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和高校在大学生通过创业实现就业过程中的应对策略
2020-03-03杨琴
杨琴
摘 要:随着高校扩招及疫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复杂和严峻。在国家“稳就业”的背景下,政府和高校应采取更积极的对策来促进大学生创业,从而达到以创业促就业的目标。本文从政府和高校两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创业 就业 政府 高校
The Countermeasures of the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Process of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Entrepreneurship
Yang Qin
Abstract:With the expansion of college enrollment and the impact of the epidemic on the social economy,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graduat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plex and severe. In the context of "stabilizing employment" in the country, the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take more active measures to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promoting employment through entrepreneurship.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rom two perspectives of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entrepreneurship, employment, government, universities
1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我国2020届高校毕业生人数为874万,创历史新高。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内形势虽得到有力控制,但世界经济整体下行的趋势已不可避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巨大,加之受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中小企业新增人才需求锐减,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异常复杂与严峻。并且可以预计的是,这种就业市场紧张的局势在未来几年还将延续,从根本上缓解的难度很大。
2 落实以创业促就业政策势在必行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将“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写入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将稳就业、保就业放在了“六稳”、“六保”的首位,体现了对保障好就业的坚定决心。
创业作为就业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对就业的重要补充。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创业活动可以直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措施。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部门和高校在落实以创业促就业政策时,也要创新举措,采取相应帮扶对策,为通过创业创新带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助力。
2.1 政府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 发揮大学生创业者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的示范引导作用,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积极环境,各级各类政府部门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2.1.1 不断完善政策制定
国内外近些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各级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通过出台积极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创业,可以直接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态度、意愿和行为。大学生受个人经历和相关客观条件的制约,通常情况下创业初期的规模较小、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工商、税务、劳动、保险等方面的支持和优惠政策,通过精简办事流程、减降费用税收,对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提供阶段性的贴息贷款等降低大学生开办企业的困难度和复杂性。同时,相关部门还可以成立创业指导机构,组织法律、财务、专业协会、融资机构、创业导师以及政府职能部门的专家帮助对接大学生解决其相关方面的困惑和疑虑。对于受疫情等一些特殊经济时期,出台灵活性的社保、税收等政策,助其共渡难关。
2.1.2 持续营造正面舆论
当前,社会大众对于大学生创业,特别是技术、科技含量不高的创业行为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这是浪费高等教育资源的负面表现或是就业失败后的无奈谋生手段,导致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毕业后其家庭及自身都更倾向于谋得一份确定的工作,挣得一份安稳的收入。因此,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应利用各种机会场合、宣传报道等方式解读国家创新创业促进政策、表彰以创业带动就业典型、强调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营造出创业活动的正面舆论,对大学生创业多一份宽容、多一份鼓励,让他们从外部肯定中获得更多力量,让他们坚信创业是更高品质的就业,从而增强创业的动力,在提供就业岗位、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2.2 高校
2.2.1 提升教育教学理念
创业意识是影响创业意愿、进一步决定创业行为的重要因素。有研究显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与接受的创业教育呈显著正相关。因此,高校应结合时代发展需要、立足长远目标,提升教育理念、重构创业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学校活动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抗挫折、抗风险的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2.2 重构创业课程体系
重构课程资源:以符合社会需求、提高职业能力为依据,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联合企业开发立体化、模块化的课程资源,包括微课视频、智慧教材、教学课件、作业测验、时间任务等。课程内容要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相吻合,能反映众创时代的新成果、新趋势。所述科学理论、经典案例和模拟训练要富有感召力。每一小模块聚焦单一知识点,满足高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创新教学模式:融入信息化教学手段,科学运用翻转课堂、教练技术等教学新模式。定期发布线上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学习微课视频、参加在线讨论、完成线上测验,提供良好的微型学习体验;线下坚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小组讨论与角色体验相结合、经验传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把知识传授、思想碰撞和实践体验有机统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鼓励、组织学生开展各类创业大赛、创业项目考察等活动,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创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业能力。
优化考核方式:采用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于懂点知识点可采用线上作业测验、课堂问答等量化的评价方式;根据课程特性,也可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包括线上资源学习、实训任务、项目参与、社会实践等,探索多样化的考核形式。
2.2.3 搭建创业实践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教授理论,更重要的是要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是学习、实践、复盘、再学习、再实践的螺旋提升过程。通过创业实践平台的搭建,才能真正地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向前发展。
高校可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专业设置,建立产教融合的校园实践平台,如大学生创业孵化工厂、众创空间、校企教学车间等。通过项目模拟,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活动,经历创业流程、体验计划与实际的差别、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积累经验、提高实际运营及抗压能力。
高校还应积极对接地方创业成果转化平台,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促成论证可行、具备相关创业条件的项目落地,通过项目成果的转化,提高科研教师及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和积极性。
3 结语
大学生创业是就业的重要形式,是高品质的就业,是就业的重要补充。特别在当前“稳就业”的背景下,以创业实现就业就具备了更积极的社会意义。政府和高校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对策,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和创业行为,为稳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0年度株洲市社科联课题《“稳就业”背景下大学生通过创业实现就业问题研究》(编号:ZZSK20072)成果。
参考文献:
[1]何文波.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职大学报,2020(04):107-108+116.
[2]王悦.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意识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济南市Z学校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19.
[3]尹翔,郗芙蓉.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中国高校科技,2015,(03):75-77.
[4]张兴华.地方性院校大學生创业促就业的策略思考[J].南方农机,2019,50(18):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