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问题反思与对策探究
2020-03-03林燕博
摘要: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放下语文课本,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就应放在怎样切实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上。作文水平的高低是学生语文学科素养能力的体现,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立足课堂,高度重视作文的教学工作,使作文教学卓有成效,本文将会从作文教学的问题反思入手,探究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反思 对策
引言
教师应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措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加学生的阅读量,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最后优化批改的方式,提高写作指导效率。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反思
(一)学生生活单一,缺少写作创意素材
批阅学生的作文,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作文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写作素材太少。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轨迹,导致学生在写作时总是围绕陈旧的几个题材,不论什么题目,学生们都会重复老套的叙事,使文章缺乏新意,同时也会降低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素材的兴趣。再加上整个初中阶段学科多,学习任务重,学生平时也没有时间阅读课外著作,缺乏通过阅读的方式积累优质素材,使得写作的文章空洞,没有创意,反反复复都是雷同的叙事。
(二)教学理念陈旧,教学远离学生兴趣
现阶段语文写作教学理念陈旧,教学远离学生兴趣,仍旧存在着难教和难学的情况。大部分教师将自己的观点强行的灌输给学生,或者在课堂中直接论述理论的内容和技巧,这样的写作课堂充满了枯燥无味,这两类情况都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教师的观点或者是否接受得了理论教学[1],导致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作文自然也就写得索然无味。
(三)作文分数受挫,写作疲于应付字数
作文以分数的形式呈现,大多数学生作文得分不高,或经过一段时间用心写作,也很难在考试中提高分数,于是很多学生从小学起就对语文写作产生了负面应付的情绪,学生一听到要写作文,普遍的心理就是写够字数,只要能交上就行,流水账式的作文是同学们应付字数的通病。教师在对学生的作文指导和评价体系单一地依靠分数,缺少激励学生写作的有效措施,导致恶性循环,学生疲于应付,增添教师作文教学的实际困难。
二、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一)善于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写作教学中对于学生想象力的激发是必不可少的。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能够对写作产生兴趣,作文实际上就是将内心的想法,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将自己的想法大胆表达出来。让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把想象融入到写作,使学生的作品更加的新颖[2]。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阅读题材新颖的优秀范文,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写作兴趣,激发写作激情。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多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想象,积累写作素材。
(二)鼓励阅读,加强阅读写作结合
阅读是积累素材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从而启发学生的写作思维,使阅读成为写作的素材、写作的源泉。首先,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阅读的良好习惯。比如开展读书活动,逐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的习惯。其次,教师要指引学生选取合适自己积累阅读的书籍。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在阅读中多积累常思考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提高作文积累。鼓励学生摘抄美词美句,引导学生写作读书笔记等。这不仅积累了素材,还可以巩固阅读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写作能力。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学生把阅读的积累日常化,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三)优化批改,提高作文指导效率
任何一篇优秀的作文对于初中生而言都是多次修改的结晶,每一次课堂作文都需要教师进行指导修改,学生通过不断地完善,才能成为优秀的作文成篇。教师应当采取多种作文批改方式,提高作文教学的积极效果[3]。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按座位分成四人小组,组内每个人朗读自己的作文,相互学习。然后,组内学生立即点评,表扬写作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并对彼此的作文提出修改意见。最后,每个同学静心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綜上所述,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作文方面的鉴赏分析的能力,更能从身边的同学身上学习到好的作文写作技巧。教师抓住教学时机,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全面总结和最终评价,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初中语文教学重视作文的教学工作,使作文教学卓有成效,教师必须合理设计写作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创新的教学理念与多种多样的训练模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学生写出优秀的作文。
参考文献
[1]李玉英.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施策略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9(15)
[2]张秀平.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学周刊.2019(08)
[3]霍泉水.探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及解决途径[J].好家长.2018(97).
山东省青岛第五十三中学 林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