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内医学院校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及其重新定位
2020-03-03刘冰
刘冰
(广州医科大学外语部, 广东 广州 511436)
1 引言
自Hutchinson 和Waters在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一书中首次系统提出ESP(特殊用途英语)并将其分为EAP(学术用途英语)和EOP(职业用途英语)以来[1],中国的ESP研究和教学实践可谓风靡一时,到目前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但研究发现,国内医学院校的ESP教学与实践主要是EAP, 这不符合时代的要求! 我们认为,医学院校的ESP教学与实践应走EAP与EOP结合之路。从医学角度来看,虽然ESP进入中国已有近35年,发展迅速,成绩斐然,但毋庸置疑的是ESP在医学领域的研究主要偏重于EAP,涉及EGAP即通用学术用途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Academic Purposes)和ESAP即专用学术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Academic Purposes)两方面,而医学领域EOP的教研与实践相对滞后,结果形成了EAP一枝独秀的局面。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文化战略的进一步调整,医学领域对EOP的需求日益旺盛,这种医学领域EAP一条腿走路的局面急需调整和改革。
2 医学院校ESP教学现状分析
2.1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开设的医学专业英语课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EAP轻EOP的倾向。从体裁研究的角度来讲,就是重视书面医学文献,包括医学研究论文、论文摘要、文献综述、同行互评、推荐信等,但轻医患沟通方面的职业英语。各医学院校主要给博、硕士研究生开设医学英语文献阅读、医学英语摘要写作、医学英语视听说、医学英语术语学以及医学英语文献翻译等课程,而医生英语、护士英语、药剂师英语、麻醉师英语、医患英语会话以及医学查房英语等职业英语方面的课程则鲜有涉及。这主要是因为医学院校缺乏与医院的有效沟通、不了解医务人员在新时代我国医疗服务国际化进程中对EOP的真实需求所致。
2.2医学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学与医院的需求脱节,导致EAP与EOP脱节,同时也造成了ESP研究与实践的脱节。一方面高校一直都在从事医学ESP的教学和科研,但重点是EAP;另一方面,医院对医学EOP的需求很大,但苦于找不到高水平的师资或者缺乏专业的指导,广大医务工作者虽然因为种种原因希望能提高自己的专业英语沟通能力或EOP交际能力,但找不到合适的EOP语料,或因为在语音、词汇以及跨文化交际方面存在障碍,未能成为专业素质和语言能力都很强的国际化复合型医学人才。
2.3国家对医学英语口笔译资格认证的工作有待加强,对医学领域EOP重要性的认识有待提高。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的关系非常密切,应该了解医务工作者在EOP方面特别是EOP口语交际方面的需求和局限,应该充分发挥医学院校在EOP师资及科研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搞好EOP的教学、培训和科研,提高医务工作者的EOP应用能力。现在国内已有商务英语和法律英语翻译资格认证考试,但医学英语口笔译翻译资格认证考试的开展还有待迎头赶上,这也是医学教育和医疗实践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3 医学院校ESP教学与实践的重要性
3.1 新时期开展涉外医疗服务的需要
在医院能够熟练运用EOP与外籍患者交流沟通不仅是医务人员对自身专业素质的要求,也是对自身综合素质的要求。事实上,许多医务工作者对EOP很感兴趣,也希望在医疗工作中能够与外籍人士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对医务工作者而言,顺利完成涉外医疗服务会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否则则会有一种挫败感。由于医疗工作繁忙,许多医务人员为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包括EOP交际能力,都是在业余时间积极主动地学习EOP,而这为医学院校开展EOP培训提供了机遇,也对专业英语教师提出了挑战。
3.2 医院提高影响力与知名度的需要
随着我国与国外的经济文化交流愈来愈多,来华工作和旅游的外籍人士不断增加,涉外医疗已经是许多医院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应对这种挑战,许多城市专门设定了官方认可的涉外医院,目的是提高涉外医疗服务的质量,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好地促进医疗服务行业的对外交流。这些城市一般都会指定专门的涉外医院,并要求其中的医务工作者接受相应的专业英语培训尤其是EOP培训,从而更好地为外国患者服务。同时,医院为了自身的发展,打造国际化的医疗品牌,也会主动组织医生、护士学习EOP,接受相应的培训,并进行管理和考核。
3.3 医院质量评估的需要
现在许多医学院校都必须进行临床医学教育等方面的认证评估,以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质量。而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也必须配合学校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接受评估专家组的检查。医务工作者的专业英语交际能力,特别是英语查房、诊疗时与病人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是认证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医院要搞好专业认证, 不仅要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专业素质,也要不断地提高他们的ESP(EOP)应用能力。
3.4 医院公示语翻译规范化的需要
医院公示语属于EOP的范畴,它们与医院的方方面面密切相关,是患者看病就医的指示牌和路线图。外国病人到医院看病,首先寻找的就是公示语,以判断到哪儿挂号、就诊和取药。因此,医院公示语的英译一定要规范、准确、地道和达意。医院公示语的准确性与规范性实际上也反映了医疗机构的正规性与权威性,因此,公示语的翻译一定要从源头上把好关,在制作和定稿前,应找医学院校到国外留学过的资深医学专家、专业外语教师、外教或相关专业人士认真审校,把好质量关。
3.5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需要
涉外医疗不仅涉及专业素质和EOP交际能力,也涉及到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既懂EOP又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更好地为外籍人士提供医疗服务,避免涉外医疗纠纷的发生。到医院就医的外籍人士来自不同的国家, 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和禁忌,有的外籍患者在中国医院就医时,喜欢开一些熟悉的药物,对不熟悉的药物特别是中医药往往有抗拒心理,因此在涉外医疗中了解病人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文化差异,才能不发生误会和医疗纠纷,圆满完成各项医疗服务工作。
4 促进医学院校与医院、专业英语教师与医务人员以及EAP与EOP多方的有机融合
4.1 医学院校与医院紧密联系构建的EOP教学实践大平台
从EAP的角度来看,大多数医学院校都做得相当不错,而在EOP的教学实践方面则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现在我国的许多医院都在积极开展涉外医疗服务, 急需EOP方面的教学培训,以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EOP应用能力。医学院校的外国语学院应高瞻远瞩,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趋势并结合医院的现实需求,在大力开展EAP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将学术英语教学与职业英语教学有机结合,积极寻求和开展与医院在EOP方面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医院的涉外医疗服务提供EOP方面的解决方案,这不仅能提高专业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也能使医生和护士的EOP应用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各取所需,协同发展。
4.2 专业英语教师与医务工作者密切合作凝成的教学实践共同体
要搞好EOP 教学,提高医务工作者的EOP应用能力,专业英语教师必须与医务工作者密切合作。首先要对医务人员的EOP实际需求进行分析,有的放矢、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培训计划,然后采纳真实的EOP语料组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在EOP教学实践中,要鼓励医务工作者大胆开口练,组织他们模拟医患对话、角色扮演,进行实操,提供大量真实有用的输入。以输出应用为驱动,不断提高他们实际应用EOP的能力。
4.3 EAP与EOP水乳交融形成的ESP教学实践语料库
ESP教学应兼顾EAP和EOP,既要考虑学术用途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也要兼顾职业用途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专业英语教师要搞好EOP的教学工作,必须先搞好EAP的教学和科研,将EAP与EOP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以及EOP应用水平。当然,EAP和EOP之间的界限并非泾渭分明,因为医学科研与医疗实践的关系密不可分,相互促进。在EOP教学实践中,有时中文很复杂,而英语很简单,反之亦然。这就要求专业英语教师要多与医生和护士交流,多搜集资料,这样才能胜任EOP的教学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5 医学英语翻译认证考试的重要性
为使我国的医疗服务走向国际化,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医务工作者,医学院校在开展ESP教学的同时,要不断提升医疗服务国际化意识,走EAP和EOP全面发展之路。要适时调整教学和科研计划,开展针对性更强的、基于任务(task-based)的EOP教学及实践活动;同时积极发挥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的作用,不断提高医学英语教师的EOP素质,并积极与各附属医院科教科联系,牵线搭桥,组织开展EOP应用能力培训,不断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国际化医疗服务水平。
各医学院校还应加强对外以及相互间的学术用途英语(EAP)与职业用途英语(EOP)教学交流活动,既要了解其它国家这方面的最新信息,与国际接轨,也要与兄弟医学院校互相学习,协同发展。要积极努力成立相应的教学研究机构和协会,交流经验,提升各自的医学学术和职业用途英语教研及实践能力,促使国家相关部门牵头成立相应的学会,组织开展医学英语口笔译资格认证考试,从医疗工作者和医学英语教师中选拔培养一大批从事专业医疗服务的英语口笔译工作者,为我国对外医疗服务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6 结语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我国外语界学者对英语教学的普遍共识是:大学和研究生阶段的英语教学应定位在ESP上[2],就医学院校而言,ESP就是医学学术用途英语(EAP)和医学职业用途英语(EOP)的结合体。现在各医学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学重点集中在EAP上,EOP的教学实践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各医院对EOP的需求则非常紧迫,希望各医学院校在强化EAP教学与实践的同时,大力开展EOP教学与实践,积极开展与各医院的合作,为医疗服务的国际化以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水平的医务工作者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