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黄金圈法则”优化小学Scratch课堂教学
2020-03-04徐士杰
徐士杰
【摘 要】“黄金圈法则”是一种思维模式,它引导人们认识事物透过表象直达本质。在Scratch课堂中运用“黄金圈法则”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切入角度,并且在全局和局部教学流程之间配合使用两种切入角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由表象直达本质,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黄金圈法则;Scratch;课堂教学;思维方式
一、“黄金圈法则”是什么
“黄金圈法则”最早是由美国作家西蒙·斯涅克在TED演讲“伟大的领袖如何激励行动”中提出,它是一种思维模式,它把思考和认识问题画成三个圈:最外面的圈层是What 层,也就是“是(做)什么”,指的是事物的表象;中间的圈层是How层面,也就是“怎么做”,是实现目标的途径;最里边的圈层是Why层面,就是“为什么”。“黄金圈法则”将事物分为“表象-操作-本质”逐层深入。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这种思维方式可以“由内及外”、“由外及外”等不同角度切入帮助人们认识事物。
二、为什么在Scratch课堂教学中运用“黄金圈法则”
在小学Scratch课堂教学中,重点内容之一是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透过知识表象深入到本质,这是关注知识本身;二是如何把控教学流程,既注重全局教学流程设计,亦能够雕琢局部教学环节,这是关注教学流程。当教师把知识与流程二者有机融合,课堂效率和质态肯定有很大的提升。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黄金圈法则”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可以有效解决上述两个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工作。它既能够帮助学生从“表象层”顺利打通到“本质层”,又能处理好全局和局部教学流程的关系。通过研究,笔者总结出两种“黄金圈法则”思维方式优化小学Scratch课堂教学的流程,在学习不同内容的时候采用不同的切入角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由表象直达本质,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如何在小学Scratch课堂教学运用“黄金圈法则”
(一)基础学习:从整体到细节,运用“What-How-Why”的思维方式
1.小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
学习新的知识时如果一开始就从“为什么”出发,试图先理解原理,再学习“怎么做”,对于小学生认知能力和水平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挑战,也是很难有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去探究、学习或分享新的知识时,适合用“What-How-Why”的思维方式,从知识的表象出发,按下述三个流程进行教学:
流程一:What-了解学习的知识点是什么?
流程二:How-再了解这个知识点是怎么使用的?
流程三:Why-最终再去了解原理,为什么要学习这个知识点?
通过上述三个过程,我们从表象出发,直到了解原理,掌握知识的本质,整个过程就会变得非常顺畅。而这个思维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一个知识点整体拆成一个个细节,掰开揉碎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流程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让他们对知识的学习从整体到细节,逐步加深对知识的了解程度,直至融会贯通。
2.“What-How-Why”的思维方式在Scratch教学中实际应用
Scratch模块中有很多基础的知识点,如Scratch的基本功能,认识角色与舞台、造型的概念及造型切换的方法、舞台大小及X、Y坐标的概念、图章等等,这些知识点都是比较明确存在的,我们就可以运用“What-How-Why”的思维方式。
《绘制角色》一课教学“角色”概念时,教师首先演示一遍“蝴蝶”角色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从而引导学生了解“角色”的概念。当学生了解什么是“角色”之后,再演示如何新增“蝴蝶”角色,并让蝴蝶在舞台中飞舞起来。当学生学习了如何导入角色后,再深入细节,引导学生绘制新的角色,再为新的角色编写运动脚本,让两只不同的蝴蝶在舞台上飞舞。最后再布置任务:创编一个简单的童话故事,绘制角色,并给角色设计动作。通过完成这个任务引发学生在制作动画的过程中深入思考,认识到角色在动画制作时重要作用,引导他们有目的性地创设角色、使用角色,起到让学生认识到为什么要学习角色的作用,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以上课堂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在新知学习,需要深入知识细节部分的时候,就可以通过“What-How-Why”的方式,实现从整体到细节逐步拆解,获得更深入的挖掘,从而对知识点是什么、怎么用、为什么用有了明晰、透彻地认知。
(二)创意编程:从细节到整体,运用“What-Why-How”的思维方式
Scratch模块中除了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还有一些相对复杂的知识,如侦测、判断、变量、逻辑运算、廣播消息、克隆、模块化等等。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加入学生的创意编写复杂度高一些的动画、游戏等作品时,一开始对学生而言并不知道最终制作出来的作品是什么,所以需要从零开始一点点的深入,积累每一个细节,最终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作品。这样的学习过程,就适合用“What-Why-How”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从创意编程准备制作的作品出发,按照下面的三个过程进行教学:
流程一:What-准备制作什么类型的作品?
流程二:Why-为什么要制作这个作品?
流程三:How-如何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制作出这个作品?
这三个过程中,我们首先明确作品的类型是什么?是制作一款动作游戏,还是制作一个祝福动画,明确了类型才能进行后续的制作过程。明确作品类型之后,就需要思考为什么要制作这个作品,否则就会出现花费了时间和精力,做出的游戏同伴觉得不好玩,祝福动画并没有感动人。这就需要在实际编程前思考为什么要制作这个作品,在思考为什么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的创意融入到作品中。最后才是考虑运用各种知识做出创意作品。
如《克隆飞机大战》一课,学习制作的是射击游戏,在游戏制作中运用“克隆”的方式不断产生新的飞机。笔者在这节课教学时并未直接运用教材的素材和创意,而是引导学生观看《流浪地球》电影片断,引导学生制作以太空为背景,地球冲出陨石带的射击游戏。
为什么要以《流浪地球》为背景来制作游戏呢?《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是中国人创作、以中国人为主角的科幻电影,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自然会体验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创作游戏的欲望。
如何制作这个游戏作品?教学中以问题解决贯穿整个学习流程,并凸显相关认知系统的动态生成与学习者个性化的表达。从每一个细节入手,先明确游戏角色、游戏规则,接着创建角色,编写游戏脚本,再进行任务拓展,让学生发散思维加入自己的创意,如让出现的陨石形态不一样,给游戏加上积分功能,让“地球”具有生命值等。
而在每一个细节中,我们同样可以运用“What-Why-How”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如源源不断出现的陨石,就需要运用“克隆”知识。教师制作《认识克隆》微课,引导学生课前就对“克隆”这个知识有了大体的认识,课堂中重点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射击游戏中要用“克隆”,而不是“图章”。让学生认识到“克隆”在游戏制作中的优势,“图章”只是对本体对象的静态复制,“克隆”则是对本体对象属性的动态继承,并且具有一定的可拓展性,运用“克隆”提升作品开发的效率,同时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对象”与“属性”的关系,更能体会计算思维两大特征“抽象”和“自动化”的妙处。知道了为什么要用“克隆”,后续学习如何运用克隆则水到渠成。
(三)两种思考方式如何在Scratch课堂教学中配合使用
前面提及的两种思考方式,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是相辅相成的。当我们设计一个游戏或动画作品进行创意编程时,这个作品是不存在的,是从细节到整体的过程,用“What-Why- How”去思考全局流程。而教学一个基础知识的时候,实现知识点从整体到细节逐步深入学习的局部过程,则用“What- How-Why”的方式。创意编程中如果要对某个细节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则需要切换认知视角,运用基础学习“What-How- Why”的思维方式,深入探究这个细节。
两种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是不断切换使用,不断地将每一个细节思考透彻,最终逐步汇聚成整体。
四、结束语
笔者在研究运用“黄金圈法则”优化小学Scratch课堂教学亲身实践经验中可以看出,这种思维方式普适性很广,熟练地运用“黄金圈法则”,能引导学生很快地从“表象层”达到“本质层”,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同时也能优化教学流程,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王蕾.曲高未必和寡——PBL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方式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6):18—21
(江蘇省宝应县实验小学,江苏 扬州 22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