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教育实践
——以《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为例
2020-03-03
(楚雄师范学院 外语系,云南 楚雄 675000)
引言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立德树人”是习总书记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总体要求,大学英语作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时比重大,加之语言文学的课程性质,更肩负“立德树人”的重任。教育部201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大学英语课程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学习英语有助于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培养国际意识,提高人文素养,同时为知识创新、潜能发挥和全面发展提供一个基本工具,为迎接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做好准备。”[1]“培养国际意识,提高人文素养”强调了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性。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加重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教育,让学生通过学习塑造丰富的人文精神,陶冶情操,学会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提升人生境界,形成健全的人格。
一、大学英语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因素
要实现大学英语“立德树人”的德育目标,首先要依托教材。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知识和文学素材,注重梳理教材中所折射出的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吸取其中的精华,并对照中国文化和大众审美意识,形成道德约束。同时,教师要注意文学素材的选取,优美的语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主人公正面的、积极的形象会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会学生勇敢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处理好人际关系;不同的时代背景、社会现实使学生能正确看待社会现象和培养剖析社会问题的能力,成为一个大度的、有人文情感的、具有国际视野的、有审美能力的、能面对全球化挑战的人。
二、大学英语教材中的人文教育案例
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要遵照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宗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工具性旨在提高对字、词、句、语法、句法的理解,进一步提高阅读、写作、听力能力,而人文性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所以,大学英语教材所选取的文章,虽然纯文学作品较少,但都具有浓烈的人文气息,需要教师和学生挖掘其中所蕴含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深刻内涵。以我校所采用的上海外语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以下简称《教程》)为例,剖析教材中所折射的理想、爱情观、消费观和生态伦理道德,学生可以从中得到思想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理想
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理想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理想能让人建立坚定的目标,而目标是奋斗和前进的动力。“有理想”是“四有新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应该利用教材内容,教育学生成为有理想的大学生。《教程1》第一单元《追求梦想》(The Pursuit of Dream)就是极好的教学实例,课文《盲人DJ》(Deaf DJ)讲述了盲人DJ 罗比·王尔德克服身体残疾的障碍,实现了自己的DJ梦想。Reading 1讲述了来自南联盟的难民盖茨菲利帕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了多年的清洁工后,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52岁时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实现了自己美国梦的故事。Reading 2讲述了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美国梦破灭后,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故事。三个故事中主人公的励志故事激励着学生,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朝着人生目标不断努力和进步,实现自己的理想,并用三个主人公的事例告诉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总会遇到诸多的困难和障碍,但是我们不能轻易放弃,一定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正如俞敏洪所说:“职业的成功意味着从一个绿洲走到另一个绿洲。需要骆驼一样的坚持不懈的精神和良好的方向感”。(Career success means walking from one oasis to another. It calls for camel-like perseverance and a good sense of direction.)只要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立志成为有理想的人,那么就能端正学习态度,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投身于学习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爱情观
爱情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爱情观是人生观的反映,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对人生至关重要。《教程2》第二单元主题为爱情故事。课文《二战悲情》讲述了在二战期间,因为丈夫参战,一对夫妇天各一方,彼此思念,通过情书互诉衷肠的故事。文章的最后一封信是妻子写给丈夫的,妻子因为思念丈夫而变得伤感:
“There is a beautiful summer evening, darling. I am sitting at the kitchen table from which place by merely lifting my head and looking out the window I can gaze upon a truly silvery, full moon. It’s beautiful, dear, and it has succeeded in making me very sentimental. The sight of that shinning moon up there — the moon that shines on you, too — fills me with romance...”[2]
美丽的夏夜,皎洁的月光,让妻子增添了对丈夫的思念,也映射出了妻子的孤独和寂寞。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在文字的美感中体会爱情的真谛,是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更是张仲素的“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Reading 1《消失的丈夫》讲述了丈夫失忆后离家出走,妻子苦苦等候15年,终于盼来了丈夫归来的感人故事。对比当今的速食爱情,女主人公的坚守令人感动,她冥冥之中相信“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最终,在她的坚持下,她等来了丈夫,此时此刻,他们“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Reading 2《蝴蝶恋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家喻户晓,梁山伯与祝英台坚贞的爱情故事更是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写照。通过此单元的学习,学生树立了正确的爱情观,了解了爱情的内涵不是花前月下的甜言蜜语,而是忠诚、付出、责任与相依相守、患难与共。正确的爱情观能让学生真正理解爱情,树立正确的择偶观,为学生未来的幸福铺垫道路。
3.消费观
消费是经济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可以说,消费观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消费观是必要的。以《教程3》为例,第三册第二单元主题为“炫耀式消费”,文章为Who are the Joneses and Why are We Trying to Keep Up with Them? 首先,作者提出了炫耀式消费的社会现象,我们总是拼命地想和邻居比阔,不愿意甘于平庸。其次,文章分析了炫耀式消费的原因,即大众媒介的影响。最后,作者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呼吁大众不要盲目跟风,购买一些没有必要的东西来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要建立自尊自信,崇尚精神追求,明白真正幸福的内涵。此文章有极大的育人功能,不仅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也让学生反思当前社会中的一些不良生活现象。作者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物质不一定会让人快乐。拥有大房子和豪车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偿还账单的,所以物质不一定会让人快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并反思当今社会中一些扭曲的物质观念,正确认识这些非主流现象。第二,欲壑难填。人的欲望应该有个限度,否则为了满足欲望往往使人铤而走险。如个别演艺明星,他们光鲜的外表、富足的生活令人羡慕,然而还是有人感觉不满足,偷税漏税、诈捐事件频频发生。第三,满足来自内心深处。真正的快乐是内心的一种修养和感受,和物质和欲望无关。目前,有诸多错误的消费观,如校园信贷、网络贷款、花呗等五花八门的超前消费刺激着学生的消费观,学生盲目地满足着自己的物欲,导致无法归还贷款的悲剧时有发生。因此,教师应当挖掘教材中正确的消费观,鼓励学生淡化物欲、淡薄名利,注重精神追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4.生态伦理道德
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道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模式,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表征。在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提倡大学生走“绿色”的环保之路是十分必要的。关于自然资源的短缺,《教程1》第五单元课文《水资源问题》(The Water Problem)指出,水资源是人类21世纪最严重的资源问题,面对水资源的短缺,科学家正在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引导学生要付诸行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用水。《教程2》第一单元主题为绿色生活(Living Green)也是该主题的写照,课文《脱离电网的生活:一家城市居民如何发现了简单生活》讲述了作者一家厌倦了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搬到了没有任何公共事业——电、水、下水道的乡村生活的经历,从自给自足的生活中不仅得到了满足,而且学会了节约用电、用水,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感恩生活。教师可以引导习惯于生活在富足的自然资源中的学生从作者的经历中感受自然资源的短缺,从而懂得珍惜一切自然资源,节约用水、用电,过绿色环保的生活。
生态文明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大学生,应该有更高的生态境界。引导学生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从而建设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反之亦然,若人类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必然会造成生态的失衡。因此,挖掘教材中的生态主题意义重大。
结束语
大学英语教学不是单一的词汇、语法,听、说、读写的工具性教学,而要兼有浓厚的人文性。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唯有此,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习总书记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立德树人”的要求。理想、爱情、消费观、生态意识是“三观”的重要表现,因此,剖析教材中蕴含的这些观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