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本能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路径探索
2020-03-03张健
张 健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州都匀,558000)
一、学习的本能论
本能是指人和动物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遗传而获得的、与生俱来和不学而能的行为模式,是人和动物重要的行为原动力。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从进化论的角度看,学习本能是自然选择的过程。“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揭示了人类进化的最基本规律。在这个过程中,早期的猿类进化成功并发展成为今天的人类,学习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什么推动个体的学习?学习本能在人类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发展成熟起来。这种生来就有的学习能力和趋向使人类生存和发展成为可能。
(一)学习本能的生物学支持
1.人脑的发展
从人类漫长发展历程来看,人脑是在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这一观点可以从脑容量的扩大来说明。脑容量即颅骨内腔容量的大小。最早的南方古猿的脑容量约为450毫升,直立人的脑容量约为1000毫升,早期的智人的脑容量约为1350毫升,而现代人的脑容量约为1500毫升。从人类脑容量不断扩大的情况看,人脑的不断进化和发展是一种本能趋势。而这种趋势不断促进人类的进化和发展,人类的进化和发展又促使人类的大脑不断进化和发展。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人类在学习本能的驱动下将越来越聪明。
2.印刻现象
澳大利亚著名动物学家洛伦茨在对鸭子的研究中发现,刚刚孵化出壳的小鸭子会追随它们首先看到的能活动的生物。除鸭子外,这种现象在雁、鹅和鸡等早熟性的动物身上也出现过。洛伦茨把这种现象称为“印刻现象”。印刻现象是许多动物生而具有的本能行为,在鸟禽的身上尤为常见。在人类婴儿身上也表现出类似的印刻现象,如对母亲的依恋、微笑反应和认生等。对不同的动物,印刻现象发生在特定的不同的时期。例如,小鸡的印刻现象发生在出生后的10—16个小时,小狗则发生在出生后的3—7周,我们一般称这个特定的时期为“关键期”。关键期是指个体在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最适宜形成的时期,也称为转折期或敏感期。这一发现让洛伦茨获得了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有研究表明,人类身上同样存在关键期,例如,人类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3.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
格赛尔是美国心理学家,他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他们的代号分别为“T”和“C”。T在出生第46周时开始练习,每天练习大概10分钟。C在出生第53周时开始接受时间相同的练习。当他们同时练到第54周时,格赛尔对他们的爬梯水平进行比较。
谁会爬得更好、更快?一般人会认为T练习了8周,而C只练习了2周, T当然比C爬得更好、更快。然而,实验结果出人意料,T爬上五级楼梯花了20秒,而C只花了10秒。这个结果表明,个体还没发育成熟时,学习效果事倍功半,而等个体成熟后再进行训练,学习效果将事半功倍。
(二)学习本能的理论支持
1.达尔文
“本能”这一概念最早的提出者是达尔文,他认为本能是指动物的一种先天的生物力量。这种力量预先确定了动物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活动。动物的本能行为是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动物受到外在的刺激时,它会刺激动物做出可预见的相对固定的行为反应。
2.麦孤独
麦孤独认为,本能是人类一切活动的主要动力,是确定和控制行为方向的内在能量。1908年,他在《社会心理学导论》中提出了12种人类的本能。1932年,他将人类的本能增加到18种。从麦孤独的观点看,大部分人类的行为几乎都是由本能引发的。
3.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医生,他创立了精神分析心理学流派。弗洛伊德建立了以本能为基础的动机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都源于本能。他将本能定义为人的生理需要在心理上的表现,认为本能推动并决定着人们的各种行为和行为方式,其最终目的是消除人体内的各种需要状态。弗洛伊德把人的本能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本能是指性本能,广义的本能包括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两种。生的本能“表现为一种生存的、发展的、爱欲的力量,代表潜伏在生命自身总的一种进取性、建设性和创造性的动机性内容”[1]。生的本能常见的表现形式为饮食,睡眠,呼吸,性,探索,学习,追求金钱、名誉和地位等。死的本能是指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本能。死的本能常见的表现形式为报复、破坏、战争、竞赛、自我谴责、自我惩罚和自杀倾向等。
(三)学习本能的外在表现
1.好奇
好奇是人们对不了解的事物感到新奇、有趣的心理状态。“好奇心也是人类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人类进行探索性和创造性活动时所具备的重要心理特征。”[2]好奇就像食物和水一样,是人类的必然需要。当需要获得满足时,个体就能体验到快乐和幸福。
2.探索
探索就是对未知事物寻求答案。追溯过去,人类梦想着跨越大洋、翱翔蓝天、足不出户就可以知晓天下大事,等等。这些梦想在当时看来都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已变成现实。这是探索的表现和取得的成就。但即便如此,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3.模仿
模仿是指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行为的现象。“模仿在生命的早期阶段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关新生儿和婴儿的研究已经证明了人类个体可以通过模仿来学习新的行为,包括肢体动作和发声等。”[3]模仿是人类的本能,是个体习得生活经验和生产技能的重要途径。学生语言的学习、行为习惯的获得、性格的养成及道德的形成都与模仿有关。
4.趋利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4]从古到今,个体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趋利行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古代读书人以此激励自己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书中有对他们有帮助的东西。正是人们的这些趋利行为,个体在不停地追求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满足,探索未知的世界。因而,社会才得以发展,人类才得以进步。学习的主体是人,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学习会表现出人的本性。因此,学习具有趋利性。
二、学习本能的异化
通常情况下,学习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但为什么许多人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感受到痛苦或者产生厌恶情绪呢?笔者认为,这种痛苦的体验或厌恶源自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超限度学习
本文的超限度学习是指学习者超出了自身的体力和脑力的限度而继续学习的行为。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是一件既耗费体力又耗费脑力的事情。在一定的范围内,耗费体力和脑力并不会导致痛苦的产生,但超过了体力和脑力的阈值,痛苦便会逐渐产生。我们把这个会引起学习痛苦的体力阈值称为“学习体力阈限”,把会引起学习痛苦的脑力阈值称为“学习脑力阈限”。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常常过量耗费和透支体力和脑力,使体力和脑力远远超过了学习体力阈限和学习脑力阈限,导致学习痛苦情绪的产生。
(二)当学习者原有的观念需要改变时
当学习的内容涉及要改变学习者原来固有观念时,对学习者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甚至是挑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者原来固有的观念已根深蒂固,往往很难改变。
例如,许多进入名校的大学新生很容易出现焦虑、痛苦甚至抑郁等不适的情绪。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高材生在进入名校后无法调整好根深蒂固的观念,即“我非常优秀”“我一定能做得最好”等想法。当出现改变他们原有观念的情况时,他们就容易陷入学习痛苦的泥沼中。在上大学之前,他们一般都是当地学习上的佼佼者,这种优越感长期扎根在他们心灵的深处。上大学后,由于周边都是各地最拔尖的学生,不论是考试还是评优,竞争都非常激烈,许多学生因表现平庸而陷入痛苦的情绪体验中。当原有的观念受到冲击,需要做出改变的时候,学生常常体验到痛苦的情绪。但是,要想让这些学生接受“我很普通”“我很差”的观念又非常困难,所以无法调整自身状态的学生很容易陷入学习痛苦的泥沼中。
(三)条件反射的形成
反射是指大脑对外界刺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活动。反射一般包括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指先天获得的,不需要学习就会获得。条件反射则是指由后天学习获得的反射活动。人的本能是好学和乐学,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学生会慢慢养成厌学或者恐惧学习的行为。从条件反射的形成看,学生的厌学或恐惧学习并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学习的条件反射导致了学习本能的异化。
综合学习本能论的生物学支持、理论支持和外在表现,以及学习本能的异化,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可以从以下路径进行探索。
三、基于学习本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路径
(一)课程内容改革路径
1.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
实用主义课程理论由来已久,它是以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为基础的课程流派。实用主义把确定的信念作为出发点,以采取行动为主要手段,把获得实际效果作为最终目的。当学习的内容对学习者来说存在意义时,学习就变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长期以来,基础教育课程主要以应试为目的,人为地割裂课程与生活、社会的联系,透支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高考一结束,许多学生对某些课程便再无学习的兴趣,那么其结果是可悲的。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让学生学习有用的课程,学习与生活相联系的课程。只有从做中学,学习才具有可持续性。
2.适当降低课程内容的难度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存在“繁、难、偏、旧”的情况。传统的课程内容有较为明显的“淘汰”和“甄别”的作用,特别是高考制度的淘汰和甄别作用最明显。在高等院校以统一招生录取为主要方式的背景下,学生要进入名校、重点高校,其学习的内容就只能是更深、更偏和更难的。这样一来,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种高强度的应试训练下,逐渐衰退进而消亡。
3.课程内容应遵循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
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表明,学习要遵循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这些规律包括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和个别差异性等特点。
顺序性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遵循一定的顺序。例如,身体发展遵循从头部到下肢,从中心部位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思维的发展遵循从感知动作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的顺序。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例如,人生的发展阶段一般可以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少年期的学生思维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和形象性的特点,而到了青年期,抽象思维则居于主要的位置。不平衡性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速度和变化是不平衡的。例如,个体在身体发育的过程中有两个非常快的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时期是青春期。在这两个时期,个体的身高、体重的发展速度都比其他时期要快得多。个别差异性是指不同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和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存在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例如,有些人聪明早慧,而有些人则大器晚成,这就反映出了个体发展的差异性。
(二)课程结构改革路径
1.加强课程结构整合性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课程科目过多,又太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导致学生学习内容多、压力大。这些并不利于保护学生学习的本能。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小学主要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主要设置分科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主要实施分科课程。
综合课程是课程整合重要表现方式,它打破了学科间的壁垒,更容易让生活内容融入课程。综合课程强调合作学习、建构学习和探究学习,强调师生互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2.加强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表述强调我国教育要培养全面、均衡发展的完整的人。因此,基础教育课程不能只注重某个方面,而要兼顾课程结构的全面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提升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就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全面育人的总体要求。人的学习本能是对一切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探索,片面强调文理分科,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加强课程结构的可选择性
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选择性要求是针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提出来的改革要求。传统课程的大锅饭,早已经证明不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因此,基础教育课程中开设选修课程,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个体间差异性的需求,兼顾地区和学校之间的文化和地域差异。
(三)课程实施过程改革路径
1.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源于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这种理念反对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和以教室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反对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主张“从做中学”“学校即社会”和“教育即生活”。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习不是知识经验由外向内的‘输入’,而是学习者的经验体系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外的‘生长’”[5]。“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6],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保护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2.减少惩罚的运用,尽量多用奖励
惩罚是指当个体的错误行为发生之后,紧接着给予一个不好的或令人厌恶的刺激,降低该行为再次发生的频率的过程。虽然惩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消除学习者的某种不良行为,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惩罚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较为有限,往往是治标不治本的。过度的惩罚会让学习者惧怕学习,产生不良的情绪,降低学习的兴趣。
奖励是指当个体的较好行为发生之后,紧接着给予一个好的或令人愉快的刺激,提高该行为再次发生的频率的过程。不同的奖励方式会影响学习者不同学习行为的形成。比如,学生有了一个良好的行为后,如果教师马上给予奖励,学生的这一行为就会较快地被强化。但行为习惯形成后如果没有了相应的奖励,行为就会很快地消退。如果学习者做了某种良好的行为,教师不定时地给予奖励,将促使学习者的良好行为较长久地持续下去。
3.改变学生过于注重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记忆的状况
长期以来,应试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目的。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记忆和题海战术成了应试的“制胜法宝”。因此,在考试制度逐步改革和完善的前提下,教师要让学生回归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合作学习和勤于动手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本能。
(四)课程评价改革路径
1.课程评价加强过程性评价
我国于2001年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新课程改革要摒弃甄别性和选拔性评价,倡导过程性评价。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继续深化过程性评价势在必行。
过程性评价强调过程而并非结果,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实际上,学生的能力是存在差异的,这从人类智商的分布就可以看得出来。人类智商符合正态分布,即两边少,中间多。也就是说,大部分人的智商处在中间水平,智商极低或极高的人占人群的比例较小。过程性评价遵循了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有效避免对学习者学习本能的打击,保护了学习者的学习天性。
2.课程评价应多元化评价
传统的评价往往只注重学生某些方面的评价,如传统的智力评价侧重的是数理—逻辑能力和言语—语言能力。而学校也只注重对这两方面能力的评价。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看,只注重两方面能力的评价是片面的、不充分的。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发展是有差异的,人类的智能包括八种主要智能: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运动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内省智能。因此,基础教育课程应该避免对某一未全面跟上课程学习进度的学生进行单一维度的评价,使学生的学习本能受到打击。
总而言之,基于学习本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从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实施过程改革和课程评价改革四个方面,保护学生的学习本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