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
2020-03-04王艳霞
摘 要: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与改革建设过程中,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通过不断挖掘更多值得学习的革命精神和道德风尚,并将其运用到生活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践中,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关键词:高校;红色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文化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可以是在中国革命、建设时期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有着一定影响的英雄人物,也可以是他们生活或战斗过的旧址和遗址,或者是有着重大影响的活动或历史事件。这些人、物、事体现着红色文化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理想和信仰拼搏奋斗。中国革命建设的历史进程,英雄人物的丰功伟绩,旧址、遗物、场景,永远都是感动和教育后来人的最佳题材。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但可以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还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确保红色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一、高校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融入红色文化元素
1、红色文化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近代中国,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磨难。为拯救国家和人民,无数革命者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斗争并为之流血牺牲,但都无法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是中国共产党勇敢地担负起历史的重任,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并付出了重大牺牲。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尤其在讲述新民主主义理论章节内容时要融入红色文化。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故事,阐述我们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可以讲述遵义会议的召开,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极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的历史经验。还可以通过视频资料讲解红军四渡赤水、娄山关战斗等,缅怀红军烈士浴血奋战的悲壮历程。通过加入这些红色文化,可以加深大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及内容的理解。
2、红色文化昭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谛。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呈现出勃勃生机。在思想政治课教育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学习领悟“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等,帮助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思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可以讲授抗击非典精神、创业精神、改革创新精神、工匠精神、抗洪精神、抗震精神、抗疫精神等,可以培养大学生深厚的爱国情怀,并将这种情怀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3、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赋予的。传承红色文化,解读革命历史,有利于帮助人们了解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来之不易,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章节的讲授过程中,我们可以讲授党的“独立自主”、“艰苦奋斗”、“敢于牺牲”、“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在内的优良传统,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内的“三大作风”。通过这些具体事例的讲解,可以使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使命就是把人民赋予的权利用来为人民服务,就是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这样的党,是中华民族赖以复兴的“脊梁”。
二、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元素
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拓展和有益补充。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了遵循,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并提出“八个坚持” 其中之一是“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要求在教学中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服务国家。
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坚定理想信念这一章节中,让学生们谈理想、读流沙河的《理想》,视频观看《红船精神》,从而分析出理想的内涵、理想的重要性及实现理想需要坚定的信念。通过具体实践与行动,不断激发红色基因蕴含的精神力量,努力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可以在课堂外,通过挖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例如纪念馆、红色故事,在红色育人的具体行动中,可以组建红色志愿服务团队,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走进走进社区与福利院、养老院,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充实精神生活、增长知识才干、锻炼实践能力。
了解过去,目的是启迪和指导未来。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运用红色文化的文明传承价值功能, 使学生明白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环节。红色文化提炼和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得以传承。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征程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这些精神是红色文化的精髓,是激励人们开拓进取、矢志不渝的强大精神支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弘扬这些红色精神。和平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就是红色文化得以传承的体现。深入发掘红色文化的传承价值功能,是培育新的民族精神的现实需要。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要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加入红色文化元素,其感召力是学校和书本不可比拟的。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一件珍贵文物、每一堂传统课都是鲜活的教材,都折射着革命先辈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情操的光芒。用鲜活的历史告诉学生,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建立在他们对祖国深厚的爱之上。遵循以史育人、以情感人的教学理念,将理想信念教育与能力建设贯穿整个学习历程,做到让红色文化入脑入心。
参考文献:
[1]朱鸿亮 鲁宽民《光明日报》习近平新时代文化建设思想的鲜明特色2017年11月20日
[2]陈瀚《理论导报 》论“八个相统一”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实现2020年04期
作者简介:
王艳霞,1971年9月,女,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教研部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 01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