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炮制机制的研究进展以及研究思路探讨

2020-03-03田刚强

光明中医 2020年3期
关键词:辅料药效炮制

田刚强

中药炮制作为我国传统制药技术,通过炮制后的中药,可以起到降低消除毒副作用的效果,并且大幅度提升中药的性味以及功效,实现中药治疗效果的提升[1]。而针对中药炮制机制的讨论和研究,主要目的是进行中药增效、减毒、产生原理的研究,进而在帮助患者加快病情恢复的同时,实现对中药炮制机制理论的丰富。也正因此,对中药炮制机制的深入探究具有现实意义。

1 中药炮制机制进展的研究

1.1 化学分析及其药理学分析针对中药炮制的开展,之所以会产生功效变化,主要因素在于中药炮制后,其药效物质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所以,中药炮制后性质变化及其化学成分含量的研究俨然成为中药炮制机制研究的主要课题。如若在研究过程中对药物的化学成分无法明确,可以结合药理学实验进行药物炮制前后其活性的变化进行分析,进而实现对炮制原理的体现。所以,中药炮制理论的丰富,可以通过化学、药理试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丰富与验证[2]。

1.1.1 生熟异治生石膏具备清热泻火的作用,而煅石膏则起到收湿、生肌的作用;生党参可以起到补肾益脾的作用,而米炒党参则可以止泻健脾;生用柴胡可以起到解表的作用,而醋制柴胡则可以清肝;生何首乌可以解读,而何首乌制品则具有补益效果;木香生用可以起到理气效果,而煨熟则可以止泻。针对何首乌而言,对其炮制后,会产生梅拉德反应,并且会出现羟甲基糠醛与麦芽酚。而针对木香而言,生用可以起到理气作用,并且其木香烃内酯含量相对较少,但是通过麸煨后,可以起到提升烃内酯含量的作用,并且起到止泻作用[3]。而在具体化学、药理机制分析过程中,受到药理模型缺陷、化学成分复杂因素的影响,导致中药炮制的化学机制、药理机制全面阐述存在较大的困难。其中药炮制化学的主要研究目标是,中药炮制时药物化学成分发生变化过程中的质变和量变等。

1.1.2 缓性栀制人参可以缓和温燥之性,起到寒制热的作用,而酒炙芍药则可以缓和酸寒伐肝之性,白术则可以减刑燥性。针对白术而言,其主要炮制原理是减酮减燥、增酯增效。白术进行麸炒,可以实现对苍术酮的有效降低,并且有效降低白术燥性,进而提升白术内酯含量,提升白术的健脾作用[4]。而针对栀制人参而言,其主要炮制原理则是对人员的燥性和偏性进行降低,进而缓和任何人参的燥性。

1.1.3 减毒通过中药炮制的应用,可以帮助相关药物最大化发挥出减毒功效,例如青木香的盐制、甘草制附子、醋制香狼毒、蜜炙远志、矾制半夏等。针对半夏而言,其内部含有刺激性的毒性成分,包括“毒针晶”,主要成分包括草酸钙和蛋白。而半夏的毒性的主要产生原理是机械损伤和凝集素蛋白的双重作用[5]。而在具体炮制过程中,通过应用明矾水或者是PH值大于12的碱水进行炮制,就可以实现对毒针的破坏,进而降低半夏的毒性。与此同时,半夏毒针晶经过刺激后,所产生的炎性反应发挥,可以利用生姜中的姜辣素成分进行抗拮作用的形成,进而减轻凝集蛋白炎症症状的减轻[6]。

1.1.4 增效通过对中药的有效炮制,可以实现部分药物增效功能的强化,例如段炉甘石、地黄炭、蜜炙百花前胡、麸炒山药、盐炙益智仁、大蓟炭、蜜灸甘草、酒蒸山萸肉、盐炙黄柏、焦栀子等[7]。针对栀子的麸炒,其栀子中的红花酸糖苷成分会随着麸炒热度的提高,而产生数量上的减少,并且转化成苷元藏红花酸,对栀子炮制后,可以起到凝血的作用,并且通过口服麸炒栀子后,其效果会更好。而针对盐炙益智仁的服用,可以再改善患者肾功能的同时,起到缩尿温肾的效果,进而大幅度提升治疗效果。

1.2 生物转化分析作为当前中药炮制方式中的核心组成,中药发酵方式的应用也较为常见,主要原理是利用微生物进行中药原药性的发挥,并且通过微生物作用来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中药发酵属于生物转化反应,并且在中药具体发酵炮制过程中,可以利用微生物学、生物技术进行发酵原理的体现[8]。与此同时,在实际发酵炮制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利用红花经地衣芽孢杆菌C2-13,可以起到提升药物抗氧化的能力。因为红花所生成的糖苷类化合物,再通过水解后,可以起到酚羟基数目提升的作用,并且经过水解后,其生物利用率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进而最大化发挥出药物的药理作用和疗效[9]。

1.3 肠吸收转运针对中药的口服,无论是进行药理作用,还是进行药代动力学的体现,都需通过胃肠道的吸收进行药效的体现。而通过对中药的有效炮制,其药物的化学成分会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的产生,会直接影响到炮制药物的生物利用率和疗效[10]。

1.4 代谢分布情况分析与机体内吸收分析中药在经过炮制后,其化学成分与药理效应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并且在人体内部,会出现体内多种变化的现象。以大黄为例,其大黄酸是大黄的主要毒性物质,对其进行科学炮制,等到炮制完毕,发现大黄中的有效成分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但是大黄的组织成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在人体中,其药物的成分与人体吸收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的现象[11]。

2 中药炮制中存在问题及其策略

2.1 进行辅料的炮制针对中药炮制的开展,其中涉及到诸多药材的应用,其中包括辅料。辅料的炮制,不仅可以促进其它药物的药效进行最大化的体现,还能实现对药材毒性的降低。所以,在实际中药炮制过程中,必须重视对辅料的科学选择[12]。基于此,针对辅料的选择,可以结合当前的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等方面进行辅料的明确,并且要对辅料因素与中药炮制过程研究进行单独研究,以此达到深入明确辅料作用机制的目的,进而促进中药药物疗效的发挥,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2.2 进行代谢吸收问题的解决针对药材药效的发挥,主要还是依靠人体的肠道吸收,所以,必须重视对人体吸收、代谢问题的有效解。作为人类机体的保护屏障,肠吸收屏障的存在,可以起到阻止肠道吸收毒物以及对抗原的吸收。当然,该屏障的存在也会对炮制中药的药效发挥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对药效产生影响的屏障包括生化屏障、化学屏障以及物理屏障。所以,通过对中药炮制活性成分吸收效果受到肠吸收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得到精准、正确的亚细胞水平与细胞水平,进而为中药炮制机制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13]。

2.3 进行数据统计和学科结合中药炮制机制研究涉及到诸多技术和理论,具体包括药效学、分子生物学、化学以及毒理学等,所以需要注重对多学科的科学结合,通过多学科的互补,实现对中药炮制多指标的有效分析。与此同时,再结合对先进数据处理系统的科学构建,实现对中药炮制机制高质量研究。

3 中药炮制机制研究思路

通过对中药炮制机制的长时间研究和探索,已经明确掌握现阶段中药炮制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基础,通过对相关科学技术的融入,已经中药炮制新技术的融合,实现对中药炮制新机制的不断完善和优化[14]。

现阶段中药炮制过程中,无论是炒、煅还是制法,都需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进行加热,而加热操作的应用,难免会导致药物在炮制过程中出现成分的变化,进而导致中药药效产生一定的转变。与此同时,中药在患者治疗中,常用的服用方式为汤剂口服,而方式的应用,会使得药物在人体的肠道内与肠道菌群、活性酶产生直接性的接触,再加上受到人体肝脏器官的影响,这就导致中药化学成分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15]。针对炮制中药的口服,其药效吸收的主要位置是在人体的小肠位置,而在服用之前对药物进行炮制后,其化学成分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患者小肠吸收情况受到一定的影响,进而对药物疗效的体现产生影响。在此背景下,众多学者以此为研究要点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并且提出“基于化学成分转化-肠吸收屏障网络耦联”的研究思路。就是在实际实践、理论研究过程中,其侧重点需要放在中药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转化后肠吸收动力学、生物转化、体内外代谢等作用的研究,进而为中药炮制机制的丰富和论证提供帮助。

4 结语

作为现代化中药事业发展的关键基础,通过对中药炮制机制的有效研究和分析,可以起到促进我国中药事业发展的作用,并为当前中药炮制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所以,需要注重对中药炮制机制研究的深入,通过对中药炮制进展的掌握,结合对其新思路和新方法的运用,起到完善中药炮制机制理论的作用。

猜你喜欢

辅料药效炮制
热销面料及辅料
炮制专家王琦论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2个时期3个阶段”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
药效
探讨常用藏药材的炮制方法
几种杀菌剂防治香梨树腐烂病的药效对比试验
流行辅料
热销面料及辅料
流行辅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