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爱”之名,守望相助

2020-03-03

科教新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物资防疫口罩

在这场万众一心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每个人都在为共同的目标而战。连日来,有这样一群教育人,虽然不在疫情最前线,但他们或是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守护校园、守护学校;或是伸出友爱之手、献上友爱之心,慷慨解囊,捐钱捐物,万众一心共防疫情,一股股爱的暖流凝聚成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力量……

32个路口他用摩托车守护留守娃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推迟开学,教育部门呼吁“停课不停学”,多地开启了线上课堂。设备不支持、网络信号差、留守儿童多等问题,成了农村边远山区孩子的痛。

“初中二年級的数学课蛮重要,落下了对学生们不好。”在得知延迟开学的通知后,有着14年教龄的新晃侗族自治县洞坪学校教师吴希辉,迅速开始备课和线上教学工作。

但问题随即而来,他班上有32名学生家长没有智能手机,且与同班同学的家相距甚远,无法完成他布置的线上学习和课后作业。吴希辉果断决定为学生“逆行”, 每天骑着摩托车,送出了疫情期间不停学的暖心“快递”,分批次进行线下作业检查,确保每名学生的学习进度都不落下。

2月16日,天刚微亮,吴希辉便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措施,骑着摩托车从新晃城关出发,开始了一天的教学走访。他要去的学生家中往往地处偏远,山路崎岖,遇上天气不好时车胎打滑还有侧翻的危险,“一个都不能少,我放心不下这群学生娃。”

“姚巍(化名)在家吗?叫他戴好口罩到路口等我,我马上到。”5分钟后,姚巍有些腼腆地从家门前的油菜花田里走来,把作业递给了吴希辉,随即低下了头。

“作业完成得不错,很工整,要有点自信咧。”吴希辉对这个单亲家庭长大,有着些许叛逆的孩子印象很深刻,去年10月末,他曾在与同学的打闹中丢失了鞋子,是吴希辉把自己的运动鞋借给他穿,才不至于让他光着脚回家。

“吴老师,知道您要来,我好开心好想马上见到您,但又怕作业做得不好惹您生气。”得到老师的肯定后,姚巍终于说出了心声,向吴希辉认真地鞠了个躬。

风雨桥头、田埂道口,每个和学生相约检查作业的路口都是一番别致春景。顺路的话,吴希辉还会多走访几名学生,但都是跟家长约好疫情期间不进家门,也时常避开饭点。

2月23日,吴希辉来到家住大坪坡村的学生彭群朝(化名)屋门口。他曾12次前来家访,一次次叩开家门,也渐渐打开了这个内向的留守孩子的心门。

“期末考试进步这么大跟你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你这个娃很聪明,跟大家都不一样。”摸着孩子的头,吴希辉在作业本上用红笔打了个大大的勾。“在家多做点家务,不要让爷爷奶奶操心。”

32个学生,32个检查作业的路口,吴希辉每回都是天全黑了才返回家中,而新一轮的备课工作又将挑灯进行。

随着线上线下教学的配合推进,吴希辉所教班级的72名学生在疫情期间的学习全部得到保证。他还主动联系年级组其他任课老师,希望动员全科老师一起行动,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在“停课不停学”期间一个不落。

10000余只口罩,出国游变“抗疫”旅

由于早已做好安排,1月22日,长沙市雅礼洋湖实验中学党总支书记张锡一家三口在春节前开启了赴希腊的家庭自由行。然而,才踏上旅途,国内的新冠肺炎疫情就揪着张锡的心。她每日通过移动互联网了解国内疫情动态,得知口罩、消毒液等物资紧缺告急,张锡和丈夫决定从国外筹措抗疫物资。

一场期待已久的出国游,变成了筹措物资的“抗疫”之旅。

为筹措物资,张锡一家每天在雅典做得最多的事,就是逛当地的药妆店,一家一家“扫货”收集口罩。由于欧洲当地可供采购的物资已不充足,尽管他们一家终日奔忙,仍收效甚微。于是张锡决定主动联系华人商店,希望形成合力,批量购买口罩。

“我们并不是最早行动的,欧洲当地的华人华侨早已形成多个通道以最快的速度源源不断地向国内运输物资,这也是促使我们想做些什么的重要原因。”张锡告诉记者。

几经辗转,张锡联系上了远在西班牙的华人朋友包昌宇,并通过他在马德里采购到了200只N95口罩,2000只FFP2口罩以及10000只医用外科口罩。

如何将这批“庞大”的物资运回国内?成了困扰张锡的又一难题。

情急之下,张锡一家临时赶往西班牙,并联系上了此前旅游认识的上海华程旅行社领队张晓寒。关键时刻,张晓寒及全团的游客作出了让人暖心的决定,他们自发缩减各自的行李,为救援物资腾出空间,通过全团人员分散携带的方式将这批物资运送回国。

在张锡一家和爱心人士们的努力下,10000余只口罩顺利运抵长沙。

“我们再做些什么吧,国内仍有许多地方医疗物资告急。”同是共产党员的丈夫对张锡说。于是,一家三口推迟一周回国,又筹集了1000套医用防护服。

归国时国内疫情仍十分严峻,为何不继续延迟等情况好转再返程?面对记者的提问,张锡坚定地说,“作为学校的党总支书记,必须要回去与大家共战疫情了,我已耽搁这么长的时间返程,实在有些愧疚,如今就算是被感染,也要回校与大家一道坚守抗疫。”

目前,张锡一家带回国内的口罩与防护服已完成分发,在医疗物资紧张的特殊时期,缓解了多家医院的燃眉之急。同时,张锡还留存了部分防护服给雅礼洋湖实验中学,为学校开学后的防疫工作提供支持。

34天坚守,拄着拐杖当起守护神

2月25日早上8点,与往常一样,洞口县黄桥镇丰产小学校长李碧锋草草吃过早饭,独自一人从家中赶往学校,开始一天的坚守。

面对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洞口县教育系统下达了指令,要求所有校长靠前指挥,把责任担起来,守好学校防控阵地。作为丰产小学的校长,脚伤未愈的李碧锋不顾劝阻,当起了学校的“守护神”。

这已经是李碧锋驻守学校的第34天,每天早上李碧锋提着消毒液,拄着拐杖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学校内消毒,教室、职工宿舍、厕所……巡查也不放过每个角落。

“最难的,还是劝阻村民,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李碧锋告诉记者,学校空着的篮球场吸引了一大批附近村民。前几日,村民王某就與一帮球友溜进了学校篮球场。李碧锋拄着拐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进行劝说,才成功劝返了王某一行人。

“脚有旧伤,为何要一人独守学校呢?”面对记者的提问,李碧锋质朴地说:“全校仅有三名在编教师,三名支教教师,其中在编教师年龄偏大,支教教师均住在离学校十几公里外的县城中,我虽然腿脚不方便,但作为学校校长,我的责任最大。”

与记者有着同样疑问的,是李碧锋的妻子肖艳雯。肖艳雯心中对丈夫有些许埋怨:“孩子才3个月大,他伤了腿,还每天早出晚归。”可当肖艳雯看到李碧锋为了不吵到自己和孩子,每天早上轻轻地走出家门,而晚上归来时却一身灰尘,心中的埋怨就减轻了几分。“学校是他的另外一个家,作为妻子只能全力支持他。”

从放假到现在,李碧锋每天都在学校坚守值班。除了利用教师工作群、家长微信群及时转达县防控指挥部、教育局关于新冠肺炎防控的文件外,还每天督促家长按时上报孩子的身体状况,确保学生以健康的姿态迎接开学。

“能够让学校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不受到波及,让学校师生平安健康是我最大的责任。”这是李碧锋发的一条朋友圈,也是他坚守学校34天的真实写照。

“1000个还太少”, 90后乡村教师的担当

2月12日下午,常德市鼎城区教育局收到了一笔暖心的捐赠。石板滩中心小学教师黄柯瑞抱着一箱沉甸甸的口罩匆匆赶来,将箱子交给新冠肺炎防疫值班人员后,他才松了一口气。

这批防疫物资总价值近5000元,包含测温枪和1000只口罩,是黄柯瑞个人出资捐赠给鼎城区教育系统,用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出生于1996年的黄柯瑞,是一名免费师范生,2016年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毕业后,他便成为一名坚守偏远乡村的普通教育人。新冠肺炎暴发伊始,黄柯瑞就想着一定要尽一己之力做点什么。

2月初,黄柯瑞偶然得知区教育局的防疫值班人员处于口罩紧缺的困境中,他决定迅速行动起来。然而,防疫期间口罩等关键医疗物资处处紧缺,他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如何能筹措到口罩?

黄柯瑞的这1000只口罩,还真是来之不易。

当时家周边药房、商店的口罩早已抢购一空,淘宝等购物网站上的商家也无法保证顺利发货,黄柯瑞开始联系身边的亲朋好友,最后找到了一位当时在国外的朋友采购。由于疫情期间多地快递受限无法成功发货,他前后购买了三次,一个星期后才将这批得来不易的口罩送到了鼎城区教育局防疫一线。

黄科瑞对记者说:“1000个口罩还太少,为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是我该做的。”2月21日,他又通过父亲的朋友征集到了700个口罩,并第一时间送往了石板滩中心小学用于开学后的疫情防控工作。

(本版撰稿  记者/曾玺凡 谢扬烁 董以良  通讯员/黄军山 田元春 余珂 尹冰)

猜你喜欢

物资防疫口罩
“豪华防疫包”
募集52万件物资驰援东华大学
防疫宣传
防疫宣传
戴口罩
戴口罩的苦与乐
俄罗斯的防疫“宅”假期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雾霾口罩
救援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