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带一路”语言需求的国际贸易专业外语课程教学改革
2020-03-04龚云刘璇
龚云,刘璇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江西南昌 330100)
“一带一路”建设在推动国际贸易发展,密切与沿线国家经贸往来的同时,对国际贸易专业外语人才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背景下,高职院校应把握“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创新国际贸易专业外语课程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一带一路”建设对国际贸易专业的语言需求
(一)良好的语言素养
在传统国际贸易活动中,工作者要求既具备扎实的母语功底,又精通目的语。而“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际贸易活动对工作人员的语言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前的双语能力已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实际对外交流中涉及多语言转化,其中最为广泛的是母语、目的语和充当国际通用语言的英语。因此,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高职学生除了掌握好母语之外,如果还能掌握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外语,将更受就业市场青睐。为此,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外语教学中,有必要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素养,力求让他们掌握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外语,并熟练开展交流沟通,注重提高翻译和写作水平,培养更多复合型和应用型语言人才。〔1〕
(二)卓越的翻译理论水平和翻译技巧
国际贸易活动离不开翻译,“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翻译人员要提高理论水平和翻译技巧,以便能有效解决翻译中遇到的困难,破解交流沟通障碍,推动对外贸易顺利进行。为提高翻译理论水平和翻译技巧,高职学生要加强翻译理论学习,掌握信息检索技术,丰富词汇储备,拥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掌握语料库和术语库的相关知识,能让不同语言准确无误地传递,〔2〕胜任国际贸易翻译工作需要。
(三)优秀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一带一路”沿线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高职学生在掌握外语交流沟通技能的前提下,还要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从而更好传递语言文化信息,破解交流沟通障碍。
二、当前国际贸易专业外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外语课程教学内容滞后
“一带一路”建设注重密切与沿线国家联系和加强对外经贸往来,越来越多的新事物、新词汇将随之出现。因此,国际贸易外语教学中要把握时代脉搏,注重更新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然而,目前高职外语课程教学内容陈旧,教材内容未能及时更新,忽视利用网络材料补充教学内容。
(二)外语课程教学方法陈旧
部分任课教师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过分强调任课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课堂参与度不足,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缺乏,合作学习法、项目教学法等的应用较少,影响了学生外语知识应用水平的提高。〔3〕此外,高职院校与外贸企业交流合作不够,缺乏稳定合作关系,学生实践锻炼机会少,也不利于提高外语知识应用技能。
(三)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不足
对外贸易交流中,由于各国文化传统、地理位置、宗教信仰不同,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跨文化交流障碍。作为高职学生,要加强相关知识学习,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然而不能忽视的是,目前教学中一些任课教师对跨文化交流的引导不够,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甚至忽视跨文化方面的知识学习。
三、基于“一带一路”语言需求的国际贸易专业外语课程教学策略
为改进教学中的不足,更好顺应“一带一路”建设的要求,增强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外语课程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优化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实现与就业市场需求衔接
结合“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实现外语教学与对外贸易就业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在保证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法、单词、词组等基础知识基础上,加强学生外语听力、口语、写作、口译、笔译等综合能力训练,增强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贸企业介绍、外贸法规和政策解读等内容,并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后能熟练进行讲解和交流。针对小语种课程较少、实训活动不够的局面,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需要,开设阿拉伯语、俄语、马来语等小语种,丰富课程内容设置,让高职学生通过学习后能应用多种语言,破解对外贸易的语言障碍,妥善解决并化解纠纷,提高客户满意度,进一步增强对工作岗位适应性。
(二)创新外语课程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技能
创新教学方法,综合应用项目教学法、演讲法、表演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参与主动性,有效加强外语知识应用技能锻炼,提高学习效率。发挥微课与慕课的辅助作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合理设置案例讨论、情景演练、实践训练等任务,通过语言训练破解学习中的障碍,深化对所学内容理解,实现所学知识内化。〔4〕
积极组织各种外语竞赛活动,发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作用,让学生在竞赛中学习,在竞赛中检验教学效果。同时,要求学生增强主动性,积极参与各类竞赛活动,把握机遇,加强实践锻炼。
密切与校外企业合作,增进与外贸公司联系,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满足学生实践实训需要。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让学生熟悉外贸流程,提高外语应用技能,〔5〕更好适应工作岗位需要。
(三)注重开展文化教育教学,增强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重视文化渗透,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外语教学中,既适当渗入中国传统文化,又介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深化学生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文化素养,破解跨文化交流障碍。〔6〕
注重用外语介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名胜古迹、宗教信仰等,深化学生对沿线国家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的理解和认识,增强高职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外语应用技能得到了提高,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得到了提升,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