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渐进式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2020-03-04吴红举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渐进式偏瘫康复训练

吴红举

脑卒中是由于脑血流循环障碍引起的急性缺血或出血性脑病,可致严重的神经功能受损,多数患者会遗留有运动功能、言语、吞咽、认知情绪及行为障碍[1-2]。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及治疗可有效减轻或降低残疾程度[3],加速康复进程,节约医疗资源。研究显示[4],脑的可塑性和脑功能重组理论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基础,反复的肢体运动训练可促进神经环路的再生重组,加强突触间的联系。渐进式康复训练是指在康复训练过程中,不断调整训练强度、次数及内容,提高机体的生理适应能力,达到促进功能恢复的效果。基于此,本研究探讨渐进式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脑卒中偏瘫诊断标准,具备神经功能缺失、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病情稳定,无明显认知与记忆障碍;首次患有脑卒中且以偏瘫为主要症状;发病后未接受其他中西医康复治疗;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依从性较好。排除标准:合并有严重感染、失语及认知障碍;接受过中西医康复治疗;经脑外伤、脑肿瘤及脑炎等疾病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者。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执行。采用整群抽样法,将本组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106例,女94例;年龄53~82岁,平均(69.51±8.39)岁;偏瘫部位:左侧86例,右侧97例,两侧17例。观察组中男109例,女91例;年龄55~83岁,平均(70.25±8.01)岁;偏瘫部位:左侧89例,右侧95例,两侧1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偏瘫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给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康复训练注意事项和内容;指导患者行被动运动、床上运动、坐立、站立及行走等训练;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缓解其不良情绪;饮食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渐进式康复训练干预:每次运动前、中、后记录患者心率、呼吸及血压情况,出现胸闷、气短、眩晕、出冷汗、疲劳、心率过快及训练吃力时,立即停止训练,及时休息并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采用6 min步行试验(6MWT)记录患者主动运动时间,同时记录其下床活动时间、日常活动时间及独立完成步行200 m时间。行走良好者进入下一步骤,行走障碍者延长训练时间。将渐进式康复训练计划制作成表格,发放至每位患者,要求患者家属共同参与,护理人员及时进行训练督促及指导,具体详见表1。

表1 渐进式康复训练计划表

1.3 观察指标 (1)采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5]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肢体功能进行评分比较,该量表包含运动、感觉、平衡、关节活动度及疼痛5个维度,共计33个条目,采取3级评分制,分别计0分(完全不能完成)、1分(部分完成)和2分(全部完成),总分值为0~66分,得分越高则表明运动功能恢复越好。(2)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比较。采用改良版Barthel指数[6]评分,该量表包括进食、洗漱、修饰、穿衣、两便控制、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如厕及交际10个维度,每项维度为0~10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则表明日常生活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FM评分情况 实施渐进式康复训练前后,两组FM评分在组间、不同时间、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FM评分情况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实施渐进式康复训练前后,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在组间、不同时间及组间与不同时间点的交互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比较(分,

3 讨 论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是以大脑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脑血管疾病,机体运动功能性障碍,局部或全身性瘫痪,丧失独立自理能力,多数存在坐-站转移姿势异常,且容易失衡跌倒,增加死亡风险[7]。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在损伤后具有重新组织能力,即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其可塑性理论是脑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重要生物学基础,是指神经系统因大脑受损后恢复和功能适应期而产生的结构与功能变化[8]。为达到神经功能恢复的目的,需进行大量的运动和感觉输入的实践操作,运用患侧肢体不断重复正确的运动模式,以此来扩大或优化支配该肢体运动的皮质区域[9],从而建立正常的运动程序并增加神经传递有效率。有效的康复训练可通过对患者进行评估,确定康复训练动作,以此对神经末梢及肌肉产生刺激,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10]。

渐进式康复训练是根据患者自身耐受程度及不同时期的机体恢复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训练内容[11],以增强神经突出传导联系,促进神经系统的重组或恢复,达到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效果[12]。渐进式康复训练可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减轻肢体肿胀程度,增强肌力,避免患肢周围组织黏连,预防静脉血栓、肌肉萎缩、压疮及关节僵硬等不良情况的发生[13]。与常规护理相比,更具有及时性和连续性,不仅能提升患者认知水平和舒适度,而且能显著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康复进程[14]。通过逐渐增强训练频次、强度及内容,促进肌肉纤维的合成和修复,不易使患者受到运动性损伤,被认为改善机体力量与耐力的最佳训练方式[15]。评估、监测、观察和记录不同时期机体运动状况及症状变化,及时给予针对性调整,以促进神经系统重组和功能恢复的目的。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FM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渐进式康复训练干预措施,可改善患者神经系统功能,减轻虚弱感,提升肌肉力量及关节活动度,患者能够清晰认识到患肢能够承受的负荷,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康复训练信心,改善其肢体功能性障碍,加快疾病康复进程。

猜你喜欢

渐进式偏瘫康复训练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渐进式”改革的困境与对策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基本收入的理论构想与渐进式实现路径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