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药升降浮沉药性理论
2020-03-04陈龙
陈 龙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
中药升降浮沉是一种表达中药作用于人体后药物作用趋向的理论,主要解释中药对于疾病病症、病势发展趋向的影响[1-2],其与四气、五味、归经、毒性一同构成了中药药性理论。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由来已久,其与中药采收加工、中药炮制、中医临床辨证施治、遣方组药等紧密相关。但由于医药分家发展方式的持续,致使传统医药不分家格局被打破,使得医者不完全懂药,药者不完全懂医,因而对于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3]。中药升降浮沉理论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药临床应用的重要理论依据和原则。本文通过研究中医药医史文献,查阅经典本草典籍和著作,整理并总结了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的释义考究、理论渊源、历史沿革、理论核心、临床应用研究等内容,旨为丰富中药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升降浮沉”释义考究[4]
升,古今意义相同,均作为名词和动词,义为容量单位、升起、登上、提升等;如《说文》记载:“升,十龠也。从斗,亦象形。”《易·序卦》记载:“聚而上者谓之升。”《广韵》记载:“昇,日上。本亦作升。”
降,古今意义有所不同,古义中降常作为动词和形容词,向下、投降、欢悦等,如《说文》记载:“降,下也。”《公羊传》记载:“曷为不言降。”《诗·召南·草虫》记载:“亦既覯止,我心则降。”今义则多偏向于做动词,义为下落、落下、减低、贬抑等。
浮,今义与古义大体相同,古义常为动词、形容词和名词,义为漂浮、超过、游荡、在表面上、轻佻、空虚、土壤疏松、通瓠、蜉等,如《说文》记载:“浮,氾也。”《礼记·表记》记载:“耻名之浮于行也。”《管子》记载:“壤土之次曰五浮。”与“沉”相对,也表示呈现以及中医的脉搏浮在肌肤表层等。
沉,古义作为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义为没入水中、沉迷、隐没、降落、沦落、压制、山岭上凹处的积水、古水名、深沉、份量重、稳重、长久、病情严重的、程度深、极等,如《广雅》记载:“沉,没也。”《战国策·齐策四》记载:“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汉书·刑法志》记载:“除山川沈斥。”《梦溪笔谈·采草药》记载:“无苗时采,则实而沉。”
在中药升降浮沉理论中,升义为向上,降义为向下,浮义为向外,沉义为向内[5]。升降多具主动意义,强调动的作用;浮沉则倾向于自然趋向,注重作用后静时的状态。在临床应用当中,升与浮、降与沉常相互兼通。
2 升降浮沉理论溯源及历史沿革
2.1 理论溯源 中药升降浮沉药性理论形成较晚,但其哲学理论基础、辨证思维均源于中医药理论体系[5-6];与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相近的论述可追溯至《黄帝内经》[7-8]。《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曰:“春三月,此谓发陈……以使志生。夏三月,此谓蕃秀……使气得泄。秋三月,此谓荣平……收敛神气,使秋气平。冬三月,此谓闭藏……无泄皮肤,使气亟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论述了万物春夏秋冬四时节气的变化特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恰当反映了“春季升发,夏季浮泄,秋季收降、冬季沉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曰:“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了;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反映了“阴阳表里、气味厚薄、升降浮沉、生长收藏”的相互关系。《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曰:“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揭示了宇宙生化转变与气机升降出入的运动变化形式。由此可知,《黄帝内经》中关于四季特性、阴阳表里、气味厚薄、生长收藏以及生化气机的转变阴阳的论述,已成为中药升降浮沉药性理论萌芽的源泉。
2.2 历史沿革
2.2.1 理论的萌芽 升降浮沉理论的萌芽初期受到中医升降理论的影响。升降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阐明气机运动与人体脏腑气血功能关系的理论,在《黄帝内经》当中得以显现。而《黄帝内经》的问世则是道家“气一元论”、周易变易哲学思想以及“天人相应”整体观哲学思想与当时医学科学结合的一个伟大成就,其在论述自然万物更替转化、人体气血精液变化和中药阴阳薄厚属性这三者内在联系,互根互用的辩证思想和科学内涵也成为中药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的萌芽[5,9-10]。
2.2.2 理论的创立 升降浮沉药性理论从萌发到创立经历了一段漫长的积淀。自《黄帝内经》以后,中药升降浮沉的研究发展和理论成果虽没有太大突破,但在实际临床中,已为医家们所应用[11-15]。如《伤寒论》中应用的“汗、吐、下、清、温”等治法均需佐以中药的升降浮沉特性来调节机体脏腑气机和津液血脉[5]。直至金元时期,医家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首次提出“气味厚薄寒热阴阳升降之图”和“用药升降浮沉补泻法”,标志着中药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的正式创立[16]。在这一时期,药物法象理论也对中药药性理论产生了较大影响。药物法象理论将药物外观的自然属性与其本质进行类比,通过“法象”哲学思维简单归纳、总结药物的复杂作用机制[5]。如张元素在《珍珠囊》及《医学启源》等书中提到“四时之变,五行化生,各顺其道,违则病生。”其将升降浮沉理论与药物的气味厚薄、寒热阴阳、质地轻重、入药部位等表现联系起来,作为影响药效作用趋向的因素,以此说明药材自然特征的升降,其对中药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的创立亦有巨大的影响[2]。
2.2.3 理论的发展 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的发展规律符合中医药理论的发展规律,同样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特殊到普遍的发展历程,都经历了三个“黄金时期”,即战国到秦汉时期——萌芽阶段、唐宋金元时期——创立发展鼎盛时期、明清时期——传承发展时期[5-6,17]。经历了三个“黄金时期”之后升降浮沉药性理论也日渐完善。但此后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的发展进入了瓶颈期,更多的研究偏重于临床应用。直到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的研究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研究人员利用化学、生物学、细胞学、动物学、分子生物学和蛋白代谢组学等先进技术对中药升降浮沉药性开展了作用物质基础和药效机制的相关研究。
3 理论核心内涵
3.1 升降浮沉理论的“气味薄厚阴阳理论”内涵 在《医学启源·用药备旨》中记载“味为阴,味厚为纯阴,味薄为阴中之阳;气为阳,气厚为纯阳,气薄为阳中之阴。又曰:味厚则泄,味薄则通;气厚则发热,气薄则发泄。又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通泄为阴,淡味渗池为阳。”[16]医家张元素在其《医学启源》中将药物味与气分为阴阳两性,并根据药物气味的薄厚分为纯阳、纯阴、阴中之阳和阳中之阴,其在分类方法与规律上均继承了阴阳学说中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和“阴阳者,一分为二也”的哲学思想。其在药物气味阴阳属性上更是继承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中关于气味阴阳的划分。除此之外,张元素在《医学启源·用药备旨》的“药类法象”章节中也概括出了“风升生,味之薄者,阴小之阳,味薄则通”“热浮长,气之厚者,阳中之阳,气厚则发热,辛甘温热是也”“温化成中央,戊土其本气平,其兼气温凉寒热”“燥降收,气之薄者,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辛、甘、淡、平、寒、凉是也”“寒沉藏,味之厚者,阴中之阴,味厚则泄,酸、苦、咸、寒是也。”此后,医家李东垣、王好古、汪昂又进一步阐述了气味薄厚与升降浮沉的关系。药物的升降浮沉特性是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之上总结而得,其本身就与生物的四时生长规律和四季气候变化有关[5]。
3.2 升降浮沉理论与四气五味药性理论的内在联系 李东垣在论述药性时曰:“夫药有温凉寒热之气,辛甘酸苦咸之味,升降浮沉之相互……气象天,温热者天之阳,寒凉者天之阴;天有阴阳,风寒暑湿燥火,三阴三阳上奉之也。”[18]反映了升降浮沉与四气、五味等药性的关系。“味象地,辛甘淡者地之阳,酸苦咸者地之阴;地有阴阳,金木水火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也。”“味者地也,辛甘淡地之阳,酸苦咸地之阴;阳则浮,阴则沉。”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曰:“酸咸无升,甘辛无降。”由此可以看出,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也与升降浮沉有着紧密联系[19]。
在《中药学》教材中,从药物功效的角度来分,具有升阳、发表、散寒、祛风、举陷、催吐等作用的药物通常被视为升浮药;具有泻热、攻下、润燥、降逆、潜阳、软坚、收敛的药物通常被视为沉降药。从药物五味来分,辛,能升发、走窜,多视为升浮药。苦,能降泻、润燥;酸,能收涩、收敛,多视为沉降药。咸,能软坚散结;甘,能缓急止痛;在治疗一些实症攻积时,多有疏散、沉降之意,一般也可视为沉降药。酸味的药物多视为沉降的药物。性味寒凉,味苦、酸、咸的药物,通常被视为沉降药。有时亦从质地来分,如将一些花类、叶类及质轻的药物归为升浮药;将种子、果实及质重的药物归为沉降药。
3.3 升降浮沉理论与脏腑气机升降学说的内在联系 中医的气机升降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其将天地的阴阳之气与人体的阴阳之气相结合,论述人体脏腑气机升降出入的生理变化以及疾病的病机。从二者的理论基础来看,升降浮沉理论与中医气机升降学说理论均在《黄帝内经》中有所论述,二者理论基础具有同一性。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中关于春夏秋冬四时阴阳之气变换与人体脏腑气机的相互影响关系的论述,“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素问·六微旨大论》曰:“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素问·六微旨大论》总结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
4 临床应用研究
利用中药升降浮沉药性,能够抑制病势的发展变化或因势利导祛邪外出,从而调节或纠正人体阴阳失衡、气机紊乱、脏腑功能失调[5,20]。在中医治则八法中的汗、和、下、温、清、补、消等法也有运用中药升降浮沉药性来达到治疗目的[21]。在中医临床,常常利用药物升降浮沉治疗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痰饮瘀血等引起气机的失调、脏腑功能失调[22]。如中气下陷,脏腑脱垂,用补中益气汤;营卫不调,发热自汗,用桂枝汤;利用中药升降浮沉药性指导临床配伍组药或依病情度势用药,因势利导以祛邪外出[5,20]。如三物白散中加桔梗,可载药上行,直达病灶;或加大桂枝汤中桂枝的用量来改变方剂的属性,由升浮转沉降,治疗奔豚;在半夏泻心汤中增加黄芩、黄连、干姜、人参等升浮或沉降的药物,作用中焦气机来治疗心下痞满证[23-24]。
5 影响中药升降浮沉药性的因素
5.1 药材采收时节的影响 四季时节更替是影响药材药性的关键因素之一。药王孙思邈曾在《千金翼方》中论述:“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以阴干曝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木不殊,虚废人功,卒无裨益。”中药升降浮沉药性也禀受四时之气的影响——春夏采收之药多具升浮之性,秋冬采收之药则多具沉降[20]。正如金元大家李杲所云:“药由升降浮沉化生长收藏成,以配四时,春升夏浮,秋收冬藏,土居中化。”现代中药化学成分研究也表明,药材所含的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与药材的采收时节紧密相关。
5.2 药用部位的影响 药材的入药部位不同,药效作用亦不同,其药物升降浮沉作用趋向也有明显区别。有关药用部位的不同其药效有差异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金元时期,当时的“法象”思维对中药的临床应用产生的较大影响。张元素在其《医学启源·用药备旨》中提到的“药用根梢法”:凡根[之]在上者,中半以上,气脉上行,以生苗者为根。中半以下,气脉下行,入土者为梢。当知病在中焦用身,上焦用根,下焦用梢。经曰:“根升梢降。”除此之外,在中药中还有“诸花皆升,诸子皆降”的说法,但也有极少数的中药例外,如旋覆花虽为花类药材,但具有降气消痰、降逆止呕的功效。
5.3 中药炮制的影响 中药炮制是中药的一种特有加工方法,一般可通过炒、炙、蒸、煮等炮制方法改变药物的生熟、质地、性味、归经、毒性等药性,从而影响药物的升降浮沉,更好地发挥临床药效[25]。中药升降浮沉是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概括而来,临床药效是判定药物升降浮沉的根本依据[5]。一般而言,酒炙升浮、醋炙收敛、姜炙发散、盐炙下行、生升熟降。正如李时珍曰:“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直达巅顶。”
5.4 方剂配伍的影响 方剂配伍是影响中药升降浮沉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配伍关系不同,药物产生与其原药物作用趋向相同或相反的作用[5,20]。从中药配伍规律来看,对药物升降浮沉影响分为强化作用、协同作用和导引作用[20]。强化作用是为了突出地增强或加大某类药物的升降特性,从而使全方整体呈现出一定的作用趋向,如麻黄配伍桂枝,增强升发解表之功。协同作用是药物融于一体各自发挥升降浮沉之性,提高疗效,主要包括同效增效如升麻配伍柴胡,提高升阳举陷之力;异效增效如桔梗配伍枳壳,桔梗升宣祛痰,枳壳降气宽中,一升一降共治外感咳嗽。导引作用则是利用药物的升降之性作为舟楫之用,载药升降,直达病灶,如血府逐瘀汤中桔梗载药上行,牛膝引药下行。对于具有双重作用趋向的中药来说,其配伍后的升降浮沉作用变化就更为明显,如麻黄、柴胡、川芎、牛膝等[23]。除此之外,药物剂量、剂型、服药方式等也会对药物升降浮沉有所影响[20]。
6 小 结
升降浮沉药性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金元创立以来,经历代医药学家研究,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但至此之后,关于升降浮沉理论的发展进入了瓶颈期,无论在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中都比较缓慢,大部分的研究仍停留在文献挖掘整理和临床验证中。近年来虽有所发展但有关理论基础研究和临床实验研究仍为之甚少,究其原因除自身的理论缺陷外[2],其研究思路和方法还需进一步改善和提高,需解决好“理论-临床-实验”三者在宏观变化和微观变化之间的关联性,并结合现代医学脏器之间的联系,做好理论的释理和效应机制研究[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