 SPSS20.0 对文中数据进行处理,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由(±s)表示,若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由P<0.05 表示。

2 结果

2.1 术前、MRI 分期相比术后病理学分期的结果对比 MRI 检查分期以及术前临床分期与术后病理学分期向对比, 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性(F=13.57、5.36,P=0.00、0.00)。 其中,针对MRI 检查分期来讲,其与术后病理学分期对比,所存在的差异不明显(χ2=0.38,P=0.058),而相比于术前临床分期,则存在显著差异(F=18.40,P=0.00)。 把术后病理学分期当作本文的金标准,MRI、 术前临床检查分期的准确度分别是94.1%、75.0%,见表1。

2.2 术后病理学检查与术前MRI 检查结果比较针对深肌层浸润进行检查得知, 术后病理学检查相比术前MRI,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性(χ2=10.45,P=0.00)。 而针对MRI 检查而言, 其灵敏度为80.00%,而其特异性是100.00%,具体结果见表2。而在检查淋巴结转移方面, 术前MRI 检查对相比于开展术后病理学检查, 存在着比较突出的差异性(χ2=19.37,P=0.00)。最终结果得知,采用MRI 检查的总体灵敏度为85.70%, 而其特异性则为93.90%。 见表3。

表1 术后病理学分期与术前临床分期、MRI 检查分期比较[例(%)]

表2 深肌层浸润结果对比

表3 淋巴结转移的结果比较

3 讨论

对于宫颈癌患者, 通过对其实施有目的性的临床分期,并且根据现实需要,检测其具体的病理类型,最终选择最为合适且恰当的治疗方法,这对于宫颈癌患者治疗及预后改善,均有着积极意义。准确判断宫旁侵染, 对于实施治疗方案发挥着核心性作用。 在现阶段整个临床架构当中,在针对宫颈癌实施相应的临床分期过程中, 大多采用的是由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所修订的具体的分期标准,针对临床医师而言,以此为基础,来开展各项检查,并对最终结果加以明确。 这对于分析、明确宫体、 盆壁及宫旁浸润方面, 有着比较大的主观性,难以准确、全面的判断盆腔与血管周围淋巴结的实际转移状况。而对于MRI 来讲,其在判别软组织方面,有着比较高的分辨力,能够比较详细且准确的了解各个部位的解剖层次,比如盆壁、盆腔内间隙、盆腔内脏器及子宫等,因而能够为判断宫颈侵染范围提供切实性依据[4,5]。当完成对比剂注射工作后,针对此时的肿瘤而言,其呈非不均匀甚至不规则强化,这有助于分期准确性的最大程度提升,有助于临床诊断与治疗。 此外,还需要指出的是,针对肿瘤组织已经出现坏死情况者,及术后具体的变化情况,均能够比较全面的了解[6,7]。 由本文研究得知,术前进行临床分期,其有着并不高的准确性,而且对患者分别行根治术、子宫全切手术之后,患者的MRI 肿瘤大小成像,通常情况下,其一致于手术病理学的检查结果,所以,借助于MRI,可以将肿瘤体积开展全面、准确的判断。 另外,不管是采用MRI 开展相关诊断, 还是利用病理学展开相应分期,其有着比较高的灵敏度,而且在具体的准确性上也比较高,此结果与相关结论相一致[8-10]。

还需要指出的是,针对本文一些患者而言,其存在着并不准确的分期,之所以会出现此种情况,原因可能与MRI 无法利用显微镜进行证实所造成,因而难以探查癌组织浸润。 此外,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在宫旁, 其实并没有无筋膜的相应限制,癌组织随着病情进展,可以对其周围组织进行浸染,此外,其淋巴结也会出现转移情况,并且还能对宫旁形成持续侵犯[11,12]。针对淋巴结转移而言,其能够比较准确且全面的预测肿瘤复发、生存率,但在整个分期架构当中,未能得以体现,所以,临床在检查此方面,存在着一定限制。 有学者[13]经研究发现,针对淋巴结造影而言,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盆腔开展系统化、准确化的评价,除此之外,还能对动脉旁相应淋巴结展开全面评价,但在具体的敏感性方面,却较差,所以,可以较为准确且全面的判断肿瘤肌层所存在的实际浸润情况,除此之外,还能对盆腔的侵犯范围进行准确判断[14,15]。

综上所述,宫颈癌患者行动态增强MRI 检查,准确度、灵敏度高,可将其当作宫颈癌术前分期与诊断的首选方法。

猜你喜欢

病理学盆腔宫颈癌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E-cadherin、Ezr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
Survivin、NF-кB和STAT3 mRNA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