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020-03-03陈夏囡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5期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思政

■陈夏囡

(三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促进人民群众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有效途径,是帮助人民群众建立制度自信的重要基础。但是随着新时代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发展,中国社会思潮的多元化特征愈加明显,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难。

如何克服由理论推广和时代环境带来的双重困难,让马克思主义真正深入人心,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高校思政课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普及的前沿阵地,也在新时代面临着大力推进教学改革的需要。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中探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一步发展,既是思政课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入学生、贴近生活、融合新技术的一次有益尝试。

1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困境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的高速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面临的一系列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困境逐渐凸显,主要体现为多元文化思潮的猛烈冲击、与新媒体的低兼容性和理论教育的弱生动性问题。

1.1 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

思想文化的多元化给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尤其是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思想观点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念[1],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倡导的价值取向背道而驰。

尽管多元文化负面影响的隐忧一直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个进程,但随着新媒体的高速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多元文化思潮间的矛盾被急速激化:一方面,新媒体促使各种亚文化及次生文化的迅速传播和发展成为可能,推动了社会思潮的进一步多元化发展,使得马克思主义思想大众化的社会文化环境更加复杂;另一方面依附于新媒体技术的自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主流媒体引导作用的发挥,客观上加剧了新闻宣传领域的伦理失序[2]。

1.2 理论教育的弱生动性

理论教育和宣传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承担着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和研究者的职能。

但当前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识教育尽管覆盖面较广,实际效果却并不十分理想。其主要原因之一即在于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形式单一,课堂生动性较弱,多数情况下难以实现教育内容与受教育客体的实践经历相结合,导致受教育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思想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受限,继而造成培养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自发的宣传者和传播者尚具有一定的困难。

1.3 理论传播与新媒体的低兼容性

我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传播过程中明显暴露出其传播形式与新兴传媒手段难以兼容的问题。

由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具有复杂性、逻辑性和专业性特点,造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只在少数单位和特定群体间借由特定群体间的语言规范和话语形式相互传播。而当特定群体希望向广大群众推广宣传先进研究成果时,并未将学术研究的文本话语转换成直观且易于群众接受的通俗话语,导致宣传教育千篇一律,脱离实际,照本宣科,语言枯燥[3]。此外,还存在宣传教育手段落后,表达方式公式化、程式化、说教化等弊端,使得中国马克思主义和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优秀成果在呈现形式上缺乏特色,在伴生于新媒体的多元文化面前黯淡无光。

2 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4]的重要使命,始终立场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既帮助学生抵御多元文化糟粕的冲击,又发挥着主导作用、引领多元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通过思政课堂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则是新时期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为了实现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效果,全国高校“积极推进相关理论的创新探索和实践经验的凝练总结,摸索出多元化和高效化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的有效推进路径”[5]。

2.1 课堂内容改革

正如前文所说,马克思主义作为哲学思想,本身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其研究语言和传播语言对于非哲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较难接受。因此,思想政治课堂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讲解应当顺应当代大学生主流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实践,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和实践方法论“熟悉”起来、“亲切”起来。

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活化。首先,推进教学目标、教学案例和教学语言贴近学生生活,“只有与大学生的生活境遇、生活实践、生活期待建立关联,才能够生成思政课真切且持续的获得感”[6]。广大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也是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一部分,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坚持思政课教学素材从生活中来,不仅消弭了学生与深奥理论间的隔阂,也为丰富教学内容汲取了营养。其次,以思政课堂传授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生活实践,要“在参与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为大学生提供追寻美好生活的精神滋养与价值指引”[7]。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和大众化的最终目的,是指导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坚持思政课教学成果到生活中去,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力体现。

另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化。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实质上即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的先进理论,和高校学生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对所学理论知识亲身体验相统一的“理论内化、行为外化”过程[8],社会实践活动和教学基地学习是当前最常见的实践化方式。首先,结合具体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而统一规划设计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理论学习有着针对性的巩固作用,在加强学生记忆的同时,引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为指导,将理论认识应用于实践、从实践中积累新认识;其次,近年来教育部先后出台多部文件,对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进行要求和规范,实践基地的建立为科教融合、校企联合的协同育人模式提供了平台,实践基地的丰富性能够拓展学生社会实践的范围,深化学生对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实践认识。

2.2 教学方式创新

思想教学的内容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严肃理论与多样化传播手段间的不兼容性,而合理的教学方式革新将进一步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程度在青年学生中进一步提高。教学方式改革并不是一个当下的新课题,但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为教学方式创新创造了更多可能。

一方面,在师生面对面的传统课堂上,为了避免传统理论教学“千篇一律、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思政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推广讨论式、专题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取代知识的密集灌输。此外,多媒体教学资料和工具的广泛应用,使思政教师能够以图表等直观形式呈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体系,既丰富了思政教学课堂,又便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另一方面,远程新型教学平台逐步搭建起来,教师和学生都得以从固定化的时间和空间制约中解脱出来,使理论学习更具灵活性。譬如,三亚学院所开展的“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思政课教学改革”,将清华大学学堂在线的线上优质教学资源和三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线下针对性教学辅导进行有机整合,将趣味性较弱的理论课程借助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加以展现,而将更具研讨价值的专题课程安排在线下进行,既保证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充分学习,又为深入挖掘理论内涵和理交流讨论提供了时间和机会。

结 语

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在价值导向上的“旗帜鲜明、毫不含糊”[8],在教学内容改革中生活化、实践化的探索,以及在教学方式上和新媒体技术的有机融合,既切实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又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大范围的扩展提供了有效且可借鉴的模板。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