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综述
2020-03-03鲍中义
杨 岩 鲍中义
(遵义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遵义563000)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讲话上强调“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1]。新时代,将长征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既是践行和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树立远大理想,矢志不移,继续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精神动力。本文以长征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为研究主题,梳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多角度剖析研究现状,反思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展望下一步有待拓宽的研究视角,对传承长征文化,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追求远大理想具有重要意义。
一、长征文化研究概况
80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实现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崇高理想,毅然踏上了全程两万五千里、历时两年的长途行军,书写了人类历史上的壮丽史诗,铸就了不朽的长征文化。而今,经过多年的发展,关于长征文化的相关研究已经形成一定规模。长征历史虽然已经远去,但长征文化经过岁月的洗礼,依然历久弥新,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一)研究历程
长征文化的相关研究和长征的历史是密不可分的,从研究历程来看,长征文化研究大致经历了四个研究阶段。第一个阶段始于19 世纪30 年代中期,是长征开始阶段,也是长征文化研究的萌芽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以长征途中开展的多样文化活动、文学作品为代表,如《两大主力会合歌》《红军舞》《雪山行》《长征》等,这些以表现长征为主题的文学或文艺作品充分鼓舞了革命将士的士气,为革命胜利贡献了一份强大的精神力量。第二阶段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后,是长征文化研究的奠基阶段。这一阶段,对长征文化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化和学理化,主要是对长征文献资料的系统整理和对长征事件的追忆。如1958 年周鞏在《文物参考资料》上发表的《我是怎样进行收集红军长征时遗留的革命文物》向我们展示了长征文物的搜集过程,同时也向我们传达了文献资料整理的过程之艰,细节之繁。1965年刘伯承在《历史教学》期刊上刊发的《回顾长征》和1975 年《福建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刊登的《忆秦娥娄山关》,为我们再现了长征的艰辛和红军革命志士的勇敢无畏。第三个阶段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长征文化研究的初步形成阶段。这一阶段,关于长征文化的研究逐渐呈现系统化的特点。陈宇在1996年版的《长征精神万岁》一书中向我们系统展现了感人至深的长征精神,这也是长征结束以来第一部全面展现长征文化的书籍。此外,1998 年由文化部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编著的《长征中的文化工作》对长征中的文化工作进行了详细梳理,是长征结束以来少有的系统研究长征中文化工作的著作。第四阶段,始于2000 年,是长征文化的新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各界逐渐出现了研究长征文化的新高潮,部分研究者开始自发地或由政府主导成立了一些关于研究长征文化的协会,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2014年1月21日在贵州省遵义市成立的长征学会和2016 年8 月26 日在广东省广州市成立的广东省长征文化促进会。其中,长征学会“在推动长征研究、深化学理探讨、酝酿创办《长征学刊》等方面做了大量准备工作”[2],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长征文化的繁荣发展。此外,在200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 周年和2016 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 周年之际,关于长征文化的相关研究进一步受到广大研究者的热情关注,形成了两次研究长征文化的高潮。这一时期,长征文化研究具有较强的学理性特点,整体研究趋势是逐渐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政治教育、旅游开发、文化自信等方向展开相关研究。
(二)研究地域
长征文化的研究地域主要是长征沿线,包括革命遗址、会议会址、革命纪念馆、名人故居等。长征沿线顾名思义是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期间经过的线路为主。中国工农红军进行长征时共有四个方面军,即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一方面军也就是中央红军,“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西康,中国旧省名,1928—1955年称为西康省,简称康,省会雅安)、甘肃、陕西共11 省;红二方面军途经湖南、贵州、云南、西康、四川、青海、甘肃、陕西共8 省;红四方面军长征经过四川、西康、青海、甘肃共4 省;红二十五军途经河南、湖北、甘肃、陕西共4省”[3]。四个部队共跨越了十四个省份,在这些地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也为最终革命的胜利保存了有生力量。同时在红军长征的行程中也为以后研究长征文化留下了大量素材,如位于四川成都红军长征纪念馆、贵州遵义会议会址、甘肃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等。
(三)研究主体
长征文化的研究主体涉及比较广泛。从国家层面来看,以党政机关为代表,如各级党史办。从学校层面来看,以高等院校、各级党校为代表。2013年7月,教育部与中央党史研究室合作共建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经过评审在复旦大学、嘉应学院、湘潭大学、井冈山大学、赣南师范大学、遵义师范学院等八所高校设立首批研究基地,共同组成中国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的研究联盟”[4]。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取得了大量有特色、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也为长征文化的深入研究开启了新的征程。从社会层面来看,以社会上相关的研究机构、军事爱好者、史学爱好者以及革命后代等为代表,涉及的人员比较广泛,受教育的程度差别也比较大。总的来说,长征文化的研究主体包含两个特点:第一,研究人员来自社会各界;第二,研究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
二、关于长征文化内涵的界定
长征文化内涵的界定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问题,研究者根据相应的研究方向,对长征文化的内涵给出了各自的见解。经过近年来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研究者主要从两方面对长征文化内涵进行相关阐释。一是从精神文化层面进行相关解读;二是从精神文化层面和物质文化层面两个方面进行相关解读。从精神文化层面来看,研究者主要是从长征文化和理想信念方面进行阐释的,如白云涛认为长征文化和红军战士的革命理想是不可割裂的,他指出“长征文化是以实现红军战士理想为目标的,广大红军战士的革命理想就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人民幸福”[5]。陈季君则从长征文化为理想信念提供精神动力的角度进行相关阐释,她认为“长征文化是中国革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人类文明共有的伟大历史文化遗产。长征文化是一种对当时、现在、将来都有重要启迪的精神财富,为坚定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6]。从精神文化层面和物质文化层面来看,研究者们主要从长征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进行阐述。如黄信认为“长征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在绝处逢生、排除万难、争取胜利、创立功业的过程中逐步熔铸的理想信念、聪明才智和个性品质等精神财富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物质载体”[7]。鲍中义从长征文化的存在形态来论述长征文化的内涵,他认为长征文化分为物质形态的长征文化和非物质形态的长征文化。物质形态的长征文化是指“长征期间使用的物品、长征文献资料,对敌斗争的活动场所,长征文化纪念馆,长征途中召开的会议会址等”;非物质形态的长征文化包含两个部分“其一,红军长征过程中产生的以规章制度、组织原则等存在着的制度文化;其二,以观念形态存在着的反映长征历史的精神文化”[8]。综合上述观点,研究者对长征文化内涵界定的方向是大同小异的,其中有一点非常值得肯定,即研究者无论是从精神文化层面还是从物质文化层面论述长征文化的内涵,都认为长征文化和理想信念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现阶段高校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可将长征文化融入其中,以长征文化的先进性为指向,指引大学生志存高远、奋发向上,做一个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志青年。
三、长征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现状
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力者、储备军。大学生有理想、有抱负,民族才会有希望。随着对长征文化研究的逐步深入,研究者逐渐将长征文化和促进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相结合,以长征文化对理想信念教育天然导向的优势,指引大学生树立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近年来,研究者关于长征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取得了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如长征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作用、长征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现路径等,这里选取了部分观点进行阐释。
(一)关于长征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研究
关于长征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研究者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和长征精神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等方面。综合分析发现,研究者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作用对其进行相关论述。
宏观方面,研究者主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或者国家层面为出发点,以长征文化的先进性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促进国家繁荣富强、民族团结进步和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其中,王淑红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切入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性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为“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尤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实际上,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也就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9]。王占斌从红色文化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相结合,以红色文化先进性,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进而实现维护国家统一的目的,认为“有助于强化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有助于强化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有助于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10]。秦永亭、周讯、卫玉蝉从中国梦的角度阐释长征文化对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认为“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有利于中国梦的顺利实现”[11]。微观方面,研究者主要是以大学生、青年为出发点,旨在以长征文化的先进性,指引学生向着正确的目标前行,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如王守花、李晓兰从长征精神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起促进作用的角度入手,她们认为“弘扬长征精神是丰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营养剂;弘扬长征精神是助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助推器;弘扬长征精神是加快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催化剂”[12]。赵金飞从红色文化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的角度进行相关论述,他认为“内容丰富的红色文化,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生动教材;多样的红色文化活动,丰富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教学形式;功能独特的红色文化,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增强了教学实效”[13]。李阎从对青年人的培养方面进行阐述,他认为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是青年人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有助于青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有助于青年人形成崇高理想和高尚人格;有助于塑造青年人高尚道德情操及艰苦奋斗精神”[14]。
总的来说,研究者无论是从宏观角度还是从微观角度,长征文化、长征精神抑或是红色文化都能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起到促进作用。将长征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之中,有利于在大学生群体中树立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有利于在大学生群体中根植爱国主义情感,也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品德修养,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关于长征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研究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15]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能够增强人们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幸福安康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该怎么做?具体的路径是什么?根据目前所占有的资料来看,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涉及的是长征精神、红色文化、红色资源等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现路径研究。其中路径主要归纳为四个方面:充分的理论指导、多元的实践基础、完善的制度保障、相关的网络平台。
1.充分的理论指导
理论指导主要是以理论教育为主,通过教育教学、课程学习等来达到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目的,理论指导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传播形式。赵雪飞认为可充分发挥课堂的引导作用,为拓展红色文化资源的实践路径提供新的机遇,具体做法是根据教育的任务目标“可在课堂上采取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等方式进行教学;可将红色经典艺术作品视频资料引入课堂;可利用图、影音等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6]。张浩认为,为使长征精神更有效地渗透到日常教学中,还需进一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改进现阶段存在的不足,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乐观向上的学习环境,具体做法为“第一,要将红军长征相关史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第二,要将长征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第三,要以当代大学生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和话语体系进行长征精神教育”[17]。
2.多元的实践基础
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实践,长征文化的形成也离不开实践的推动。众所周知,高校的第一职能是培育人才,培育人才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理论教育还要注重实践教育。进行实践教育时,高校可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培育人才的“第二课堂”,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增强对长征文化的认同度。张新、李晓蓉主张建立相关的实践教学基地,将课堂搬到实践教学基地现场,能够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不再是枯燥的进行。他们认为“以实践教育为着力点,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基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搬到长征文化遗产地现场,让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接受红色文化教育,体会红色精神的伟大”[18]。马晓燕主张注重实践性体验教育,即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她认为“可通过参观革命遗址、寻访革命先烈、感悟革命生涯、研读革命著作等形式,强化实践体验教育活动的感召力和实效性,从而引导学生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作用下实现自信、自觉与自强”[19]。
3.完善的制度保障
制度是用来规范我们日常行为的规章规则、条文框架,完善的制度能够保障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保障各项机能的正常运转,是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加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培养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需要进一步完善基层制度建设,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以完善的制度保障,促进相关工作的顺利推进。吴文霞认为政府要发挥统筹作用,“一方面加强政策支持;另一方面政府发挥协调作用,引导各部门实行有效率有秩序的管理”[20]。李晓曼主要是从领导体制建设、教育队伍建设、学校层面三个方面进行阐释,她认为“一是要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二是要加强红色文化教育队伍建设。三是要学校层面设立红色文化教育专项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用于培育红色文化课题、举办红色文化教育系列活动、建设红色文化宣传教育网站等项目的支出”[21]。
4.先进的网络新媒体
时代在不断进步,我们已经逐步迈向网络信息化时代,在这个“读屏”时代,高校大学生每天会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接收大量信息,且这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刘海英、张文洲主张发扬创新精神,在传承长征文化还要注重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创新中谋求发展。他们认为“要积极利用红色文化教育的网络平台在搭建红色文化网络平台时,要摒弃这种传统路径,坚持以受众为导向,以德育教育为目的,采取受众乐于接受的视图界面,创新表达方式”[22]。王晓波认为要以新媒体为媒介,将长征精神和新媒体紧密结合,进而达到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目的。可通过“创建一些红色网站,将长征精神作为核心模块;创建一些关于解读长征精神的微信公众号等”[23]。
综合上文所述,关于长征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研究者从四个宏观方面给出了具体可施行方案。充分的理论指导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新的内容和教育形式,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实施。多元的实践基础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多样的教育平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促进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完善的制度保障为理想信念提供了保障机制,有助于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理想信念教育的各项机能正常运转。先进的网络媒体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构建多维教育体系。
四、有关长征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尚可拓展的空间
现阶段,将长征文化的思想精髓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培育大学生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需要,也是顺应时代的必然趋势。如前文所述,长征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由来已久,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尽管相关研究方向比较热门,成果比较丰富,但总体而言,在某些特定问题上还存在一些尚可拓展的研究空间,如研究视角应该更加宽广;对内涵的界定既要从历史的角度还要从时代背景的角度进行阐释;对路径探索应该更加细化等方面。
(一)研究视角应更加宽广
长征文化作为中国革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与其他文化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也促使我们对长征文化的深入研究要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此外,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也日益频繁,进一步深化对长征文化的相关研究,也要求我们具有宽广的研究视角,在进行相关研究时我们不仅要立足于本国革命史,还应立足于世界革命史。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也指出“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24]。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我们也能充分感受到,促进长征文化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我们立足于世界革命史,站在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总体要求方向进行相关研究。然而,针对我国当前的研究成果,相关理论成果大多集中于本国,相对缺乏国外的理论支撑,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研究视野狭小的特点。所以,加强对长征文化的深入研究,我们需要拓宽研究视角,可借鉴国外相关研究经验,吸取经验教训,促进长征文化的新发展和新繁荣。
(二)内涵界定应与时俱进
长征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代表,决定了它不能仅仅局限于历史记忆中,还应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使长征文化永葆生命力。所以,在时代不断变迁的今天,在进一步推动长征文化的相关研究中,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使长征文化永葆活力还应将长征文化与新时代新思想相结合,使长征文化适应时代发展新方向和新要求。现阶段,关于长征文化内涵界定的相关研究中,研究者主要是从长征过程中和长征结束后遗留下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进行相关阐释,将长征文化和时代特点相结合的研究相对比较少。这种将长征文化内涵界定在历史记忆中的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无法体现长征文化的丰富内涵,此外,还容易将长征文化和我们的时代背景相脱离,使长征文化的后续发展呈现乏力状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长征文化研究的长足发展。
(三)路径的探索有待细化
弘扬长征文化,以长征文化的独特魅力指引大学生树立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现阶段传承长征文化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弘扬长征文化,具体的路径和措施该如何选择既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本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通过切实可行的路径,才能将先进的文化转化为行动的动力。从现有的资料来看,研究者从理论、实践、制度等方面都做了相关论述,提出比较丰富的建议和方法,涉及的方面也比较完善,但仍有较多的路径措施没有相对具体的实践流程,呈现出一些路径和措施流于形式,操作性不够强的现象,以至于最终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太理想。如,组织学生参观革命旧址、纪念馆等,高校组织学生外出实践的出发点是为了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增强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但是,具体到实际操作阶段往往会由于操作流程不够具体、详尽,导致部分学生走马观花,将实践学习当作外出踏青,自然收效甚微,违背了实践教学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