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
——清远市黄花镇、山塘镇农村教育及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2020-03-03邓惠惠林海龙
邓惠惠,林海龙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清远,511510)
2020年初,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公报显示,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逐年上升,从2015年的56.10%到2019年的60.60%,但因我国人口基数大,乡村常住人口仍有5.5亿人。[1]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目标中分量最重,农村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中国整个教育体系质量、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部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吃掉一块、把住一块、盯紧一块、巩固一块”的要求,盯紧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户,加强精准施策,巩固已有工作成果。[2]教师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特点。为了全面提升农村教育教学质量,打破农村地区贫困的代际传递,推进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历史使命,教师队伍建设助力农村脱贫攻坚迫在眉睫。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总要求,将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作为五大建设内容。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动力基础,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而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是人才振兴的动力保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新时代的建设目标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更高的新要求。作为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关系到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农村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则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实施。
清远市作为广东省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同时也是农业大市,其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为清远市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均衡发展提供人才基础。
一、调研工作概况
为了深入了解包括教学点在内的各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情况,总结经验,寻求对策,精准发力,由广东省教育规划重点课题“清远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和机制研究”课题组多名教师组成的调研组,分别在2020年6月30日和2020年7月3日,以“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及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状况”为主题,奔赴清远市H镇、S镇开展调研工作。调研涉及面较广,包括农村幼儿园、小学、教学点、中学,较全面地了解农村教育及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调研组以专题座谈会、经验交流会、访谈等方式搜集材料。
调研组每到一所学校(幼儿园),就先实地察看学校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认真了解学校(幼儿园)办学规模等情况,与相关领导及教师代表座谈、交流。调研组了解到,农村中小学、幼儿园的师资力量不断增强,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均达到省标准化学校要求,幼儿园教师大专学历达标率逐年提高。
二、农村教育及教师专业发展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一)城镇地区中心学校学位紧缺,留守儿童多,家校共育合力不足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发展加快,城镇户籍人口外出务工较多。以H镇为例,户籍人口为5.6万人,常住人口仅为3万人,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人口向城镇聚集。据统计预测,H中学现有学生1269人,5年后将达到2000人,将面临课室容量不足、学位紧缺的问题。城镇地区学校学位紧缺,无法满足随迁学龄儿童就近入学的需求。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又因无法兼顾工作与子女的学习,不得不将子女留在乡下就读。这造成留守儿童数量增多,据统计H镇的留守儿童率高达70%。
家庭监管跟不上,留守儿童多数由老一辈的亲人照顾,但隔代教育大部分仅停留在生活上的抚养照顾,无法兼顾其他。再加上一些留守儿童自制力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容易养成不良学习习惯,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佳,产生厌学情绪,发生辍学行为。这些情况的出现使家校共育更为迫切,家长、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期望进一步提高。然而,家校沟通、家校共育缺乏家庭这一重要主体的支持,共育效果并不理想。家长、社会对学校教育的高期望,加大了学校、教师承担的工作强度与心理压力。
(二)青少年心理问题突出,专业心理辅导教师短缺
青少年因为心智未成熟,当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时,往往容易产生社交恐惧、厌学等不良情绪和不良行为。据了解,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来自单亲家庭,以S小学为例,1063名学生中就有115名来自单亲家庭,占比高达10.82%。因为家庭结构失衡,学生遇到学习、心理、生理变化方面的问题而无人沟通、倾诉时,非常容易出现抑郁、暴躁等严重的心理问题。而教师因缺乏相关的教育背景,常有心而无力解决这类问题。访谈过程中,教师表示,仅有少数教师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并获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级教师资格证或A级教师资格证,大部分心理咨询的工作仍由班主任承担。有条件的教师无法兼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而班主任又无法保证教育效果,反而加大班主任的工作压力。班主任能力有限,专业心理辅导教师(咨询师)短缺,非专业教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又非常耗时耗力,无法给有需求的学生提供专业的辅导与个案跟进。这些都是农村教育及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
(三)农村教师队伍年龄偏大、知识老化、信息化能力不高,智慧教学、智慧教研能力不强
统计数据显示,清远市2018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专任教师8218人,平均年龄超过45岁,农村教师年龄老化达到五成以上,问题突出。[3]以S小学为例,该校有26个教学班,共有1063名学生、47名教师,教师平均年龄约为45岁。教师培训和教研课题交流对提升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推进教学改革和课程革新、引进新教育教学技术、新教科书的使用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农村学校布局分散,校本教研活动难以开展。教学点又因为位置分散、生源少、教师数量不足,无人顶岗,所以农村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和交流的机会较少。而中心学校大班额现象较严重,教师任务重,其专业发展的需求受客观条件限制,知识更新难,知识老化问题日益严重。在即时沟通工具发达的信息时代,网络学习培训及网络教研交流成为发展趋势。虽然“校校通、班班通”等农村校园信息化工程为智慧教学、智慧教研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持,但网络培训内容理论较多、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农村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需要。此外,农村教师年龄大,对计算机、网络学习平台、钉钉等信息沟通平台的应用能力偏低,难以适应智慧教学、智慧教研等现代教育发展。
(四)农村教师结构性缺编、专业不匹配、学科结构有待优化、在职培训难度高
部分学校学科教师缺编问题较突出,农村中小学的英语、计算机、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教师紧缺。[3]在座谈会上,调研组了解到H中学英语科目教师短缺,但当地教育部门反馈英语专业教师总体数量充足。可见,教师资源未能得到有效盘活。部分学校为解决学科教师短缺的问题,通常由教师兼任 2 门或2门以上的课程,跨学科或跨年级教学的情况在农村普遍存在。由于所教学科与所学专业不相匹配,对教授内容不熟悉,缺乏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教师无法根据学科特点进行课堂设计,也无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这种现象在农村学校特别是农村教学点十分普遍,无论是兼任教师还是全科教师,他们都非常需要专业的培训指导,但农村教师年龄较大、信息化能力不足,制约了他们充实相应知识和提升教学能力。而如果没有足够长时间的培训或者持续的授课指导,教师的学科理论知识与教学能力就无法保障和有效提升。
(五)农村优秀教师往城区流动,临聘教师数量多、流动性大,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当前,教师的数量配置是依据学校规模而定的,但由于农村学校规模小、教学点分散,工作与生活条件配套不够齐全,部分农村优秀教师往城区流动。但教学点数量众多,撤并存在困难。根据2018年的调查,英德市50人以下的教学点有100多个,即使学生数减少至6人的教学点也难以撤并,英德市仅有2个成功撤并的例子。小班额教学的大量存在,容易出现农村专任教师总体上超编但实际总量不足的情况。为了补齐师资,政府进行劳务派遣,或者学校根据自身情况招聘一些临聘教师。但劳务派遣的数量远远不足,临聘教师成为主要的补充力量。
以H幼儿园为例,园舍规模为13个班,可容纳约400名幼儿入园学习。目前,幼儿园有10个班,27名教师,4名为正式在编教师,4名为政府劳务派遣人员,其余为临聘教师,只有10名教师持证上岗。S小学的47名教师中有10名教师为临聘教师。据反映,临聘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偏低,不仅低于编制内的教师,也低于劳务派遣人员。“同工不同酬”现象导致职业吸引力下降,人才流动性大,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临聘教师培训效果不理想。
三、促进清远市农村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调研组对清远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政府要缩小城乡教育二元化的差距,除缩小办学条件、设备等硬件的差距外,还要统筹城乡教师队伍建设。
(一)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农村教师聘任机制
要解决农村教师队伍总体上超编,实际上学科教师结构性短缺、年龄偏大、知识老化、教师队伍参差不齐等问题,政府首先要以县域为单位,盘活现有的教师资源。同时,政府还要不断补充农村师资数量,完善教师人事制度的实施细则,使教师队伍结构趋于合理化,提高农村的教育教学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第一,在县域范围内加快推行《关于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政府应该切实落实领导统筹,教育、人社、财政、编办等多部门协作,尽快出台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实施细则措施,使教师真正由“学校人”向教育系统的“系统人”转变。政府搭建一个按岗聘用、竞争择优的平台,可盘活已有教师资源,调动教师积极性。教育部门应构建再培训与退出机制,解决好转岗、待岗人员再培训再竞聘、二次竞聘落聘转岗等问题。
第二,加快落实市域范围内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教育、编制、人社部门应协作,制订按照班师比与生师比相结合的编制核定方式,严禁挤占、挪用、截留编制和有编不补等行为,解决教师在岗不在编或在编不在岗等问题,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购买更多的工勤服务,使其成为教师补充知识的主要力量,满足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
第三,完善中小学教师准入和招聘制度。教育部门应制订符合教育行业特点的中小学教师招聘办法,遴选乐教、安教、善教的优秀人才,提高教师资格准入标准,既重视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的考核,又重视对教师个人素养及思想品德的考核。
第四,提高临聘教师待遇。学校应实行“校内同级别、同职称”教师“同工同酬”的制度,为临聘教师发展设计职业发展晋升路径,激发他们长期从事教育事业的积极性。相关部门要做好临聘教师人数的统计摸底调查,按照当地在编教师薪酬待遇标准,统计临聘教师工资及福利待遇总金额,参照在编教师薪酬管理模式提高临聘教师的待遇,努力实现同工同酬。临聘教师队伍庞大,且多以年轻人为主,人社局和教育局应积极研究临聘教师发展的长效机制,使临聘教师工作有奔头,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或制订优秀临聘教师转正政策,在职称评聘等方面适当倾斜,鼓励临聘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构建城乡师资培训体系,联动提升农村教师队伍专业能力
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农村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偏低是制约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要提高农村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村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构建城乡协同的师资培训体系。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充分的内部交流,能带动农村教师主动嵌入培训学习共同体、培训实践共同体。在共同体领导者(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等)的带领下,以培训或教研项目为载体,农村教师深度融入,不断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达到提升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教育、财政等部门是整个培训体系的设计者、执行者、监督者及推动者,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农村教师外出培训机会少的实际,相关部门应建立农村教师的培训电子学习档案,动态收集他们的培训需求,设计有针对性、实践性的培训项目,动态记录教师培训的科目及效果,为提供升级版的培训服务提供数据基础。对于所教科目与所学专业不匹配的教师,学校、教师、培训部门等可通过查看教师培训电子学习档案,结合已学内容及成效,分析所需补充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然后进行精准匹配,精准推送培训项目。
除注重提供符合农村教师需求的培训项目外,教研员及教研组应该进行培训效果的长期跟踪服务:设计合理的测评办法,及时了解培训效果,收集学员培训的心得,为农村教师后续教学实践提供支持与服务,完善现有的培训考核评价机制。教研组推出一些以教研科研课题、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三名”工作室为载体的项目,引导农村教师从参与培训学习共同体过渡到教研共同体,带动农村教师进行后续的教学实践及研究。政府相关部门应以“互联网+教研”的模式推动优质教育及教研资源的共建共享,实施培训教研一体化,推动培训效果落到实处,提升农村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质量,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
(三)提高农村教师福利待遇,完善农村教师保障机制
教师作为人力资本的一种,也具有趋利性的特征。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农村学校要想留住和用好人才、吸引优秀教师,就必须进一步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条件,提高其生活品质。只有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建立农村教师的激励机制,完善各项保障制度,农村学校才能够真正吸引优秀人才,让他们安心扎根农村、服务农村。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条件与生活配套设施,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六章第二十五条中关于教师工资的相关规定,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使“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4],实行差异化的农村教师津贴补贴制度,加大对在艰苦环境中任教的农村教师的岗位津贴力度。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村教师,政府应按照其工作强度、任教学校离市区的距离等多方面因素,制订农村工作补贴、交通补贴等津贴细则。政府也应通过提供住房、医疗、交通方面的福利,为农村教师创造便利、宜居的生活环境。
(四)建立农村教师荣誉制度,制订农村教师职称评定优先的相关细则
教育、人社部门实行农村教师荣誉制度,有助于宣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激发农村教师的工作热情。如根据在农村从教时间的长短,相关部门对在边远农村学校任教的优秀教师颁发不同的荣誉证书,认同和肯定他们为农村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媒体则可以广泛宣传报道农村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鼓励更多的青年教师前往农村、留在农村、扎根农村。
除物质、荣誉的奖励外,相关部门还应该制订并落实农村教师职称评定优先细则,为他们专业技术职务的晋升提供通道。例如,为农村教师设定专项比赛及教研项目,既保证了一定的公平性,也为他们提供了评优评先的展示平台,为他们职业生涯的上升提供支持。对于长期服务边远山区的农村教师,相关部门应根据服务年限给予较高级别的职称评审及认定。
(五)倡导社会共育的协同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5]可见,仅有教师、学校的努力远远不够,要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多、家校共育难、学校缺乏专业的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服务等问题,需全民积极参与,强化社会共育,建立多方联动机制,政府、妇联、社区、志愿者组织、高校学子、群众、学校多方协同辅助农村教师,为农村学子健康成长提供多渠道、全方位的全员、全程协同育人模式。政府应发挥各方优势,实现社会资源共建共享,净化学生成长环境,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