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学生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2020-03-03张世昌张洁心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0年23期
关键词:诊断学理论课留学生

张世昌,蒋 叶,徐 建,王 芳,张洁心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学部/南京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江苏省医学检验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南京 210029)

实验诊断学作为临床医学课程,具有鲜明的检验医学专业特色,实践性强,着重训练学生的实验动手操作技能及检验结果判读能力,它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横跨多个学科,是留学生的必修课程。教学内容要满足临床实际需求,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与临床学科定向沟通的能力,所学才能为今后工作所用。因此,自2016年始,本教学组对留学生实验诊断学课程进行梳理,在已有10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改革与实践,逐步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1]。

1 修订理论课教学大纲

从2006年由国际教育学院和第一临床医学院合作开设留学生实验诊断学以来,一直参考及沿用国内本科生配套实验教材。目前,每学年留学生实验诊断学课程安排有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和临床免疫学四大专业内容,共计12次理论课,5次实验课,教学内容多,实验次数少,教学进度安排紧凑。通过总结近10年的教学经验,本教学组发现,留学生课堂表现活跃,喜欢提问,愿意与带教教师沟通,积极钻研不明白的知识点,但期末试卷考核成绩却不理想。所以,整个课程改革中第一个要改进的任务是制订更适用于留学生的理论课教学大纲。本教学组以Linne&Ringsrud′sClinicalLaboratoryScience(7thedition)和BasicClinicalLaboratoryTechniques(6thedition)为参考,在总课时不变的前提下,尽量归类和细化授课内容。整理后的留学生实验诊断学课程理论课35课时,其中实验方法的评价3课时,体液检验(含血液学检验)9课时,肝肾功能检验6课时,血糖、血脂检验3课时,心脏标志物检验3课时,免疫学检验(含肿瘤标志物)6课时,抗菌药物敏感实验及其临床应用5课时。

2 引入“问题导向学习(PBL)”理论课堂教学模式

在留学生理论课中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体系存在2个明显弊端:(1)授课教师只讲解所在专业基本知识点,讲课内容不横向延伸;(2)学生不能领会考试要点,授课教师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比如签到、布置课后作业等分配得分点。从实际情况看,留学生在母国教育背景相较国内更灵活多样[2-3]。因此,选择留学生熟悉的教学方式可能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PBL,即problem-based learning,源于20世纪中,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所倡导。该教学法在留学生实验诊断学中的运用为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要求选定一个虚拟病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读案例中的信息,挑选关键词和提出核心问题,借助图书馆和网络资源并在教师的协助指导下,运用所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去分析病例、解决问题。PBL将复杂的螺旋式网络样结构的医学知识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连接起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从情景设定中学到隐藏的科学知识,提高自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近5年来,我国高校已进行大范围PBL实践工作。教师可以通过PBL教学法有效调动学习气氛,引导并吸引学生在行动和思想上积极参与,达到锻炼专业思维能力的教育目的,同时辅以现代教育技术,如投影、录像、多媒体及网络资源等,发挥多角度、系统性和真实性等教学优势,实现很好的教学效果。本系开设的留学生实验诊断学课程是学校的一门特色课程。在发挥本系专业课特长的同时,合理科学地引入PBL理念,探索一套适合留学生实验诊断学的灵活、多样、互动和开放的PBL授课体系,培训学生临床思辨意识,掌握医患对话技巧[5]。在教学课题的支持下,本教学组已完成2个全英文PBL案例撰写工作。SomethingHardtoSay侧重诠释临床医患沟通技巧,强调规范患者资料收集体系,遵守相应规章制度;Who′stheMurderer?重点是孕妇肿瘤标志物检测,结合病史与影像学手段,达到鉴别诊断目的,同时提醒学生关注患者心理干预及支持治疗。

结合留学生以往教育背景应用PBL教学法,学生可以更快适应国内医学教学课堂,有效地调动其课内和课外学习兴趣。通过1~2幕PBL案例分析,学生能够快速了解临床检测指标间横向联系,并与临床诊断纵向挂钩,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寻找,提高了学习效率[6]。其中积极的学生也可通过继续搜索辅助教材和前沿文献拓展知识面,为日后临床实习做好准备,培养临床思辨意识,提升自我竞争力,有利于国际临床医师队伍发展。

对教师而言,熟练运用实验诊断学PBL实验教学平台,不仅要求任课教师设计和组织PBL案例,还要求其熟练掌握本课程拓展所需的其他跨专业核心知识点,并将二者融会贯通,自成一幕,这无疑是一项挑战。与此同时,要使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基于问题的学习,任课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因此,其需具备预测、控制、调节课堂进度及综合评价的能力。上述这些都能极大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对本校培育优秀国际教师有重要推动作用。

3 运用临床科研思维搭载信息技术手段

实验诊断学是医学生学完医学基础课程之后,学习临床专业课程之前首先需要学习的一门重要的临床桥梁课[7-8]。它以检验医学为基础,通过对来自患者的血、尿、大便等标本的实验室检查,结合临床病史/家族史、症状/体征,影像资料/病理检查等有关资料,经过严谨整合分析,应用于疾病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病情和疗效观察、预后判断,也可为卫生保健、健康普查和科学研究等提供重要的实验室依据[9]。因此,实验诊断学这门课的独特属性对带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很高要求。在实验诊断学教学活动中,带课教师需以临床桥梁课为基点,以实用性为重点,以培养目标为落实点,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验诊断与临床相结合、实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现状与前沿相结合。

首先,本教学组加大理论课师资配置,10名授课教师均为高级技术职称,其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占40%,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占60%。同时接受过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双重培训的教师占40%。80%的教师经过系统PBL导师培训并取得证书。其次,本教学组在理论课授课内容中增加了临床微生物学、临床生物化学和临床免疫学科研领域最新进展相关内容。如从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流行特点、临床诊疗和感染防控角度探讨其多重耐药机制;基于免疫检查点PD-1和CTLA-4 2个重要通路的抗肿瘤药物在世界范围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结果及前景展望[10-13]。同时,根据授课教师要求,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如Elsevier′sMedicalLaboratoryScienceExaminationReview)和相关网站(如检验领域权威杂志ClinicalChemistry),并自主形成信息网络反馈体系。最后,为了增加学生上课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将理论课与微课、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比如在讲授血糖、血脂检验过程中,播放外源性脂质代谢、内源性脂质代谢及胆固醇逆向转运的英文讲解视频,帮助学生理清原料、产物、限速酶等逻辑顺序和脂质代谢分子机制,极大地降低零碎知识点的记忆难度,提高识记速度和持久度。

4 联系临床实际融入实验教学活动

实验诊断学课程的实验教学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临床检验最基本的体液采集原则、技巧和结果判读。因此,实验课的设计应注重理论与操作相结合,讲授与示教相对应,检测结果与指标意义相印证。首先,本教学组按照调整后的理论课教学进度安排,同时参照ClinicalLaboratoryDiagnostics(康熙雄主编)调整实验教学大纲,共计25课时,分为红细胞计数5课时,尿常规检验5课时,病例分析10课时,参观实验室5课时。第二,重新制作实验手册,分为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和试剂、实验内容、实验报告和随堂论述题5个部分。第三,病例分析教学内容安排了血常规(贫血)、尿常规(肾衰竭)、粪常规(结直肠癌)3个案例,模拟从患者主诉、医生初步印象、实验室检测、检验结果判读、鉴别诊断、明确诊断到治疗处理整个诊疗过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其动手能力训练主动性与自觉性,并获得广泛好评。第四,进一步追加参观实验室的教学内容,邀请学生来到实验室,向他们介绍最新检测平台。临床检验专业组拥有血常规、尿常规及凝血功能分析流水线,满足大批量临床标本检测的同时,实现溶血性贫血检测,凝血因子活性检测及纠正试验。免疫自动化检测流水线开展肿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和糖尿病相关指标等免疫学检测项目。生化专业组除了拥有全自动生化流水线,还拥有免疫固定电泳技术和毛细管电泳技术,用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疑难杂症的辅助诊断。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检验科日常工作,听各专业组一线教师讲解,学习疾病标志物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上述举措将有助于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验解读能力强、临床综合素质高的国际医师。

5 仍需解决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近2年,本教学组在逐步推进和完善留学生实验诊断学课程的过程中注意到,留学生虽来自不同的国家地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普遍较好,由于单词发音和语法使用习惯差异,并且医学专业词汇多,学生与授课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实际并不顺畅,这直接导致学生课上不能完全理解和消化课程内容,授课教师在课堂外与学生亦缺乏交流,长此以往整体教学质量势必受到影响。尽管在学校和院系的资助支持下本系先后派出2名青年教师前往美国学习进修,但授课教师参与国际交流的机会整体偏少。在提高留学生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师资队伍的建设仍是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一支稳定合理的师资梯队是学科持续发展、保持先进活力的核心条件。

猜你喜欢

诊断学理论课留学生
PBL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基于现代网络通讯工具的中医诊断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诊断学教学中融入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