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题”的道德与法治体验学习例谈

2020-03-04蔡兰华

中小学德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聊天同伴道德

蔡兰华

摘    要

儿童道德生活的引领和建构不能局限于课堂。通过课前聊天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进而有针对性地创设活动情境,借助绘本故事激活学生的已有生活体验,以现场体验活动引发学生的反思,进而以同伴榜样激发其道德情感,层层推进,引领学生超越自我中心,丰富共在共长新体验,更好地适应新生活。

关 键 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共在;体验学习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0)02-00-03

儿童道德生活的引领和建构,不能局限于课堂。正如爱弥尔·涂尔干所说,“我们不能僵硬地把道德教育范围局限于教室中的课时;它不是某时某刻的事情,而是每时每刻的事情。”[1]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以“养成好习惯”为核心教育主题,以整体生活视角,循着儿童的生活轨迹,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日常生活的好习惯、学习的好习惯,与大自然、家人、同侪共在的好习惯。[2]

这要求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学习活动,进而丰富并提升其生活体验,才能引导孩子逐步超越自我中心、单子式个体的思维与存在方式,成为与所在世界和谐共处的主体。在此,以“我们有精神”(《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一课为例,闡述自己的探索。

一、课前聊天,把握共在体验起点

在“养成好习惯”这一教育主题之下,“我们有精神”(第2课)设置了“这样真精神”“有精神才好”“我们天天有精神”三个活动板块,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良好的精神面貌。教材呈现了升国旗、课堂学习、日常坐姿与走路、运动,以及合唱等生活场景,其中,既有正式场合和群体活动的“有精神”示范,也有学生个体的“精神”状态展示。这一学习内容着重关注身处校园和班级生活中的“我”,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良好的精神面貌。

这启示我们要从学生的整体生活,包括其校园和班级生活及日常生活中,了解其对“有精神”的已有生活经验及其困惑,才能展开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为此,教师通过聊天,以三个问题作了简单的课前调查(见下表)。

聊天内容 问题设计意图 孩子们的话

1.你认为自己有精神吗? 引导学生回忆、整理个体的生活经验(与自我共在)。 大部分孩子都作出肯定回答,有的认为自己很少生病、很健康,所以有精神;有的觉得自己坐得端正有精神;还有的觉得自己认真做操也是有精神。

2.你觉得班上谁特别“有精神”? 关注同伴,引导学生回忆、整理集体生活的经验(与他人共在)。 孩子们表达愿望强烈,回答有理有据有情节。如某某因为上课发言声音响亮被老师奖励了五角星,夸奖有精神等。

3.“我们有精神”中“我们”指的是谁? 了解学生当下认知的边界(与所在世界共在)。 少数孩子直接对问题表现出“蒙圈”,听不懂;多数孩子认为“我们”指的是班集体。

聊天显示,大部分孩子对“有精神”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并将其定位于身体好或坐、立、走等外显的行为表现上,这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规律;孩子们在自我评估时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充满信心,自我悦纳度很高;同时,孩子们经过上学期的学习生活,已经初步适应了小学新生活,开始关注同伴尤其是榜样等他人,初步具有班集体意识。这体现在孩子们普遍将“我们有精神”中的“我们”限定为学习交往中最密切的同伴,进而扩大到班集体,这是孩子当下认知的边界。

但是,在表达“谁特别有精神”时,有孩子指出了“反面典型”。如某某上课报口算声音太小,其他人听不见,没有精神;某某总是趴在课桌上,常常被老师批评没有精神等。这说明孩子们对同伴的日常表现十分留心,能关注到他人。然而,他们在评价同伴行为时比较严苛,有个别孩子直接表达出对某些同伴行为的极大不满,觉得影响到了自己的学习,表现出较强的自我中心。

二、课堂引领,丰富共长新体验

习惯养成教育需要与学校和班级学生的具体问题相结合,实现教学目标的校本化和班本化,才能对学生的现实生活发挥更有针对性的引导。我们针对学生在聊天中出现的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学习活动,以丰富学生的共在生活体验,引领其养成共生共长好习惯,更好地适应新生活。

1.以绘本激活已有体验,深化“有精神”的内涵认知

“有精神”实际上是一个高度凝练的词语,可说是从无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来的概念。尤其对于一年级儿童来说,理解“精神”是“精”“气”“神”,并养成“有精神”的习惯,是很有难度的。道德内在于生活之中,是生活的构成性要素。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都必须是在生活中向生活学习。因此,“有精神”内涵的理解与习惯养成必须回到儿童生活,引领儿童在回望中丰富新体验,获得新感悟,才能实现生活意义的反刍。

教材设计的绘本《谁精神?》是一个童话故事,借助小熊与动物们的对话,逐步揭示“有精神”的丰富内涵,希望借此让学生认识到“精神”不仅仅指外表,更是内在精神与外在表现的结合。这一绘本故事的引入,能帮助孩子们梳理、丰富并提升对“有精神”状态的认知。

在讲述故事之后,教师请孩子们开展小组讨论:孔雀、百灵鸟、天鹅都在夸自己什么呢?裁判员大熊摇摇头,对她们说了什么?大家一起来想一想,裁判员大熊心目中的“精神王”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刚才咱们在课前聊天时,大家都说出了心目中特别有精神的同学,他们都是怎样有精神呢?由此,借助绘本情境激活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学生认识到,将外在能看见、听见的与内在的精神气质、感受相结合,内外合一,才是真正的“精神王”。

2.以现场体验反观自我,激发“有精神”的成长动力

相对于“我们爱整洁”(第1课),“我们有精神”显然更侧重“内在”精神的理解,帮助学生实现内在与外在精神的结合,学会追求“有精神”。然而,习惯养成是一个反复而漫长的过程。即便学生在课堂上领悟到了“有精神”需内外结合,获得了道德认识体验,回到现实情境中,即便是坐得正、站得直、说话响亮这些外在的有精神表现,一年级孩子们也很难坚持;至于在生活中达到内外精神的结合,努力做到天天有精神,则更具挑战性。

学生在聊天时,特别提到了写字能手小A同学写字时特别有精神,与三四年级的学生相比,他的字毫不逊色。由此,教师设置了“我们写字有精神”挑战环节,请小A和同学们一起练习写字(两分钟),并请小A分析自己的练字经验和故事。小A自幼儿园中班就开始练习毛笔字,他从细致观察字形结构、练习笔锋、运势等细节,分享练习经验,强调一定要坚持不懈才能写好字。

练习写字的体验和小A的分享引发了学生的感慨,原来把字写好也需要专注和坚持。借此,教师请同学们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因为懒惰或没能坚持下来而不够“有精神”的经历;进而引导孩子们反思刚刚对一些“没精神”同学的指责是否合适。孩子们发现,即便是习以为常的坐、立、行想要做到时刻“有精神”,也是需要坚持和毅力的,自己也有偷懒的时候。教师趁势引导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互相鼓励,努力做到“有精神”。

由此,引导引导孩子们体悟“有精神”背后隐藏的价值意蕴,从班级、同伴生活的大视野观照自我与他人、班集体的关系,助力其拓宽“有精神”的成长路径,激发其坚持践行“有精神”的动力。

3.以榜样诉说触发情感,追求“有精神”的共生共长

课前“聊天”中,学生对同伴“没精神”表现的诉说所折射的自我中心意识,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和加以引导。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出示了抓拍照片:小B同学满头大汗地摇着长绳,涨红的小脸上洋溢着喜悦与兴奋,立刻将学生拉回到学校“冬季锻炼大练长绳”的现场。

教师请小B同学讲述当时的感受:自己一直在用力甩绳,胳膊很累,但是看到同学们都想要跳绳,自己就坚持着,还为同学们数数。小B朴素的语言和不加矫饰的热情,深深感动了同学们,大家自发报以热烈的掌声。孩子们纷纷表达了对小B为同学们无私奉献的感谢,齐齐赞扬他“有精神”。

个体的生命成长是其与所在群体互动中实现的。借助榜样的朴素表达和生动示范,孩子们体会到“我”有精神,周围的人会更喜欢“我”;“我”周围的人有精神,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和“我们;“我们”有精神,才能创造愉快的班级和校园生活。而这将引领孩子们在群体生活中互相影响与促进,共生共长,追求更美好的校园和班级生活。

参考文献:

[1]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金光,沈杰,朱谐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23.

[2]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小学德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师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5.

(作者单位:南京市同仁小学

江苏南京  210008)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聊天同伴道德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寻找失散的同伴
我就是不想跟你聊天了
敞开门聊天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道德
落地
聊天不倒王
你我聊天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