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与文化自信关系论析
2020-03-04马传浩李健美
马传浩,李健美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
中国的自信之中,处于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地位的是文化自信。就自信的内涵和意义而言,文化自信具有本质规定性;就自信对国家、民族的功用和效能而言,文化自信具有客观决定性。我们的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谱系中,红色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包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发端、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扬厉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底色与内核。明晰、确认红色文化与文化自信两者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增强文化自信的自觉意识和自醒意识,是树立并永葆文化自信的应然要求。
一、红色文化与文化自信主体的事实关系
红色文化是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产生的。人民是红色文化的创立者和践行者,而人民群众是文化自信的主体。也就是说,文化自信是人民群众对文化的自信。因此,人民群众与红色文化之间架构了一种基于实践的客观互励关系。
(一)红色文化强固文化自信主体的主体性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而历史的创造必须植根于实践。在人类的各种实践中,人民群众始终是实践的主体。思想理论是实践活动的先导和引擎,科学的思想、先进的文化不仅能塑造人的主观精神世界,更能生发人改造客观世界的动力、激情和干劲,最大程度地充盈人作为实践主体的主体性,增强人在实践活动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能动性。红色文化正是以其特有的思想价值和育人功能高扬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和能力。
红色文化是近代以来中国最先进的文化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伟大的精神成果。革命性、进步性、开创性和人民性是红色文化鲜明的秉性和特质,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文化自觉。诚如毛泽东同志所言,“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1〕红色文化一经诞生,中国大地上便竖起了一面熠熠生辉的崭新精神旗帜,不仅荡涤了旧中国暮气沉沉、江河日下、糜烂衰败的社会风气,还革除了颓废、消极、狭隘、自私的国民劣性,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自此,中华优秀儿女在红色文化的激励和感召下,精神焕发,斗志昂扬,迸发出气吞山河的革命激情和改天换地的强烈愿望。不管是出生入死、前赴后继砸碎旧世界,还是无私忘我、不畏险阻地建设新世界,红色文化都发挥了凝聚力量和鼓舞斗志的重要作用,成为激发人民实现主体性价值的动力源泉和智慧源泉。
(二)文化自信主体薪传红色文化的红色基因
任何类型的文化,不管是物质形态还是精神形态,都发轫、发展于一定的时空维度,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历史轨迹。归结人类文化生存、赓续的运行逻辑,不难发现,一种文化落地生根后,若要枝繁叶茂,除却自身必备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真理性和价值性,客观上要与时代的发展同频共振,要与社会的进步要求高度契合以外,还需要有对该文化自主自觉的认同者、奋勇当先的引领者、矢志不渝的践行者和义无反顾的传承者。红色文化激活了人民改造旧中国的主体性,催生了扬眉吐气做主人翁的自豪感,点燃了开创美好生活的新希望,是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的思想保证,是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精神号角。在党的领导下,在革命、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人民群众自发、自愿地用红色文化武装自己,始终理想信念坚定,不畏强敌,英勇牺牲,无私奉献,团结一心,拼搏创新。从五四精神、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再到小岗精神、航天精神、奥运精神、抗震精神等,广大人民主动地将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一代代身体力行、薪火相传,红色文化不断地得到发扬光大。
二、红色文化与文化自信客体的逻辑关系
中国语境下,文化自信的客体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后两者即为红色文化。作为文化自信的客体,红色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渊源承启、推陈出新的内在联系。
(一)红色文化之与传统文化的内生性
红色文化不是凭空而来,它植根中华大地,其创建、发展与成熟的过程,表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具备高度的文化自觉。这种文化自觉就体现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母体,承载着最深沉的价值追求,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强烈的伦理性和人文性、强盛的进取心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为红色文化诞生提供了天然的养分。
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孕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智慧,生长于这一沃土的红色文化,充分汲取了其中的精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求精神境界,向往光明前途,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突出“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夙夜在公”的奉献精神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这些优质思想资源都被内化吸收,最终熔铸形成以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和追求为灵魂的红色文化。
(二)红色文化之与传统文化的外源性
在红色文化的发生机制中,除了来自中华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其建构中起到思想奠基作用以外,还有来自域外文化的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就是其中的关键因素。马克思主义不仅充实了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浇筑了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赋予中华民族文化以新内涵,使红色文化具有其他文化形态不可能具备的文化特质,从而一跃成为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先进文化。
变革落后的社会制度,需要进步的思想文化的启蒙和引导。五四运动之前,为了改造旧中国,许多仁人志士进行了艰辛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了各种思想和主义,但都因不符合中国实际而归于失败。正当中国处于文化危机之时,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解放的理论武器,自进入中国后,便紧密联系中国革命实际,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不断实现中国化,进而形成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红色文化,为改造中国和发展中国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南。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解决中国问题的实践中,优秀传统文化才得以焕发出勃勃生机,进而获得新生。“历史毋庸置疑地证明,马克思主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救星。”〔3〕正因如此,红色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不是冲突对立的,而是内在统一、协调一致的。
(三)红色文化之与传统文化的超越性
近代以来,腐朽的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为维护自己的反动统治,不断加强思想文化的垄断和专制,回避、歪曲、摧残中华文化中的进步因素,刻意渲染、尊崇、强化消极、没落成分,借以禁锢民众的头脑,阻遏社会的前进。正是特定时代条件和社会制度的制约和影响,加之当时认识水平的局限,窒息了中华文化的发展,使得整个社会抱残守缺、故步自封,中华文化呈现保守、僵化的颓势。但是,中华文化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滚滚向前的历史洪流中,适应时代的召唤,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民族解放、人民解放、国家独立富强为号召,激活了民族文化中的进步因子,唤醒了沉睡的民族精神,创立了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次重大转型和创新。”〔4〕在红色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党领导人民紧扣中国社会发展的脉搏,与时俱进,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于红色文化的当代传承发展,并被赋予时代的生命力和创造活力”,〔5〕进而也实现了红色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超越。
三、红色文化与文化自信的价值关系
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表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科学性的自觉和自豪,还表现为对它的作用与效能的坚定确认和深信不疑。这种强大的自信力非外力使然,而是来自红色文化对中国文化的质的规定性和导向性,来自红色文化鲜明的价值性和实践性。
(一)红色文化引领文化自信的政治方向
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承担着一定社会的精神生产和引领该社会价值追求的重任。在阶级社会,任何占主导地位的文化都显著表明了自己的阶级立场,突出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态度。这种蕴含在文化中、反映文化的阶级性和政治性的特征,就是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红色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体现强烈人民性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红色文化的意识形态价值作用在政治上具体表现为传播政治意识、引导政治行为、维护政治稳定、促进政治发展等”。〔6〕我们所自信的文化决不是非意识形态化的和非政治化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就是对红色文化的自信,就是对红色文化所代表的政治立场、原则和方向的坚定认可和衷心拥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我们尤其要利用对文化的领导权,充分发挥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以红色文化引领文化发展,坚定文化自信。
(二)红色文化聚合文化自信的价值认同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承继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同时,又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锐意进取,不断拓展文化发展的新内涵,书写中国文化发展的新篇章,因此,它代表着中国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和最新成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红色文化释放出巨大的精神魅力、创新魄力和实践伟力,鼓舞了广大人民的斗志,极大地调动了他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红色文化的浸染、熏陶,进一步凝聚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即伟大的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创造精神,它们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这些精神经过中国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实践检验,已被人民群众从经验判断上、理性上和情感上所认同,成为人民群众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持久的价值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