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实用类文本操作性阅读的意义和策略
2020-03-03韦美日覃泓荪
韦美日,覃泓荪
(1.南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1;2.广西民族大学数理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Ⅲ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的主观题与2019年不同,其主观题的问题是:“钟红明是如何做到在对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该问题要求学生从特定文本场景中人物行为的方式总结此类实用类文本的特点,并用文本中提供的材料进行简要分析。这是实用类文本操作性阅读。这种阅读方式与以往的理解性阅读不一样,其考查的是学生的操作性阅读能力,即能从特定类型的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学会做特定的事情。这是本套试题设计的一个亮点。考试结束之后,大部分学生指出,高考前训练过实用类文本阅读,但是没有练过这种题型,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能用考前训练的方式来回答。带高三的教师看了题目之后,预料学生会在这道题目上失分较多,认为这个题目有难度,学生或者不知从何答起,或者按照以往实用类文本主观题的答题思路回答,与参考答案会有一定差距。可见,在以往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下,高中实用类文本阅读与其他类型的文本阅读,特别是高考试卷中常见的论说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阅读一样,大多采用理解性、赏析性阅读,主要是让学生概括文章大意、明确写作意图,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但是这一方式忽视了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另一维度——操作性阅读。
一、实用类文本操作性阅读的内涵及特点
操作性阅读是比较适合实用类文本的一种阅读方式,它与理解性阅读、赏析性阅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一)理解性阅读
“理解,意思是顺着脉理或条理进行剖析,从道理上了解,指了解、认识、说理分析、见解。”[1]“理解性阅读是指以理解阅读材料的词句篇章、写作方法、思想内容、社会价值为目的的阅读。理解性阅读要求读者能够正确理解文章含义,分析段落、章节之间的联系和层次,概括文章大意和要点,评鉴作品的写作方法和语言特色。”[1]
从理解和理解性阅读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归纳理解性阅读的几个特点:(1)理解性阅读的对象是阅读材料的词句篇章、写作方法、思想内容、社会价值。(2) 理解性阅读的目的是能理解阅读对象的词句篇章、写作方法、思想内容、社会价值。(3)理解性阅读的内容是能够正确理解文章含义,分析段落、章节之间的联系和层次,概括文章大意和要点,评鉴作品的写作方法和语言特色。
(二)赏析性阅读
“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2]“欣赏性阅读是阅读活动的一种形式。对阅读材料的思想内容、表现形式、风格特点等方面进行鉴赏。以理解性阅读为前提,是对阅读性理解的深化。可使读者对文章的认识达到理智上的领悟和情感上的沟通、融合。读者要想领悟文章的哲理美、意境美、语言美等,首先必须展开想象,其次必须训练语感,还应有相当的思想修养和生活经验。”[2]
从赏析和欣赏性阅读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归纳赏析性阅读的几个特点:(1)赏析性阅读的对象是诗文,或者艺术作品这一类的阅读材料。(2)赏析性阅读的目的是经过分析得出理性认识,并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使读者对文章的认识达到理智上的领悟和情感上的沟通、融合。(3)赏析性阅读的内容是阅读材料的思想内容、表现形式、风格特点等方面。
(三)操作性阅读
“操作是指人用手活动的一种行为,也是一种技能,含义很广泛。一般是指劳动、劳作, 或者按照一定的规范和要领操纵动作。”[3]“操作性阅读的对象,是讲述做事方法和行为方式的文章,其重点在‘怎么做’,或直接说明操作方法、行为规则,或通过做事原理、行为机制的阐述,指导人们进行实践活动。从阅读主体这方面看,操作性阅读有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阅读中有操作。我们边阅读边操作,并努力把自己的阅读理解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比如阅读电器使用说明书。第二种情形,是阅读后有行动。我们抱着实践的目的去阅读,并努力把自己的阅读理解落实到实践的行为中,比如阅读《如何欣赏中国文学》这类文章。概言之,操作性阅读不仅是求‘知’,而且要去‘做’;不仅要知道别人说了什么,而且要把别人说的与自己的实践联系起来。”[4]
从操作和操作性阅读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归纳操作性阅读的几个特点:(1)操作性阅读的对象是讲述做事方法和行为方式的文章。(2)操作性阅读的目的是指导人们进行实践活动。(3)操作性阅读的内容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或直接说明操作方法、行为规则,或通过做事原理、行为机制进行阐述。
综上所述,实用类文本操作性阅读的阅读对象是实用类文本,其阅读目的是指导生活实践,其阅读的内容是明确事物操作的原理和规程,其阅读的特点是边读边做,或者读后再做。
二、强化操作性阅读的依据
强化操作性阅读的依据有三:一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要求;二是实用类文本自身的特点;三是切己体察,学以致用。
(一)“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要求
新课标学习任务群7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其总体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包括实用性文本的独立阅读与理解,日常社会生活中需要的口头与书面的表达交流。通过本任务群的学习,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提高阅读与表达交流的水平,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5]为实现这个总目标,理解性阅读是必需的,也是基础性的。阅读理解社会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实用性文本能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因此,操作性阅读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提高学生阅读与表达交流的水平,使学生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对实用类文本阅读而言,要想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通常采用的是理解性阅读,具体方法为让学生学会从各类实用类文本的阅读中提炼关键信息,概括内容大意,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但是,高中阶段的实用类文本阅读只采用理解性阅读方式是不够的,需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操作和应用,即学会操作性阅读——从阅读文本中提炼操作要领,内化操作程序,将来遇到类似的生活情境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实用类文本自身的特点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把具体的学习内容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社会交往类,如会谈、谈判、讨论及其纪要,活动策划书、计划、制度等常见文书,应聘面试的应对,面向大众的演讲、陈述和致辞;二是新闻传媒类,如新闻、通讯、调查、访谈、述评,主持、电视演讲与讨论,网络新文体(包括比较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三是知识性读物类,如复杂的说明文、科普读物、社会科学类通俗读物等。[5]
这三类实用文本是在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常用的文体,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个人、家庭、社区、职业生活。阅读与写作这类实用类文本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这三类实用类文本的阅读既需要理解性阅读,理解其内容特点,又需要操作性阅读,能够在类似的生活场景中熟练运用这些实用性文体知识,达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目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教学建议中特别强调“教学以社会情境中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为主”[5],即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情境中进行操作性阅读,而这种操作性阅读必须具有情境性和探究性。
(三)切己体察,学以致用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强调实用,即学以致用。学以致用的“学”和“用”是两面一体的,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即设置社会情境进行操作性阅读是为了更好地操作而阅读,为了更独立深刻地阅读而操作。两者只有互为表里,互相促进,才能达成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目标。其实,这种阅读方式古已有之,名曰“切己体察”,即将所学道理亲自体验、躬行实践。这是南宋朱熹倡导的一种学习原则和方法。朱熹认为:“人之为学,也是难,若不从文字上做功夫,又茫然不知下手处。若是字字而求,句句而论,而不于身心上著切体认,则又无所益。”[6]所以,在“纸上求义理”的同时,“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朱熹认为,自身的直接经验是理解书本知识的基础,否则读书只能记住一些条理空文。朱熹强调“于身心上著切体认”,即不仅要理解文本的意义,而且要内化于心,能够在行为中体现出来。把朱熹这一阅读方法运用到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就是我们倡导的操作性阅读。
三、强化操作性阅读的意义
强化操作性阅读的意义有三:一是能全面落实新课标中“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要求;二是能凸显实用类文本自身的特点;三是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操作性阅读能力。
(一)全面落实“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要求
新课标设置“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系统学习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实用类文本,积累阅读常用实用类文本的知识和经验,以便在社会中应用,属于理解性阅读;二是让学生通过常用实用类文本的阅读,掌握实用类文本的写作方法和应用技巧,提升社会生活中表达与交流的能力,从而具备更高的实用类文本的阅读能力,属于操作性阅读。理解实用类文本并具备实用类文本的基础知识是初级阶段,应用实用类文本知识、提高日常生活中阅读与交流的能力和水平、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才是设置“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目的。因此,实用类文本的阅读不能只在理解性阅读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还要在操作性阅读方面对学生强化指导。
(二)凸显实用类文本自身的特点
语文课程所认定的三类实用类文本都有各自的运用领域。社会交往类文本主要运用于社会交往领域,新闻传媒类文本主要运用于新闻传播领域,知识性读物类文本主要运用于文本阅读领域。不同领域运用的实用类文本有明显的特点。社会交往类重在社会交往,其理论基础是角色互动理论,注重交际双方的互动与交流。新闻传媒类重在传播媒介,其理论基础是传播学理论,注重传播的社会价值。知识性读物类重在获得知识,其理论基础是认知理论,注重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在指导学生进行实用类文本阅读时,教师要根据各自的特点,采用合适的阅读方法。社会交往类应运用操作性阅读,旨在发挥此类文本的交际功能,让学生从中学会社会交往,提高社会交际的能力和水平。新闻传媒类应在理解性阅读的基础上强化操作性阅读,侧重此类文本的传播功能,让学生学会利用现代社会不断更新的媒体接受各种有效信息,传播正能量信息,屏蔽负能量信息,形成比较强的信息素养。知识性读物类应以理解性阅读为主,更看重此类文本知识积累的价值,让学生通过理解性阅读,把静态的、客观的知识与经验转化为动态的、主观的、个性化的知识与经验。可见,在三类实用类文本的阅读实践中,操作性阅读是不能缺席的,它的缺席可能造成实用类文本的阅读缺乏个性,不能发挥其实用功效,学生的操作性阅读能力也得不到锻炼。
(三)有效培养学生的操作性阅读能力
在实用类文本的阅读中,学生是以操作者的姿态进入文本内容的。学生以操作者的心态阅读文本,以操作者的需要从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从操作者的角度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加工,以操作者的标准对这些信息进行判断和评价。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主观意愿得以充分表达,在不断把实用类文本对象化的过程中构建了自身的实用类文本知识体系。实用类文本的操作性阅读是让学生以“做”的心态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学生从文本的局外人变成局内人,变成独立自主的操作者。
强化实用类文本的操作性阅读就是抓住实用类文本内容和形式的特点,让学生以操作者的身份进行实用类文本的阅读和写作,提高其对实用类文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这是单纯的理解性阅读关注不到的地方,也是操作性阅读最有魅力的地方。它能锻炼学生用操作者的眼光与作者及其文本进行交流的能力;能暗示学生面对实用类文本时尽可能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能引导学生在阅读实用类文本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建立阅读自信。
四、实用类文本操作性阅读策略
强化实用类文本操作性阅读,提高学生的操作性阅读能力,是今后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实用类文本,不仅要进行理解性阅读指导,而且要在适当的时候不失时机地进行操作性阅读指导。操作性阅读指导策略有四个:一是选择适合进行操作性阅读指导的实用类文本;二是熟悉实用类文本的文体特点;三是侧重阅读者主体意识的培养;四是合理安排操作性阅读活动。
(一)选择适合进行操作性指导的实用类文本
新课标中“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把实用类文本分为社会交往、新闻传媒和知识性读物三大类,其中,社会交往类和新闻传媒类适合进行操作性阅读指导。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Ⅲ卷)实用类文本阅读的主观题属于新闻传播类。这道题不是让学生提炼关键信息,而是让学生总结作为采访者的钟红明是怎么做到的,即作为一个优秀的采访者,在采访中应该怎么做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面对这道题时,学生应抱着实践的目的去阅读,即今后在生活中遇到类似场景时应该怎样做。
(二)熟悉实用类文本的文体特点
实用类文本的三大类中有很多具体的文本类别,这些具体文本运用于不同的场合时对内容与格式都有特定要求,这是进行操作性阅读的基础。例如,新闻传播类包括“新闻、通讯、调查、访谈、述评,主持、电视演讲与讨论,网络新文体(包括比较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等,虽然这些内容都属于新闻传播类,但每种文体都有其特点和要求,学生只有在明确文体特点和要求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怎么做”的操作性阅读指导。
(三)侧重阅读者主体意识的培养
首先,实用类文本应用范围广泛,涉及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教师在进行操作性阅读指导时,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将生活经验与阅读文本中的内容互相印证,悟出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应该怎么做。其次,教师在指导学生实用类文本阅读时,应着重指导学生辨析理解性问题和操作性问题,让学生特别关注涉及“怎么做”的问题,以及怎样才能完整、准确地回答“怎样做”的问题。最后,教师应根据需要设置适当的阅读问题情境,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设计操作性问题。
(四)合理安排操作性阅读活动
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理解性阅读是基础。三种类型的实用类文本都适合理解性阅读,但是应该在适当的时间里安排操作性阅读活动。在进行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前,教师应按照操作性阅读的要求,让学生在预习阶段进行操作性阅读,完成操作性阅读任务。例如,教师要求学生查找同类实用类文本,结合自己阅读过的类似内容尝试分析它们的异同,寻找此类实用文本写作的规律,并尝试依照这个规律写作同类实用类文本。在教学实用类文本时,尤其是遇到需要调动学生阅读、生活经验的实用类文本时,教师应精心设计能让学生进入文本操作情境的、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指导学生总结直接经验,利用积累的实用类文本的文体知识回答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尝试把单纯的理解性问题转换成操作性问题,并总结操作性问题的设计方法。在实用类文本教学之后,教师应结合实用类文本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将课堂教学中学会的思路和方法应用到类似的生活场景中,然后总结经验、分享感受,提高阅读与交流的水平。
以上从理解性阅读、赏析性阅读、操作性阅读的比较中明确了操作性阅读的内涵和特点,初步探讨了强化实用类文本的操作性阅读的依据、意义,并根据操作性阅读的特点提出操作性阅读策略。期望实用类文本的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与交流水平,真正体现“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