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KASP标记定位小麦群体中的无芒位点 Awn-4A.1
2020-03-05蒋钰婕王君哲赵佳男许盛宝
蒋钰婕,王君哲,赵佳男,许盛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芒作为小麦穗部器官的组成之一,是小麦长期进化和适应环境的结果[1]。但由于芒不利于收割和储藏,经过数千年的人类选择,驯化的小麦(硬粒小麦和普通小麦)出现了短芒甚至无芒[2]。然而,芒的存在也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发育,同叶一样,芒也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2-4],由于芒的光合面积大,处于光照的最佳位置,距离籽粒近,对于促进籽粒灌浆和提高粒重具有重要的作用[5];芒中非绿色组织的细胞,尤其是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增厚,有利于减少水分的蒸发[6],在干旱条件下,芒对小麦有较明显的增产作用[7]。因此,芒对小麦适应干旱胁迫、促进籽粒灌浆和提高粒重均有重要意义[8-9]。
麦芒根据长度和形态,可以分为长芒、短芒、无(顶)芒、勾曲芒、短曲芒、长曲芒等多种形式[10],主要由五个基因(A、B1、B2、B3和Hd)及多个微效基因共同决定[10],其中,A基因促进芒的伸长,Hd基因促进钩芒的形成,B1、B2和B3可抑制芒的发育,且B1的抑制作用最强,B2其次,B3最弱[11]。B1可以使穗中下部完全无芒,只有顶部少量芒,位于5A染色体长臂末端,目前已克隆了候选基因TraesCS5A02G542800[12-13];B2可以使整个穗部的芒长变短,定位在6B染色体 4.84 Mb的物理区间内[11];B3控制顶部的芒长,但目前定位还不清楚;Hd也会对芒长产生抑制作用,可通过与B1、B2的组合来产生不同类型的芒[14],定位于4A染色体上[15]。由此可见,芒长发育具有位置效应,而且芒长表型是由多基因互作的结果。中国春作为普通小麦的模式品种,是一个典型的无芒小麦品种。前人发现,当中国春的缺体系染色体3BS[16]、4AS[14]和6BL[14]分别缺失后,顶部都出现了芒;当染色体5AL缺失后,中部有芒伸出,表明目前已知的芒长基因并不全面,还有很多与芒长相关的基因尚未发现,从而限制了对芒长发育的分子基础与芒长基因的互作研究[14]。
SNP芯片技术作为一种高通量、低成本的基因自动分型检测方法,目前已被广泛用于小麦等多倍体作物的遗传研究[17]、小麦连锁图谱的构建[18]、种群结构分析[19]和小麦基因定位[20]。用SNP芯片结合传统的集群分离分析法 (bulked segregation analysis,BSA),可快速检测2个不同表现型构建的混合池间的遗传差异,发现与目标性状显著关联的差异SNP的染色体富集区域,在富集区域内开发标记,可进行SNP基因分型[21];再结合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KASP),可实现基因的精细定位和进一步SNP分型[22-23]。
本研究利用小麦无芒品种中国春和有芒品种MK147构建F2分离群体与重组自交系群体,用F2代分离群体中无芒与有芒株系分别构建DNA极端性状混合池,利用Wheat660K SNP芯片进行基因分型,并对其结果进行BSA分析,对群体中有关芒长的QTL进行初步定位;用KASP标记进行QTL验证和精细作图,并开发与之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以期为分析芒形成的遗传机制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中国春(Chinese Spring, CS)是测序完成的模式小麦品种,MK147是由国际农业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Agricultural Research,ICARDA)引进的小麦耐热性品系[25-26]。本研究利用这两个普通小麦品种(系)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获得F1,自交得到F2分离群体,通过单粒传法,得到了MK147/CS组合的F5代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亲本中的CS属于无芒材料,尽管CS一直被认为是无芒的小麦,但其实顶部有很短的芒(顶部芒长<0.6 cm),因此,本研究用顶部芒长小于0.6 cm作为无芒的标准。MK147属于长芒材料(芒长>4 cm)。F2群体及亲本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种植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试验地(陕西杨凌)。RIL群体及亲本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种植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曹新庄试验地(陕西杨凌)。F2和RIL群体均按单粒播种的方式种植,RIL群体的每个株系种植成株行,行长2.0 m,行间距0.25 m,株距0.15 m,试验设置3次重复,田间管理按当地大田常规标准进行。
1.2 表型测定
于小麦蜡熟期,F2群体每个单株随机选取三个穗,RIL群体每个株系随机选取3个主茎穗,使用直尺分别测量小麦穗部上、中、下三部分的芒长;每个部分随机选取3个芒,取平均值作为该部分的平均芒长,用于表型及遗传分析。
1.3 DNA提取及混池构建
根据 F2分离群体的表型鉴定结果,从群体中随机选取15个无芒单株和15个有芒单株构建极端池。分别取新鲜嫩绿的叶片,使用CTAB法提取DNA[27],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DNA浓度,再等量混合形成无芒池和长芒池。
1.4 SNP芯片分型及BSA分析
用Wheat660K SNP芯片(https://wheat.pw.usda.gov/ggpages/topics/Wheat660_SNP_array_developed_by_CAAS.pdf)进行混池SNP分型检测(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利用Excel 2019软件处理SNP分型数据,剔除无多态性及低质量的SNP,筛选得到亲本及无芒、长芒池间纯合且有差异的SNP。参照中国春IWGSC.Ref.V1.0(http://www.wheat genome.org/) ,将差异SNP侧翼序列与基因组进行BLAST,获得SNP的物理位置信息。参考Wu等[24]的方法,设计Perl脚本计算目标染色体上每Mb中SNP数量进行滑窗统计,根据标记密度评估可能的目标区间。
1.5 KASP-SNP标记开发及初定位结果验证
根据SNP物理位置的分布和密度,使用在线平台PolyMarker网站(http://polymarker.tgac.ac.uk/)对候选SNP进行KASP设计,从中挑选出染色体特异的标记。在KASP标记正向引物5′ 端分别加上FAM或HEX荧光的接头序列,其中FAM接头序列为5′-GAAGGTGACCAAGTTCATGCT-3′,HEX接头序列为5′-GAAGGTCGGAGTCAACGGATT-3′,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将KASP标记在群体中进行单倍型分析,若能将SNP的不同基因型区分开,说明该标记具有特异性,可以用来进行分子辅助选择。定位区间左侧标记SNP-1537引物序列为:1537F_FAM:CGTGTCAAAAGTTCTGACGAC;1537F_HEX:CGTGTCAAA-AGTTCTGACGAA;1537R:GTATCGTCT- CGTTGCACAGT。右侧标记SNP-4195引物序列为:4195F_FAM:GTGAAGTACAAGGATGAGGTGAAA;4195F_HEX:GTGAAGTACAAGGATGAGGTGAAG;4195R:CTCCCACATCTTGACGAGCA。
2 结果与分析
2.1 群体中芒长的遗传分析
CS为无芒品种,与有芒品系MK147杂交,F1代全部表现为有芒,但均为短芒,芒长显著短于有芒亲本(图1A),表明CS中无芒性状受半显性单基因控制。芒在穗的不同位置长度不同,其中MK147中部最长,下部最短;而杂交F1代上部最长,下部最短(图1B)。
在F2群体中芒长呈现连续的变化(图2A)。无芒与有芒的株系在F2代中接近1/4的比例(表1),表明群体中的无芒性状可能是由一个基因控制。在RIL群体中,以顶部芒长小于0.6 cm作为无芒标准,发现无芒株系有58个、有芒株系有62个,比例接近1∶1的比例(图2B),进一步说明了群体中的无芒性状由单基因控制。
2.2 混合池构建结果和BSA分析
在MK147/CS的混池中筛选到8 904个有差异的SNP标记(图3A)。其中4 281个差异SNP集中分布在4A染色体上(图3B),且差异SNP与总SNP的比例在4A染色体上最高,表明群体中控制芒长的QTL位于4A染色体。通过对4A染色体上每Mb中SNP数量进行滑窗统计,发现4A上的差异SNP大部分富集在37~105 Mb和446~468 Mb区间,表明4A染色体上有两个候选位点(图3C)。
2.3 定位区间的验证与缩小
根据Wheat660K 芯片在两个富集区间的SNP序列信息,开发了58个KASP标记,将这些标记在MK147/CS杂交的F2代群体458个株系中进行基因型检测,结果发现,无芒性状与37~105 Mb区间连锁更为紧密,定位于KASP标记SNP-1537与SNP-4195之间0.81 cM的遗传区间,对应于中国春参考基因组(IWGSC.Ref. V1.0)4A染色体上9.23 Mb(100.56~109.79 Mb)的物理距离(图4),利用标记SNP-1537与SNP-4195对RIL群体的无芒和有芒株系进行基因型检测(图5),其中,标记SNP-1537检测了121个株系,基因型和表型一致的达91.74%;标记SNP-4195检测了137个株系,基因型和表型一致的达94.89%。因此,再次验证了群体中芒抑制基因位点位于4A染色体上,并将其命名为Awn-4A.1,同时发现两个与Awn-4A.1紧密连锁的KASP标记SNP-1537和SNP-4195。
3 讨 论
芒长基因在生产上既有应用价值,也是研究小麦基因互作的一个重要表型。杜 斌等[10]研究发现,影响芒长的位点由多个基因共同控制。中国春中不同染色体的缺失均造成其无芒表型发生改变,表明还有许多与芒长相关的基因参与芒的发育,从而限制了对芒长这一性状发育的分子基础与互作机制的研究[14]。
图1 亲本和F1代芒长表现(A)及芒长统计(B)
A:F2群体;B:RIL群体。
表1 F2群体芒长的遗传分析及卡方检验结果
A:亲本与F2混池差异SNP的重叠关系;B:筛选的SNP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折线表示差异SNP与总SNP数的比例;C:4A染色体差异SNP的物理位置和密度,框表示SNP显著富集的区域。
本研究中发现的位于4A染色体上控制芒长的位点,是对全穗芒长的抑制,且表现为半显性,这与前人报导的五个芒长基因(A、B1、B2、B3和Hd)的表现都不同[11-15],可能是一个新的芒长位点;Sourdille等[14]和宫 希等[15]研究发现,定位于4A染色体上的Hd也会对芒长产生抑制作用,但控制钩芒的形成[14-15],与本研究中的芒长表型不同,可能不是同一个基因。因此,推测在中国春4A染色体上可能存在与Hd不同的另外一个基因来调控芒长,在抑制芒发育的过程中,可能一起发挥作用。
芒长是由多基因共同控制,这些基因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本研究鉴定到的位点定位于4A染色体上0.81 cM的遗传区间,对应中国春(IWGSC.Ref.V10)参考基因组9.23 Mb的物理位置,区间内含有多个候选基因,为进一步精细定位与克隆基因提供了基础。目前还未研究该位点与其他已知芒长位点的互作效应,但该位点能够抑制全穗芒长,因此,推测该位点可能在芒发育调控网络中处于较为核心的位置,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建立芒发育基因的调控主线,以及逐步解析小麦芒长的基因互作机制。
A:F2群体控制芒长QTL的遗传图谱;B:F2群体与控制芒长QTL的物理图谱;C:F2群体关键重组体的标记基因型及子代验证表型。
红色点表示基因型与CS一致,蓝色点表示基因型与MK147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