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建设现状与建议
2020-03-03刘福涛
刘福涛,李 悦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9)
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是以二维条码为载体,实现一物一码,精确记录每个产品生产的详细信息,达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全程溯源。农产品从生产到餐桌的整个过程涉及种植、收获、存储、加工、打包、运输、销售和消费等诸多环节,每个环节都有污染农产品的因素。因此,需要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建设,对农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等全过程进行监测,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心。
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现状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食品种类的丰富,使城乡居民饮食更加注重营养,主食消费明显减少,对食品消费品质要求不断提高。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的建立和国际上基本同步,进展相对缓慢。2002年农业部出台了《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明确对猪、牛、羊佩带免疫耳标,建立起了免疫档案管理制度[1]。2003 年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启动了《中国条码推进工程》,要求对少数蔬菜、部分肉类产品标识自己的身份信息,极大推动了条码在我国企业产品标识中的应用。为了规范出境水产品的批次管理,我国于2004年先后出台了《出境水产品溯源规程(试行)》和《出境养殖水产品检验检疫和监管要求(试行)》。2006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颁布施行,加强了农产品质量监管。2015 年以来,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 “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 “互联网+” 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 年)》,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主要目标、建设内容和发展路径、制度保障等做了具体安排[2]。
二、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过程存在的问题
(一)化肥农药施用不合理
长久以来,化肥农药大量不合理施用对我国环境的生态平衡影响非常严重,同时也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了 “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双双零增长” 的目标[3]。调查表明:为了片面追求产量最大化和劳动强度最小化,农产品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过量使用化肥以及施用不合理,造成农产品中硝酸盐、重金属残留过量,危害人体健康,并破坏土壤结构,使土地板结,土壤酸化。
(二)安全监管能力不强
目前,我国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确实存在监管力量薄弱、监管手段缺失、队伍素质低、能力水平不适应等情况,从市、县到乡镇的监管都存在这个问题[4]。农产品安全监管部门没有统一的领导与协调管理机制,人员偏少,知识陈旧,资金不足,在县以下检测机构中,没有专业的检测人员,检测方式比较单一,检测的范围较窄,误差偏大。另外,监管执法力度也比较弱,对查处出来的问题不能及时阻止及解决,惩处力度不够,起不到警示作用。
(三)农产品标准化体系不健全
农产品标准化是指农产品的生产、包装、物流、服务等过程按照一系列标准要求进行的规范执行过程。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数量庞大、规模分散,多数是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偏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程度不高,不能形成土地资源有效配置,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和产量的提升。
(四)农产品质量追溯困难
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基地化、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少数农产品生产者不了解或不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农业投入品使用过多、追求多快好省,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土壤污染日益加重,规模化畜禽养殖垃圾及生活垃圾等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治理,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在一些乡镇、县区,很多初级农产品未经过任何机构检验检测,便在市场上销售,消费者自身很难区分辨别这些产品的质量,一旦这些农产品农药残留或有害物质超标,无法准确追踪溯源,消费者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三、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建议对策
(一)科学施用化肥农药
强化质量安全法治意识,为农户们讲解农业部对禁、限用农药方面的新规定,正确施肥用药是确保农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农药使用方面,要从施用技术、农业病虫害防御措施等方面进行改进,减少农药使用,降低农药残留;在施肥方面,要根据作物的不同,按时、按需、按量施肥,最大限度和科学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有机肥料资源,同时最大限度提高化肥的利用效率。
(二)严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源头监管最难、最复杂,应把源头监管作为农产品质量监管的重点,实施精细化监管,寓监管于服务中,并将监管工作贯穿于农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做到生产与监管并重[5]。政府要起到主导作用,联合质检总局、工商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等有关部门,明确工作目标,细化监管职责到各主管单位,逐步形成多部门联合,密切协作,全力以赴,尽心尽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格局;要真正落实 “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监管责任,全力构建 “政府负总责,县镇有机构,监管到村组,检测全覆盖” 的模式,切实加强领导,细化责任,精心组织,相互配合,做真正做到查处事件坚决,运作措施有力,监督管理有效;各直接监管部门,要敢于担当,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做细做实,绝对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三)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
农产品标准化把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成果与农业生产实践经验有机结合在一起,把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管理的轨道,从而取得农产品生产的最佳秩序和最佳效益,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赢利的目的[6]。各级政府要积极推进 “三品一标”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工作,培育更多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强化质量意识,提升防范化解风险能力,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四)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推广
加大宣传力度,普及追溯知识,引导消费者正确使用国家追溯平台。加快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在各省推广应用,部署已有平台与国家追溯平台尽快对接和数据互通,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和技术标准。将农产品质量追溯与农业项目安排、品牌认定等挂钩,率先将 “三品一标” 企业纳入追溯管理。加强与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商超的合作,推动追溯产品进入大型商超、电商,推进产销对接,促进优质优价,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参与追溯的积极性。积极支持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加贴全国统一的追溯标识上市,大力提升追溯产品标识使用率,扩大追溯产品覆盖范围,推动食用农产品 “从农田到餐桌” 全过程可追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