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2020-03-04

今天 2020年12期
关键词:水墨画绘画美术

(四川省广元市宝轮中学 四川 广元 628003)

引言

在学科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是初中美术教师都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其也是初中美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是艺术类学科,其中很多的美术作品中蕴含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其对学生的美术学习以及传统文化传承意识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际的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从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入手,分析学生传统文化传承方面存在着的问题,并结合美术教学的实际内容,将初中美术教育内容与传统文化的传承进行有机的融合,以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效率,确保学生艺术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快速提高。

1.初中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意义

1.1 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在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中,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要求,也是提升美术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以往的初中美术教学中,部分教师多以美术教材为依托讲授美术知识,这些内容虽然包含各种美术元素,但内容比较单一,一定程度上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积极性。而传统文化内容比较丰富,包含剪纸、雕塑等,这些内容与美术知识联系紧密,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将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开阔学生的视野,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丰富教学内容,有效提高美术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1.2 有利于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初中美术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审美观,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在学习相关美术知识后拥有一双发现美、欣赏美的眼睛。而将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美术知识,有效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强化自身的审美意识,不断提升审美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2.传统文化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2.1 融入水墨画与水拓法,深化学生作品艺术性。初中美术课程要求学生能有效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空间、肌理、明暗等造型元素、形式原理进行绘画创作,使作品具有个性化的表现力,以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当前,部分学生的绘画功底薄弱,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淡薄。教师开展美术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调节心情,陶冶情操。其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水墨趣味,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美术学习材料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实践艺术的乐趣,将学到的水墨画知识运用到绘画,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在美术课堂上融入水墨画与水拓法,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教学。首先,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水墨画作品。如,巨然的《秋山问道图》表现了在深谷丛林中灵溪的草舍里,三个隐士在谈经论道,周围是一片秋高气爽的景色,反映了作者的心境。又如现代画家廖子军的水墨画《欣赏》,清新悦目、在奔放之中留有含蓄、想象的空间,作品新、奇、美。学生通过欣赏水墨画作品,可以加深对绘画艺术的理解。其次,教师指导学生使用水拓法绘画一幅水墨画作品。教师准备水、水拓画画粉、水墨颜料、滴管、空白书签等材料,播放水拓法的视频,向学生展示水拓法的步骤,讲解制作过程,归纳利用水拓法绘画的注意要点,再让学生进行实践。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水拓法的技巧,纷纷完成了水墨画作品,多数学生的作品颜色漂亮、花纹清晰、层次丰富、明暗对比明显、画面干净整洁,风格突出。总之,在初中美术课堂上融入水墨画与水拓法,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水墨画、水拓法的艺术形式,体会二者的美术语言与形式特征,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语言,并将之运用于绘画创作,以提升作品的艺术性。

2.2 融入江苏传统的苏绣艺术,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在以往的美术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将向学生传授绘画的技巧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自主完成作品并上交,这种教学方法的重点在于美术理论的讲授,课堂氛围相对枯燥,导致一些学生难以完全融入课堂,并逐渐失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一些学生缺乏对美的认知,审美能力不强,美术学习质量也不高。因此,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效率的首要措施,是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教师在教授关于服装相关的内容时,多是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我国各个朝代的服饰,让学生观察各个时代人们对服饰审美倾向的演变。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可以向学生展示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但是走马观花式的解说难以真正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抓不住学生的兴趣点,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苏绣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被运用于服装上,起到装饰美化的效果,在戏剧服装上的运用非常广泛,可以增强戏剧的感染力。随着人物动作的改变,服装上的刺绣图案和色彩也会产生流动的效果。当前,古风文化盛行,初中生很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苏绣与古风文化的结合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苏绣服饰的图片与视频资料,以戏剧服饰为主,让学生了解戏剧中不同角色服饰的不同图案与技法,以此提高学生的兴趣。

2.3 传统文化与美术教学。内容的有效融合在美术教学,教师需要向学生展示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了解美术知识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如,在教学中国画时,教师可选择能展示古代文化生活的相关作品,让学生进行鉴赏。如《清明上河图》,教师在教授这一作品的绘画技法时,可以具体描述当时人们的生活面貌与当地的风土人情,也可以着重讲解作品中体现的各种文化符号,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美术教学,可以更好地实现初中美术教学的价值,完善初中美术教学体系,获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满足实际教学要求,实现教学目标。

结语

总而言之,本文主要从教师要提高认识、引导学生体验传统文化、渗透美术历史,感知文化经典、引导学生创作有关于传统文化的美术作品、运用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如何将初中美术教学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效融合,以进一步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水墨画绘画美术
《日暮野旷天低树》水墨画
牡 丹 (水墨画)
“中国画”与“水墨画”——小议“水墨画”称谓在20世纪90年代的盛行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水墨画与社会变革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