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病名探析
2020-03-03连粉红夏小军郭炳涛段赟雷旭东
连粉红 夏小军 郭炳涛 段赟 雷旭东
甘肃省肿瘤医院,甘肃 兰州730050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起源于支气管黏膜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据报道,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病死率在恶性肿瘤引起的死亡中亦居首位[1],预计至2025年,我国每年将有100万新发肺癌患者,90万人死于肺癌,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2]。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早期症状隐匿、不典型,到中、晚期才出现相应症状,常表现为咳嗽、咯血、胸闷、气短、发热、消瘦和恶病质等。现代医学对于早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首选外科手术,中晚期患者多根据肿瘤细胞学、病理学类型和临床分期等,多采用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模式,以期根治或最大程度控制肿瘤、延长生存期,但其总体缓解率仍较低。近年来,中医药在减轻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并取得一些可喜的成果。然而,由于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现代医学名词,我国古代各医家虽有“肺积”“息积”“息贲”“肺胀”“痰饮”“咳嗽”“咯血”等不同认识[3],但截至目前仍无达成共识的与之相对应的中医学病名。鉴于此,笔者通过挖掘整理相关文献,结合临证综合比较,对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病名探析如下。
1 溯源流,当以“肺癌”命名
在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中,并无“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这一病名,但与其相似的记载,散见于“肺积”“息贲”“肺花疮”“肺胀”“咳嗽”“咯血”“积聚”“肺 痈”“肺痿”“胸痛”等病症中,尤与“肺积”“息贲”“息积”中描述的症状相似;且多见于“肺花疮”“咳嗽”“咯血”“肺胀”等文献中。
1.1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与肺积、息贲、息积 战国秦越人《难经·五十四难》云:“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壅。”首载“肺积”病名;《素问·奇病论》云:“帝曰: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息积,此不妨于食,不可灸刺,积为导引服药,药不能独治也。”首次提出“息积”病名;宋代《圣济总录》云:“肺积息贲气胀满,咳嗽涕唾脓血。”明代吴昆《内经素问吴注》亦云:“息积,即息贲。”至清代叶天士《叶选医衡》云:“息贲者,五积中之肺积也,喘息奔急,亦名息积,右胁下必有积块以别之。”以上是古代医家对肺积、息贲、息积的认识,三者异名同类,皆言病位在肺,主要症状为胁下满、积块、气逆、喘咳、胸痛、咳血等,与现代医学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症状颇为相似,故后世及当代诸多医家皆以此作为其中医病名,如刘嘉湘教授认为[4],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属中医学之肺积,林洪生、朴炳奎教授临证亦诊断为肺积[5-6]。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积聚》云:“着而不移,是为阴邪聚络……而必有阴静之血以倚伏之……以施其辛散温通之力也……”由此可以认为,古人所述之“积”,多指代良性占位,肿块生长缓慢,影响范围局限,虽可压迫周围组织,但不会夺人气血,败人精气,与现代医学所述之恶性肿瘤的病理特征明显不符[7]。另据西晋王叔和《脉经·平五脏积聚脉证》所载:“诊得肺积,脉浮而毛,按之辟易,胁下气逆,背相引痛,少气,善忘,目瞑,皮肤寒,秋瘥夏剧,主皮中时痛,如虱缘之状,甚者如针刺,时痒,其色白。”此处所述之“肺积”,与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肝、淋巴转移引起的腋下及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的体征,以及皮下组织转移颇为相似,仅可反映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病灶转移。由此可见,以肺积、息贲、息积作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中医病名,与疾病特征不尽相符,而且所指局限,不能全面反映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本质属性。
1.2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与肺花疮、肺胀、咳嗽、咯血
1.2.1 肺花疮。清代王大德《青囊秘决》云:“人有久咳之后,肺管损伤,皮肤黄瘦,咽喉雌哑,自汗盗汗,卧眠不得,口吐稠痰,腥臭难闻,惟闻喘急,毛悴急焦。喘嗽之时,必须忍气须臾,轻轻吐痰,始觉膈上不痛,否则大痛难堪,气息奄奄,全无振兴之状者,人以为肺中痈也,谁知是肺痿而生疮乎?此等之症,不易解救。”张璐《张氏医通》云:“阴虚咳嗽,久之喉中痛者,必有肺花疮,难治。”首次提出“肺花疮”之名。以上描述内容与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症状亦有相似之处,且与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纵隔转移,压迫或侵犯喉返神经导致的症候比较相近。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卷二十八》云:“喉癣,又名天白蚁、肺花疮。”清代顾世澄《疡医大全·卷十七》亦云:“喉癣即肺花疮。”可以看出肺花疮主要指咽喉生疮溃腐、形似苔癣的病证,而且“疮”多泛指疥癣痈疽等外科疾患。因此,以肺花疮命名,与现代医学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病症实属不符。
1.2.2 肺胀。《灵枢·胀论》云:“肺胀者,虚满而喘咳。”《灵枢·经脉》云:“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亦云:“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中医学所述的肺胀,主要指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类病证,其临床特点以喘、咳、痰、满、肿为主,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老年性肺气肿等疾病临床表现相符。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上虽然也以咳嗽、咯血、胸闷、气促、喘憋、胸痛、声音嘶哑、消瘦、乏力等症状为主,但并无肺胀之“满、肿”特点,故以肺胀命名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也不妥。
1.2.3 咳嗽、咯血。《素问·咳论》云:“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咳血。”《灵枢·经筋》亦云:“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痛甚成息贲,胁急吐血。”《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肺脉……微急为肺寒热,怠惰,咳唾血,引腰背胸。”《景岳全书·虚损》云:“劳嗽,声哑,声不能出或喘息气促者,此肺脏积也,必死。”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云:“邪积胸中,阻塞气道,气不宣通,为痰,为食,为血……”以上所述之咳嗽、咯血,虽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最常见症状,可见于疾病的各个阶段,贯穿整个病程,然咳嗽和咯血是以单个临床症状而命名的病症,亦可见于其他多种疾病,故以此命名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缺乏特异性。
综上,中医文献中对“肺积”“息积”“息贲”“肺胀”“咳嗽”“咯血”的论述,虽与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临床症状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此类中医病名大多以主症或体征命名,不特指某一具体疾病,不能完全反映出疾病本质属性及病变规律,也不利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更不能有效地指导以辨病为主所进行的专方、专药等针对性治疗。因此,鉴于中医古籍中诸多与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相关的病名记载并不适合于现代临床中继续沿用的现状,建议以中医学“肺癌”病名命名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2 论内涵,反映疾病本质
中医“肺癌”之病名,最早见于近代名医方药中等主编的《实用中医内科学》[8],第六版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沿用此病名。笔者认为,以中医“肺癌”命名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既符合藏象学说形成的解剖学基础,又能反映疾病的本质属性,且能概括病机特点,判断预后转归,对于提升学术水平及指导临床实践,皆有裨益。
2.1 确定病位 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中医学认识人体生理病理、指导疾病防治的理论基础。中医学的脏腑,不仅仅是形态学结构的脏器,还是其形态学结构基础上的生理机能反映。基于藏象学说“有诸内,必形诸外”理论,中医之“肺”,既谓脏器,又言功能。中医理论认为,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与喉、鼻相连,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主宣发肃降,其功能失调,则变生它病。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为全身性疾病,肺部肿瘤仅是其局部表现。中医“肺癌”病名既明确了其发病部位在肺,又体现了肺脏功能失调之病机。肺主气司呼吸,邪毒扰肺,气机不利,宣肃失司,则咳嗽或阵发性呛咳;肺气耗伤,盈肺鼓喉无力,则气短、声低。肺主行水,主治节,邪毒扰肺,肺失通调,水津运行不畅,停聚为痰,则咳痰、胸闷、气憋;痰气郁结,日渐化热,耗伤肺阴,损伤肺络,则咽干、咯血;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流窜皮下肌肤则淋巴结转移,蒙蔽清窍则脑转移,流注筋骨关节则骨转移。肺朝百脉,邪毒扰肺,肺气亏虚,百脉无以潮动,瘀血内停,则胸痛如锥如刺。《灵枢·营卫生会》云:“谷气入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轻者为荣,浊者为卫。”脏腑皆取精于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为病,不能输精达于脏腑,病至后期,短气难息,肉脱骨立,则恶病质生。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之发病与多脏器、多系统功能失调有关,涉及呼吸、循环、内分泌、免疫、神经系统等,两种理论比较接近。故以中医学“肺癌”命名,病位明确,内涵丰富,寓含病机,更加符合临床实际。
2.2 概括病性“癌”字在古汉语中,外“疒”从病,内“喦”从岩,喻指疾病如岩穴之状,岩石之坚,岩峰之险。“癌”作为病名出现,最早见于宋代东轩居士《卫济宝书·痈疽五发》,其云:“喦疾初发,却无头绪……”其中“喦”与“癌”通,但此处所称“喦”疾的症状,与恶性肿瘤并不完全符合,只是属于痈疽五发的一种。而在其后150年,宋代杨士瀛《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十二发癌方论》云:“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穿孔透里,男则多发于腹,女则多发于乳,或项或肩或臂,外症令人昏迷。”该论述与恶性肿瘤的表现极为相似,言明“癌”具有“形怪质坚、毒根深藏、穿孔透里”之病邪特征。近代谢观《中医大辞典》对“癌”解释为:“肿块凹凸不平,边缘不齐,坚硬难移,状如岩石。溃后血水淋漓,臭秽难闻,不易收敛,甚至危及生命”[9]。周仲瑛教授首倡“癌毒学说”,提出癌邪为患,夹毒伤人,具有“暴戾性、隐匿性、难治性、多发性、内损性、依附性”等特点[10]。临证所见,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发病主要因烟毒、六淫邪毒、饮食、情志等因素长期作用于人体,导致机体脏腑经络功能紊乱,气血阴阳失调,浊邪积聚,酿生癌毒,癌毒阻滞,津液失布则留结为痰,血运失常则停而为瘀,痰瘀互结,久之进一步酿生热毒、湿热等,癌毒与这些病理因素相互胶结凝滞,附着于肺部,形成肺部积块。正如《杂病源流犀烛》所云:“邪积胸中,阻塞气道,气不宣通,为痰为食为血,皆得与正相博,邪即胜,正不得制之,遂结成形而有块。”由此可见,癌毒阻肺是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发生、发展及加重的关键,癌毒既成,阻塞气道,盘踞于肺,以痰瘀为依附而成形,形坚难移,状如岩石,其性酷烈,生长迅速,耗伤精血,灼烁气阴,与现代医学癌之病性十分相符,而且又别于古人所述之生长慢,倚伏不移,少伤气血之“积证”。
2.3 凸显病势 中医理论认为,癌毒致病,初起之时深伏脏腑经络,潜藏骨髓血脉,隐而难察,一旦显露,则已难遏制;其发时凶猛,症情乖异,正邪混处,难拘一格,流窜走注,善变不居,附着它处为患。癌毒内蕴,难以祛除,缠绵难愈,即使暂消,仍易复萌,再度发展。临证所见,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早期发现不易,部分患者出现症状就医时已病重晚期,以致延误诊断治疗,在发病过程中肿瘤细胞不断增殖,侵犯周围组织和脏器,妨碍人体正常的脏腑功能。机体正气受损,导致气血津液亏虚,脏腑功能则更加失调。经手术及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大部分癌毒病势退却,正气亏虚,余毒残留,蕴于体内,影响气、血、津、液的运行,化生痰瘀,又为癌毒的增殖、恶变提供了适宜的环境,痰瘀毒相互交结,致使疾病缠绵难愈。亦如清代赵濂《医门补要》所云“……虽迁延,终不治。”同时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发病发展过程中,癌毒可通过人体血脉、经络,走注流窜至全身各处,形成大小不同的癌积,常见犯骨、犯肝、犯脑等,形成肺内外转移癌灶,进一步导致病情恶化,预后不良,晚期终致五脏皆衰,气血耗竭,甚至阴竭阳亡,符合现代医学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病势衍变特点。
综上,中医“肺癌”病名是以病位加病性、病机、病势形式命名,恰能形象概括肺恶性肿瘤本质属性,不仅充实了中医病名内容,而且体现了时代特色。
3 小结
针对发病率及死亡率高居首位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药在改善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确有一定的疗效,故其中西医病名的对应统一,对中医药理论的充实及临床实践的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古今医家有关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名相关论述的学习、挖掘整理,从临床症状、病因病机、病性病势等方面综合分析比较,结合临床实际,承古拓今,认为将现代医学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归属于中医学“肺癌”更为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