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探究
2020-03-04
(四川省遂宁高级实验学校 四川 遂宁 629000)
德育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一直以来都受到社会、学校以及家长的关注。众所周知,只有落实高效的德育教育策略和方法,才能够真正为我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初中体育教师若想要学生能够有效的掌握所学知识,拓宽学生的眼界,就应当落实德育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然而,在实际的德育教育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教师去进行关注。
1.打造良好的德育学习环境
德育环境对于学生学习的过程来说是看不到的,但它的作用是前所未有的。因此,体育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德育教育的学习环境。学生长期在一个和谐的德育环境中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学生的认知、个性、思想道德以及价值观等。在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全面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首先,学校可以进一步增加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扩大场地和补充体育器材用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在体育教学中进一步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可以在校园内的醒目位置添上德育教育内容的标语,从视觉上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其次,教师还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要通过组织集体活动来达到渗透德育教育内容的作用,在活动中教师要发挥出自己的大局观和协调性,真诚的关心每一位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更多的学生感受來自伙伴的温暖,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2.教师言行中渗透德育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一方面,教师的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仪容仪表是学生心目中的第一印象,如体育教师不注重自身的仪容仪表,很有可能得不到学生的充分尊重,并且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对此,体育教师应多注重自身的仪容仪表,朴素、大方、端庄、整洁,在无形中感召、影响学生,让学生以较好的精神面貌头投身于体育课堂学习活动中。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利用“身体语言”。由于职业特点,体育教师的身体语言在德育教育中也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简单说,体育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采取恰当的肢体语言或表情,再配上激励性的评价艺术,让初中生感到轻松、愉悦,让初中生以更好的心态投身于体育学习中。如在足球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谈吐文明,举止大方,对于各个动作及技能的讲解与示范要准确无误,做好表率,让学生更加乐于模仿与接受。久而久之,学生在体育教师的引领下更加注重自身的仪容仪表,且对于技能练习更加认真、仔细,形成良好的品质与性格。
3.结合教学任务进行渗透
初中体育教学任务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不同的体育项目具有不用的特色,这样可以为学生展示不同的体育道德。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各个项目内涵的体现,通过结合体育运动的特点和学生成长的心理特点,寻找德育渗透的方式。
在大型项目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本着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进行相关的德育知识的渗透,例如接力比赛中,除了让学生注重速度以外还需要培养学生在交接过程中的默契程度,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各自的步伐频率和手臂摆动方式上进一步提倡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配合,交接棒过程重复的演练可以提升学生之间配合的默契,既可以锻炼学生的竞技精神也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品性。
4.在课堂的教学规范中渗透德育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体育课堂是自由的、轻松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体育活动是毫无规则的。几乎所有的体育活动都有着行为规范,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针对这些行为规范要完全遵从,不要妄想别出心裁做出一些花样,尊重体育规则,执行体育规范是确保体育课堂和体育活动顺利开展的有力基础。在课堂规范中渗透德育教育,要求学生做一名遵守课堂纪律的好同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体育锻炼收获更多有价值的知识。
例如,在长跑训练中,有的同学由于怕累怕苦,就会不断找借口逃避长跑训练,显然这样的学习态度是不可取的。为了避免学生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一定要在体育纪律执行上做到绝对严格,仔细核查出勤人数,加强对学生的出勤管理,对于请假的学生要准确核实,确保每一个休息的同学是真正的身体不适,而不是思想意识上出现问题,体育规范和体育课堂纪律能够锻炼学生的毅力,鼓励学生在面对困难时,不用想办法退缩,而是要迎难而上,挑战自我。
5.倡导身心全面发展,增强健康意识教育
初中体育教师要能够在授课过程中有效的将终身体育的意识传达给学生,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要能够通过日常课堂上的体育锻炼,有效的释放自己繁重的学习压力,从而使自己能够时刻保持轻松、愉悦的学习心情,同时保证自己也有着充足的学习动力和精力去完成体育知识以及其余学科知识的吸收掌握。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体育故事,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伟大前辈们都从来没有放弃过体育锻炼,伟大领袖毛主席七十二岁高领还曾横渡长江,八十三岁的钟南山院士每天都还要快走二十分钟,七十二岁老人徐玉坤经过十余年骑行,足迹几乎踏遍全国所有省份和四大洲二十五个国家。这并不是无稽之谈,经科学研究表明,同年龄参加锻炼的人在智力、体力、精力等方面都明显优于未参加体育锻炼的人。
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应明确意识到自身的教学目标,除了要教授给学生基本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外,还应根据体育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渗透各种德育思想,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同时,也有意识地渗透德育思想,磨练学生的意志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