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水电站坝基扬压力观测资料分析

2020-03-05黄小华

浙江水利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坝段坝基轴线

黄小华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永安 366000)

1 工程概况

某水电站位于福建省闽江干流中游,上游距闽北重要城市南平市94 km,下游距闽清县城14 km,距福州市84 km。坝址以上流域面积52 438 km2。该枢纽工程由大坝、电厂、船闸、升船机等建筑物组成,以发电为主,兼顾航运、过木。坝型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全长783 m,最大坝高101 m,沿坝轴线方向分为42个坝段,其中8# ~ 21#为引水坝段,23# ~ 35#为溢流坝段,水库属不完全季调节水库。坝址位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内,左右两岸地形大致对称,坝基为新鲜完整的花岗岩,岩性致密、完整、坚硬。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坝区仅见较小的断裂及挤压破碎带,未发现较大的断裂,在构造上属于相对稳定地区。大坝沿基础灌浆廊道共布设扬压力测孔58个,用以监测坝基渗流状态,检查帷幕灌浆的防渗和排水效果。测孔主要沿坝轴线方向(纵向)和垂直于坝轴线方向(横向)布置,纵向布置的扬压力监测孔共 38 孔(编号为 UP1 ~ UP8、UP13 ~ UP18、UP23 ~UP30、UP35 ~ UP38、UP43 ~ UP45、UP50 ~ UP58);横向布置扬压力监测孔位于11#、17#、25#、29#和32#坝段基础横向廊道内的20个测孔,编号为UP9 ~ UP12、UP19 ~ UP22、UP31 ~ UP34、UP39 ~ UP42、UP46 ~ UP49。测孔沿横向和纵向的分布见图1。

图1 大坝渗流观测布置图

2 扬压力变化规律

扬压力由上下游水位差产生的渗透水压力和下游水深产生的浮托力2部分组成。由于岩体中节理裂隙的产状十分复杂,所以,地基内的渗透以及作用于坝底面的渗流压力也难以确定。坝基扬压力作为影响大坝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都被视为重点项目进行检测。该水电站扬压力实测资料系列为1993年3月至2009年6月。现就实测资料做以下分析。

2.1 扬压力横向分布规律

图2 ~ 4为相关坝段横断面测值过程线图。根据横断面测值过程线图可以看出:

(1)因为扬压力受到上下游水位的影响,靠近上游侧的测孔受上游库水位的影响比中间测孔大,因而上游第1个测孔的孔水位最高。如11#坝段(UP8 ~ UP12)和17#坝段(UP18 ~ UP22)的第1个测孔(11#坝段UP8和17#坝段UP18)。其次为离上游较近的第2个测孔(11#坝段UP9和17#坝段UP19)孔水位也较高,中间(11#坝段UP10、UP11和17#坝段UP20、UP21)测孔孔水位最低,电站下游水位相对较高,在下游水位的影响下出现反渗现象,导致下游测孔的孔水位比中间测孔的孔水位更高,如测孔(11#坝段UP12和17#坝段UP22)。此外,2005年以后11#坝段UP11孔孔水位总体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可能是因为该孔出现淤堵所致。

图2 11#坝段横断面坝基扬压水位过程线图

图3 17#坝段横断面坝基扬压水位过程线图

图4 25#坝段横断面坝基扬压水位过程线图

(2)通过25#坝段横断面测值过程线图发现一些反常现象。如25#坝段(UP30 ~ UP34),大部分时段第5孔(UP34)孔水位高于其余4孔(UP30 ~ UP33),第4孔(UP33)高于第2孔(UP31)和第3孔(UP32),与扬压力正常分布规律矛盾。通过分析,反常现象是由于受到坝基断层带的影响。

2.2 扬压力极值变化规律

为了分析坝基扬压力沿坝轴线方向的分布,在图5中绘制了扬压力水位过程线沿坝轴线方向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系列图。根据实测资料对各点测值特征值分析,大部分孔扬压力的年最大值发生在库水位较高、温度较低时,扬压力的最小值常发生在库水位较低、温度较高时。

图5 扬压力实测值沿坝轴线的分布图

2.3 渗透压力强度系数分布规律

渗压系数的计算公式为[1]:

式中:αi为第i个测压孔的渗压系数;Hi为上游水位(m);为下游水位(m);H2为第i个测压孔的实测水位(m)。

图6为坝基扬压力渗透压力强度系数沿坝轴线方向的分布图。从图6中分析可以看出,靠近左岸的UP1测孔(4#坝段)、UP2测孔(5#坝段)、UP3测孔(6#坝段)以及河床坝段的UP14测孔(13#坝段)、UP35测孔(26#坝段)、UP51测孔(34#坝段)和右岸的UP57测孔(38#坝段)的渗压系数偏大。其中UP1、UP2 、UP3渗压系数较大,其原因是该孔孔水位除了受库水位变化影响外,左岸地下水位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除上述测点外,其余测点的渗压系数都比较小,说明大坝帷幕防渗和排水效应显著。

图6 坝基扬压力渗透压力强度系数沿坝轴线方向的分布图

3 扬压力影响因素

通过对坝基扬压水位测值及其扬压水头、渗压系数等计算成果的分析可知,大坝各坝段的坝基扬压水位主要受水位、温度和时效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坝基扬压水位由水位分量、温度分量和时效分量等几项组成[2],即:

式中:P 为测孔水位(m);PH、PT、Pθ、PR为测孔水位的水位分量(m)、温度分量(m)、时效分量(m)和降雨分量(m)。

(1)水位分量:上、下游水位变化对坝基扬压力有影响,且有一定滞后效应。上下游水位变化对坝基扬压力的影响相对较大。一般库水位升高,坝基扬压力滞后于库水位增大;库水位下降,坝基扬压力滞后于库水位减小。此外,由于大坝下游水位较高,下游水位对坝基扬压力也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处于下游部位的测孔。

(2)温度分量:温度变化对坝基扬压力也有较大影响。一般低温时,坝基扬压力增大;高温时,坝基扬压力减小。这是由于坝基岩体裂隙及坝体微裂缝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而呈现出闭合(或张开)的变化,因而坝基与坝体的渗流也相应减小(或增大),从而导致扬压水位的降低与升高。

(3)时效分量:时效与坝基扬压力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对扬压力影响很小。

(4)降雨分量:通过资料分析,虽然降雨对坝基扬压力的影响不太明显,但在降雨较多的季节,较大的降雨量造成库水位升高,并对岸坡坝段的渗压有一定影响,从而间接地影响扬压力的变化。

4 结 论

在对大坝坝基扬压力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得出:

(1)横向扬压力测值受上下游水位的影响,离上游面较近的孔水位较高,受上游库水位的影响比中间孔大;而离下游面较近的孔,在下游水位作用下出现反渗,其孔水位比中间测孔水位略高。同时可能受到断层的影响,有些测孔的水位受下游影响较大,孔水位比相邻的测孔水位更高。

(2)从扬压测值极值可以看出,大部分孔扬压力的年最大值发生在库水位较高、温度较低时;扬压力的最小值常发生在库水位较低、温度较高时。

(3)经实测资料分析可知,上下游水位变化对坝基扬压力的影响相对最大,且坝基扬压力变化滞后于库水位的变化。温度改变对坝基扬压力的变化也会产生影响。时效分量和降雨分量对坝基扬压力的影响较小。

猜你喜欢

坝段坝基轴线
利用轴线交错修整砂轮凸度曲线的方法探讨
复杂建筑群项目的建筑轴线相关性分析
“冲顶”白鹤滩
软岩坝基筑混凝土重力坝关键问题分析
空铁联运+城市轴线,广州北“珠江新城”崛起!
大咖妙语论道!于轴线之上开启广州城央最宜居的大未来!
阿克肖水库古河槽坝基处理及超深防渗墙施工
水电站厂房坝段温控措施分析
水库加固处理中的帷幕灌浆施工分析
老挝南亚2水电站右岸坝基设计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