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著名巧匠宇文恺
2020-03-03陶诗秀
陶诗秀
在现行的中国古代史教科书中,每当谈及隋朝的科学技术时,往往言必称李春和由他设计建造的赵州安济桥。然而却很少有人提起隋朝另一位著名的能工巧匠——宇文恺。其原因大概是由于李春是“民众的巧匠”,而宇文恺则是“为奉迎淫侈荒唐的隋炀帝而运用巧思”(范文澜语)。如果我们仅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来看,宇文恺在古代建筑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至少可以和李春媲美。
宇文恺(555—612年),字安乐,祖籍朔方(今陕西靖边县),后移居京兆。他父亲宇文贵做过北周的大司马。两个哥哥宇文善和宇文忻是北周和隋代的名将。宇文恺就出身于这样一个以武功传世的贵族家庭。少年时代的宇文恺,不象弓马娴熟的诸位兄长,他的志趣在于潜心经籍,博览广记。但最终使他成名的却是他超群的匠心、纯熟的伎艺。他虽然也做过莱州刺史、将作大匠、工部尚书等显要官职,但却没有留下可以施及后世的绰然建树。使他名垂青史的是他在城市规划、工程建筑、开通河渠、宪章典籍、创兴礼仪等方面的突出贡献。在这一点上,他的成就达到他同时代人的最高水平。
(一)
隋朝以地处关中的长安为都城,关中虽然号称天府之国,但八百里秦川所产的粟帛,却远远满足不了关中衙署军民的需求。因此大量的粮食布帛多仰仗关东和江南地区。但是当时的贡赋转输却极其艰难,经常使关中地区陷入“仓廪尚虚”、屡屡乏食的窘迫境地。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孝曾下诏,征发丁壮由关东向关中运送粮米。当时的漕运路线是由黄河经潼关,再转入渭水,然后斥流西进京师。但渭河沙多流急,乍深乍浅,担任漕运的丁壮叫苦不迭。为畅通水道,保证漕粮贡赋,开皇四年,隋文帝简选能臣,命令当时的太子左庶子宇文恺规划渭水。宇文恺受命以后,督率水工亲临实地,测量水深,勘察河道,设计施工方案。先将渭水引至大兴城,又自大兴城浚开渠道达于潼关。这条人工运河全长三百余里,被名之曰广通渠。是渠开通以后,“诸州调物,每岁河南自潼关,河北自蒲坂,输长安者相属于路,昼夜不绝者数月”(《资治通鉴》卷176),“转运通利,关内赖之”(《隋书·食货志》卷24)。宇文恺凿修广通渠之举,不仅便利漕运,缓解了关中的粮饷供应,而且开了隋代大规模凿通运河的风气。
开皇初年,因长期分裂混战所造成的交通阻塞局面并未从根本上好转,如鲁班故道就被废弃了好长时间。宇文恺也曾指挥民工清淤开路,进行复修,终于使此故道畅通如初。大业年间,他又受命督造长城,防御突厥。宇文恺以上活动,对推动水路交通的发展,巩固新建立的统一王朝,均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
在隋朝,城市建设规模之宏大,设计之精巧,莫过于大兴城和东都。开皇二年,隋文帝君臣认为,旧都长安自西汉营建以来,时经八百余年,不仅制度规模狭小,不应时需,而且水皆鹹卤,不甚宜人。于是议定于旧都长安东南的龙首川处创立新的都城。是年六月,以当时的宰相高颍“领新都大监”,“总大纲”,以经验丰富且有巧思的宇文恺担任营建新都的“副监”。第二年三月,新都告成,名之曰大兴城。在新都的建筑中,虽然名义上由高颎总其大纲,但所有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等技术工作,却都由宇文恺运筹指挥。据近人估计,大兴城旧址面积约七十平方公里,其城分为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个部分。宫城居北,东西五里许,南北三里余。皇城位于宫城之南,并与之毗邻,其内衙署鳞次栉比,雄伟庄严。外部城东西十八里,南十五里。新城街衢井然,宽平规则,并置有都会、利人两市。为保证官民用水,又专门辟开三渠。一是引自浐水的龙首渠,二是引自交水的永安渠,三是引自泬水的清明渠。宋人吕大防曾经说过:隋之新都,虽不能尽循先王之法,但是畦分棋布,街巷皆中绳墨,坊内有墉,每墉有门。朝廷、宫寺、门居、市区,不相参杂,堪称一代之“精制”。如此完备而浩大的城建工程,不朞年而成,足见宇文恺等人的非凡设计建筑才能。
为了加强对关东地区和江南的政治控制,巩固国家的统一;也为了进一步解决“贡赋所均”的经济问题,大业元年(605年)三月,刚剛即位的隋炀帝就下令营建“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隋书·炀帝纪上》卷3)的东京。当时的尚书令杨素被委之为营建东都大监,宇文恺刚担任了营建东都副监。每月从各地征调而来的各类工匠多达二百余万人。如此浩大的工程,复杂的工艺,众多的工匠,如果没有适度的协调指挥、较为合理的设计规划,是不可能在一年之内即告竣工的。东都的总体布局酷似大兴城,城内除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之外,还置有丰都、大同和通远三市。通远市滨临通济渠,周围六里,有二十门可以分别入市。丰都市周围八里,置有十二门,其中设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为满足东都的粮食布帛之需,又于东都周围设置了含嘉、洛口等仓,储积着难以数计的票帛。为东都的兴建,劳动人民担负了沉重的劳役,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但也不能忽视工程主持者宇文恺的重要作用。《隋书·宇文恺传》说:“恺揣帝心在宏侈,于是东都制度穷极壮丽”。东都完工以后,隋炀帝大喜过望,宇文恺由此被拜为工部尚书。
隋代由宇文恺等人参加规度的东、西两京,在当时及对后世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那时国内州县治所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大多参制新京,后来唐代都城的整修和扩建,也是在隋代基础之上进行的。七世纪后期日本都城的建设也仿效唐都长安,不只设计与格局极基相似,甚至连砖瓦纹饰也酷类隋唐。
(三)
在无日不治宫室的隋代,宇文恺先后为隋文帝、隋炀帝推出不少别具匠心的精巧设计,主持了许多殿堂台观的建筑。开皇十二年二月,隋文帝下诏营建仁寿宫,并委任杨素总督其事,杨素又转推正在莱州刺史任上的宇文恺检校将作大将,拜为仁寿宫监,让他具体负责宫室地点的采择、施工建筑的调度。他们夷山堙谷,整平土地,夯土开基,构筑宫室。开皇十五年,仁寿宫落成,位于岐州与普闰县之间,楼台殿阁,宛转相属,错落有致。其规模之宏大壮丽,大出文帝所料,深得独孤皇后的欢心。大业元年,在兴建东都的同时,隋炀帝又责令宇文恺与内史舍人封德彝一起督造显仁宫。施工所需的奇石异木运自大江以南、五岭以北,缀饰园囿的嘉木异草、珍禽奇兽求之于全国。这座位于东都西郊的皇家大花园,周围二百里,它“北至新安,南及飞山,西至渑池”(《隋书·食货志》卷24),规模气势雄冠一时。《资治通鉴》在叙及它的盛况时说:“周二百里;其内为海,周十里;为蓬莱、方丈、瀛洲诸山,高出水百余尺,台观殿阁,罗络山上,向背如神。北有龙鳞渠,萦纡注海内。缘渠作十六院,门皆临渠。”其“堂殿楼观,穷极华丽”。韩偓在《迷楼记》中更称西苑“千门万牖,上下金碧”,“工巧之极,自古无有”。这种巧夺天工的设计与建筑,融山色湖光于一体,是一幅具有诗情画意、美不胜收的风景画卷。它既具有传统建筑工艺中古色古香、气势磅礴的特点,又具有江南水乡泽国园林建筑的风韵;它既是隋炀帝穷奢极欲、滥用民力的写照,也是中国建筑艺术史上屈指可数的瑰宝之一。
宇文恺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家,同时也是一位出手不俗的工艺家。大业三年,宇文恺为隋炀帝设制了巡视边塞、夸示突厥的御用大帐,大帐如同便殿,其内可坐数千人之多。隋炀帝驾次榆林,端坐大帐之内,随行群臣站立两厢,仪仗侍卫分列左右,朝仪威严整肃,使前来参拜的突厥启民可汗和奚、霫、室韦等部落酋长大开眼界,惊叹再三,深为先进的中原文化所折服。他们舞蹈欢呼,争相贡献牛羊驼马,多达数万头。同年八月,炀帝又驾起榆林,继续西巡。为了进一步壮大天子的声威,震慑异族诸酋,他又责成宇文恺创制“行殿”。宇文恺秉承炀帝意旨,依据巡视风俗、转徙流移的特点,设计制造出上可容纳数百名卫士的“观风行殿”。殿下设有轮轴,动止自如,离合方便。出发时可以分解成不同的部分搬运,驻跸时可以临时合并安装成一个便殿。在以帐为室的塞外,宇文恺的“观风行殿”等绝技使“胡人惊以为神,每望御营,十里之外,屈膝稽颡,无敢骑马”。隋炀帝也为此发出“呼韩顿颡至,屠耆接踵来。”“何如汉天子,空上单于台”的感慨。宇文恺炉火纯青的工艺,起到了传播中原先进文化,吸引诸族归心的社会效果。正由于宇文恺长于规矩,精于工艺,所以有隋一代的许多工程设施几乎都与他有缘。隋朝初年,他曾担任过营宗庙副监的职务,专为皇族杨氏建造宗庙。当文献皇后崩逝以后,他又与何稠一起“参典山陵制度”。在大业八年的对高丽战争中,随军效力的宇文恺又担负起在辽水西岸赶制三座浮桥的使命。宇文恺以上活动虽然是在封建帝王好大喜功、滥用民力的前提下进行的,但这并不能磨灭其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光辉。
(四)
宇文恺的成就不仅表现在土木工程建筑方面,他渊博的学识,敏捷的才思也为时人所称道。隋朝是在南北朝长期分裂对峙的基础上建立的统一王朝,当时的封建典章文物、礼仪制度也极其混乱。为此,有隋一代进行了许多勘订和划一的工作。在这些活动中,宇文恺的才学得到更加充分的显现。从隋朝建立直到大业初年的二十四五年间,“百官常服,同于匹庶,皆著黄袍,出入殿省”(《隋书·礼仪志》卷12)。连贵为天子的隋文帝的服饰也大致如此,与臣僚不同的一点是“带加十三环”。服饰冠带的混乱,造成君臣相杂、贵贱不别、朝仪不肃的后果,它影响了皇帝的威严。大业元年,隋炀帝遂令吏部尚书牛弘、工部尚书宇文恺等“宪章古制,创造衣冠”。于是牛弘、宇文恺等参酌《周礼》、《尚书》等典籍,取舍历代王朝之故事,创制出上自天子、下至胥隶的各色衣冠、衮冕、帻带等新的服制。自此以后,“服章皆有等差”,贵贱得以区别。大业三年正月元旦,隋炀帝大陈文物冠服,使来朝的突厥可汗倾慕拜倒。第二天,启民可汗率其僚属上表,请求采用隋朝的新服制。隋炀帝高兴地对宇文恺等人讲:“昔汉制初成,方知天子之贵,今衣冠大备,足致单于解辫。此乃卿等功也”(《隋书·礼仪志》巷12)。宇文恺因此又得到了丰厚的赏赐。
在封建时代,士大夫极重名器,他们将“舆辇之别”视为“所以列等威”的重要制度。隋初,曾以周、齐舆辇不合旧制而废弃不用,要求按“随时而变,代有不同”的原则进行改订。宇文恺等又“审择前朝故事,定其取舍”(《隋书·礼仪志》卷lO),创制出新的舆辇。
在这种规整改革礼仪制度的活动中,关于明堂的议奏更加突出地反映了宇文恺的学识和才思。文帝平陈以后,尽收江南杞梓,规整各种制度,使典章文物粗具规模。但用于宣明政教、举行朝会、祭祀、选士、养老等大典的明堂却未能建立。开皇十三年,隋文帝诏令部分朝臣合议修筑明堂一事。宇文恺很快参照《月令》所载关于明堂的式样和数据,仿造出明堂木样(即模型)。文帝看后,十分赞赏与惊异,立即下令有司在长安南郭内的安业里勘察兴造。后因诸儒对明堂之议各执一词、争论不决而作罢。大业年间,宇文恺又“远寻经传,傍求子史,研究众说”(《隋书·宇文恺传》卷68),务求恢复明堂制度。他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撰成《明堂议表》,上奏朝廷。这篇议表上本神农、三代之典,下察北齐、北周之制,追根溯源,旁征博引,说明明堂的变迁和正误。它涉及到《淮南子》、《尚书》、《礼记》、《周书》、《吕氏春秋》等重要经典近三十部,其内容包括政治、礼仪、阴阳、天文、历法、算术、地理、建筑等多种知识。表明了宇文恺的确是一位博大精深的学问家。议表中还讲,在平陈之后,他对梁、陈明堂的旧址进行了实地考察。目测了观阁的造型,步量了殿基的尺丈,并且随测随记,积累了许多资料。对那些被焚毁的残柱也进行了认真的勘察分析,发现“柱下以樟木为跗,长丈余,阔四尺许,两两相并”。在参酌古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宇文恺再次仿制出“下为方堂,堂有五室,上为园观,观有四门”的明堂木样,并呈献朝廷,当即得到认可。但因辽东之役已兴,建立明堂之事再次被搁置起来。
宇文恺也是一个善于总结经验、积累资料的著名学者。他将自己的一些设计、实践等绘制成图,整理成书,先后撰成《东都图记》二十卷,《明堂图议》二卷,《释疑》一卷。这些著述在唐朝初年还保存完好,流行于世,它曾给唐朝的有关制度和城市建筑业以很大的影响。
宇文恺以其独到的匠心,纯熟的伎艺和渊博的学识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但是他的名字不时地与号称“暴君”的隋炀帝相依出现,因此治史者往往因瑕掩玉。在这方面,《隋书》作者的影响至今还在发挥作用。他们指责宇文恺“起仁寿宫,营建洛邑,要求时幸,穷侈极丽,使文皇失德,炀帝亡身,危乱之源,抑亦此之由。”这一批评对宇文恺说来是不公平的,让他承担“文皇失德,炀帝亡身”的责任是不科學的。其实,我们肯定宇文恺的主要标准不是政治,而是他在科学技术、尤其工程建筑业方面的突出成就。在这一点上,《隋书》的作者也不得不说“宇文恺学业兼该,思理通赡,规矩之妙,参蹤班尔,当时制度,成取则焉。”因此,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宇文恺是一位应该大写特书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