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校共建”财经院校新闻学专业的教学体系构建
2020-03-03徐一林
徐一林
(广西财经学院新闻与文传学院,广西南宁,530000)
中央及地方党委宣传部门支持下的“部校共建”已成为打通学界和业界之间的通道,是一个培养新形势下的新闻传播人才的有效模式。在中国“部校共建”的学校中,复旦大学走在前列。2001年,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签署共建新闻学院的协议,开创培养新闻舆论人才的“部校共建”模式,[1]给传统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增添了创新理念,给各级政府与新闻院系建设实践平台提供了有效的途径。2013年,教育部、中宣部提出《关于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意见》:“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机制,推动形成高等新闻传播教育与新闻实践相互贯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新格局”[2],提出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的要求,确定全国10个共建试点省市。“2014年,新华社与北大、人民日报与清华大学、光明日报与中国政法大学等陆续共建了新闻学院,中央媒体与高校共建新闻学院掀起了一个高潮。”[3]2014年,广西区党委宣传部与广西大学共建新闻传播学院。2016年,广西开设有新闻院系的11所高校得到区党委宣传部政策和资金支持,项目安排对应到媒体与高校的直接对接。广西财经学院新闻学专业,在2016年得到广西区党委宣传部的支持而进入“校部共建”规划,与当代广西杂志社对接共建。
要促进中国(广西)—东盟的经济及其他领域的合作,需培养既有财经类专业知识,又具有较高的人文科学知识底蕴,并懂得正确运用交流传播方法与手段的人才。2016年,广西财经学院的新闻学本科专业开始招生、建设,突出“财经”与“东盟”特色,融合多种学科的知识,走复合发展的道路,以适应文化传播的新趋势。
一、“部校共建”新闻院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理论方面,“部校共建”有助于明确新闻传播学的教学道路和方向,厘清新闻教育培养人才的终极目的,实现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真正融合。新闻人才要有坚定和忠诚的理想信念,能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开展有挑战的新闻工作。教学部门要依托相关政府部门和媒体来搭建学界与业界的通道,实现“知”和“行”合一的愿景。
实践方面,强化“部校共建”能够解决当前教学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部校共建”有助于打通学界与业界的壁垒,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教学资源的配置解决了部分困难。“部校共建”带来和创造的各种教学资源能够让专业教师研究和创新教学方式,为“手段创新”提供了可能。依靠“部校共建”的平台,搭建理论和实践、学界和业界的沟通、合作平台,有助于做到真正的深度融合。
二、“部校共建”新闻院系所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制订体现地域和院校特色的改革总目标
广西财院新闻学专业明确了“部校共建”专业人才培养总目标: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实施卓越财经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方案,创新经济类院校财经新闻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业界与学界的良好互动、教学与科研的全面贯通、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建设成为培养党的优秀财经新闻宣传工作者、优秀财经新闻教育和研究人才,立足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的国内领先、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新闻系;携手建设教学、科研的合作平台,探索合作模式,形成新闻实践与高等财经新闻教育互相融合、共同发展的格局。主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为加快实现“两个建成”服务,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服务,为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
(二)制定了突出“东盟”“财经”特色的课程体系
广西财院新闻学专业坚持凝练以“财经新闻”为特色的理念,依托财经学院经济类高校的学科专业优势,探索出“新闻+财经”的专业差异化办学路径。新闻专业密切与业界的协作,营造、形成了教师和学生、课外和课内与行业融合的教学场域;发挥广西的地域优势,注重在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与东盟国家信息接轨,加强实践环节,共建高水平的实践平台。
一是共建新闻专业教学实习基地,保证新闻专业学生的短期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安排的落实。部校共商制定了《教学实习实施意见》,宣传部下达至各个新闻单位,布置实习任务。学校依托广西社会力量,创建“财经新闻卓越人才实践基地”并形成科学的实践培养体系,与传统媒体、新媒体平台签订学生实习基地10个,实现了课堂学习到实践应用的有效转化。目前,已有广西本地媒体和中央和各省级驻邕媒体录用新闻专业学生参与媒体的暑期专业实践和课余实践。教师积极组织、指导学生撰写新闻原创作品,指导学生进行创新项目的实践、撰写新闻调研报告、进行新闻产品研发,学生获“首届驻邕高校大学生新闻评论大赛”等赛事不同级别的奖励。同时,学校与当地媒体共建校内实践教学平台。2017年“部校共建”之后,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明确责任,整合了原有的采编、摄影灯实验室,创建了“新闻传播学实验教学中心”,与原实习合作关系的系列媒体单位共同在学院内建成“广西财经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演播中心”,与当代广西杂志社等媒体合作建成拥有国内先进设备的新闻传播培训中心。
二是共建“东盟+财经”特色的实践课程体系。新闻专业构建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课程体系,选派骨干参加“新闻传播专业骨干教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邀请专家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专业教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实践”系列专题讲座;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职业道德、新闻伦理与法规、新闻学概论作为核心的引领课程,突出“思政元素”,通过整理案例库和编写教材等形式,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广西财院新闻学专业依据区域发展趋势和财经新闻的特点,搭建形成特色课程体系框架,包括新闻学概论、财经新闻报道等五门课程。专业以课程负责人的形式,明确各门课程教学的特色理念,融入“东盟+财经”的地域和专业特色。原理性课程教学团队由教授、有媒体实践经历的教师组成,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问题导向,通过形象化的案例,提高学生深入理解和运用新闻传播学的理论知识的能力。通过阅读经典、撰写读书笔记、练习学术论文的写作等方法,学生具备了撰写选题新、贴近时事、有思想、有一定深度的短论文的能力。实践性强的课程采用课题展示、课堂辩论与校内外实践等多元教学方式,将翻转课堂与课堂互动讨论结合,探索“教师引领+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走出传统的“教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模式,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课堂延伸至课外,培养了学生课后学习、拓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把业界有实践经验的媒体专家请进课堂,逐步形成制度化的操作。该实践以广西区内的媒体为主,涉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学院选择有理论和实践知识经验的媒体管理者、采编人员,以“好记者进课堂”“媒体专家讲前沿”等形式走进学生中,让师生感受到媒体人士对于新闻事业的热爱、忠诚和执着的人民情怀,感染新闻专业师生,激发他们办好、学好专业的热情和责任担当。学生通过听课、提问、讨论等灵活的教学体验,获取区情和媒介实践的最新知识,扩展了知识面,也激活了其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思维。
(三)共同建设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团队
为解决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学院派送教师到媒体进行实践,支持教师到全国性的相关媒体技术培训会议去学习;邀请媒体实践能力强的专家给教师进行辅导;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参加校内外、区内外的实践竞赛活动。
(四)依托整合校内媒体资源,建立校内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学校可供学生实践的媒体主要有:广西财经学院院报、大学生通讯社、“校园之声”广播站、莲湖之约网站。新闻专业有部分学生在大一就被挑选进入其中进行课余实践活动。学生在参与校园各个媒体的运作中学习纸媒的采编写流程,参与纸媒的采访、编辑工作,承担了新媒体的制作和推送等工作。校园媒体的主要运营者为在校学生,新闻专业教师进入媒体较少,专业院系与校园媒体互动和融合不够密切,校园媒体的传播影响力量也不高。今后,学校将鼓励新闻专业教师以团队的形式进入校内媒体机构,带领学生按新闻专业规律来运作,共同建设有坚定信念、有专业知识、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校园新闻师生队伍。
三、共建过程中,教学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权责关系不明确,授权范围不明晰
学校没有成立共建的领导小组来共同协调、统筹,以保证日常项目教学和教学研究项目的推进。
(二)“部校共建”的部分项目与国情、广西区情以及社会实践结合度不够
学科研究没能服务于广西社会经济的实践需要,没有做到让研究者的实践训练和体验能回馈理论建设。
(三)“部校共建”与媒体平台的互动有待增强,应提高与媒体互动的效率
学校可让教师带着课程、带着课题走进媒体,媒体教师和专业教师共同建设课程,共同进行新闻传播领域的科学研究,做到团队、课程、基地等方面的全方位共建与融合。
(四)人才培养的特色需不断凝练
广西财经学院新闻学专业的办学时间不长,虽专业定位准确、明晰,但仍有问题和困难,如:特色课程的建设过程中,需支持和培养课程负责人的专业思想和专业归属意识;在课程团队的建设中需考虑不同任课教师的专业背景和教学研究能力;在实践课程的建设中,需大胆创新,除了要求学生对媒介技术的熟练掌握外,还需针对“财经”选题和板块给予全面的要求和训练。
四、坚持推进“部校共建”新闻学专业的思路
理清新闻学术界与新闻媒体业界的发展融合关系,提高学术为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和实践。
第一,建立有效的制度保障,依托宣传部门的行政制度保障,形成系统的方案、步骤和考核,加强互动。新闻专业需要成立制定共建管理制度的领导小组,共同商定建立制度的目标、细则。制度一经建立,需申请区党委宣传部门给予意见和监督。
第二,灵活拓展学生的实践平台。除了建立丰富、优质的实习基地以外,学校还要尝试采用由教师、业界记者共同合作和参与的一些新闻实践活动(如联合采访、联合指导新闻作品、联合指导科研论文等),给予学生更为贴近社会的学习、实习环境。近两年,《新闻采写》《财经新闻报道》的任课教师,指导和带领学生走进媒体、走进每年在邕举办的东盟博览会专题采访和写作等活动,学生的采写能力得到了磨炼和提高,其间有学生的新闻作品公开在《当代广西》等媒体发表并得到好评。
第三,依托媒体与学校双向挂职的机会,优化教师专业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实践能力,提高教师教学与科研的贴近性。教师应以科研项目为纽带,提高科研为社会服务的积极性。新闻传播学科的专业教师,陆续到当代广西、广西电视台、广西日报社等媒体进行挂职锻炼。其间,他们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科研论文和科研项目的选题更加贴近学科前沿,教学和科研能力都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第四,师生协同创新。学校可以组建辅导学生的教师团队,如新闻采写课程辅导团队、新闻评论参赛活动指导团队、新媒体公众号指导团队等。团队指导教师主要由本专业专任教师组成,也可聘请实习基地媒体的部分教师。新闻专业可以课程、项目、比赛、主题活动等元素为契机,组建学生团队,如成立财经新闻报道、东盟博览会之东盟财经报道、全媒体短视频制作等学生实践小组,发挥学生自主创新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