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数学核心素养,突现互助学习模式

2020-03-03潘秀媚

青年生活 2020年4期
关键词:模型思想自主学习核心素养

潘秀媚

摘要:聚焦数学核心素养,不应该只局限于学科性观念,还应该与学习内容建立起联系,同时充分挖掘学生的已知,并以互助学习的模式加以保障。本文阐述了研究人教版新教材四年级上册的“小数的意义”一课时中,如何聚焦“模型思想”这一核心素养,通过导学单、互学单的设计,从传授式的学习向学生自主学习、同伴互助学习模式转变的这一过程。

关键词:核心素养;模型思想;自主学习;互助学习

在大纲时代,小学阶段学生该掌握的数学传统四大能力包括运算能力、推理能力、解决问题和空间想象能力。在2001版课标中,又提出知识、活动经验、应用技能,并将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作为六大核心概念。到了2011年,课标中提出了四基和四能,在六大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十大核心概念,除了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以及符号意识外,将原来的统计观念改为了数据分析观念,并增加了几何直观、运算能力、模型思想和创新思想这四大核心概念。这样的核心素养下,该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互助学习模式,又该如何与教材的知识点内容呼应,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质疑,生生质疑,师生解惑,生生解惑的课堂呢?

“数与代数”的课程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模型思想为核心展开,其中“数的意义”是最基础且重要的部分。“如何围绕课程的核心,先学后导,突现同伴间的互助学习,从而对数与代数的认识更加深刻”是我们教研组一直以来都在研究的问题。在研究“小数的意义”这一课题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对这一类知识教学的思考更加深入全面。

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学为主导

生本课堂中,每个孩子都应该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应该都要有自己独立学习的空间,而同时也是需要同伴互助学习的机会。我们教师需要的就是创设一个每个孩子独立学习的空间,这个过程也是需要我们提供一些材料帮助孩子们学习。其次教师也得给孩子创设同伴互学的环境,在小组活动、汇报、补充讲解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这个时候发挥的就是指导作用,在全班学生困惑时,疑难处解答疑问。由此,我设计了导学单和互学单,为学生自学与互学提供了硬件上的支持。

教学片断:

(出示导学单)学生独立完成导学单上内容,完成后可与同桌讨论。

学生自主思考时,教师巡视。巡视过程中发现学生们都在静悄悄地思考,完成后的同桌交流,比较激烈的,学生能够自我反思,加以改正。

学生汇报,全班同学互相补充。

随生板书:

教师指导:像这样小数点后面有一位數的小数就叫作一位小数;将左边右边单位同时去掉,仍然相等。

而在几次互相补充后,学生自主得出了: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小组活动:选择(一)或(二)材料研究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通过小结,得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揭示了小数的意义。

反思:这样的设计下,这样的课堂中,绝大部分时间给了学生,不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小组活动,都是在进行着主动的学习。而这个过程中,作为教师不停地在思考。独立学习时,无比安静的环境,说明每个孩子或多或少都在进行着思考,要知道,数学这样严谨的学科,的确是需要这种静悄悄的思考,也正是安静下来才能更好地进行思考,考虑得才能更加全面。而后的同桌讨论,小组互学,全班交流时,教室里想起了各式各样的声音,这样的声音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而我们教师也不是完全没有作用,当学生们遇到0.1,0.3,0.8这样的小数无法归纳出时,教师当指导时,就该果断出手,指导学生知道这样小数点后面只有一位的小数叫做一位小数。当学生要将三句话总结成一句话,归纳不全面时,教师果断出手,一个……的引入,包含了分母是10000,100000,甚至更多的分数。

总结这样一节课,这是理解性很强的一节课,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早已有所了解,但是往往处于那种能明白,能做得出,就是说不出道不明的那种局面。如何做到既打破这种局面,又充分挖掘学生的已知,我们教研组经过教材的分析,学情的分析以及核心素养的学习,在其中找到一个关键性的词语,“模型思想”。分析整节课的内容,学生最难以描述的就是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最难说清的是小数的意义。如果能通过导学,将一位小数做透,做清楚明白,学生显然就能将此作为模型,通过小组内的互学,去研究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甚至更多。有了这样的思路,我们便将这节课聚焦在了“模型思想”这个核心素养上,通过导学单的设计,1米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1份,3份,8份等不同情况,将原本只停留在图中的一些数字,用文字的形式表述出来,通过完成“把1米平均分成10份,3份就是3分米,用分数( )米表示,也可以用小数      米表示”这样的填空,学生能将自己心中明白的,原来说不清的,用这样的文字加以阐述。以及学生在汇报时,将这句话完完整整地念了一次,也就是强化了学生讲清楚道明白的能力。而在互学中,不再局限于米尺这教材中的材料。其实关于小数,学生在三年级接触时主要是建立在单位换算之间,于是这里充分挖掘学生的已知,设计了两份学习资料,分别是关于两位小数与三位小数的,有单纯的单位间的换算,包括元角分,米分米毫米,克与千克,也有关于图形的。素材一丰富,学生对小数的认识也就会更全面。再让小组任意选择自己擅长或喜欢的资料,进行作答。既与之前的学习有所关联,又考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两类资料的同时不同组的研究学习,节省了课堂时间,提升了学习效率。又因为一位小数模型的牢固建立,小组不论选择哪种材料,都能较为顺利地进行作答,也能顺利地得出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上完课后,仿佛一切结束。但思考却不能停下,这样一节课带给授课者的启发与冲击是很大的,单纯地聚焦了“模型思想”,会给本节课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帮助,说明数学核心素养在我们数学学习中的应用之深。而今后的每节课,都应该聚焦核心素养,认真挖掘教材与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互助学习的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1-7.

[2]徐艳. 论文在磨课中成长——一年级《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磨课经历[J]. 小学教学研究, 45-47

[3]王永春. 小学生数学素养与数学思想方法[Z]. 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永春,2014.

猜你喜欢

模型思想自主学习核心素养
明暗交织话建模
关于“图形与几何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探数学模型思想的构建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