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系统评价Δ
2020-03-05吴诗华文建霞高思佳赵艳玲
吴诗华,陈 兴,文建霞,高思佳,王 丹,徐 卓,赵艳玲
(1.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 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药学部,北京 100039)
病毒性心肌炎是因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慢性心肌病变,多见于学龄前和学龄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数逐年增长,且病死率较高。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休息、营养心肌、抗病毒、改善心肌代谢以及抑制免疫反应等治疗病毒性心肌炎[1]。磷酸肌酸钠为营养心肌药物,通过提高心肌高能磷酸化合物水平,避免进一步的心肌损伤[2]。维生素C是较强的抗氧化剂,在机体内达到一定浓度后可以清除自由基并保护心肌线粒体功能[3]。目前,多项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相比,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治疗具有高效、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优点,但未进行系统评价。因此,本研究基于荟萃分析(Meta分析)方法,检索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关文献,系统评价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为其临床应用与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 研究类型: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RCT)。
1.1.2 研究对象: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性别、病程及种族不限;年龄5个月至13岁。
1.1.3 干预措施:观察组患儿采用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包括休息,抗病毒,吸氧,抗心律失常,纠正酸碱失衡,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改善心肌代谢及抑制免疫反应等综合治疗。
1.1.4 结局指标:主要结局指标为总有效率;次要结局指标为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
1.1.5 排除标准:综述、硕士及博士毕业论文、动物实验和重复发表的文献;原始文献设计不严谨,同一作者重复发表相同结论的文献;应用其他药物的文献;干预措施不同或对照组治疗方法不同的文献。
1.2 文献检索策略
以“磷酸肌酸钠”“维生素C”“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及“感染”为主题词或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网及Pubmed等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收集已公开发表的所有关于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RCT研究。
1.3 资料提取与方法学质量评价
由3名研究者独立完成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估;另2名研究者组成审查小组,并独立对数据进行核查与提取,完成数据的质量评估以及确保本研究所有资料的准确性与完整性;本研究中出现的所有差异,均通过2名研究员讨论,再经审查小组介入评判从而达成共识。从所纳入的文献中提取基本信息,包括纳入文献名称、年份、病例数、患者年龄、随机化方法、干预手段、给药剂量及结局指标等。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包括随机方法是否正确、是否存在随机化隐藏及其是否合理、是否采用盲法、结果数据是否完整、是否存在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偏倚等项目。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RevMan 5.3 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于连续型变量,计算标准化均差(MD)作为其效应量;对于二分型变量,以比值比(OR)作为其效应量,均计算95%置信区间(CI)。根据χ2检验、I2检验结果,进一步评价各研究间的异质性,若P≥0.1且I2≤50%,说明其异质性可接受,采取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若P<0.1且I2>50%,说明异质性显著,则采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绘制倒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最终纳入17篇文献[4-20],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Fig 1 Literature screening process and results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纳入的17篇文献[4-20]中,观察组患儿794例,对照组患儿798例;男性患儿880例,女性患儿712例;所有患儿均于正规医院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纳入标准:符合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心电图发生明显改变;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13岁;无肝、肾及心血管等重要脏器病变等)。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见表1。
2.3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17篇文献[4-20]中,5篇[10,13-16]提及随机化分组,但未说明具体的随机化方法;2篇[11,19]分别采取简单随机法、随机数字表法,判定为低风险偏倚;3篇采取了错误的随机化方法,其中2篇[6,17]按照就诊顺序进行分组,1篇[7]按照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判定为高风险;所有文献均未提及随机化隐藏、盲法和其他偏倚等。纳入文献的风险质量评估见图2。
2.4 Meta分析结果
2.4.1 总有效率:13篇文献[4-6,8,10,12-16,18-20]报告了总有效率,涉及1 159例患儿。经异质性检验,P=0.92,I2=0%,各研究间的异质性可接受,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3.62%(543/5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51%(443/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57,95%CI=3.10~6.73,Z=7.69,P<0.000 01),见图3。
2.4.2 CK:6篇文献[4,7,10,14,16-17]报告了CK水平变化情况,涉及592例患儿。经异质性检验,P<0.000 01,I2=93%,各研究间有显著异质性,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CK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38.38,95%CI=-65.76~-10.99,Z=2.75,P=0.006),见图4。
2.4.3 LDH:10篇文献[4-7,9-11,14,16,19]报告了LDH水平变化情况,涉及945例患儿。经异质性检验,P<0.000 01,I2=100%,各研究间有显著异质性,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LD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42.76,95%CI=-78.83~-6.68,Z=2.32,P=0.02),见图5。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Tab 1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included literature
图2 纳入文献的风险质量评估Fig 2 Risk quality assessment of included literature
2.4.4 cTnI:5篇文献[5,7,10,14,17]报告了cTnI水平变化情况,涉及466例患儿。经异质性检验,P=0.30,I2=18%,各研究间的异质性可接受,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cTn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15,95%CI=-0.17~-0.13,Z=15.03,P<0.000 01),见图6。
2.4.5 不良反应:4篇文献[5-6,11,19]报告了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图3 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的Meta分析森林图Fig 3 Meta analysis forest plot of comparison of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wo groups
图4 两组患儿CK水平比较的Meta分析森林图Fig 4 Meta analysis forest plot of comparison of CK level between two groups
图5 两组患儿LDH水平比较的Meta分析森林图Fig 5 Meta analysis forest plot of comparison of LDH level between two groups
图6 两组患儿cTnI水平比较的Meta分析森林图Fig 6 Meta analysis forest plot of comparison of cTnI level between two groups
2.4.6 发表偏倚评估:针对总有效率绘制倒漏斗图,结果显示,不完全对称,说明可能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见图7。
图7 总有效率的倒漏斗图Fig 7 Inverted funnel plot of total effective rate
3 讨论
本次Meta分析结果表明,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质量可显著改善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病情,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纳入的17篇文献中,13篇文献报告了总有效率,结果均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分别有7、10和15篇文献报告了CK、LDH和cTnI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均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另有4篇文献报告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其余文献还报告了心电图疗效、炎性因子及氧化/抗氧化指标等,但因文献数量较少,本研究未进行讨论。
(1)对于报告CK水平的相关研究间的异质性,将纳入的6篇文献做森林图,结果显示,排除文献[7]后,异质性显著降低,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因此,推测导致异质性的可能原因在于:文献[7]采用入院顺序分组,随机化方法存在明显错误;文献[7]未说明具体的给药方式,其余文献则采用静脉滴注给药。(2)对于报告LDH水平的相关研究间的异质性,将纳入的10篇文献做森林图,结果显示,排除文献[4]、文献[9]和文献[11]后,异质性显著降低,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因此,推测导致异质性的可能原因在于:文献[4]、文献[9]均未说明具体的随机化方法,可能存在错误;文献[9]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不同的给药剂量,其余文献则按照体质量进行给药;文献[11]未说明具体的给药方式,可能采用其他的给药方式,造成异质性偏大。
本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1)纳入的文献均为中文文献,质量较低,偏倚风险可能较大;(2)仅3篇文献采用正确的随机化方法,3篇采用不正确的随机化方法,其余文献未知;(3)所有文献均未提及是否采用随机化隐藏,可能影响偏倚风险的评估;(4)所有文献均未提及是否采用盲法,影响了偏倚风险的评估;(5)所有文献的结局指标不统一,不能分析更多的结果,可能会影响文献质量,只能提供较低强度的证据。
综上所述,相较于常规治疗,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更好,可为临床治疗提供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