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班本种植活动培养幼儿健全人格的行与思

2020-03-04蔡海燕

文理导航 2020年9期

蔡海燕

【摘  要】在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为幼儿的人生发展夯实基础,显得至关重要。充分利用班级种植园这“一亩三分地”,可以促进幼儿人格中各个维度的均衡发展,让“一亩三分地”成为幼儿健全人格的生长园:引导幼儿乐参与,播下成长的希望;喜探究,见证生命的奇妙;爱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善合作,品尝收获的喜悦……

【关键词】班本种植活动;一亩三分地;幼儿健全人格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点,是整个人生的奠基教育。在这样一个启蒙教育阶段,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为幼儿的人生发展夯实基础,显得至关重要。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我们充分利用班级种植园这“一亩三分地”,开展情趣盎然的班本种植活动,让幼儿在身体力行、其乐无穷的种植活动中,丰富种植、养护、收获的直接体验,培养乐参与、喜探究、爱劳动、善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进而促进幼儿人格中各个维度的均衡发展,力求让我们的“一亩三分地”成为幼儿健全人格的生长园。

一、乐参与,播下成长的希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而我们的种植园、自然角正是为幼儿创造了天然的探究条件。从播种的这一刻开始,孩子们也种下了自己的希望,他们几乎与小苗“同呼吸、共命运”,为种子发芽而欢呼,为小苗生长不利而担忧。正是这样一个有喜有忧的过程,为幼儿的成长增添不一样的色彩!

案例回顾——油菜蚕豆成长记

去年的小雪节气,拉开了我们冬令种植的序幕。经过咨询讨论,一致决定种油菜和蚕豆。温暖的阳光下,看老师演示种植方法,然后自己嘗试用铲子装土、挖洞、放油菜。

我们种的油菜、蚕豆能成活吗?会开花吗?它们是怎样一天天长大的?于是,人人参与记录的油菜蚕豆的生长记录册诞生了。

蚕豆组的发现:

经过9天的等待,蚕豆终于冒出了小芽;

蚕豆开花了,花朵像只小蝴蝶,白中带紫,还有黑黑的斑点;

蚕豆花慢慢枯萎,下面长出蚕豆荚,枯萎的花顶在豆荚上像一顶帽子……

油菜组的发现:

一棵油菜长了好几片叶子,外面的大,里面的小;

油菜开花了,香香的,引来了蜜蜂;

油菜荚细细长长,越来越粗,越来越硬;

油菜荚变脆了,一捏就裂开了,里面“睡”了一排黑黑的油菜籽……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这样描述:鼓励幼儿用绘画、照相、做标本等办法记录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与结果,注意要让记录有意义,通过记录帮助幼儿丰富观察经验、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分享发现。每天的观察和记录,逐渐让孩子爱观察、爱记录、爱探究,他们不仅发现了植物的根茎叶,还知道了植物的老叶和新叶的不同。为了解决油菜变黄的问题,大家一起想办法,施肥、晒太阳。小苗在生长,我们的孩子也在不断丰富认知,茁壮成长。

二、喜探究,见证生命的奇妙

《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种植活动不仅为幼儿提供了实践、观察的机会,更促进幼儿与自然进行和谐的有效互动,从而丰富其科学经历,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案例回顾——油菜点点探索记

进入三月,雨水明显增多,油菜的生长简直一天一个样。连续几天阴雨,孩子们早就按捺不住了,趁着今天的好天气,迫切来到我们的种植园前:

梓诺:“油菜长高了,你看中间,有一根细细的,像我们的手指。”

蕊儿:“这是茎。蚕豆发芽一开始就长茎了,油菜现在才长茎,真奇怪。”

欣潼:“你们看,这棵油菜的最上面怎么有好多小点点!”

……

于是,关于油菜上的小点点是什么,孩子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人认为是虫卵,有人认为是花苞:

孩子们分成了两派,争来争去谁也说服不了谁,我们约定,再观察几天。接下来的几天里,孩子们天天去观察,终于,倾向花苞组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发现小点点慢慢长大了,绿色越来越浅,有个别的小点点裂开了小口子,隐隐露出了里面的黄色。油菜的《成长记录本册》上,清晰地呈现出油菜每一天的变化。

《指南》指出:思考猜测是对要解决的问题的答案、结果,以及探究的过程和要使用的方法进行预测。在种植活动中,植物的生长变化带给孩子们的,除了惊喜,还有诸多类似案例中出现的疑惑、不解。为了寻求答案,他们会相互辩论、会咨询家人、会寻找资料,在观察、探究的过程中对事物进行比较观察和连续观察。在这样的“引发共鸣—得到冲突—进行反思—再次探究”的过程中,激发的是幼儿探究的兴趣,习得的是探究的方法,提高的是探究的水平。

三、爱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

习总书记曾指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幼儿园的劳动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引导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应该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角度,引导幼儿从小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形成端正的劳动态度、培育热爱劳动的情感、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而我们的种植园,正好成了孩子们劳动教育的练习场。在这“一亩三分地”里,他们学习播种,知道种子间需要间隔一定的距离;他们认识了肥料,知道植物生长跟我们人类一样需要养分;连续几天不下雨,他们就端着盆儿去浇水,一次次往返,从一开始的大大咧咧到逐渐小心翼翼。

案例回顾——菜园锄草记

春天的来临,让种植园里一片生机勃勃,野草们也在肆意生长。利用下午的户外活动时间,准备好工具材料,再一起锄草施肥。由于种植园小,孩子们人多,于是,自发商量规则:一半小朋友先锄草,等锄完草,另一半小朋友过来施肥浇水。泥土经过几天的暴晒特别干硬,孩子们跟小草“较上了劲”,忙得不亦乐乎……

通红的小脸、沾满泥土的小手,是劳动的见证;满盆的野草、滴落的汗水,是劳动的收获。种植活动,光有探究精神远远不够,播种、管理、收获,还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与汗水,才能深刻体验成果的来之不易。种植的过程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及责任感,更对幼儿的身体和人格发展产生了不言而喻、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善合作,品尝收获的喜悦

面对未来世界的挑战,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能力来培养新一代,这四种基本能力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学会共同生活便指要培养孩子在人际活动中与人合作、共享合作成果的能力。我們的“一亩三分地”上,有孩子们踏过的足迹、洒下的汗水,也有探究的争论,更有合作的欢笑。

案例回顾——莴笋丰收记

看着莴笋的茎越来越粗,终于盼到收获的时候,孩子们评选出了“莴笋之王”,还居然发现了一根双胞胎莴笋。

粗粗的莴笋怎么挖?使劲拔一拔,纹丝不动。于是,小组齐上阵,先用铲子铲,把泥土弄松,再一起使劲往上拔,有的小组终于成功。有的把莴笋头揪了下来,下半部分还稳稳地立着呢。

拔出来的莴笋怎么办?孩子们自己分工,有的负责剥叶子,有的负责把老叶和嫩叶分开,还有的则主动把老叶拿去喂鸡、喂兔子。

我们的莴笋怎么吃?经过一番讨论,对老师提出的用莴笋叶包饺子的建议,孩子们一致赞同,充满期待!与老师合作一起打鸡蛋、洗叶子、洗香菇,看着碧绿的莴笋叶配上黄黄的鸡蛋、浓郁的香菇,迫不及待一起合作包饺子了。小组比赛,看哪一组包的饺子又多又漂亮,为了提高饺子的质量,小组成员相互学习,会包的教不会包的,耐心教、认真学,饺子越包越漂亮。

一次次合作的成功体验,给孩子们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活动成功、任务完成、增进友谊,巩固、强化了同伴间的合作精神,进而为产生更多的合作行为起到积极的作用,也使幼儿深刻体会到合作的快乐与必要。

我们的“一亩三分地”,每天上演着不同的故事,一茬种,一茬收,在种植希望、收获果实的过程中,孩子们动手动脑、耕耘收获、热爱劳动、亲近自然,进而促进人格中各个维度的均衡发展,从而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有积极的适应力。

(江苏省启东市实验幼儿园,江苏 南通 22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