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冲突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020-03-03阳财婷
骆 丹,阳财婷
(1.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2.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54)
文化冲突是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接触所产生的竞争和对抗状态。组织行为学把冲突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包括积极、消极两种冲突,狭义的冲突是指消极的冲突。此文主要从狭义角度论述文化冲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文化冲突有内部冲突与外部冲突之分,一个国家内部由于民族、地域、流派等的差异而产生的文化冲突属于内部冲突;而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间的冲突则属于外部冲突。[1]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方面,我们应当看到文化建设在我国民族复兴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新时代下实现文化繁荣的目标任重而道远。笔者拟从国际、国内两个维度展开文化冲突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论述。
一、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
从国际上看,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文化日益呈现出开放式的发展格局,文化多元交流日益频繁,文化冲突日益复杂。在世界范围内的意识形态争锋中,西方文化打着“自由、民主”的幌子到处宣扬他们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尽可能地向世界其他国家进行文化辐射,企图通过文化渗透的方式达到“西化”目的。这些思潮经过一番精心“包装”之后混杂在我国民族文化中,大肆宣扬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意欲模糊我国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取向,削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元化地位。当前,世界正处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加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西方国家还不敢轻易通过战争方式向我国发起挑衅,因此意识形态的争夺战成为了西方国家主要的“西化”途径。并且,他们将高校大学生作为他们的争夺对象。大学生思想活跃,喜欢追求个性,易接受新鲜事物,西方国家抓住他们这些身心特点,按照他们的喜好“装扮”各种资本主义思潮,使之吻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僵化死板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灌输和活泼多样的西方文化形成鲜明条件下,大学生往往容易陷入西方国家所设的“西化”圈子里,这无疑给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不少的难度。
首先,在多元文化共生的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要为大学生甄别正误,帮助大学生在鱼龙混杂的思潮中辨别真伪,从而树立正确的主流价值观。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我国国家意志的教育,努力占领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制高点,稳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绝对地位。因此,新时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更加艰巨,不仅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任,而且还担负着与西方文化争夺意识形态阵地的职责。文化多元化浪潮下,西方文化与我国民族文化之间的交锋冲突给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
二、国内各种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
从国内看,我国内部各种文化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矛盾。第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笔者认为,这个冲突不能偏执地认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孰优孰劣,而是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辩证看待。
首先,过时的传统文化与先进的现代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的转型势必促进文化的变革,加之我国对外开放格局逐渐实现全方位,文化领域打破了过去那种封闭的状态,许多传统观念与现代文明思想观念相悖,在思想领域内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混沌。譬如传统文化中所坚守的自给自足的封闭思想与现代社会所推行的对外开放思想之间的冲突、传统文化的人治思想与现代社会的法治思想之间的冲突等,这些内部的文化冲突在社会转型期表现得尤其明显,推广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所折射出的高校变化就是大学生的思想或价值观的巨大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成长起来的这一群体,他们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以自我利益为中心、贪恋奢靡的物质享受等,其物质观主要以金钱和权利为主,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更具复杂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背景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面临着比过去更大的压力。此外,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也日益成熟,世界已经逐渐成为连接各个国家的信息交织网,各种海量信息每天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信息量的地位有所下降,教育对象可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各种信息,改变了过去那种由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导教育内容的单一局面,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想要吸引教育对象,必须与时俱进,从内容、方法、载体等方面进行更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亲和力,才不会出现在高校学生之中说不出话、说了没人听的尴尬处境。
其次,优秀的传统文化与错误的现代价值观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传统文化中糟粕与精华并存,对于传统文化必须持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如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竟被有的人认为已经过时,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现在我们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大幅度提高,没有必要再讲什么勤俭节约了,认为艰苦朴素这些精神是在经济落后条件下所特有的,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了。与之相反,他们认为人生苦短应及时享乐,社会中所出现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便是这一类人的真实写照。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支撑,当下,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受到现代文化的排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同样也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
第二, 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冲突。主流文化是反映国家意志的文化,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群体文化。而大众文化具有普及性和逐利性,主要扎根于人们日常生活这片土壤,具有强烈的物质欲望,追求现实价值。一方面大学生在校接受崇高的社会主流价值观教育,另一方面他们的生活摆脱不了形态各异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中许多错误的思想与主流文化产生冲突时,大学生容易真假难辨,出现政治信仰迷茫,丧失基本的价值判断,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产生怀疑。一旦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产生怀疑或者不信服的话,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就会受到巨大的阻力,出现越教育越排斥、越排斥越教育的恶性循环。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履行好传播主流文化的职责,又要处理好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不可否认的是,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必然有不相容的元素,置于其中的大学生经常会面临两难的选择,出现价值观混乱的情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好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矛盾问题。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利用好大众文化,如利用大众文化中贴近生活的例子向教育对象传达主流文化的内容,寓教于乐,既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同时能够逐渐培养教育对象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但是,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因为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冲突而对大众文化全盘否定可能会引起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排斥,甚至会加剧教育对象对大众文化的向往和追求。
三、结语
笔者从国际、国内两个维度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可能面临的文化冲突进行了简单的阐述,上文主要是从文化冲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来探究的,其实,笔者认为文化冲突除了消极一面,换个角度看也具有它的积极一面。譬如,文化冲突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取长补短,我们不能仅仅只看到外来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冲击,还应该学习别人的有益经验,如果对一切外来文化都持敌对态度,那么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文化不自信的表现,笔者认为真正的文化自信应该以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开阔的世界眼光对待外来文化,在这些外来文化面前不仅无所畏惧,而且还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去交流碰撞,在文化交融过程中,让世界上更多国家听到中国声音,听懂中国故事。其次,文化冲突在一定程度还可以促进文化创新,矛盾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当两种文化发生冲突的时候,势必会推动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例如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产生矛盾的时候,思想政治教育势必会有所改革,也许是内容上的更新或者方法上的创新等,教育中所面临的问题会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朝更高目标前进,并且基于各种外在压力,思想政治教育丝毫不敢松懈自身所肩负的职责。
总体来说,文化冲突是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文化现象,我们要正视文化冲突,并且处理好文化冲突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才有可能变不利为有利,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