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的作用和策略研究

2020-03-03黄晒花

今天 2020年13期
关键词:范读课文过程

黄晒花

(贵州省铜仁市第十一小学 贵州 铜仁 554300)

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也呈多样化发展,教师通过适时采取朗读教学法,能够使学生的课文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感情地对课文内容进行朗读,或者通过播放课文录音,能够使学生在课文朗读中得到有效熏陶。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课文阅读、背诵过程中的兴趣,使学生在课文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

1.创设合理的朗读情境

从性质上来说,朗读是以文字为主要内容的一项教学活动。但是,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容易感到枯燥乏味,进而产生不想朗读、不愿朗读、读不下去等想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改变照本宣科式的朗读教学方法,给学生创设合理的朗读情境,多样化地展示朗读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和朗读欲望,使学生能够在情境的熏陶下主动朗读,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朗读训练效果。

如在教学《长城》时,大部分学生都没有亲眼见过长城,于是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长城的图片,播放长城的旅游宣传片,给学生创设与文本对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了解到长城的巍峨壮美、气魄雄伟,充分激活学生的朗读思维。然后,教师给学生播放《长城谣》《万里长城永不倒》等激昂的歌曲,指导学生一边听歌曲一边朗读课文,使学生在听觉、视觉的感官带动下不断地大声朗读和反复朗读,从而营造出积极活跃的朗读氛围,使朗读不仅停留在学生的口头上,还深入学生的心中。

2.指导训练

小学生学习经验与自我控制能力一般,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的指导,才能够全身心投入朗读训练中,并在练习中掌握朗读的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意义深刻的文章,若是让学生自主学习,会出现不理解的情况。对于此类意义深刻的文章,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朗读学习方法,使学生形成好的朗读习惯。意义深刻的文章不仅是教学重点,还是进行朗读训练的重要素材,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朗读训练,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以《夏天里的成长》为例,进行该文章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朗读,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分析,感受作者写作情感。学生在朗读到“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深变大。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跟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接碴地方的缝儿几乎填满。”会感到非常疑惑,为什么水会长大,铁路也会长大呢?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铁路都会长大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文章的情感的理解,同时能够提升阅读效果。学生在朗讀过程,教师应仔细聆听,发现问题,并明确指出,避免学生在后续学习中出现问题。通过教师指导,提高学生情感态度,培养学生朗读能力,以此推动语文课堂活动的进行。

3.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

为了促进学生的课文朗读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朗读教学手段。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朗读课文内容,使学生在倾听过程中把握全文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播放声情并茂的课文材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的融入到课文所描绘的场景中。另外,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分组朗读、分段朗读的模式,丰富学生的课堂,在朗读过程中播放一定的背景音乐和相关视频,为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够充分进行想象,帮助学生提升朗读和阅读能力。例如,在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军神》课文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制作一个微视频,让学生结合视频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来自读自悟课文,以便够更好地融入到作者所描绘的场景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

4.教师要进行范读引领

范读就是老师亲自读,让学生听;也可以请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读,让其他学生模仿。尤其是低年级进行教学的示范朗读是非常重要的,语音是口耳之学,教师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范读,准确传达作品的情感,加上学生的模仿性极强,学生就能以听助读,在模仿中纠正自己的发音、语调、速度、重音、停顿等方面的错误,掌握朗读方法,提高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范读时机的选择也要恰当,也不一定是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就范读,在什么时候范读依具体情况而定,可在学生遇到困难不能解决时范读,在学生要求范读时再范读。

范读的内容依具体情况而定,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内容可范读全文,为解决难点可范读一些重点句段,范读那些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语言鲜明生动的段落。当然,教师要范读好,必须加强自身普通话训练,课前要先把文本读熟,该发什么音,该表什么情;范读时要全身心地投入,把自己融入作品之中,运用声调、音量、速度、停顿等变化,使语调高低起伏,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深深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身临其境,倍受感染。

结语

在语文教学当中,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语感能力低,教师就要起到关键作用,帮助小学生朗读训练,为学生以后对任何方面的理解能力有所帮助,小学生在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理解,进行适应才能让学生有很多的收获。更为重要的,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时,要采用正确的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正确的指导,这才是更好地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方法。

猜你喜欢

范读课文过程
培养语感,范读不可忽略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背课文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