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文解字》“㫃”部字研究

2020-03-04郭香溢

海外文摘·艺术 2020年14期
关键词:王逸说文解字正文

郭香溢

(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陕西西安 710128)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东汉许慎所著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研究字义、字形、字音的字书。共收录“㫃”部字正文23 个,重文5 个,无新附字。自《说文》问世以来,相关研究成果颇丰,涉及《说文》的各个方面。整理文献发现,研究《说文》㫃部字的文章并不多,故写此篇文章,以飨读者。

1 相关文献及许慎对“㫃”字研究

历史上相关文献对“㫃”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观点认为“㫃”是“旌旗之游,㫃蹇之皃”,该观点出自饶炯《部首订》[1]:“形容旌旗之游,其形飘扬翩翻无定貌也。左从屮,借其形为旌旗;右象其游,而曲之歧之,以明其事为㫃蹇”,“㫃蹇”意为飘舞之意。饶炯认为“㫃”形容的是旌旗的飘带,(像)旌旗随风飘扬,翩然翻飞没有固定形状的样子,字的左边由屮字会意,借屮的形状表示旌旗,字的右边像飘带,曲折起伏来表明这个字的意思是飘舞之意。第二种观点认为“㫃”相当于“垂”,出自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2]:“旁垂者象游,从入,飘扬如一出一入然”,意思是“㫃”两旁垂下的东西是飘带的形状,由入字会意,就像飘带飘扬时一出一入的样子。第三种是钮树玉《校录》[3]中的观点:“宋本及初印本作,与正文(指字头)不异……不应重出。”其大意为:宋本及初印本都写作,这和《说文解字》正文的字头没有差别,故不应有这个重文。第四是徐灏的观点: 认为“及”字是“㫃”右边的飘带。

《说文》认为:“㫃,旌旗之游,㫃蹇之皃。从屮,曲而下,垂㫃相出入也。读若偃。古人名㫃,字子游。凡㫃人之属皆从㫃。”其大意为“㫃,旌旗的飘带,随风飘舞的样子。从屮,弯曲而下,(表示旗杆);(右边)下垂的飘带,(像随风)一出一入。音读像“偃”字。古人名叫㫃,字(子)游。大凡㫃的部属都从㫃。㫃,古文㫃字,象(旌旗飞扬之)形,及像旌旗的飘带[4]。

2 段玉裁对“㫃”字的研究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对“㫃”字说明如下。

第一,将“旌旗之游,㫃蹇之皃”注释为:旌旗者、旗之通偁。旌有羽者。其未有羽者,各举其一该九旗也。王逸《九歌注》[5]云:“偃蹇,舞皃。”《大人赋》[6]说旌旗曰:“掉拮挢以偃蹇。”张揖曰:“偃蹇、高皃”。段玉裁的大意为:旌旗,是旗帜的通称。旌是有羽毛的旗。至于各类没有羽毛的旗,(如果把它们)每种各举一例的话应该有九种。王逸在《九歌》的注释中说:“偃蹇,是飘舞的样子。《大人赋》将旌旗解释为:树木摇动引起飘带飞扬。”张揖说:“偃蹇,就是高高的样子。”

第二,将“从屮曲而

猜你喜欢

王逸说文解字正文
朱正文书画作品选
“六书”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说文解字》中的反形字分析
体验知识的形成、产生和发展
课题研究成果的提炼与表述
户口本
金龟记
醇厚隽永 洒落天成
——王逸书法艺术
中国雕塑精神的凸现
王逸?王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