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加强高校二级学院党建的实践探索

2020-03-04李广松徐振珍刘昆

大学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新问题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

李广松 徐振珍 刘昆

[摘要]以山东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理解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全面分析二级学院党建存在的新问题,不断丰富学院党建新内涵,创新学院党建的体制机制,推动构建学院党建新常态,将学院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努力构造良好政治生态,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新问题;新内涵;新常态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0)03-0196-03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阵地,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深刻认识当前高校二级学院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准確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内涵和对高校党建工作的新要求,着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服务型党组织、创新型党组织,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建立完善领导责任机制、工作运行机制、目标考核机制、保障激励机制,推动构建二级学院党建工作新常态,成为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二级学院党建存在的新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各级各类学校的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二级学院党委作为党的基层组织,肩负着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重任,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必须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全面调研,深入分析,准确把握学院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存在的新问题。

(一)促发展的作用发挥不充分

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是二级学院党建的重要使命,但二级学院对抓党建促发展缺乏深层次思考,缺乏有效的措施,造成党建与教学科研存在“两张皮”的现象。极少数党员出现“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轻政治重业务、轻集体重个人、轻奉献重索取,不能在教学科研中体现党员的先进性,这也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受到极大影响。在调研中,49.17%的党员表示党建与教学科研结合不够紧密,推动发展的能力需要加强。

(二)民主决策机制不完善

中共中央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高校院(系)级单位党组织的主要职责作了明确的要求,山东农业大学提出学院党委政治核心、院长行政负责、教授委员会学术决策“三位一体”管理体制,为提高二级学院党建科学化水平提供基础条件。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二级学院的中心工作是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虽有通过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和决定本单位重要事项的重要职责,但行政负责人掌握大量人、财、物的绝对支配权,党组织没有获得应有的话语权和决策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组织的监督职能也难以保证。在调研中,61%的党员认为应该加强党务政务公开,提高决策民主化水平。

(二)创新性举措不丰富

为了提高二级学院党建工作的水平,要鼓励二级学院党组织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不断提升工作实效。但长期以来,二级学院党组织习惯于落实上级的要求,按部就班,创新性举措不丰富。一是支部设置形式单一,教工党支部通常以系或专业为基本单位,组织形式相对单一,缺乏党支部之间、党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调研显示,83.33%的党员认为单一的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组织建设工作。二是党员教育形式陈旧,缺乏探索和创新能力,导致教育效果不佳。调研显示,62.50%的党员认为党建活动的载体和内容贫乏无力,工作仅限于收缴党费等。

二、二级学院党建的新内涵

《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指出,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赋予了二级学院党建新的更丰富的时代内涵。

(一)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学习型党组织面向的学习主体为主要党员干部,尤其是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党员干部。大力推进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既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客观需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点在于学什么、如何学。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首先要充分调动党员骨干的先进性,纠正和纯洁党员干部的学习态度,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杜绝西方社会思潮的侵蚀。党员干部要带头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做好引领示范,通过党员干部带动全体教职工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其次,要加强教育培训。二级学院要制定培训计划,将集中培训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尽量把集中培训覆盖到每一名职工,培训内容要新颖丰富,启发思考,培训效果要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培训切实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水平。再次,要创新学习载体。要结合学院实际情况,打造学院党建品牌,通过学院党建专栏、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互动平台,通过领导干部领学、全体党员自主学习等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学习,切实增强学习效果。

(二)建设服务型党组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高校基层党组织承担着服务学校发展、服务基层党员、服务师生员工的职责。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组织面临着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能力不足、服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高校首先要结合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所面临的新问题与挑战,打破过去就党建言党建,党建工作单打独斗的固化思维,把“站位全局、服务中心”作为党建的出发点,形成“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其次,要持续深化“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坚持走群众路线,将服务全体党员、服务广大师生作为党建工作的生命线,“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让广大师生切实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三是要拓展服务平台,二级学院要充分掌握广大师生员工的需求,围绕建设服务型党组织,通过师生“双结对”、主题党日、主题团日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围绕群众多样化需求,坚持立足实际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服务工作,尽可能地实现服务工作的全方位、全覆盖、立体化。

(三)建设创新型党组织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作为高校党组织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要把创新精神融入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把创新作为开展工作的驱动力。作为二级学院,建立创新型党组织,首要的是创新机制,建立完善领导责任机制、工作运行机制、目标考核机制、奖惩激励机制等,激发广大党员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创新成为广大师生员工的自觉行为。其次,要创新载体,建立“网络党支部”“网络党校”“党建专栏”等载体,用积极向上的网络舆论引领广大党员队伍,不断增强党工作的魅力和吸引力。利用校、院两级党校阵地和新媒体平台等,加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加强师生党员的教育和培训。三是要创新内容,充分结合二级学院学科专业特点、师生员工的心理诉求,在学习内容中注入更多的创新元素,通过广大师生党员乐于接受的新形式,丰富师生员工的学习内容,堅定师生的政治信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三、二级学院党建工作新常态的构建

山东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学院的目标,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学院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建设“过硬党支部”为抓手,以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构建学院党建工作的新常态。

(一)建立完善领导责任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明确责任、不落实责任、不追究责任,责任就会落空,就会空转,从严治党是做不到的。加强高校二级学院党建工作,首先要明确主体责任。二级学院党委作为本单位党建工作的责任主体,必须把党建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充分发挥学院党委的职能作用,明确责任、细化分工,确保党建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其次是明确个体责任。学院党委书记作为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就是不称职”的理念,把党建工作与服务大局,推动学校、学院发展联系在一起,做到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目标同定、任务同下、职责同查、工作同奖惩。三是要进一步明确各支部责任。二级学院的教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对于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二级学院要突出强化支部责任,增强各支部抓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点提升各支部党建工作标准,丰富支部活动形式与内容,切实提升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建立完善工作运行机制

以新要求构建学院党建新常态,必须形成长效机制,做到常抓不懈。一是坚持常态化党委会、党政联席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党委会,每周召开一次党政联席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建工作会,研究学院重大事项,部署党建工作,落实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定期公布党政联席会会议纪要,加大党务政务公开,推进民主决策。二是坚持常态化理论学习,深化“六个一”活动:每人阅读一本理论书籍、每二周一次理论学习、每学期一次党课教育、每年一次重温入党誓词、每年一篇思想汇报、每年一次民主评议,不断提高师生党员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三是实施常态化党建实践项目,建立“主题党日”制度,采取支部报项目、学院党委经费支持的方式,让党支部活动丰富多彩。如组织开展“双结对”活动,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青年教师党员与“学习困难”学生“双结对”;将“互联网+”作为党建新载体,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O2O师生互动平台,创建党建品牌,服务学生成才。四是优化支部设置,根据学院教工党支部的实际情况,学院探索将支部建在学科上,打破人员、身份界限,形成了混编支部的组织、运行新模式。例如以教学为主的物理党支部涵盖专任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利于加强沟通,服务教学。学院各教工党支部书记兼任系副主任,参加系务会,与系主任、专业主任一起谋划好学科专业的发展,促进深度融合,服务教学科研。

(三)建立完善目标考核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各级各部门党组织负责人特别是党委(党组)书记的考核,首先要看抓党建、抓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效,考核其他党员领导干部也要加大这方面的权重。”以新要求构建学院党建新常态,要把党建作为主业来抓,真正改变考核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变“软任务”为“硬指标”。一是做好述职评议,严格落实学校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要求,分三级述职评议,学院党委书记向学校党委述职,党支部书记向学院党委述职,党员向支部党员大会述职,根据述职情况,对党支部、党支部书记、党员进行量化打分评议,评议结果作为先优评选的重要依据。二是切实抓好支部建设,制定《信息学院党支部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日常管理与集中考评相结合,从组织建设、党性教育、党建特色等五个方面,分支部自评、群众评议、组织考评三个步骤进行考评,加强各党支部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建设,建设过硬支部。三是建立督促检查制度,在已有教学督导组的基础上,新成立学生发展督导组、青年教师培养督导组、科研工作督导组、纪律检查督导组,督导组成员老中青搭配,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工作有序、量化考核,充分发挥党员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和带动性,督查工作进展,促进学院全面发展。

(四)建立完善保障激励机制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激励机制,单纯依靠党员干部的自觉性难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很难激发党建工作的创新性。因此,面对当前的新形势和党建工作的现实困境,建立完善保障激励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建章立制,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出台《信息学院系主任工作条例》,要求系主任接受所在系党支部的监督,支持党支部工作开展,配合党、团组织做好教师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二是阵地建设,建设支部党员活动室——“党员之家”,通过“硬件”带动“软件”,提升支部活动的质量。三是明确待遇,学院选拔党性强、作风正、办事公道、善于联系群众的同志担任支部书记,支部书记享有与系主任同等的津贴及有关待遇,支部书记参加系务会。加强对教工党支部书记的培训,保证党支部书记任期内至少在校级党校培训1次。四是加大激励,制定学院绩效考核办法,看贡献、比业绩、重奖励、促发展,增强全院党员教师推动学院发展的参与感、获得感、成就感;利用重大时间节点,开展系列表彰活动,让每名教师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凝聚发展正能量,激发发展新动力。青年节,表彰青年教学标兵、青年科研标兵;建党节,重温入党誓词,表彰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党务工作者;教师节,举行入职宣誓仪式,为从教30年教师颁发证书;元旦佳节,举办迎新春活动,印制《院情要览》,设立教师光荣榜。此外,切实发挥工会的作用,开展经常性的群体文化活动,努力营造“信息学院一家亲,同心共筑信息梦”的干事创业氛围。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信息学院党建工作将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一环紧着一环拧,一锤接着一锤敲,积小胜为大胜,努力实现“四个新常态”:即党员理论学习新常态,党员党性教育新常态,支部党建考评新常态,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新常态,使学院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充分体现,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展现,保障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实施,推动信息学院这辆和谐号“动车”平稳运行、加速发展。

[责任编辑:陈明]

猜你喜欢

新问题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
当前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新问题及对策
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三点攻”新模式
新媒介环境下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新问题及新途径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
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理念、思路与路径
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苹果中国的“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