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性大学影视剧本写作课教学的问题与思考

2020-03-03

教育观察 2020年9期
关键词:剧作影视创作

余 韬

(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影视创作在当下是一个时髦且充满诱惑的专业,与之相关的专业开设数量近几年在各大高校中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教育部公示的高校新增专业名单显示:2018年,全国共有58所大学新增设了影视传媒类相关专业。这在当前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的大背景下可谓是“乘着文化产业大发展的东风”顺势而上。在影视创作的各个门类里,编剧是看似“最容易”入门的领域,与“导演”“摄影”“剪辑”“美术”等技能门槛相对较高的专业相比,凭借想象力和文字就能创作的剧本显然更加“亲民”。成为一名编剧,用文字讲故事,对学生来说是并不遥远的“梦”。综观当下各大高校从事影视教育的师资结构和教师专业构成,依托人文学科基础培养策划和剧作人才似乎也是更加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向。

但在培养院校增加、招生规模扩大的背后,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高校间在课程结构、师资储备、学生就业等多方面存在差异,如何基于对以上差异的研判分析,在综合性高校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剧作教学,是这项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综合性大学的编剧策划类课程教学不能简单地照搬专业艺术类院校的内容与模式,探索和总结一套更适合在综合性大学的剧作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了笔者近十年在浙江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以下简称“戏文”)讲授剧本写作课程的经验,从现状研判、课程体系改革和教法创新三个方面展开,探讨在综合性大学开展剧本写作教学的一些尝试与思考。

一、综合性大学剧作教学的现状研判——基于比较的定位

我校是一所以师范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于2006年开设了戏文专业。在十几年的培养过程中,经过数次大规模调研和培养体系调整(学校于2014年和2017年先后根据实际情况做过两次比较大的培养计划调整,2017年调整后的计划效果较好并沿用至今,故文中将2017年作为一个重要的时间点,下文中提到2017年也是基于新的培养计划总结的经验),在2017年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厚基础、通史论、懂创作、强写作”的研创人才,并将学生的创作能力锁定在“剧作策划”上,该专业现为“浙江省‘十三五’特色专业”及“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笔者自2011年起承担专业核心课程电影剧本写作的教学任务,在9年的教学过程中,基于对国内艺术类院校同类课程的调研及自身的教学经验反思,比较研判了在综合类大学开展剧本教学与专业艺术类院校同类课程教学的差异和特点。

(一)专业定位与课程体系的差异

与艺术类院校相比,综合性大学中的影视剧作课程体系性不强,相关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占比较低。艺术类院校专业目标明确,学生在填报艺术类院校的相关专业之前对培养的内容和自身职业规划都有较为明确的定位。这让艺术类院校的专业培养目标更加单一、精准,围绕专业和学生比较统一的诉求建构完善且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

以戏文专业为例,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的文学系就是以培养影视、戏剧编剧为核心目标,学生也多以从事策划、编创剧本为就业选择。相比之下,该专业在综合类院校的培养则往往容易陷入“一勺烩”的尴尬局面。课程设置需要照顾到更加多元的学生诉求,设计更强调内容的“均衡”,过于强调某一领域的教学容易限制学生的发展方向。以我校的戏文专业为例,学生在选择戏文专业时并没有很明确的自身定位。专业培养面对更为复杂多元的学生需求时,教学内容不得不兼顾戏剧、电影、电视三大艺术形式,同时还涵盖了史论和创作两个不同方向。这样看似“面面俱到”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实际上很大程度地削弱了“专业性”。以本文讨论的剧作为例,剧作课程的体量和内容结构的完整性皆因此出现了问题。在我校戏文专业2017年前的培养大纲,学生四年需修习的160学分中,剧作相关课程只有15学分(5门各3学分),占比不足10%。在专业必修课要求修习的50学分中,剧作课程有2门6学分(分别为“编剧基础”和“电影剧本写作”),占比12%。剧作课程的数量少,在整体课程结构中占比较低。如何通过有限的课程资源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是对剧作课程在综合类院校开展提出的巨大挑战。

(二)整体培养环境对剧作课程教学的影响

与艺术类院校相比,综合性大学在学生剧作教学的培养环境上有着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专业氛围”和“行业关联度”两个方面。众所周知,影视是综合艺术,“表、导、演、摄、录、美、音、制”每个专业都有各自切入创作的思维和手段。各专业领域的创作皆需要学生对作为整体的影视艺术有基本的了解,并以此为前提实现自我功能定位与价值认知。在专业培养中对影视艺术各领域知识普及的全覆盖在艺术院校的院系结构中是较容易实现的,而综合类院校囿于自身专业设置和师资结构则难以实现这一需求。学生在综合性大学学习剧作时容易陷入“孤岛”状态,因缺乏对创作其他流程的了解,剧作观念的建立容易出现偏差,滑入纯文学写作的误区。这恰恰是剧本写作最大的忌讳。

剧作创作与文学创作的另一个差异是:文学创作的作品是艺术的最终呈现内容,而剧本创作的作品是知识艺术创作的一个阶段性成果。这一根本属性的差异决定了剧本创作是一门强调实践能力及与创作流程接轨的课程。专业类院校与行业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能够为师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平台,并以此滋养和规范课程教学,实现“理论”和“实践”在课堂内外的良性互动。而综合类院校的剧作课大多还延续着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单一的理论讲授对提高学生的剧本写作能力所能起到的效果非常有限。即便教师意识到这一问题,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实践环节,与行业市场的脱节也让所谓的“实践”陷入“自娱自乐”的窘境,效果并不理想。

(三)大学学科设置对学生素养的影响

当然,与艺术类院校相比,综合性大学开展的剧作教学也有自身的优势。综合性大学中一般都有较完整的专业结构体系,分散于不同院系的诸如“社会学”“汉语言文学”“心理学”等大量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文化滋养。这是综合性大学在编剧人才培养上与专业艺术类院校相比最大的优势。

剧本写作归根结底是让学生学习“以剧本的形式去表达对社会、生活和人的思考”。表达的形式和技巧固然重要,但一切手段最终将回归到内容本身。如果能充分利用好综合性大学更为全面丰富的学科专业资源,借力学科交叉支撑课程教学,就可以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让学生学会如何更多元、深入、敏锐地捕捉社会、生活和人,最终落实到学校的编剧人才培养差异化优势上。

二、综合类院校剧作课教学的设计——从“几组关系”谈起

基于综合性大学开展剧作教学的实际情况,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在“外部扩展”和“内部优化”两方面下功夫。“外部拓展”指的是协调好校内各院系课程的互认和共享。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专业应开放出一定的选修课空间,破除壁垒,让学生选择其他专业的课程。以我校戏文专业为例:在2017年的培养计划调整中,通过与学校沟通,专业最终开放了6学分的选修课,允许学生在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选修课以外跨院系任意选择3门课程修习。这项工作在各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本文不一一展开讨论。剧作课程的“内部优化”是指在有限的空间内提升教学效果,通过在课程结构、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因地制宜的教学改革,找到一条不同于艺术类院校的差异化培养道路。笔者基于教学反思,总结了以下两点经验。

(一)认清“基础”与“特长”的关系

针对综合性大学专业学生培养“一勺烩”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和个人规划,采取分层分类培养的策略,分清“基础”与“特长”的关系,并以此构建设计课程体系。2017年以前,本校的影视剧本写作教学都依赖专业核心课程电影剧本写作开展。该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每周4学时。在72学时的课程内,主讲教师需要完成对学生“剧作思维塑造”“剧作理论讲解”和“写作技巧训练”三方面的能力培养,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同样的教学任务在诸如北京电影学院这样的专业院校中,往往需要连续2学年4—5门独立的课程来共同支撑)通过对学生的就业跟踪调研发现,本校戏文毕业生真正从事影视编剧策划工作的学生占毕业总人数的比例不足20%。这让学校不得不思考如何平衡“将来并不希望从事编剧工作的大部分学生对该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希望从事专业工作的那部分学生对课程的专业化要求”之间的关系。

面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剧本写作课程的“知识层级”和“能力阶段”划分入手,厘清“基础”和“特长”的关系。戏文学生无论以后从事理论研究、影视批评还是实践创作,都需要充分理解剧本的思维,掌握基本叙事理论和编创能力。这是基础培养目标。而剧作结构、节奏,处理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掌握剧作的视听创作技巧则更多是针对一部分未来希望从事编剧策划的学生,属于特长需求。

基于对以上关系的梳理,我校戏文专业在2017年重新设计了剧作课程体系,将电影剧本写作课程一分为二,拆解成短片剧本写作和类型长片写作两门独立的课程。短片剧本写作取代原本的电影剧本写作,列入专业核心课程,目的是让学生集中、快速地通过小体量短片,完成从剧作观念思维到基本技巧的训练,实现对所有学生的基础能力塑造;将类型长片剧本创作增列为专业选修课,为希望将来从事编剧工作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特长培养,着重讲授类型叙事范式、结构设计、人物塑造和写作技巧等专项技能。在短片剧本写作课教学完成后,建议有兴趣从事编剧行业的学生继续选修类型长片剧本创作及其他专业诸如田野调查、消费心理学等相关课程拓展创作视野。

基于以上调整,专业内为剧本写作教学争取了更大的空间。在短片剧本写作的基础教学层面,也能更有的放矢,实现“抓大放小”,目标更加明确地开展学生的剧作基础能力培养。

(二)理清“写什么”和“怎么写”的关系

在“外部空间”得到有效拓展后,教师就有机会对以基础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内部空间”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设计,规划一套脉络更清晰的内容体系。针对剧本教学的基础阶段,课程的核心是让学生理清“写什么”与“怎么写”的关系。

学生学习写剧本,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写什么”的问题,其次才是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写什么”是“道”,“怎么写”是“器”。课程教师首先应该确立多元、自由的创作培养理念,在“写什么”这个问题上,教师的职责更多的应该是鼓励、引导和提炼,而绝不是规定。[1]笔者常常会在课上说“写什么是没法教的”,这不是教师推卸责任,而是告诉学生:创作内容需要自己去“观察”和“发现”。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剧本写作课程学会的核心能力应该是“对生活的关注和感知”,这也是最终创作个性和差异的体现。即便学生将来不从事影视编剧创作,“观察和感知生活”也是他们从剧本写作基础教学中习得的重要素养。一个人经验的边界就是其想象力的边界,教师应在课程中鼓励学生从自己熟悉的内容入手,开始自己的早期创作尝试,告诉他们“熟悉才可能写好”的道理。[2]在这一阶段,教师往往会面临学生“内容同质化”“跳不出个人小情绪”“想象力匮乏”等问题。在学生意识到问题存在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向对“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认识。“直接经验”创作需要创作者自身向内挖掘、反思、探寻自我生活和成长经历。而“间接经验”则更多地来自阅读和观察,学生可以通过观看优秀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关注社会新闻等手段获得。“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共同构成创作素材库,滋养想象力。

以上课程板块的设计可以较好地引导学生在学习剧作初期认识剧本创作,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以此为基础引导他们思考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在实际课堂的教学流程设计中,教师可以在每堂课的理论讲授开始前安排生活观察分享环节,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上周的观察内容,还可以尝试以一位学生的分享为例,现场讨论基于分享内容的短片剧本创作,带领、引导学生学习从生活素材到剧本故事的提炼和设计过程。[3]

在“写什么”部分的教学,笔者安排了16个课时,这个部分以学生提交一个自己希望写作的200字短片故事创意为阶段性作业。笔者会在这部分教学结束时加入一段关于创作“命题作文”的讨论。学生无论以何种身份进入这个行业,在从业之初都很难获得他们心中绝对意义上的“创作自由”。通过对“命题作文”的讨论,笔者希望让学生建立起更加理性专业的创作观,对自身水平、创作环境和创作目的有更理性的认知,并学会在合作的思维下展开创作,在有限的范围内追求表达的自由。

“写什么”之后是“怎么写”,这部分内容主要集中在基本剧作思维和技巧训练上。每个学生都在自己的故事创意基础上展开剧本化拓展。在实践能力训练教学阶段,笔者认为:捋顺“故事”“讲故事”及“以电影的方式讲故事”的关系是重点。“故事”板块的核心是让学生认识到剧本不是对经验的直接套用,而是经验素材的故事化处理,通过训练,强化他们对主题、题材和故事创作目的、价值的理解。“讲故事”的板块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基本叙事观念,着重训练学生对视点、结构等故事讲述技巧的理解,让学生明白一个好的素材如何通过更有效的讲述机制来实现“吸引力”的建构,强化学生的“受众思维”和“互动思维”。“以电影的方式讲故事”板块是基础剧作教学中重要的内容,它着重训练学生的剧本写作视听思维和分场写作的时空观和节奏感,核心任务是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影像化创作理念,分清剧本作为一种“文字创作”与小说、散文等文学创作的差异性,学会剧本写作的基本格式规范和思维特点。[4]

“写什么”的内容更多涉及的是具体教法和训练,这一部分在当前市场上的众多剧作书籍中已有充分的论述,囿于篇幅,本文不展开讨论。

三、结语

国内专业艺术类院校的数量并不多,可以接受系统专业剧作培养的学生凤毛麟角。但随着国内影视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行业对编剧的需求存在着巨大的缺口。综合性大学如果能依托自身优势,以更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更全面的知识结构支撑影视相关专业在剧作课程上探索和改革,将对国内编剧人才的培养和影视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剧作影视创作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论罗周剧作的情感与形式
诗性的叩响——罗周剧作中“诗”的重塑与探寻
剧作法可以模仿,但有一样东西学不来!
《一墙之隔》创作谈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影视风起
影视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