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 背景下 “立德树人” 在大学生管理事务中的铸建路径探究
2020-03-03徐焕文
李 莹,徐焕文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在 “双一流” 大学建设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理念与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更加突出大学的本质属性与办学规律,继续深化内涵建设与特色化发展,以世界一流大学为标杆,创新大学的办学理念。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将 “立德树人” 作为根本任务,在 “双一流” 大学建设背景下凸显了 “和而不同” 的价值体现。
一、 “双一流” 大学建设下 “立德树人” 的价值体现
(一)拥护党的领导为核心的政治素养要求
“双一流” 大学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追求高质量、特色化发展的重大举措,从办学理念上讲具有一般大学的普遍性特点,也突出 “卓越” 发展的特殊性,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致力于培养世界一流的高质量人才。 “双一流” 大学是党领导下的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尤其是卓越人才培养更要注重党性原则,坚守党的宗旨和要求,抓政治素养与意识形态教育不松懈,坚持党的领导在 “双一流” 大学建设中的核心定位,要更加明确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对大学生教育与管理的基本要求。新时代, “双一流” 大学建设更加彰显了 “立德树人” 这一根本任务与使命,在培养有理想、有自信、有行动能力、有法治观念、有审美情趣的新要求下,更加强调政治素养的重要价值。
(二)培养以德为先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方式
“双一流” 大学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较高的学识水平与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道德品质,主要表现在热爱国家和民族、勇于担当、奉献社会等,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 “立德树人” 的总目标下,体现了以德为先的人才培养重要价值, “德” 是育人的根本,没有道德品质的人才不能称之为高素质人才,离开道德教育就不能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摒弃了大学存在的根基,更同 “双一流” 大学建设的根本要求背道而驰。 “双一流” 大学在对学生进行培育过程中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以德育教育为基本前提,学会在新时代如何为 “人” ,如何再成为有贡献、有担当、有责任的 “人” ,尤其是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
(三)以育人导向提高管理效能的价值选择
管理与育人相结合是新时期大学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着力点, “双一流” 大学建设树立了管理育人的价值取向,将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作为 “立德树人” 的主要目标。因此, “双一流” 大学的人才培养在价值选择上突出了以良好的道德品质、责任意识、拼搏精神在促进大学生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效促进了大学在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中的实效性,增强了 “双一流” 大学在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过程的效能价值。
二、 “立德树人” 在大学生管理事务中的缺失
在 “双一流” 大学建设背景下, “立德树人” 被赋予了新的质量要求。 “立德树人的任务关系到高校工作的各个环节,比如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等”[2],尤其是在大学生管理事务中,必须推动管理理念、方式与路径的创新,增强大学生管理的教育性与引领性。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高等教育的环境、对象及发展方式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但由于大学传统的管理观念、体制机制、管理文化等问题,影响了 “立德树人” 的落实效果。
(一)管理理念陈旧诱发形式主义
“双一流” 大学建设不仅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也提供了大学发展各领域的方向与标准。当前,我国大学在学生管理上依然存在着 “说教式” 的现象,将教育同管理相分离,特别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多元文化冲击与学生规模激增,大幅提升了学生管理的困难程度,旧有的理念、团队来不及沉淀与更新换代,造成对 “立德树人” 的根本任务完成的不够充分,在管理理念的承接上存在缺位现象,这无疑引发了大学生 “立德树人” 教育的形式主义,普遍缺乏深层次的内涵思考与顶层设计。
(二)管理文化滞后造成执行失效
“双一流” 大学倡导建立开放、包容、民主的文化体系,发挥文化育人的功效与作用,激发与满足大学生对于文化的多样性与个性化诉求。落实到学生管理层面,当前我国大学的组织文化较为单一,主要是科层制的文化为主导,强调层层传导与责任制,学生是被动管理者,处于管理文化的最底层,包容并蓄的文化氛围难以在现有的学生管理体系中出现,造成文化效益弱化,对民主化、平等化、自主化的管理行为执行失效,不利于 “立德树人” 教育理念与内容的有效贯彻与落实。
(三)管理体制僵化抑制多元诉求
“双一流” 大学建设对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学生管理领域,必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念,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满足学生的多元主体利益诉求。当前,大学在实现学生主体价值环节存在体制僵化的问题,造成学生的多元价值诉求无法得到满足。 “大学管理者缺乏对教育对象的深入了解,往往只侧重于对被管理者的严格要求,过分强调‘应该怎么做’,无视被管理者的实际需要,容易抑制个体的个性化发展。[3]” 大学从制度设计上缺乏对学生权益的保障,也没有对管理者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机制要求,这种刻板化的管理体制不适宜大学生的成长发展,难以将 “立德树人” 的内在要求以学生的主体性视角进行内化和吸收。
(四)管理人员不稳丧失主动意识
“双一流” 大学建设对辅导员的要求较高,既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以及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同时也要有处理紧急事务、复杂事务的能力,与此同时辅导员的薪资待遇也较高,保证了辅导员队伍的发展空间。但对于大多数普通学校来说,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难以被激发,全身心投入到学生管理的热情不够,在法律、心理辅导、指导实践等方面存在短板,掌握思想动态、化解各种矛盾的能力有待提高,其中的客观原因在于大学辅导员角色与职责不清晰,发展潜力与空间有限,造成的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影响了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 “立德树人” 教育效果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三、 “立德树人” 在大学生管理事务中的铸建路径
(一)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基础,强化榜样力量
大学有效落实 “立德树人” 的根本任务,首先要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基础,在同学生的日常交流过程中渗透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调动学生管理中的教育资源,注重用实践的典型案例强化精神引导作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仅包括思想政治课,也要通过大学生管理人员在各种学生活动中进行有效融合,亲身示范、身体力行,做好学生的道德榜样,并引导学生树立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远大理想,端正学习动机,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发挥 “润物细无声” 的德育教育作用。
(二)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激发精神动力
“德性的根本是人应该如何思想和行为。[4]” “立德树人的实质是要解决‘立何德、如何立德,树什么人、怎样树人’的问题,目的是要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观塑造和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与认同,立社会主义之德,树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5]” “立德树人” 必须要以先进文化为引领,发挥大学作为先进文化阵地的载体功能,激发大学生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在新时代,大学更要落实好 “文化自信” 的基石作用,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以思想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体系,提升文化的自省与自觉性,大力弘扬奋发向上、充满朝气的先进文化,进一步提高校园文化品味,形成鲜明的校园文化特色,在文化育人中筑牢 “立德树人” 的根基。
(三)以精准帮扶与体验为方式,凸显实践价值
“立德树人” 总体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时期的一以贯之的落实与推动。大学生在开展德育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能保证学生内化与吸收的绝对性与一致性,必定会出现水平与效果差异,大学要通过有效的学生管理缩小道德品质与思想政治水平的差异,即要采取精准帮扶与体验的方式。大学生管理人员要定期同家长、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协作,尤其是要定点、定期帮扶 “落后生” ,进行有效的道德及思想政治引领,并在学业、家庭经济、心理、行为举止等方面监测与调控,帮助其完善自身行为,促进成长发展。
(四)以大学生自我管理为切入,发挥融通作用
“立德树人” 的主体不仅包括学校,更重要的是大学生的自我内化与吸收,养成自觉的行为习惯。从管理机制上讲,大学生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管理是自我内化与吸收的重要前提,学校要搭建学生自治的制度框架与实施载体创设更多的校园服务体验平台,让学生自我理解、感同身受,同时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正确的看待社会现象,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真正做到融通发展。大学生在自我管理过程中,必须学会换位思考,实行同辈监控、同辈评价、同辈学习,将 “立德树人” 分层次、分类目、分方式进行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