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黎族与台湾原住民乐器之比较研究(上)
2020-03-04周菁葆
文/周菁葆
一、口簧之比较
(一)口簧之历史称谓
中国早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就已有竹簧存在。先秦史籍《世本》载:“女蜗作簧”,古代竹簧乐器尔“簧”;《礼记》“仲夏知之月……命乐师……调竿、笙、簧”;东汉刘熙《释名》中有“簧,横也,于管毅横施于中也;以竹铁作,于口横鼓之”。明清以来,竹簧以口琴名称见于史册,例如清代曹树翘《漠南杂志》记载:“婚配不用媒约,男吹笙,女弹口琴,唱和相调悦而野合,归语父母,始用媒约,迎复以归”。“口簧琴是大陆少数民族流行和使用最广的乐器之一。学者们根据乐器的演奏姿态以及形状而称为口弦与习琴。但由于各民族语言的不同,名称上就各白相称;例如:云南省境内哈尼族就有“拉击”“马嘎”两个不同的称呼,同样居住在云南省的景颇族则称“包”,拉枯族称“阿踏”(图1)。
图1 黎族长者吹奏口簧琴
台湾原住民之一的阿美族称单簧琴为“tabutebu”,赛夏族称双口簧琴为“toborima”,四口簧琴为“labu”等等。对台湾原住民口簧琴,历史文献中称“合琴”或“嘴琴”,例如明朝陈弟《东番记》记述:“娶则视了女可室者,遣人遗玛瑙珠双,女了不受则已;受,夜造其家,不呼门,弹口琴挑之。口琴薄铁所制,啮而鼓之,铮铮有声;女闻,纳宿,未明径去,不见女父母,白是宵来晨去必以星,累岁月不改铭”。又如日本学者大形太郎记述云:嘴琴长十米厘,宽一、二粳,用竹片做成,削薄竹片内面,挖空中央成细长孔,盯铜制常瓣于孔右端,竹片两端系以绳,左手持竹片一端,竹片的凸面向里,至于唇边,右手轻扯细绳,遂有幽雅似琵琶之声发出,又因口腔呼吸可使音律变化,依吹者所喜好而得诸种音调;这种乐器可增加谈话与歌唱时愉快的情绪。各族皆有之(图2)。
图2 台湾布农人的口簧琴
“簧”和弹奏法为考虑对象,而今日所称口琴、口弦等各名称,在明清两代才始而用之,但口簧琴流传的地域不同,形制与演奏相异,口簧琴的称谓亦有多称;因此笔者根据乐器的发声体“簧”、竹簧片、金属簧片的形制以及依赖口腔作为音箱,再通过手指弹奏和穿细绳拉奏的两种方法,统而将之简称为“口簧琴”和“绳口簧琴”两种。
(二)黎族的口簧琴
海南黎族语称:“虽劳、圆哈、屯卡”。是黎族的传统乐器之一。清代张广长著《黎岐纪闻》:在男女未婚者,每于春夏之交,齐集旷野间,男弹嘴琴,女弄鼻箫,……;可见清代以来即有鼻箫之称。鼻箫用白竹制成,由于天然生长的竹管粗细不一,只能取竹长的基本标准;箫长约60公分,直径约1.8公分,竹管头尾保留竹节,然后在节上钻出直径约0.8公分的吹孔及出气孔,完成后,在吹孔下方和出气孔的上方各开一指孔,吹孔下方的指孔孔距较长,约为 12.8公分,出气孔上方的指孔孔距约为9.1公分,指孔直径约为0.8公分。最后把竹管内节打通。它与台湾原住民鼻笛相比较,体长、音量大,横吹不易发音,需要较长时间的练习方能掌握。而台湾原住民鼻笛为竖吹,双鼻笛可同时出气,所以容易发音。制作时,多用一节竹材制成,首与尾圆径相差无几,尾端面孔为出气孔,不作指孔用,吹口的传统制作也多用节面中央开小孔(图3)。
图3 黎族青年演奏口簧琴
人类学家刘咸在1934年发表的《海南黎人口琴之研究》论文中,对黎族三种口簧琴的形制与奏法作了详细描述,以下引述其中部分内容:
1.第一号口琴。本口琴为单一竹片制成,长89毫米,琴身分为三部分,即头部、杆部、尖端部。头部为半球形,长7毫。杆部为琴身最重要部份,机关所在,长52毫,在与头部相接之一端,约三分之二长度处,稍薄之,再将杆部作直形三等分,线缝两条,此二线缝之与尖端部相接处,则沟通之,如此形成一可以白由振动之U形活舌,藏于边框之内,框与舌之上部均轻薄,用拇指弹动琴之尖端部,即可作有弹性之弯曲,发出“嗡嗡”之声,其次活舌之较厚一端,即可白由活动一端,由侧面视之为双凹形,如口状,如此吹奏时空气与活舌相撞而发声,因有徐、疾、抑、扬,逐可弹成各种音调。琴之下部,即尖端部,为匾球形,尖端甚锐长,34毫米。此琴可奏出微弱清娓之音调。
2.第二号口琴,琴身全长130毫,舌于内,长49毫,尖端部长而且重,长71毫,宽7毫,头部为半球形,长11毫,杆部直形,藏活故此琴头头轻脚重。更有一点可注意者,此琴之活舌,反较第一号琴为短,仅长49毫,此外再将杆部与尖端部相比较,则杆部甚短,而在第一号琴之杆部则较尖端部长儿及二倍。不宁惟是,此琴与第一号琴之另一大异点,为其尖端部剖成一不均等之裂缝,分尖端为不相等称之两部未悬有任何线带,以为奏弹之用,此在亲人即密家儿之琴上则有之。此琴活舌之下端,从横切面观之,为三角形,三角形之左边有一浅槽,右边为一平面(全琴横截解剖见附图)。除此特点之外,琴之背面在头部与杆部中央处有两小方块,刻有横纹及斜纹,其余仍存竹皮光面,此琴所发之音甚为柔亮。
3.第三号口琴,此琴本身为铜片制成,尖端部则为竹制,全长108毫,主要部分为极好之青铜片制成,弹性甚大,中藏线状活舌,舌之下端细长尖锐,长61毫,舌之外框白上而下粗细均等。铜片之下端,则插入竹制尖端部之义口内,再用细线紧缠之,约长22毫,尖端部最末端尚余14毫,未用线缠。此琴因系铜制,活舌之震动度极大,故吹奏时所发出之音,更觉清娓可听,黎人之擅弹者,可弹出甚多之音调,非竹制者所可比拟。此琴除本身之外,尚有一盛琴之竹盒,长144毫,系由竹片二枚合置而成,一底一盖,底面深成浅槽,为储琴之用,盖面则为一削光之竹片,厚的底片三分之一,盒依琴之形式而制订,前端宽后端狭,在较狭之一端,盖与底上均穿有一小孔用绳现拴之,一方面可为拴紧盖底之用,又可将绳紧于颈项,或衣衫钮扣之上,使于携带。另有篾结之黑色圆箍两个,套在盒身之上,前者较大,后者较小,闭盒时俱向前紧之,开时则向后松之,极为便利,黎人亦可谓巧思矣。惟盒之二面均无花纹。以上是黎族口簧琴形制部分,演奏方法与其它民族之口簧琴的拇指弹琴头相似。
(三)用途与场合
历史悠远的口簧琴与绳口簧琴,在各族文化生活中具有相当突出的娱乐功能,长期以来人们利用它来表达情感,作为少数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乐器。受社会生活方式、自然地理环境等不尽相同的因素之影响,各民族在乐器的使用特点与场合上就形成相同与相异的特征,故欲研究口簧琴,则必然要连系有关各族口簧琴和绳口簧琴的使用特点与表演场合。以黎族有关口簧琴、绳口簧琴的使用情形与演奏场合为据,大致有下述几种主要用途:1.男女青年用它来表达爱情;2.作为爱情的信物送给心爱之人;3.用弹唱表达人们从播种耕耘到收获的辛劳过程;4.为歌舞伴奏。在黎族弹奏的场合较为特殊,用于寮房之内,以类似语言而代替耳语。
以上所论可知,海南黎族基本仍保留了清代以来的口簧琴用途,场合之古朴风貌。它与台湾原住民绳口簧琴相比较,是由于受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南岛语言影响,亦有许多异同现象。根据台湾民族音乐学家吕炳川先生的《台湾土著乐器》所述,其中就用途与场合的部分描述,可归纳为相同、相似和相异三个主要部分:
相同部份:1.台湾原住民族使用最多的是男女求爱部分,2.男女老少用于娱乐,3.祭典聚会场合4.体闲饮酒时。
相似部分:1.绳口簧的声音代替语言表达情意,2.朋友造访时用来表达喜悦之心情,3.两个绳口簧琴合奏,4.与其它乐器合奏或伴奏。
相异部分:1.作砍头之信号;2.猎首后一人奏琴指挥群舞(台湾泰雅族);3.猎首由有功劳的青年所使用;4.男女老少一边奏琴一边跳舞。高山族之绳口簧琴通常不分男女老幼、室内室外、白天晚上均可演奏(除服丧或丧事之外)(图4)。
图4 台湾邹人的口簧琴
综合这些台湾原住民绳口簧琴的运用情形,与今日使用情况相比较,大体上均保持了传统的方式。由于日据时代开始禁止猎首行为,相异部分前三点均消失贻尽。关于原住民绳口簧琴的传统使用情形,在清朝和日据时代就已有许多记载,例如清朝郁永河《裨海纪游》文中写道“婚姻无媒约,女已长,父母使居别室中,少年求偶者皆来,吹鼻笛,弹口琴,得了女和之,即入与乱,乱毕白去;久之,女择所爱者乃与挽手。”以上描述了乐器作为求偶之表现用具。另有清黄淑敬《台海使样录》文中则曰“各蕃结婚,不问叔伯之了,各相配合……男女于山间弹嘴琴,歌唱相和,意投则野合,各以佩物相贻;归告父母、土官,另期具泵酒会土官、亲戚,赘入妇家”。除以上绳口簧琴作为求偶之用外,还有使用于舞蹈伴奏之文献记载;日本学者伊能嘉矩《台湾踏查日记》中描述,一位女了演奏绳口簧琴时的舞蹈与演奏实情之记述:“今天也有maivarai社蕃女来上坪换蕃所,她带着一个嘴琴,在我的面前示范:用手一拉就发出“拼”的声音,右手指着一个人,再拉一下,指着一条红色毛线;再拉一下,指着白己的头;再拉一下,用食指指着上面;再拉一下,用手打白己的胸部;再拉一下,仲手。也还描述说:“台湾各蕃族中都流行吹弹口琴无论男女都会。”(图5)
图5 台湾泰雅人的口簧琴
削空竹片中央成一细长孔,于孔内钊一以铜制扁针为舌,竹片两端以绳系之,一手持琴一端,另手扯动它端细绳,频频不已;将琴至于唇问,口腔呵动空气,遂有轻微之声发出。此种乐器之进步的形式有二舌及三舌的,各舌振动时,因厚薄广狭而发生高低不同的音调;口形的变化亦可以使音调发生变化。”(图6)
从以上文献的描述,可见台湾原住民绳口簧琴与大陆口簧琴亦具有彼此相近似之传统历史。虽然居住环境与语言不同,但是乐器的表演方式、表现方法以及文化生活中乐器的使用场合,却有许多相似和相同的特征,这与大白然提供的物质条件、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有很大关联性,以及历史中受文化传播交流之影响是分不开的。
图6 台湾太鲁阁人的口簧琴
各族相互间影响和传播通路,如布农族、邹族、邵族、泰雅族都居住在南投山区和埔里、日月潭一带,其传统文化也大都相似。受文化传播影响,绳口簧琴的普遍使用,即体现出其中之道理。至于台湾原住民音乐与大陆南方诸族音乐相连系,从明、清两代在台湾的统治,即可了解各族音乐文化在台湾地区的渗透与广泛影响。
(待 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