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将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积极人格培育的路径研究
2020-03-04赵顺英刘奕涛
赵顺英,刘奕涛
(嘉应学院,广东梅州 514015)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形成的苏区精神是当代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动力,处于中央苏区的地方高校,将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积极人格培育,能将生硬的思想政治教育自然化,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积极心理学强调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有两种相互对立的力量——积极力量与消极力量,其中积极力量能帮助个体充分发挥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积极人格正是隶属于积极力量,它主要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而培育出来。地方高校重视将本地区苏区精神的挖掘,将其融入大学生积极人格培育,能促进大学生的能力素质全面提升。
一、苏区精神融入积极人格的可行性分析
(一)从本质上说,苏区精神即积极人格
2011年11月,习近平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苏区精神的主要内涵是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这一精神既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共性,又显示了苏区时期的特色和个性,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质的集中体现。”〔1〕积极心理学认为在人的内心存在着消极与积极两种对立的人格力量。消极人格,例如压抑、侵犯、恐惧等;积极人格,例如爱、希望、真理等。激发个体积极人格,不断给积极人格注入能量,能有效应对个体的各种心理问题,是个体能力发展、心理健康的关键。〔2〕苏区精神是共产党人在革命年代面对极端恶劣的内外部环境而磨砺出的精神品格,体现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希望与乐观、责任与担当、爱国与爱民的高尚情怀,是积极人格的高度凝练与集中展现,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指明了在积极人格培育上所应该达到的目标。可见,苏区精神在本质上就是积极人格。
(二)从内容上说,积极人格包含苏区精神
习近平将苏区精神精炼为“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28字。塞利格曼则将24项积极人格统一在“智慧、勇气、仁慈、正义、克己和超然6大美德”之中。从内容来看,勇气美德中的正直、勇敢、坚持、热情等积极人格与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苏区精神相一致;卓越美德中的希望、虔敬等积极人格与坚定信念的苏区精神相一致;人道美德中友爱、爱、社交智慧等积极人格与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苏区精神相一致;智慧与知识美德中的创造性、好奇心、热爱学习、开放性思维、洞察力等积极人格与求真务实、争创一流的苏区精神相一致。可以说24项积极人格在内容上涵盖了苏区精神,苏区精神的内容与积极人格是相一致的。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苏区精神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对其进行积极人格的培养,同时有利于落实党的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从功能上说,苏区精神与积极人格都帮助个体自我实现
教会学生幸福生活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苏区精神教育与积极人格培育的最终目标都是让学生过有意义、有价值人生,使大学生学习有目标感,最终达到自我实现。苏区精神是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寻求国家独立的道路上,用生命和鲜血所铸就的精神瑰宝,在治党治国治军的过程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优秀的政治品格、昂扬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将国家、社会与个人价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3〕苏区精神指引着大学生关注祖国和人类的命运,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从而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提高个体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积极人格要求大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待人待己,自尊自知且能考虑他人的感受;集体主义感强,人际关系好;积极地对待过去、现在和未来,为远大的目标而坚持不懈地努力;积极对待成功和失败,意志力坚强;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实现潜能。〔4〕让大学生学习苏区精神,升华其思想境界,陶冶其道德情操,提升其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最终为积极人格塑造提供精神动力。虽然苏区精神是国家和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而积极人格则是从个体需要出发,但是从功能上来说,都能促进个体实现潜能,达到自我实现。
二、当代大学生积极人格培育的困境
(一)缺乏可操作的培育方法
当代大学生积极人格培育的最大困境在于缺乏可操作的实践方法。自古以来,国家和人民都重视积极人格培育。传统观念认为,积极人格教育的主要施教者是家长和教师,希望学生与家长、教师在交往过程中通过人格的感召力与感染力来培育下一代的积极人格。但是现代社会的教育与封建社会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人民生活节奏加快、现代教育制度建立、大学扩招、互联网教育,导致学生与家长、教师的交往机会变少,交往质量下降,积极人格教育效果显著下降。现代教育强调将积极人格教育融入课堂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广泛的教育内容也导致积极人格教育无法形成明确的责任主体以及可操作性的方法。虽然塞利格曼等宣称在积极人格培育方面形成了增进个体积极体验,促进积极人格形成的操作系统。但是由于系统过于庞大,耗费时间长,且与我国的文化存在一定的冲突,在我国的积极人格培育效果需要进一步验证。将苏区精神作为积极人格培育的切入点,使积极人格培育有素材有方法,能增加积极人格培育方法的可操作性。
(二)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脱离
当代大学生积极人格培育的困境之二在于积极人格培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脱离。虽然当代也有许多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跨学科相结合的研究,但是由于不同学科的本质特征不同,二者结合并不理想。积极人格培育的目标在于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提高心理疾病的免疫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积极人格是心理学中的研究领域,而苏区精神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我国目前还没有出现将二者结合在一起的研究。随着积极心理学在我国的影响增大,将积极人格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势在必行。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年代所形成的苏区精神,充满了感召力和影响力,对大学生积极人格培育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以苏区精神为切入点,培育大学生的积极人格,能够架起沟通思想政治教育与积极人格培育的桥梁,让心理学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让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大学生的心理规律、成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减少思想政治教育的阻力。
(三)对大学生内部动机激发不够
积极心理学认为传统心理学重视对心理疾病的研究,其着眼点在学生的不足之处,教育的目标在于纠正学生的问题和缺点,将其塑造成大众能够接受的“正常人”。当代大学生存在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名利思想严重等缺点,所以必须开设课程对其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当代大学生生活太过顺利,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承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弱。这些传统的心理学观点使大学生人格培育偏向于被动的弥补自身短板,对发挥大学生的内部动机,激发大学生内部潜能,培育积极人格不够重视。拉尔森(Larson)研究了积极的青少年发展,提出了利用学校的结构性活动和非结构性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从而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等积极人格。〔5〕可见开展苏区精神活动,发挥苏区精神的动力作用,能使塑造积极人格成为大学生自主自发的选择。
三、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积极人格培育路径
(一)以苏区精神为动力,增进积极情绪体验
积极心理学认为 “实现性享受”积极情绪体验,是个体突破自身原有的能力和认知,激发潜能获得成长后感受到的积极情绪。增进学生的“实现性享受”积极情绪体验是发展大学生积极人格最有效的途径。当学生体验到很多积极情感后,就会对提高自己做人做事的要求,这种来自个体内部的动力,更容易促进积极人格的形成。〔6〕因此培育大学生积极人格必须重视增进大学生“实现性享受”积极情绪体验,激发大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大学生主动追求积极人格塑造。
要讲好苏区精神革命故事,让当代大学生感受苏区革命先烈“实现性享受”积极情绪体验,实现人格的自我塑造。苏区精神是革命先辈们在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在探索建立红色政权的实践中,所表现出来高尚的人格特征、优良的工作作风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每一个苏区精神内涵都有着引人入胜的故事,例如彰显坚定信念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故事,彰显无私奉献的“八子参军”故事,彰显一心为民的“红井”“红桥”以及“天窗”的故事,彰显求真务实精神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故事。这些展现苏区精神鲜活的故事,凝练了革命先辈的高风亮节,具有十分强大的人格感召力量,能激发大学生“实现性享受”情绪体验,使他们内心产生对积极人格的向往,推动大学生不断完善自我人格,实现人格的自我塑造。
(二)以苏区精神为素材,营造积极的组织系统
积极心理学认为,营造积极的组织系统有利于组织内的个体形成积极人格特征。所谓人格特征,是在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的交互影响而形成的独特又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在社会环境、内外因素、外部行为三者对于人格的交互影响上,积极心理学更强调外在社会文化环境的作用。〔7〕社会组织是社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苏区精神视角下培育大学生积极人格,需要将苏区精神作为素材营造积极的组织系统。
首先,需要地方高校从顶层设计出发,有意识地将苏区精神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中。发挥校园文化对学生成长成才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完成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塑造。一方面,将苏区精神文化元素融入校园的园林景观设计、路边指示牌设计、教学楼、宿舍以及食堂装饰设计;另一方面,打造动态的苏区活动文化,开展“苏区精神我来讲”“苏区精神我来写”“苏区精神我来演”等活动,让大学生们在活动中感受苏区精神、感悟革命先辈们的积极人格。
其次,需要学校团委、组织部、学生工作处与各二级学院形成联动机制,在高校营造苏区精神学习的环境和氛围,提供财力物力人力支持。还需要成立学生社团,在高校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组织系统,加强各组织间的沟通和配合。通过积极的社会组织加大苏区精神的传播力度,让同学们在苏区精神文化氛围下自觉养成无私奉献、坚定信仰、大爱无疆、坚韧不拔的积极人格特征。
(三)挖掘苏区精神培育载体,搭建积极人格培育平台
把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积极人格培育,在认知层面,要求学生掌握有关苏区精神背景知识。在情感方面需要强化学生对苏区精神认同,使之自觉产生“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心理需要。在行为上,要求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践行苏区精神,升华人生境界,将积极人格外显为行为特征。这需要高校重视挖掘苏区精神载体,搭建起高校积极人格培育的平台。
首先要重视对苏区精神课程资源的挖掘。要发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优势,对苏区精神的历史背景与内涵进行准确而深刻的解读,让大学生掌握苏区精神内涵。重视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重视思想政治在岗教师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苏区精神研究,将苏区革命斗争历史在课堂上介绍给当代大学生;在教材建设方面,挖掘感人的苏区精神故事,形成苏区精神知识体系,重视将苏区精神核心内容编入教材。
其次要重视高校社团践行苏区精神、培育大学生积极人格的作用。研究发现,大学生参与社团能够有效提升积极人格特质,例如领导力、感恩和公正等积极人格,〔8〕且学生干部积极人格发展明显高于普通大学生,学生干部经历使各项积极人格特质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9〕可见大学的第二课堂活动在大学生积极人格塑造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认为榜样在道德行为习得中起到替代强化作用,且个体更倾向于向与自己相似的榜样学习。〔10〕培育践行苏区精神的大学生榜样,加大榜样宣传力度,能在大学校园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促进大学生积极人格培育。在高校建立苏区精神学习社,指导学生定期开展活动,不仅能直接培育大学生领导力、感恩等积极人格,还能使苏区精神在大学校园发挥代际传播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