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办一所不一样的学校

2020-03-04士心

中小学德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灵性办学学校

士心

武汉洪山,是近年快速发展的城市区域,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居住人口爆发式增加,原有的洪山教育态势,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百姓对教育的强烈诉求。正是在这样的城市发展当口,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在建校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在名校如林的武汉市区声名鹊起,引起社会和同行的高度关注。这就是十二年一贯制的武汉成丰学校。了解得知,其校长郑立平原为山东省特级教师、知名校长,为追寻梦想,办一所理想中的“不一样的学校”,他毅然走出舒适区,接手了这所新建学校。为了解学校成功“奥秘”,探寻校长办学思想,记者特地走访了学校。

让教育富有灵性

郑立平从教多年,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当年做班主任时,他就以“放任”学生自主管理见长,把班级文化做得有声有色,获得了“全国十佳班主任”称号。接手成丰学校后,他一方面带领老师们做好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另一方面也在沉淀思考,琢磨师生发展个性,并试图移植当年班级管理的成功经验,努力找到学校特色发展的新路子。

开学初,学校选送刚组建的篮球队参加区里的比赛,没想到孩子们一路过关斩将,从全区48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第八名。之后,同样刚组队不久的三名选手,在区跆拳道比赛中全部获得冠軍。

这引发了郑立平的思考:参加比赛能得奖固然重要,但比赛不是单一地测试学生某个体育项目的技能,而是对学生拼搏意志、团队精神、身心协调、文明礼仪乃至创新思维等的综合检测。

了解得知,这些参赛的孩子个性都很鲜明,因为学校新办,团队刚刚组建,他们之间也谈不上有多了解和熟悉,但就是凭借个人特长,加上一定的团队捏合,他们出人意料地取得了较好成绩。这让郑立平意识到,具有鲜明个性,同时又愿意助力集体的发展,是这个时代孩子们的共有特点。

作为新建学校,成丰学校开始时学生人数不多,且生源结构复杂。如何让这些学习基础不同、个性差别较大的孩子组成一个有共性色彩的“大家庭”?郑立平对此进行了深度思考。

多年来,郑立平一直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在课余和学生谈心。这个看上去像闲聊的交流方式让他对学生心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成丰学校,郑立平依然保持了这一习惯。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时的“闲聊”让他明显感觉到这所学校的学生来源更广泛,层次更多样。这与此前他所任教的重点中学有着天壤之别。如何让这些差别迥异的孩子团聚成一个多彩而完整的世界?

作为名班主任,多年前郑立平就曾把自己的带班体会写成著作《把班级还给学生》。多年后当他接手成丰学校时就想,教育岂止是应把班级还给学生,还要把学校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充分展示生命的“活性”。因此他一直希望办一所有“灵性”的学校。从学校而言,这种“灵性”是对教育理念的解放,不苛责,不压制,不唯分,不唯名,只着眼于学生“天才”能力的激发和挖掘;于学生而言,这种“灵性”是对生命本能的解放,是对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大赦”。

成丰学校是一所全新的学校,没有办学历史的负重,没有旧的办学理念的桎梏,因此在开学不久后,郑立平就响亮提出灵性教育的办学主张,高举“灵性”的大旗,为解放学生的本能和尊重学生的本性而办学。

于是,在这面大旗下,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们尽情展露个性,发挥特长,原本让家长们有些担忧的新学校,因为丰富的文体活动和孩子们意外的成长速度而迅速赢得了社会赞誉。一位雕塑家的孩子此前因为成绩平平,一直不被父亲看重,来到成丰学校后,也许是基因里的艺术天分被激发,一下子成了学校里的“艺术明星”。这让其父亲越来越关注学校的办学发展,渐渐地成了学校发展的义务“艺术指导”,时不时来到学校参加有关活动。

在灵性教育的理念下,学校的一切都似乎有了灵性。而今,走进校园的角角落落,直面那花圃里的一草一木和孩子们的一颦一笑之时,每一个来访者都会深深感觉到:这所学校,的确与众不同。

让人感到新奇的,不只是个性十足、意韵深远的各色文化标语,更有那俯拾皆是的独具匠心的校园故事。东门内侧,有一片笔直挺拔、苍翠欲滴的竹林,取竹子高风亮节之意,郑立平将之命名为“观心园”,即对照竹子自我反省,修心美德。同时,安放了七只形态各异的国宝小熊猫雕塑,美其名曰“竹林七贤”,象征成丰学子和美共处。

小学部教学楼的甬路两旁种满桂花树,每到金秋时节,校园里就芳香四溢。郑校长还就景而为,在树上挂上几百只孩子们喜欢的彩蝶装饰,让它们在风中翩翩起舞,并将此路取名“桂香蝶舞”。在几棵更为高大一些的桂花树上,郑校长还亲自挂上了几只可爱的鹦鹉;又在鹦鹉旁边的枝丫上精心设计了文化牌,上面都是劝说和提醒孩子们热爱学习、珍惜年华的诗句。这个景点叫“鹦鹉劝学”。

在学校餐厅外侧的草地上,原来有两棵低矮的柿子树,枝叶凌乱,无精打采。郑立平为此专门购置了一只兔子和一只乌龟,让人安置在柿子树下。一时之间,两只做工精美、惟妙惟肖的小动物仿佛激活了整片草地,不但大大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学校的育人文化也因之灵动起来了:在故事“龟兔赛跑”中,兔子的机敏,乌龟的坚持,岂不都是孩子们在学习中需要遵循和效仿的吗?同时,两个活灵活现的小动物,恰恰又是孩子们快乐成长的象征。

正是出于对生命和教育的独特理解,郑立平为校园的每个区间都赋予了独特的内涵和“灵性”,无论“观心园”“抚心园”“慧心园”,还是“养心园”“怡心园”“赏心园”等等,可谓园园育心,让人伫立其间,不知不觉人也成了风景。

“学校里的一切都是因人而起,也因人而有了意义和价值。基于人,为了人,服务人,发展人,人既是教育产生的前提,也是教育的目的和归宿。”郑立平对教育个性化的理解,让学校的灵性教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个性化教育,而有了更深刻的内涵。

因为灵动的办学理念,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建校仅一年多来,就已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二十多位名师名校长走进学校,献课或讲座;接待了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的教师代表团到学校交流学习;学校德育创新案例还作为全国十所典型学校之一,被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刻成光碟,在全国发行;学校办学经验先后在《中国教师》、湖北电视台、武汉电视台、楚天都市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推介。

让生命个个出彩

灵性教育坚信“人皆英才,人人成才,让每个生命都出彩”。为此郑立平认为,喜欢鸟鸣,你就先载一片树林;想观赏鱼儿,你就用心挖一个池塘。只要我们能提供和创造多彩的成长平台,不同的学生自会有不同的精彩。

多年的办学管理经验,让郑立平早早就洞悉了学生成长的“密码”。在他眼中,不一样的故事,代表着不一样的成长。

“我认为,学习虽然很重要,但一个人如果只是学习好,最终就只会成为书呆子,而不是对社会有用的人。参加跆拳道这样的运动,当然会对学习有一定的影响,但也有可能是好的影响,比如可以培养一个人的坚强、勇敢、不服输、责任心、拼搏精神等,而这些对学习不是更有帮助吗?所以,我的兴趣爱好很多,跳绳、阅读、写字、弹琴、跑步……”

如果不是亲耳听见,很难相信这些富含人生哲理的话,竟是出自一个10岁孩子之口。这是小雅,武汉成丰学校五年级班的一个女生,圆圆的脸上洋溢着超越年龄的成熟和刚强。

“那次比赛活动,我感受最深刻的体验,就是在夺冠赛前的失误。当时,心里很乱,很害怕,总是认为自己不行,很可能被对手击垮。或许,这种比较低的期望,就决定了结果只能是失败。后来,我反思发现,在面对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时,心态要放松,就当一次尝试,一次突破,看一看自己的能量极限。这些体验和经验,会比成功的奖牌更珍贵。很多时候,心勇敢了,困难就过去了。”

在小雅如“心灵鸡汤”般的文字的背后,是成丰学校这看似小小的校园给孩子们营造的无比宽广的成长空间。

为激发学生“灵性”,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早在办学之初,郑立平就带领老师们确立了“1+1+1发展思路”,即让每一个学生在确保学习优秀的基础上,都必须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同时必须加入一个适合的社团,拥有一项自己喜欢的特长。

为此学校设计了前瞻而立体的课程体系。这一体系围绕特长培养、技能拓展、潜能开发、领袖培养、阳光心灵五大中心,建构了国家必修课程、兴趣选修课程、生活德育课程、能力拓展课程等四级四类课程,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打造了传统文化、语言表达、生活技能、创客创意、批判思维五大校本课程体系,开设了二十多個学生特长班。每年还定期举办体育节、艺术节、悦读节、感恩节、数学节、科技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丰富的活动、广阔的舞台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潜能,让他们看见了更加优秀的自己,从而激发起学习自信,提升了对自身价值感的认识。

“刚才有同学告诉我,说你原来英语学习很差。这是真的吗?你怎么看待自己的英语学习?”为了了解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有一天郑立平故意问了小旭一个可能令他有些尴尬的问题。

“确实差,我一直都没学好。有时,特别是被爸妈批评时,我也很难过。可是,我不能因为英语差就不喜欢学习了,我还有其他的优势科目呢,我还有很多的兴趣爱好呢,比如唱歌、打篮球、跑步、打羽毛球……”略微停顿后,孩子有些骄傲地说,“我练吉他已经三年了!”

这让郑立平颇为触动:孩子说的多有道理,可我们的一些老师为什么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和不足不放呢?任何事物都是一体两面,甚至一体多面。如果我们只看到玫瑰下面的刺,就无法欣赏到花的温馨烂漫。况且,孩子的成长总是伴随着失误,总盯着他的失误,又如何看见他成功时的光彩?

“我始终坚信,所有的植物都向阳而长,所有的孩子都朝着赞美的方向发展。”和小旭的这次偶然的对话,让郑立平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这个认识。

在郑立平看来,如同黑暗的屋子只需要一盏灯就可以照亮,孩子某方面的潜能一旦被唤醒,就会撬动其他所有方面,整个生命也会因之改变。小旭很平实的一番话,让郑立平又想起那个老生常谈却常谈常新的话题:人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应像急于追求某个东西,也不应像快速达到某个地方,享受过程远比获取结果更重要。

这种育人理念,让成丰学校的孩子们大都多才多艺,全面发展。

班干部小语,就是这样一位品学兼优的孩子。平时,小语圆圆的脸上就总是挂着自信、阳光,一双大眼睛里则透着聪慧和善良。在一次活动中,郑立平和小语闲聊了起来:

“小语,我知道学习是你的强项,除了学习,你会经常参加一些艺体活动吗?”

“老师,学习是我的强项,可我的强项并不只有学习。我学习全级第一,可我的跳绳也拿过冠军,跑步也不错呀。呵呵,我钢笔书法也很厉害!”

这多少有点出乎郑立平的意料。因为他印象中的学霸大都不善言谈,表情木木的,除了读书、做题,大都没什么兴趣爱好。与小语的交谈彻底颠覆了他多年的成见。原来,学霸也可以是才霸、艺霸;原来,孩子们的生活本应丰富多彩,而不只是有灰色的考试和永远也做不完的习题。

这令郑立平想起来那个会弹古筝的文静女孩木兰、那个送老师苹果吃的调皮男孩毅聪、那个见到熟悉的老师就远远地跑过去拥抱的女孩胧玥……这些孩子总是在不经意间感动着郑立平,也启迪着郑立平,让他对教育时时充满了希冀和期待。

让世界看见我的爱与美

“在人与人的相处中,微笑是最好的感化剂,如果能坚持在教育中把微笑传递给每个学生,他们就可以把‘笑容带给身边的人,最后影响整个社会。”郑立平说,真正的教育者,一举一动都充满教育的味道,每一个细微之处都渗透着对教育的理解与追求。

正是出于这样的理解,成丰学校早早就确立了“让世界看见我的爱与美”的校训,把孩子当成学校“最宝贵的财富”,当成“教育的最高价值”。

这种办学观念,也映照了成丰学校老师们宝贵的师心。

作为洪山民办教育的拓荒者之一,武汉成丰学校的办学条件无疑还不能说好,周边正在高速开发导致的工程噪音等等不说,单是老师们日常的工作量,也不是普通的学校所能比的。然而,暂时的困难没有吓倒老师们,反而激发了他们共创大业的热情和梦想,同时更吸引了一个个心怀理想的同道不远千里前来共事。

马老师,在原来的学校已是学科带头人。鄭立平在看到有关他的一篇报道后,热情相邀前往。在共同的教育信念的召唤下,他毅然辞去原有岗位,来到武汉成丰学校,为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而重新出发。

肖老师,本来是一家教育刊物的编辑部主任,因为“想做一个教师”的多年执念,他硬是说服家人,走出已习惯多年的舒适的体制,跟随郑立平来到洪山开创新的事业。

像这样行为似乎“不可理解”的教师,在武汉成丰学校有多位。这其中也包括他们的校长郑立平。在世俗的眼光看来,这些老师已是功成名就,选择在这个时候去“创业”是不是有点不明智?

“有不一样的追求,就会走不一样的道路。对我来说,不断享受教育的挑战、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才是真正的幸福所在。”面对世人的不解,郑立平轻描淡写地回应说。

一位家长在了解了学校办学后,曾感动地对郑立平说:“在你们学校,我看到的每件事,听到的每句话,都几乎是围绕孩子,为了学生。特别是你们的校训不仅富有诗意,而且极具感召力。每个人只要一看到,就会潜移默化地被感染和影响。你们把对孩子的成长充满尊重与理解的理念作为自己的教育追求,这值得很多学校学习和借鉴。”

郑立平谦和地纠正说:“我们这样做只是出于对教育本质的理解,而不是为了被人学习。在我们眼中,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都值得尊重和敬畏。学校是因人而存在的,也是为了人服务的,如果教育不能关注和满足人——也即学生的身心发展,那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

优秀的人看得远。很多年前就在实践着这种追求的郑立平,今天正和他的同事们一起继续追梦圆梦。

在成丰学校,有一位主动申请到一年级教学语文和做班主任的汪老师。汪老师四十多岁,话语不多,但满脸慈爱与坚定。印象中,几乎所有的教师都不愿意教一年级,尤其不愿意承担一年级班主任工作。而让人诧异和奇怪的是,汪老师不仅主动申请去教一年级,而且干脆做了两个班的班主任。

面对怀疑与询问,汪老师平静地说:“因为我喜欢孩子。多数教师不愿意教一年级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太小,什么事都不太懂,纪律规则等没有养成,非常难管。可在我眼中,孩子就是孩子,大的小的各有特点,也各有优点,比如都有着好奇心、好玩心、好胜心、好动心,呵呵,还有好吃心。你看,每个孩子都是‘五好孩子。”

这些道理大家都懂,可是真正遇到那些行为习惯和学习都很差的孩子,多数人还是会感到痛苦焦虑或抵触排斥。

对此,汪老师说:“确实。教育不是万能的,教师也不是救世主。但无条件地接纳和关爱每一个孩子是教师的天职;无条件的爱与接纳,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基石。儿童从他人眼中看到自己是好的、是重要的、是有价值的、是值得被爱的,才会慢慢内化这种感觉,进而渐渐相信自己是如此可爱、如此重要、如此有价值,再进而相信每个人都和自己一样。因此,好的教育是在孩子的心田种下一份信任,种下一份美好,种下爱的体验。”

当你听到如此温和的话语、慈悲的情怀,是在一个寻常的教师口中自然地表达出来,对于别的学校都不愿意接收的两个小男孩为何在她的班级会是那么开心、活泼、幸福快乐,就不难理解了。

据说,汪老师的每个节课总能带给孩子们惊喜:有时是一朵小红花,有时是一块巧克力,有时是一本孩子喜欢的绘本,有时是教师和孩子的一张笑脸合影……她就像孩子们心中无所不能的母亲,又像是能洞悉孩子们心中奥秘的神圣,怪不得备受孩子们的欢迎。

“我们不是在管学生,不是在教学生,而是在领着一群孩子创造精彩的学习生活。我们时刻在感受着教育的幸福。”汪老师的话,同时也是武汉成丰学校教师们共同的心声。

在这群从公办学校辞职投身民办教育的开拓者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执着奋进的追寻,看到了他们对教育的信念和情怀,这也使得学校办学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与艰辛。

闲来无事时,郑立平总喜欢在校园里转悠,听听教学楼上传来的朗朗书声,看看校园草木透射出的蓬勃活力,而后在心底里感慨:是这些孩子们,让我看到了生命更美的风景。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猜你喜欢

灵性办学学校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荷品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装入瓶子里的灵性
新材料作文“保持灵性”写作导引
学校推介
道不远人楼难弃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