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

2020-03-04蒋亮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6期
关键词:价值体现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

摘 要: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校教育体系中,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比较关注。基于实践育人的知道目标,通过思政教育课程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育人目的,实现立德成才的终极目标。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建设、做好思政工作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意义重大。本文从实践入手,从思政教育的角度对高校大学生的育人模式加以分析,探究最适合高校学生成长的教育模式,体现高校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人价值。

关键词:思政视野;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价值体现

引言

思政教育课程是构建高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它体现了课程体系的价值遵循,发挥引领和指导作用。在大思政视野背景下,加强对高校学生思想层面的教育工作,有利于发挥思政教育优势,引导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长观念,体现个人的人生价值。最终实践高校育人活动的最终目的。基于高校校园平等、科学的发展平台,给高校大学生创造内容丰富、健康的高校生活环境,体现课程的核心育人观念[1]。

一、高校思政育人模式简介

目前来说,现如今高校的思政课程的构建与以往有所不同,它是与社会发展和实践情况相结合的新型育人理念。具体而言,是以三个板块为基础而进行设计的。通过“三协同”的手段,最终实现“三回归”的目的。通过上述流程和模式,最终构建出一个完善的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因此,在大思政背景下所开展的思想政治课程所体现出的育人模式,也被称之为“一体三面式”的新型发展模式 [2]。

在这种模式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分为理论、训练以及实践三个不同的部分。涉及到校内学习和训练以及校外的社会实践不同的教育环境。可以让高校学生认识到思政教育课程的理论逻辑,并且在实战训练的过程中得以灵活的运用和掌握。让高校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所启发、有所感悟,最终达到提升思想能力的目的。

二、高校思政教育的育人策略

(一)回归生活实践

任何教育活动都不能脱离实践存在,仅学习理论知识并非能够完成学习、实现转化的全部内容。因此,教育课程应当与具体的社会生活保持联系。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素材对学生开展教育,“一体三面式”的教育模式也非常重视实践环节。在大学生思政的教育课程中,将所传授的理论课程与生活经验紧密结合,让理论知识在生活中得到验证,以自身的亲身经历和具体事项感知理论认识,学会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反思感悟,从而提升自身的认识能力。利用好生活中的資源开展教育活动,更有助于理解课程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3]。

(二)回归价值理性

高校的思政课程具有与其他学科不同的鲜明特点,该学科本身就具有自身鲜明的价值属性。因此,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也都是基于这个价值属性展开的。思政课程的课程重点就是通过正向的价值关键对高校生进行积极引导,遵循主流观念,树立远大目标,体现自身价值。但是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受到西方文化和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调查发现大部分高校学生的认识存在价值偏差,自身的立场也不够坚定。因此,回归正向的价值理性对于高校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

(三)回归社会现实

我国的教育体系的构建最终目的是为了教育学生掌握技能,最终还是要回归于社会当中的。因此,在进行思政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回归社会现实,与具体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指导学生在实践中的行为。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真正的面对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想办法解决。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丰富自身认识,锻炼自己的实战能力,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强化自身的思想觉悟,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意义[4]。

三、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体现

(一)整合资源,提供良好氛围

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应当局限于课堂之中。学生的社团活动、学校组织的各种讲座、公益活动、比赛以及校园中融入的文化建设都是校园思政教育的一种隐性体现。在这些活动中潜移默化的融入,给学生提供积极正向的引导,通常会呈现出较好的教育效果。在大思政背景下,所谈到的思想政治实践教育体系不仅包括校园教育,还涵盖了社会、家庭等其他环境的教育,将这些教育资源加以整合,发挥各自优势,最终实现育人的价值遵循和根本目的。

(二)改进方法,发挥主体作用

思政教育是否成功,主要是看课程内容对学生的影响,是否在高校大学生的心中实现转化,是否真正的发挥了教育作用。因此,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主体,他们的个体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在思政实践教育课程的构建中,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机会。例如,可以带领学生学习了解中国在航天史上的伟大成就,中国为推行多边主义的发展在全球都做了哪些贡献。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中国近年来具体地发展变化,从而在内心深处产生热爱国家地自豪情感,并树立为实现中国复兴而不断奋斗的决心[5]。

(三)拓展平台,丰富实践经验

学校可以说是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平台,但是仅仅依赖于学校还是远远不够的。在构建思政教育课程中要注重寻求更多的发展机遇,给高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平台供其选择。例如,可以与社会中的相关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构建全新的校企合作模式。还可以将本地区的优秀人物和劳动模范等典型人物邀请到学校演讲,给学生提供与优秀人物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让这些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对学生产生影响,让他们身上的高尚品质得到传承。

结束语

高校的思政教学对提高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的理解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实现育人的目的,体现出学科价值。本文着重分析了思政教育课程如何与实际相结合,构建出具有可行性、有效性、实践行的课程发展模式。在构建思政课程中首先要坚持正确的思想理念和科学指导,确定课程体系的根本价值遵循和总体基调;其次还要注重发挥主体的能动价值,启发高校学生自己思考、自己理解、自己感悟;最后要跟进社会发展的步伐,将社会热点问题与课程紧密结合,以此作为案例具体分析,指导实践。

参考文献:

[1]李实.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24):115.

[2]马思华.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研究[J].公关世界,2020,(2):140-141.

[3]王薛.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J].写真地理,2020,(39):217-218.

[4]付帅,于鑫.大思政视野下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育人模式探析[J].消费导刊,2019,(8):75.

[5]齐甜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下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创新研究[J].文存阅刊,2020,(25):180.

作者简介:

蒋亮(1982.11-)男 ,四川绵阳,民族:羌族,学历本科,职称助教。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价值体现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不良网络舆论对高校思政教育影响探析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浅析音乐表演艺术在舞台实践教学中的价值体现
武术功法运动的养生价值探微
于坚文学作品中的审美意识价值体现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