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熏陶感染”及其基本实现途径

2020-03-03张丽萍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熏陶语言文字语文课

张丽萍

(吕梁学院离石师范 分校学前教育部,山西 吕梁 033000)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关于“熏陶感染”的表述有五处之多:在“第一部分前言”中的“二、课程基本理念”部分有三处;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的“一、教学建议”部分有两处。在“旧课标”中,关于“熏陶感染”的表述也有四处之多。仅从课标表述的数量就可以看出,“熏陶感染”是语文课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如此重要的概念,无论是新旧“课标”,还是关于新旧“课标”的解读,都未对其做出具体的解释与说明。本来应该很明确的一个概念,却始终隔着一层窗户纸,似乎看得见却又说不清道不明,最终的结果是将其搁置,得不到关注,更无法在具体课堂教学实践中自觉地落实。

那么,什么是“熏陶感染”?其在课堂里实施的途径是什么?这些问题搞不清楚,既不利于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人文性”特点的理解,更不利于语文课程“人文性”涵养化育功能的实现。许多教师将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文化课”或其他“非语文课”,其实质是语文课程“人文性”课堂操作与落实的偏差或错误,这与教师对“熏陶感染”的认识与理解不清或肤浅直接有关。本文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探讨,把课标相关内容细碎的表述依据内在的逻辑进行“焊接”,使其内涵系统化与明晰化,为语文课程涵养化育功能的实现提供实践操作支持。

一、何谓“熏陶感染”

(一)“熏陶感染”的内涵

从词源意义上看,“熏”乃“气味侵袭”之意;“陶”,即“范土制器”。“熏陶”是一种含有比喻意义的词汇,指通过风气影响来教育人,对长期与之接触的人的思想行为、生活习惯、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良好的影响。梁启超在《天演学初祖达尔文之学说及其略传》中有“(达尔文)为教师亨士罗所器重,受其熏陶,慨然有立伟功于学界之志”。而“感染”中“染”有“沾上”的义项,是指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形式引起他人相同或相似的情感体验,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通过语言或行动引起他人相同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或者说是受到别人思想、行为的影响。如巴金在《英雄的故事·军长的心》中有“我感染到他这种愉快的心情,我也微笑了”。

语文课程承担着文化传承功能,通过传承文化起到对未来一代精神的培育和滋养。语文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应当履行它应尽的职责,那就是让初步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沟通成为学生的一项必备能力,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让学生长期接触与吸收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以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为例,这些文字语言材料往往描绘生动的文学形象,包含着作者对生活和世界的独特感悟和充沛的感情。教师通过融之以情的引导,感学生之所感,动学生之所动,这样就会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引发学生共鸣,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和思维活动,学生感作者之所感,动作者之所动,文本作者的思想立场和价值观就对学生发挥了导向作用。

从词源意义与课标的相关表述来看,“熏陶感染”直接指向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文化修养”“生活习惯”等,这些统属于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发展范畴。鉴于此,依据对语文课程的理解,梳理课标的相关表述,我们可将“熏陶感染”初步作如下表述: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品味、理解、体验而接触、学习与吸收优秀文化,由此产生积极的思想情感,提高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进而获得精神的成长。这就是所谓的语文课程意义上的“熏陶感染”。从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角度来理解,“熏陶感染”是语文课程“人文性”实现的基本途径与方式。

(二)“熏陶感染”的基本特点

第一,“熏陶感染”以语言为媒介、以文化传承为桥梁。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主要凭借,文选型教材是由语言文字所建构的精神产品所组成。学生只有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才能进入精神产品所营造的世界,与作者对话,产生情感共鸣,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中由语言文字及其所呈现的精神产品都属于优秀文化;学生通过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学习与吸收,优秀文化中所隐含的内在“优秀”品质渗入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二,“熏陶感染”以学生积极主动的精神活动为前提。学生在语文课程中的精神活动主要表现为“体验”“感受”“感悟”“体味”“品味”“领悟”等,这些以情感活动为核心的行为必须是主体愿意并且沉浸其中,用心“感”,精心“悟”,细心“品”,慢慢“领”。简单的说教、概念式的“大道理”、死记硬背的“标准答案”、程式化的表述格式,都无法真正达成“熏陶感染”的效果——促进学生精神成长。

第三,“熏陶感染”的主要方式是“渗透”与“潜移默化”。语文课程要想通过优秀文化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加强语文的育人功能,就必须通过渗透的方式而不是单纯以语言文字的外在形式让学生被迫接受。“熏陶感染”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即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应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训练有机交融在一起,在富有情感的或充满理智的情境中,不知不觉中对学生精神加以影响。这种方式对学生精神的影响是缓慢的、渐进的、累积的,多数情况下又是非直接的,也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任何急于求成或过于直接的做法都会适得其反。

二、“熏陶感染”实现的基本途径——语文实践

语文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其“实践性”体现在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运用的范例和实践,学习运用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决定了“熏陶感染”必须通过语言文字运用也就是语文实践活动来实现其教育目的。为此,语文课程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让其丰富阅读数量、积累阅读经验,进而在实践中体悟中华文化的不朽魅力和语文应用的基本规律。

(一)语文课内实践活动

“教”与“学”的主战场是课堂,而实现“熏陶感染”的主要途径是语文课内实践活动。具体而言,语文课内实践活动包括学习语文材料(阅读)和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交流(写作、口语交际)。

阅读是学生获得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承担着“熏陶感染”的重要任务。对此,新课标给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

探究文本应当成为阅读教学的灵魂,学生需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悟,进而使情感受到熏陶,思想获得启迪,享受到审美的乐趣。作为教师,还要关注学生在解读文本时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倡导多元解读。

在众多的文本阅读实践中,文学文本的阅读实践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又有着独特的作用。因为文学文本的阅读要融入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当文学阅读与认知学习方式相互碰撞时,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会相应得到发展。以人物形象分析为例,学生通过探究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多种复杂关系,披文入情,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其思想情操得到陶冶、升华而愈加纯真。

表达交流是学生展现自己独特感受和体验,发挥或发展创造才能的途径,也是“熏陶感染”的途径。“在写作的过程中,在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还会不断深化对世界的认识,对自我的认识,因此,写作的过程又是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过程,也是自我发展的过程”[3]200。在表达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认识、情感体验、审美感受与语言选择相互对接与调适,思想、情感、审美再次体悟与强化。经过此过程,思想、情感、审美就会沉积在学生的意识中,学生的精神世界得以丰富与提升。

(二)语文课外实践活动

在进行“熏陶感染”的语文实践中,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是语文课内实践的延伸和补充,其主要形式包括课外阅读、课外写作和课外听说。一个好的课外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生活情感,进而提高其语文素养。魏书生十分重视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他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课外活动,他认为学生只有见多识广,经过多种色彩美的熏陶,其思想情操才会变得更纯洁、更健康。多年来,魏书生建立了多种课外实践活动模式,如“课前陶醉在一支歌里”“诗歌朗诵会”“文学作品欣赏活动”“走进大自然”“野外爬山”等等,这些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以高兴愉快的心情学到了知识,陶冶了情操。

实施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一定要注意与语文综合性学习区别开来,语文综合性学习包括语文学科的内部综合以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外部综合。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主要是外部综合,在各种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中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达到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真正目的。

总之,如何从“熏陶感染”出发,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实现语文课程的本质回归,以上观点只是从一些语文研究者及一线教师的观点中提炼出的普遍性规律。完善优化“熏陶感染”在语文教学中的基本途径,还需要每个语文教师根据自身情况不断探索,只有这样,语文课程才能真正起到对学生的涵养化育功能。

猜你喜欢

熏陶语言文字语文课
用艺术熏陶家风
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艺术熏陶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可怕的语文课
如此熏陶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