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圆雕技法在寿山石人物雕刻中的运用

2020-03-04朱臻梓

名家名作 2020年12期
关键词:寿山寿山石雕刻

朱臻梓

《戈壁倩影》

对于寿山石雕来说,圆雕属于一种较为传统的雕刻技法,其又称为立体雕,欣赏者可从多个角度对物体进行全方位的观赏。相关资料记载,我国从南北朝时期就开始运用圆雕技法对寿山石进行雕刻,到了清朝初期,寿山石雕达到了鼎盛时期,这一时间段内还是以圆雕雕刻作为主要的寿山石人物雕刻技法。所以,应用圆雕技法对寿山石的人物进行雕刻是较为成熟的技艺,更是其他雕刻技法的基础。因此,分析圆雕技法在寿山石人物中雕刻的运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圆雕技法的艺术性分析

圆雕是一种非压缩的、能够从多角度以及多方位进行观赏的三维立体雕塑技法。在应用圆雕技法进行寿山石人物雕刻时,创作者需要从寿山石的多个部位以及角度进行全方位的雕刻,所以运用圆雕技法雕刻的寿山石人物作品的神态都十分生动、明朗。

早期的圆雕作品大多都是以独立的个体呈现的,但是对于圆雕技法来说,并不太适用于自然场景的表现,而是多用于细致微妙的人物刻画[1]。例如,对衣物飘带的雕刻,可用于展现风的力度,表情或者姿态的雕刻则能体现出人物的神情。所以,圆雕技法多适用于寿山石的人物雕刻。

随着寿山石雕刻技法的不断成熟与发展,圆雕技法在原来的基础上逐渐与其他的雕刻技法相结合,如链雕或者镂雕等;表现的内容也逐渐从独立的个体发展成为以动物和山水等为主题的大型群雕,从而使圆雕的雕刻技法和创作题材更加丰富,表现手法更加多元化。

二、圆雕技法在寿山石人物雕刻中的运用

对于寿山石雕刻来说,圆雕雕刻技法是最为基础的技艺,也是寿山石雕价值体现的重要途径,从圆雕技法的艺术性分析来看,圆雕技法最适合寿山石人物的雕刻。

寿山石主要具备单体雕刻的优势,不同石料的颜色、形状等都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也为创作者留下了丰富的创作空间,但同时也造就了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因材施艺以及相石取巧是寿山石雕人物雕刻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人物造型处理

创作者首先要根据寿山石的具体形状以及色彩分布,分析出一个最佳的表现面;然后根据主要的表现面确定创作的雕刻主题和内容,创作题材和内容需要根据创作者的雕刻技法以及喜好进行确定,然后逐一进行草图的勾画设计,充分发挥出雕刻者的思维创作能力;在进行雕刻之前,创作者首先要预想最终雕刻成品的模样,做到胸有成竹。对作品进行构思时,需要对作品进行反复的推敲和思考,一般雕刻人物选色以人物的脸部纯洁为佳,接着安排头部、身体、手脚等布局,因材施艺进行创作。在雕刻过程中可根据寿山石的具体特征进行轻微的改动[2],同时也不能忽略细节上的处理,当雕刻的内容不够生动活泼时,仅仅依靠精细的雕刻体现不出作品的价值,因此还要有效地运用艺术表现手法。例如,穿插运用点、线、面或者是对色块的大小进行合理的应用以及有效地比较人物、衣物和肤色之间的质感等,使最终创作出来的作品更具有艺术韵味和节奏感,作品的底座部位也应当和作品相呼应,对主题进行有效的弥补和衬托,从而达到协调统一的目的。例如,作品《戈壁倩影》巧用焓红石的石皮刻画少女的面纱,少女只露出多情的双眸。沙漠戈壁中驼铃阵阵,远方美丽少女等待着爱人的归来,可以说对人物的刻画达到了极致。

(二)巧色处理

巧色也被称为俏色,针对寿山石雕的人物雕刻来说,巧色是圆雕技法的精髓所在,寿山石原本就具有色泽丰富的特征,因此雕刻者有较为广阔的创作和想象空间。在进行人物雕刻时,应注重巧色的利用,如应将寿山石原本所具备的各种颜色运用到创作主题的合适部位中,使寿山石所具备的杂色特征变得更具动感,从而发挥出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作品《花儿与少女》取材于寿山芙蓉石,石质细腻油润。该作品采用人物圆雕技法,因石色施艺,巧妙雕琢。石材主要部分分红、白两色,红色部分雕刻成一朵娇艳欲滴的牡丹花,白色部分凝结滋润,就如女孩柔嫩的肌肤,雕刻成含羞多情的少女,增添了巧夺天工的艺术神韵,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并令人眼前一亮,提升了作品的整体艺术价值[3]。对于寿山石俏色技法处理来说,通常将寿山石当中的红色部分构思为人物的头部,用以表达红运当头的寓意;将黑色处理成蝙蝠,以增加人物的情趣和动感,也有将俏色处理成仙桃、寿桃和童子等,从而进一步凸显出创作的主题。

(三)线条处理

在进行人物雕刻时,人物身体的各个部分都必须按照合理的比例进行设计,在线条上应该更加简明流畅,部分存在瑕疵的石料可运用线条进行处理,这也是掩饰瑕疵和裂痕的最好方法。在处理人物衣纹时,多使用阴刻钩线来表现衣服的褶纹,寥寥几刀将衣物飘动的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在雕刻中有效地融入创作意境

利用圆雕技法进行寿山石人物雕刻时,不能仅仅局限于人物形象的真实还原,还应当对人物的面部表情进行更加细致的刻画,从而凸显出人物的生动形象,有效地在雕刻中融入绝佳的意境,从而展现出作品的艺术韵味。

另外,在运用圆雕技法进行雕刻时,总的原则是“依石造型”,将传统的雕刻理念作为准则之一。大多数的创作者在进行雕刻之前会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对石头的形态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构思出更加成熟的主题和内容,更加有效地借助寿山石的天然形态、色彩、纹理分布对最终的人物姿态雕刻进行确定,最大程度上降低雕刻过程中的材料损耗,保持雕刻人物作品所特有的艺术价值美感[4]。从整体上看,运用圆雕技法进行人物雕刻时,能够有效考验雕刻者的技法功底和艺术水平。

综上所述,雕刻者在应用圆雕技法对寿山石进行人物雕刻时,不仅对原石的要求较高,还充分考验了雕刻者的艺术水平和技法功底。在进行雕刻时,雕刻者应当对寿山石的天然形态以及色彩分布等特征进行充分的分析,从而构思出更加符合原石形态的作品,巧妙利用巧色处理以及线条处理对作品进行精细化的雕刻,并在雕刻中有效地融入创作意境,使雕刻的人物更加生动形象。如今寿山石日渐稀少,这就需要雕刻者用更加审慎的态度对待原石,要在继承传统圆雕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创新,与时俱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圆雕风格,从而创作出更具艺术价值的作品。

《花儿与少女》

猜你喜欢

寿山寿山石雕刻
寿山石雕刻的艺术性研究
不灭的初心(节选)
刘爱珠 情注寿山石雕
廖德良的寿山石缘
雕刻树叶
雕刻时光
赵寿山三次进谏杨虎城
寿山石 文化支撑市场
雕刻时光
兽医也能做“御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