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技工学校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策略探讨
2020-03-03柯益智
柯益智
摘 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传统的技工学校德育教育水平已经不能够再适应新时期的德育教育需求,如果班主任德育能力未能够得到提升,将会给学生今后的发展造成影响。文中简要论述了提升班主任德育能力的目的,从不同的方面分析了影响技工学校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的原因,并给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略,以供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新时期 技工学校班主任 德育能力 提升策略
Discussion on the Strategies of Improving the Moral Education Ability of Class Teachers in Technical School
Ke Yizhi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quality education, the traditional technical school moral education level can no longer meet the needs of mor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If the moral education ability of the class teacher cannot be improved, it will affec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e article briefly discusses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moral education ability of class teachers, analyzes the reasons that affec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moral education ability of class teachers in technical schools from different aspects, and gives some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the reference for the front-line educators.
Key words:new era, class teacher of technical school, moral education ability, improvement strategy
1 引言
技工学校作为输出各行业的实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基地,为了能够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水平和综合素养,更好地适应今后在工作岗位上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德育工作就成为一项基础且重要的任务。在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下,各个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变得更加严格,除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实力,还需要有良好的德育素养,这也给新时期技工学校班主任教师德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许多技工学校班主任教师有尝试过一些新的方式方法来提高自身的德育教育能力,但是实际收到的成效并不理想。那么要如何在新时期的背景下提高技工学校班主任教师的德育能力,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2 提升班主任德育能力的目的
2.1 有利于人才培养和精神文明建设
与普通中学的学生相比,技工学校培养出的学生是以直接的方式完成职业培训,因此中等职业的班主任除了要抓好学生的专业能力之外,还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这样才能为学生确立正确的德育思维,避够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此外,提高班主任德育教育能力可以更好地落实我党“以德治国”的政治理念,在优化、整合现有法制与德育教学内容的同时,全面强化学生的德育意识,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国家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需要。
2.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对于处在技工学校的学生而言,他们处在人生发展重要的转型期。他们在毕业之后往往会直接进入到工作岗位上,因此班主任教师的德育教育水平对于他们今后的就业与生存是十分重要的。德育教育工作的落实,可以先从自我认知能力的提升进行着手,让学生具有理性的思维和辨别是非的能力,用客观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而要想在有限的学时内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塑造出良好的品行和德育思维,就需要有班主任教师作为引导,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些针对性强的策略,为学生培养自我认知能力,确立坚定的道德意志,这对于学生融入社会大环境和今后的成长是极为有利的。
3 影响技工学校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的原因
从当前技工学校班主任德育能力的近况可以了解到,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提升存在着一些阻碍。首先是约束力不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最为重要的就是为学生提供榜样的力量,班主任既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伙伴,也是学生在生活中的知心朋友,如果班主任教师的自我约束力不足,就会给学生的言行和思想造成负面影响,导致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下降;其次,对于学生的了解程度不够。由于成长环境和观念等原因,新时期的学生群体有着明显的个性化特点,因此教师在落实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语言和思想引导,并且采取一些科学、合理的方式深入到学生群体中了解学生,关爱学生的学习与成长;第三,网络信息环境。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给人们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便利,网络平台的信息量激增,正、负面信息混杂。由于学生处在成长的重要阶段,对于各种负面、消极的信息无法有正确的理解与判断力,因此教师要采取一些针对性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信息识别和认知能力。
4 技工学校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的有效方略
4.1 培養班主任榜样意识
众所周知,班主任教师是否可以为学生提供榜样的力量,最为重要的就是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技工学校的育人目标是为国家与社会培育出更多实践能力强、德育水平高的应用型人才。为了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目标,班主任教师要先从自身开始做起。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又是学生思想的引导人,除了要完成日常的基础教育工作之外,还需要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尊重学生的思想和言行,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接受班主任教师的榜样力量。班主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时刻地严格要求自己、完善自己,把正确的、积极的思想通过日常的语言表达和行为,渗入到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之中,学生也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班主任的榜样力量,并从内心深入开始认同并接纳班主任的思维灌输。要想让学生做到诚实、守信,班主任教师自身就要做到言行一致,要让学生用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班主任教师就要深入思考并以身作则,这样才能够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4.2 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
学生的上进心和学习积极性,有很大一部分是由班主任教师对学生的理解所决定的。对于学生而言,班主任教师是权威的、高高在上的。但是有一些班主任教师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学工作,就把学生理解为从属的或者被压制的对象,虽然这种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德育考试成绩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其副作用也是明显的,这样的环境下培养出的学生往往缺少独立自主的思维能力,对于班主任教师的依赖性强,同时也会让学生出现与教师、课堂对抗的意识,甚至还会出现厌学的念头,而这与开设德育教育课程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教师尊重學生的地位,用平等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认可班主任教师,对于优化师生关系、提高德育教育水平也是极为有利的。对于技工学校的学生而言,他们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单纯而且有一定的叛逆思想,因此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学生的性格与思想特点,深入到学生群体中了解情况,这样才能够制定出一些有效的策略。
4.3 提高学生的网络辨识能力
信息时代的到来让网络变得更加普及,也给广大技工学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造成了直接影响,班主任教师务必要予以重视。在互联网时代的大环境下,网络平台内的消息开始呈现出复杂化特点,各种消极的、负面的思想和内容开始大量涌现。为了能够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班主任教师要积极、主动地迎合网络时代的发展特点,在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并采取因势利导的方式落实德育教育工作,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用科学、正确的方式掌握网络信息的本质。例如在落实德育教育工作的时候,班主任教师可以利用时下网络上关注度高的话题来作为起点,调动学生的德育学习积极性。就以近期的港乱问题为例,教师可以利用课堂中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向学生播放一些中央电视台的相关信息,让学生对于该事件有一个系统、正确的认知,随后教师再结合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向学生讲述信谣、传谣的后果及影响,以此来调动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网络信息的识别能力。教师也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再由学生结合教学内容,找出一些与之相关的热门话题进行分组讨论,教师则在旁边观察,并对学生提出的错误内容进行纠正、引导。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德育学习积极性,可谓是一举多得。
5 结语
综上所述,依据当前国内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来看,要想在短时间内提高技工学校班主任教师的德育教育水平任重道远,社会对于职业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技工学校的班主任教师既要做好学生的职业教育工作,也要重视德育教育,在总结出影响技工学校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的原因的同时,通过培养班主任榜样意,识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提高学生的网络辨识能力等方式来提高班主任教师的德育教育水平,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素质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凯.关于新时期提高技工院校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J].赤子,2018(16).
[2]袁焕然.新时期中职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的对策[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00(001):85-86.
[3]张秀梅.技工院校班主任基本能力提升的路径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9,000(018):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