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一样的体验

2020-03-04俞薇薇

中小学德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剧场道德教材

俞薇薇

摘    要

现场体验活动是小学《道德与法治》倡导的道德学习方式。立足学情和不同的教学目标,依托教材中的体验活动设计直接体验、形象带入和道德留白等“微剧场”,引导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现场体验活动,可以更好地把握教材活动设计意图,激活现场体验活动的价值;并通过剧场“小达人”和游园评价等方式,从课堂延伸之日常生活,通过创意考评引领儿童的道德践行。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体验学习;微剧场;角色扮演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0)02-00-03

作为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一直强调“活动性”,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倡导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课程目标。统编《道德与法治》低年段教材延续了这一理念,倡导“在活动中领悟”,通过多样的活动栏目,设计了很多现场体验活动。基于此,我们尝试立足学情创设多样的课堂“微剧场”,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引领学生在生动的现场体验中获得道德成长。

一、分类设计,把握教材活动意图

基于学情和不同的教学目标,我们梳理教材相关内容,设计了三种微剧场形式:

一是直接体验剧,其剧本一般以教材图片或绘本场景为主,由学生直接“看图表演”进行现场体验。这类微剧场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带领学生走进教材图片或绘本故事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激活其生活经验。例如,一年级上册《上学路上》之“我是小交警”和《吃饭有讲究》之“食物的诉说”,下册《请帮我一下吧》之“我会求助”;二年级上册《班级生活有规则》之“班级放大镜”,下册《挑战第一次》之“小马过河”等。此类微剧场重在让学生通过“看图表演”,直观理解和体验教材内容,懂得“是什么”,以及“是与非”“对与错”,学会发现生活所蕴含的道德意义,获得正确的道德认知。

二是形象代入剧,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或“问题”,对“剧本”即教材设计的活动场景稍作修改。教师要提供相应角色和情感预设,学生则基于此做好课前准备,或准备部分道具。例如,一年级上册《拉拉手,交朋友》之“交朋友”,《玩得真开心》之“玩具交流会”,下册《我们有精神》之“谁精神?”《我想和你们一起玩》之“大家一起欢乐多”;二年级上册《假期有收获》之“小强的暑假快乐吗?”下册《我能行》之“咪咪学本领”;三年级《生命最宝贵》之“我是妈妈”等。此类剧本以情感体验为主,希望让学生通过表演实现角色“代入”,切身体验角色人物的情感,学会思考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学会换位思考,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由此,帮助学生逐步养成道德反思意识,形成和提升其发现道理与道德意义的敏感性与能力。

三是道德留白剧,其剧本以教材中的“讨论栏”为主,也涉及部分绘本故事情节,旨在创设道德两难情境。例如,一年级下册《不做“小马虎”》之“小马虎添麻烦”,《干点家务活》之“这时怎么办”;二年级上册《周末巧安排》之“小宝,不可以”,《大家排好队》之“守规则,懂礼让”;下册《《小水滴的诉说》之“爷爷家的洗脸水”,《坚持才会有收获》之“青蛙看海”等。此类微剧场一般指向学生的生活“困惑”,多以开放性“结局”帮助学生体验道德两难,感悟自身所处的社会性和道德性情境,进而学会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创造性地选择自己恰当的行为和处理方式。[1]

二、现场扮演,激活活动体验价值

课堂微剧场往往以教材的绘本场景为蓝本,或是根据教学内容编写简单的剧本;之后,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此展开现场体验。每一个微剧场一般围绕一个主题,旨在解决一个小问题,学习目标小而明确;表演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最短1—2分钟。

1.看图表演,生动演绎道德认知

以“食物的诉说”微剧场为例,剧本内容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食物,并述说它的营养价值,如蔬菜类、各种主食类、鱼虾、蛋、肉类和水果、有毒的或缺乏营养价值的食物类。教师设计了基本的角色对话,以此指导孩子们排练并自主设计剧本。

花菜哥哥:大家好,我是花菜,吃了我,可以让你快快长大,还能保护你的视力、提高你的记忆力哦!/面条妹妹:你们好,我叫面面,我不仅可以填饱你的肚子,还能让你增强免疫力呢!/桃子弟弟:亲爱的小朋友,我是桃子,如果你便秘了,可以吃我哦!/蘑菇姐姐:我是漂亮的小蘑菇,你们想吃我吗?偷偷地告诉你们,我是有毒的哦!绝对不能吃!

孩子们兴致盎然,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利用网络等查找、了解各种食物的介绍;拿起画笔和卡纸制作色彩艳丽的角色头饰;还“见缝插针”,在课间拉上小伙伴演练台词,揣摩角色。这样的“看图表演”激发了学生广泛了解食物价值的兴趣,进而通过表演,生动演绎对食物的认知。贯穿学生日常生活的体验过程,自然唤醒了学生对食物的安全意识,懂得了不偏食、营养均衡的重要性,“吃饭要讲究营养”自然成为了学生的道德诉求。

2.形象“代入”,真情表达道德情感

在学习三年级《生命最寶贵》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验妈妈的孕期生活,我们设计了微剧场“我是妈妈”。剧本内容看似简单,即演一演怀孕时的妈妈,学生以书包为道具(胎宝宝)完成三件事:一是起床穿衣 (体验身体变化带来的不方便);二是在拥挤的人群中行走(体会妈妈对小宝宝的担心);三是桌底下捡东西 (体会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辛苦)。

课前,教师布置孩子们采访家长,寻找自己的成长故事,了解妈妈当年怀孕的细节;班上还有学生家庭正在或刚刚迎来“二孩”,更是直接的学习素材。孩子们一开始只是觉得“好玩”,随着采访和尝试体验,他们逐渐体会到妈妈孕育生命的辛苦和不易。课堂上表演时,孩子们认真模仿孕妈妈的动作,笨拙而小心翼翼,将孕妈妈担心宝宝、不怕辛苦的心情演绎得生动而富于感情。

3.留白辨析,拓展深化道德理解

《大家排好队》(二年级上册》之“怎样排队好”,其学习目的旨在导行,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地排队。教材设计了“守规则,懂礼让”绘本故事,启示教师要根据学生在日常排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展开探究。我们在剧本设计中征求了学生意见,根据其日常生活问题,引入了四个“特殊情况”人群,即上车的老大爷、离队打电话的叔叔、接水礼让的叔叔和尿急的小朋友。学生以书包和水杯为基本道具,分别扮演不同角色,演绎不同场景的故事。

表演中,孩子们面对不同的生活场景和两难困境,或是认为严格遵守规则好好排队,或是认为应该“通融”一下,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教师则适时“拓展”,比如,在公共场所不大声讲电话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但是,如果在银行叫号等待时,过号就要重新排队,这也是“规则”等。通过角色扮演和辩论,孩子们充分体验到了他人的难处,感受到生活并非简单的“是与非”,需要学会考虑和处理规则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在遵守规则的同时兼顾“人情”。学生经历了这样的道德辨析过程,作出如此富有人情味的最终选择,不仅提高了自身道德判断能力,也能深化对两难问题的道德理解与生活践行,而规则意识的强化也内含其中。[2]

三、“创意”考评,引领儿童生活践行

评价是德育课程面临的难题,而微剧场的实践为创新评价方式拓展了视野。我们循着校园、家庭、社会这一逐渐拓展的生活场域,引入学生、教师、家长等多元评价主体,创设了符合儿童特点的评价活动。由此,从课堂微剧场表演延伸至日常生活实践评价,综合考查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效果,引领学生的道德生活践行。

我们以“生活微剧场小达人”剧评表为评价依据,鼓励学生争做“微剧小达人”。其评价等级则包括“真棒”“不错”“加油”,通过学生自评、同伴评、家长评和教师评,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生活践行作出简单评价。学生自制微剧场集章卡,获得相应印章,集满十个“微剧小达人”星章后,可以获得一个“微剧小达人”皇冠章。

具体评价包括“课堂微剧场表演”和“生活微劇场实践”两个项目。“课堂微剧场表演”关注学生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设计了能积极争当“演员”,能动手制作道具,能自编台词,能临场发挥“演技”,能说剧中感悟等评价指标。“生活微剧场实践”则指向每一课的教学目标,旨在引导学生的日常生活践行,如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同学;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知道食物的营养价值,不挑食;学会与人相处与礼让,能交到好朋友;知道并遵守班级的生活规则;知道并遵守交通规则等。

在此基础上,每学期末,学校开展“生活微剧场”游园评价活动,以游园方式开展期末考试评价。例如,一年级根据上册教材《吃饭有讲究》,在每个班级创设了微剧场体验园。孩子们自主挑选角色,有的扮演“妈妈”准备了围裙,有的扮演“爷爷”准备了拐杖;丰盛的“美食”则由孩子们亲手用彩泥制作而成。班级设置了5个微剧场体验场景,包括洗手区、饭前摆餐具区、老人先就座区、用餐卫生讲究区、就餐温暖体验区。学生每到一个场景便体验一个用餐的基本礼仪,表现出色能得到微剧场小奖章。

生活微剧场评价不用一个统一尺度去评价所有儿童,而是指向儿童认真体验、创意生活的实现。由此,引导儿童在体验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中,学会热爱生活、创新生活;在服务自我、他人和集体的行动中,学会关心、学会做人。我们深信,只要以学生为本,根植生活,道德与法治课堂微剧场将越办越好,孩子们的体验之旅也会越来越精彩。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德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道德与法治教师用书(一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9.

[2]徐卫平.小学道德与法治"两难"问题破解策略研究[J].中小学德育,2018(8):40-42.

(作者单位:宁海县桃源中心小学

浙江宁波  3156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剧场道德教材
教材精读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开心剧场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道德
开心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